第1章东荣二矿生产现状
1.1井田概况
1.
1.\"1交通位置
东荣二矿位于黑龙江省集贤煤田东南端,行政区划属集贤县腰屯乡、升昌乡和国营二九一农场管辖。
井田距福利屯32Km,经福利屯到双鸭山市40Km。哈(尔滨)同(江市)公路在井田中部通过,交通比较方便。
1.
1.\"2二地形地势
井田位于三江平原的西南部,煤系地层均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一般为+66米—+68米。井田内无较大河流,只有二道河子及一些农田排水沟渠。
1. 1.\"3水系
松花江在井田北部约38Km处流过,2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 67.\"3米,百年一遇洪水位为+ 67.\"51米,枯水期水位为+ 55.\"02米。
1 / 20
1. 1.\"4气象
本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热。年平均最高气温为 20.\"1-
23.\"7度,年平均最低气温为- 17.\"4--
23.\"0度,极端最低气温-35度。年降水量 325.\"7毫米- 692.\"3毫米,年蒸发量 1095.\"5毫米-
1430.\"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1-70%。 年平均风速为 4.\"1米\秒-
4.\"7米\秒,最大风束可达24米\秒,风向多偏西风。 每年十月至翌年五月为冻结期,最大冻结深度为 1.\"55米- 2.\"08米。
2 / 20
1. 1.\"5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资料,本区地震烈度在6度以下,无强烈地震史。 1.
1.\"6矿区内工农业及煤炭生产、建设情况
本区以农业经济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等,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但是,已有80多年历史的双鸭山矿区距本区较近,可以借助老区力量建设新
区。
双鸭山矿业集团现有8对生产矿井,生产总能力为900万吨/年。其中,集贤煤矿在本井田西南方约15Km处,设计能力
0.\"6Mt\a,后改扩能力为
1.\"20Mt/a,目前正开采5号、16号和17号煤层。矿井瓦斯不大,属低瓦斯矿井。本井田所属的东荣矿区共划分为四个井田,总体设计规模
5.\"1Mt\a。 1.
1.\"7电源及水源
双鸭山地区现有区域变电站两座及大型火力发电厂一座。在矿区总体设计阶段,供电电源方案已达成协议,电源容易解决。
本区内第四系地层广泛分布,地下含水量极其丰富,水源充足。
3 / 20
1.2地质特征
1.
2.\"1区域地质 (一)地层
东荣矿区位于集贤煤田的东南部,为一全隐蔽区。区内地层系统简单,发育有下元古界麻山群、古生界泥盆系中统、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新生界第三系上新统和第四系。
(二)构造
本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北端的三江盆地西部。由于受东西向压应力的作用及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改造,使盆地形成了一系列的轴向北北东的富锦、绥滨-新安、佳木斯等隆拗相间排列的隆起带与拗陷带,同时产生了不同序次和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
1.
2.\"2井田地质 (一)地层
井田内地层有下元古界麻山群、古生界泥盆系、中生界侏罗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 (二)构造
东荣二矿位于绥滨-集贤拗陷带东荣向斜的东翼。井田内构造特征以F9断层
为界,北部为轴向北东30度-75度的八队向斜构造;南部为地层走向呈北西10度,倾角15度-25度的单斜构造,并有次一级缓波状褶曲。
4 / 20
1、断裂构造
由于本井田处于区域性三种构造应力场的复合部位,应力集中。断裂较发育,按其展布方向可划归四组:
一组为北北西至南北向;一组为北东向;一组为北西向;另一组断层为东西向断层。上述四组断层中,前两组断层为主干断层,后两组断层多为伴生断层。
全井田共查出断层49条。其中正断层24条,逆断层25条。落差大于100米的断层12条;落差50米-100米断层12条;落差30米-50米的断层8条;落差小于30米的断层17条。断层特征见表达。
2、褶皱
井田内主要褶曲为八队向斜,该构造与井田之北的二九一背斜并列存在。另外,受F3断层影响,在F9断层以南的单斜构造内,F3断层两侧有一波状起伏的褶曲,但比较平缓,对煤层影响不大。
1.
