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2周岁的儿童故意杀人怎么判?

12周岁的儿童故意杀人怎么判?

2021-09-21 来源:乌哈旅游

12周岁的儿童故意杀人可被追诉并负刑事责任,但判刑时可从轻处罚。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主观、客体和客观方面。对于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未成年犯罪,已满12周岁的需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处罚。刑法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规定有所更改,以应对不断上升的未成年犯罪案件。

法律分析

一、12周岁的儿童故意杀人怎么判?

行为人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满十二周岁杀人的,按照法律规定,无法予以刑事处罚,也不予行政处罚。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犯罪应当予以刑罚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针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故意杀人罪需要的犯罪构成如下:

(1)主体

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主观

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

(3)客体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的前提。

(4)客观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不断上升,我国对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也有所更改,对于故意杀人罪以及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这两种极其恶劣的犯罪行为来说,如果犯罪行为人已满十二周岁的,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是在判刑的时候可以从轻处罚。

结语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和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儿童犯故意杀人罪,情节恶劣且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然而,对于未满十二周岁的儿童杀人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无法予以刑事处罚。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对于已满十二周岁的人犯罪,尽管需要负刑事责任,但法律也规定了从轻处罚的原则。针对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上需要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客观上表现为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我们需要根据法律规定,采取相应的刑事责任年龄和量刑准则,以实现公正和合理的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六十条之一 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三百条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犯第一款罪又有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 有关社会组织、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虐待、歧视接受社会观护的未成年人,或者出具虚假社会调查、心理测评报告的,由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