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利率超过35%是否合法?

利率超过35%是否合法?

2020-04-26 来源:乌哈旅游

本文讲述了个人借款利息的约定和私人放贷款是否违法的相关规定。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超过15.4%。若利率超过这一上限,超出部分的利息将不予保障。同时,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因此,私人放贷款一般不违法,但如果其贷款利率超过了法律规定,则是违法的。

法律分析

不合法。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超过我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最高年利率15.4%。若利率超过这一上限,超出部分的利息将不予保障。

一、个人借款利息如何约定的

个人借款利息的约定如下:

1、私人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2、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私人放贷款犯法吗

私人放贷款一般不违法,除非其贷款利率超过了法律规定。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而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因此民间借贷的本金受到保护,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同样受到法律保护,而超出部分则不受法律保护。

拓展延伸

高利贷利息一般是多少算违法

年利率超出24%的就是高利贷,超出的不受法律的保护。民间借贷利息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前段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同时,为了避免当事人约定利率过高、债务人承担利息过高的情况,司法解释规定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结语

这段话强调了个人借款利息约定的相关法律规定,同时提醒读者私人放贷款一般不违法,但贷款利率不得超过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超过我国法律法规所允许的最高年利率15.4%。若利率超过这一上限,超出部分的利息将不予保障。因此,读者在签订借款合同时需要注意利率约定,以避免违反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