2.\"3岩浆岩
本井田内岩浆岩以侵入为主,大多呈岩脉及岩床侵入于晚侏罗纪煤系地层中。
为燕山期产物,以中性石英闪长岩、基性辉绿岩、玄武岩为主。岩浆岩主要分布在F9断层与精查17线之间,成岩床侵入14号煤层中,使煤层局部变质。
1. 2.\"4煤层
本井田具有经济价值的可采煤层均集中于侏罗系鸡西群城子河组,该组地层总厚度为930米,共含煤50余层,煤层平均总厚度
5 / 20
36.\"29米,其中大部分为不可采煤层,可采及局部可采的煤层共18个煤层。平均总厚度为 23.\"96米,各煤层倾角一般在18度-25度,只有八队向斜北翼煤层倾角达40度左右。 井田内各可采煤层,按其在纵向剖面的分布规律及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个煤层群。其中上层群只有5号煤层,它与中层群的9号煤层间距达142米-150米;中层群含有
9、\"1 2、\"1 3、\"1 4、\"1 6、\"1 7、\"1 8、\"20上、 20、\"2 3、\"2
4、\"25和26号十三个可采煤层,煤层总厚度为 16.\"60米。本煤层群的特点是煤层多、集中、
间距小而厚度大,一般间距为20米-50米;下层群含有29-1b、29- 3、\"30上和30号四个可采煤层,煤层总厚度
6.\"53米。由于本煤层群在形成时受古地理的控制,故在井田内均为局部可采。本井田内煤层厚
6 / 20
度大,且发育较好的主要可采煤层有
16、\"1 7、\"1
8、\"24号四个煤层。 1. 2.\"5煤质
本井田煤质属中低灰分、特低-低磷、特低硫、高发热量、弱粘结-中等粘结性、易选至中等可选的低变质煤。煤种主要以气煤为主,长焰煤次之,14号煤层局部变为无烟煤和天然焦,煤种在垂向上无明显变化,可作为动力用煤和炼焦配煤。
1.
2.\"6水文地质 (一)含水层 1、第四系含水层:
该地层在全井田内广泛分布,直接覆盖于第三系或煤系地层之上(天窗处)。由各粒级的砂、砾砂和砾石等组成,厚度为120米-180米。
且由南往北逐渐增厚。根据第四系地层的含水情况,又分为上部含水层和下部含水层。
(1)上部含水层在井田内普遍发育,厚度100米-110米,该含水层的上段以中、粗砂及砾砂等组成,含水性和透水性好,单位涌水量
3.\"8331l\s.m,渗透系数
7 / 20
10.\"134m\d。下段以细砂和中砂为主,粗、砾砂次之。单位涌水量 0.\"544l\s.m-
0.5931l\s.m,渗透系数 1.\"273m\d-
1.\"569m\d。均为孔隙承压水。
(2)下部含水层以细砂、砾砂组成,厚度20米-40米,含泥质较多。单位涌水量 0.\"107l\s.m-
0.\"554l\s.M,渗透系数 0.\"522m\d-
2.\"839m\d。该层局部与上部含水层有水力联系,在天窗处与风化隙含水带之间有水力联系,并为风化裂隙含水带的补给来源,但很微弱。
2、煤系裂隙含水带:
根据裂隙发育程度、埋藏深度、含水性透水性等因素,可分为风化裂隙含水带、亚风化裂隙含水带和弱裂隙含水带。
(1)风化裂隙含水带是直接充水含水层,岩性为粉砂岩、砂岩和中砂岩。厚度60米-120米,单位涌水量一般为
0.\"018l\s.m-
0.\"315l\s.m。天窗部位风化裂
8 / 20
隙含水带富水性强,单位涌水量最大为 1.\"141l\s.m。
(2)亚风化裂隙含水带位于风化裂隙含水带之下,厚度约100米,裂隙不发育,含水性小。单位涌水量
0.\"0028l\s.m- 0.\"0398l\s.m,渗透系数 0.\"004m\d- 0.0291m\d。
(3)弱风化裂隙含水带位于亚风化裂隙含水带之下,裂隙不发育,仅局部受构造影响的裂隙含水,但很微弱。
(二)断层带的富水性和导水性
本井田内落差较大的断层多为压扭性断裂,其导水性及富水性均很微弱。落差较小的断裂多为张性断裂,但断层两侧裂隙发育,富水性较强,导水性良好。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应加强防水。
(三)隔水层
井田内主要有第四系上部隔水层、下部隔水层及第三系隔水层。
第四系上部隔水层一般为8米-10米;下部隔水层为8米-16米,埋深100米-130米,两隔水层均为亚粘土和粘土层,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第三系隔水层为泥岩和粉砂岩,属泥质半胶结岩层,埋藏深度120米-290米,厚度0米-120米,从东往西逐渐增厚。在14-17勘探线间出现局部缺失,形成“天窗”。
9 / 20
(四)预计矿井涌水量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涌水量数据,设计预计矿井一水平开采期间正常涌水量为371立方米\小时,最大涌水量为450立方米\小时。
1.
2.\"7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一)瓦斯
由于地质报告没有明确提出矿井的瓦斯等级,本设计根据采样数据分析,同时参考集贤矿一水平开采时的瓦斯涌出量,初步确定本矿井初期为低瓦斯矿井。
(二)煤的自燃与煤尘爆炸
根据采样测试资料及集贤煤矿实际资料,本井田各煤层均有煤尘爆危险及自然发火倾向。 (三)地温
本井田恒温带深度为20米,温度为+ 5.\"6度,每百米地温梯度
2.\"8度。-500水平的平均地温为+ 19.\"5度;-700米水平的平均地温为+ 25.\"3度;-900米水平的平均地温为 30.\"9度。故本井田为地温正常区。 (四)煤层顶、底板
10 / 20
井田内各煤层顶、底板均以粉砂岩、细砂岩和粉细砂岩互层为主,部分为中、粗砂岩。单向抗压强度范围为
58.\"8MPa-
153.\"5MPa。煤层露头部位的顶、底板抗压强度值有所降低。根据集贤煤矿的顶板测定资料,预计本矿井各煤层顶板类别均在一级II类以上。 1.3矿井生产概况
1.
3.\"1井田境界 东部边界: 以各煤露头为界。 南部边界: 以F2断层为界。 西部边界:
以16层煤层-900m等高线垂直投影为界。北部边界: 以 F48、\"
F10、\"F4及其延长线为界。
11 / 20
井田走向长9KM,倾斜宽5Km,面积 26.\"16km 2。\" 1. 3.\"2储量
(一)储量计算基础和方法: 1、储量计算基础 (1)最低可采厚度: 气煤为
0.\"70m,长焰煤和弱粘结煤 0.\"80m。 (2)煤层灰分: 小于40%。 (3)煤层容重:
采用各层煤的算术平均值。 (4)计算最低标高: -900m。
12 / 20
2、储量计算方法: (1)风化带:
以第三系下基础垂深30m划定。 (2)可采边界: 用内插法圈定。 (3)断层煤柱:
落差大于50m的断层每侧留50m煤柱,落差小于50m的断层 每侧留30m煤柱。 (4)天窗煤柱:
天窗范围内-150m水平以上的煤层不计算储量。 (二)储量计算结果: 全井田共有A+B+C级储量 290.\"424Mt,其中A级储量 66.\"185Mt,B级储量 50.\"874Mt,A+B级储量
117.\"059Mt,占A+B+C级储量的
40.\"3%,-500m以上全井田共用A+B+C级储量
13 / 20
82.\"447Mt,占-500m以上A+B+C级储量的 47.\"3%,见表2-1-1参数l中一 上14 16
南二上掘进煤 合计
(三)储量分布情况
全井田储量主要分布在-500m以上,共有A+B+C级储量
174.\"207Mt,占故井总储量的60%。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A+B+C级储量 181.\"361Mt,占全井田总储量的 62.\"4%。
(四)设计利用储量 1、永久煤柱 (1)防水煤柱
本井田第四系含水层与煤系地层之间,绝大部分含有第三系隔水层。但14~170 170h 1.4
14 / 20
2.1 1.6L
1000 1500γ 1. 281.3 21.3 2C 0.95 0.95A(Mt/a) 0.29 0.67 采区煤层16 0 15000.\" 950.\"48 0.07
15 / 20
按5%计算 1.51
勘探线煤层江部第三系地层缺失,形成“天窗”。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规定,计算出本矿井“天窗”部位最大防水煤柱高度为
72.\"0m。其最低标高为-
241.\"0m,高于各煤风氧化带高度(垂高30m)。因此,将风氧化带下限作为安全煤岩柱留设的基础,考虑到风氧化带的底界面变化较大,为便于巷道布置及回采,将开采上限与防火煤柱综合考虑,确定本井田的开采上限为-250m。该标高以上工业储量为
2.\"619Mt。 (2)断层煤柱
设计对落差大于50m的断层两侧各按50m留设煤柱,落差小于50m的断层两侧各按30留设煤柱,但对F2断层,由于落差大(210m~400m),破碎带宽,又是井田境界,设计暂按100m留设煤柱。经计算,全井田设断层煤柱的工业储量合计为
41.\"822Mt,其中-500m以上为 27.\"44Mt。 (3)工业场地煤柱
本设计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及压煤开采规程》留设工业场地煤柱。其岩石移动角取值如下:
第四系塌陷角取45度,第三系塌陷角的取值,设计按其岩层胶结状况及松散程度,暂取55度。
16 / 20
(4)1号风井场地煤柱
1号风井场地煤柱留设方法同工业场地煤柱留设方法一致。经计算,压煤总量为 0.\"522Mt。所压煤量全部为-500m以上储量。 (5)“二九一”农场煤柱 根据国家计委
1986、\"1858号文件批准,“二九一”农场按不搬迁考虑。本设计以文件批准的“二九一”农场规划范围进行留设煤柱。其煤柱留设方法与工业场地煤柱相同。经计算,压煤总量为
27.\"232Mt,其中-500m以上 20.\"202Mt。 2、设计利用储量
全井田的工业储量减去各种煤柱,即为本井田的设计利用储量。经计算,其总量为 200.\"032Mt,占全井田工业储量的
68.\"9%,其中-500m以上设计利用储量为10 7.\"675Mt,占本水平工业储量的 61.\"8%。 1.\"
3.3矿井服务年限 (一)构造条件
17 / 20
本井田处于区域性三种构造应力场的复合部位,应力集中。通过精查及首采区地震补勘工作,共查出断层49条。其中首采区地震补勘查出断层13条。按此推断,本井田内还将大量存在落差30m以下的断层。就现有勘探结果,井田内一水平只有5个比较完整的块段。
虽然在储量上满足
1.\"8Mt/a的生产能力。但是本井田煤层生产能力在
2.\"18t/m3以下,全井田近一半的采区只有1~2个主力煤层发育。一水平只有5个比较完整的块段,且构造较多。将会给综合机械化开采带来一定困难。另外,开采强度过大无法保证矿井的均衡生产。
(二)矿井服务年限与井型关系 本矿井经济可采储量为
139.\"299Mt,一水平经济可采储量为 71.\"85Mt。储量备用系数按
1.\"4计算,则矿井及一水平服务年限按不同井型计算结果见表1-3-1 矿井不同井型时的服务年限表1-3-1中的结果表明,矿井生产能力为 1.8Mt/a时,矿井及一水平服务年限偏短。 通过上述分析,设计矿井生产能力为 1.\"5Mt/a具有服务年限 井型(Mt/a) 1.5
18 / 20
1.8矿井服务年限(a)
6 6.\"3 5 5.\"3
1-3-1一水平服务年限(a) 34.\"2 2 8.\"5
容易实现均衡、稳定生产,采区接续及机械化装备灵活、管理方便等优点。因此,设计推荐矿井生产能力为
1.\"5Mt/a。
三、矿井及水平服务年限
由于本矿井地质构造中等偏复杂,断层较多,开采损失量较大。因此,储量备用系数取 1.\"4。 按生产能力为
1.\"5Mt/a进行计算,矿井及一水平服务年限为:
19 / 20
矿井服务年限=矿井经济可采储量/(设计年生能力*备用系数)=1 3 9.\"299/( 1.\"5* 1.\"4)= 66.\"3(a)
一水平服务年限=一水平经济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备用系数)=7 1.\"85/( 1.\"5* 1.\"4)= 34.\"2(a)
20 /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