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诺贝尔》教学设计

《诺贝尔》教学设计

2022-07-29 来源:乌哈旅游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是2009年12月10日,在113年前的今天,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停止了呼吸,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每年的今天,都会举行一次世界性的盛会,我们一起来看看2008年诺贝尔颁奖典礼的报道,请同学们仔细地听、仔细地看,待会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看,新闻报道可以传递给我们许多信息,我们以后看听新闻报道要注意捕捉其中的信息,还可以和其他人说说其中的信息。

  2、为什么要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个盛会呢?为什么要在每年的12月10日下午4点半颁奖呢?

  二、精读感悟

  1、诺贝尔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科学事业,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被人们称为“炸药之父”。为什么作者只抓住发明炸药来写诺贝尔呢?(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他投入的精力最多,遭受的危险最大,对人类的贡献也最为丰厚,这代表了他最伟大的成就。)

  课文就是通过诺贝尔发明炸药这样典型的事例来反映人的精神品质的。

  2、他发明炸药的原因是什么呢?(小小年纪,就懂得关心劳动者,为别人着想)

  是啊,一个人用他一生所有的一切去投入发明上。出示: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4、他是怎样把他的整个生命都投入发明炸药的事业中去的呢?请默读课文的5—9自然段,找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什么一定是他最挚爱的事物。

  4、他是怎样把他的整个生命都投入发明炸药的事业中去的呢?请默读课文的5—9自然段,找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画下来,把句子中的关键的、重要的词语圈出来,还可以再带给你感受的句子边简单地写上自己的感悟。自学、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a、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什么是“毫不气馁”?

  试验室化为灰烬,试验室里什么没有了?但什么没有丢?

  试验室化为灰烬,5名助手牺牲了,其中还包括自己的弟弟埃米尔,父亲也成了残废,而且老人经受不住这件事的沉重打击,没过多久也去世了。人世间最难过的事莫过于失去亲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诺贝尔不难过吗?可诺贝尔——毫不气馁。

  诺贝尔这么做是为了自己吗?(不是,为了大家)是啊,他一心为了大家,可大家却不能理解他,试验室被炸毁后,邻居们都指责他是科学疯子,纷纷向政府控告他,要求他停止这样危险的实验,他被迫搬走。

  失去亲人,诺贝尔——毫不气馁;不被人理解和支持,诺贝尔仍然——毫不气馁。出于无奈,

  b、在朋友的帮助下,他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同学们,诺贝尔一生都在艰难中度过,大部分时间都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四个年头,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诺贝尔就在租用的船上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进行着科学实验。四年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已无法记起,但他没有放弃,这就是——毫不气馁。我们读着想着,“毫不气馁”就被我们读出了丰富的内涵,因为不放弃,他终于有所收获了,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出示:小时候,诺贝尔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用铁锤砸石头,他想,为了开通一条铁路或公路,要付出多么艰苦的劳动啊!要是能够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把大山劈开,该有多好!

  从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

  小时候的愿望,终于在他经历了失去了弟弟,父亲残疾,被人控告,无数次失败的磨难后,成功了,成功来之不易,但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他并没有满足,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只要他还活着,就要再实验,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是永无止境的。

  c、诺贝尔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连续不断地加紧实验。同学们,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么一次实验,自己放声去读一读,看看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什么声音?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什么画面?

  最让你震撼的画面是哪一幅呢?

  理解“亲自”。(为什么要“亲自”点燃?)

  这幅画面中最吸引老师的就是诺贝尔的眼神。句中是怎么描述的呢?(专注、紧张)

  引读: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

  他离什么近了?(成功)

  万一失败,他离什么近了?(死亡)再读。

  指名反复读“近了”一句。

  千钧一发的时刻,诺贝尔在干什么?读读这句话。(“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在这紧盯的眼神中,我们看不到——,我们能看到的只是——。

  这眼神是如此的坚定不移,指名读,齐读。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次实验很危险?(轰!巨大的爆炸声,滚滚浓烟,涌出来,满身鲜血)

  他成功了吗?此时此刻,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心情(欣喜若狂)

  诺贝尔为什么这么欣喜若狂呢?是他又有了发明专利,又能赚钱了吗?

  此时此刻,诺贝尔心里想的是自己受伤了吗?是自己流血了吗?是我的试验室好不好吗?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试验成功了!在危险和死亡面前,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实验成功了!

  同学们,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如此投入地实验呢?

  让我们一起有声有色地读这两段,一起感受这惊心动魄的场面。

  5、他,就是诺贝尔。出示:他,就是____________的诺贝尔。(请生上黑板板书)

  诺贝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6、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的仍然不是自己,而是全人类。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临终前,他立下遗嘱,孩子们,让我们捧起书,挺直腰杆,让我们恭恭敬敬地朗读诺贝尔留下的临终遗嘱。临终时——齐读。

  三、明确写法

  同学们,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而我们要从课文中学会的是方法。文章描写的对象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诺贝尔,诺贝尔的事迹很多,作者突出重点、抓典型事例来描写,选择了他最伟大的成就来描写,这其中穿插了描写人物的多种方法。那我们在以后写人的时候该怎么写呢?出示:写人小窍门

  1、选典型的材料。——最能说明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的事情。

  2、采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还有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选择最能表现突出人物形象的来写。

  3、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

  四、观点碰撞

  1、出示资料

  诺贝尔出生时家庭因一场大火破产,幼年一直生活在病弱的阴影中。他生活俭朴,一生在艰难中度过,而且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他甚至从来没有请人画过肖像,目前仅存的一幅是他死后才画的。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诺贝尔临终时,没有一个亲友在身边,他的墓室也修建得十分简朴。

  同学们,这位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而付出一切的科学家,你觉得他幸福吗?

  说他不幸不幸是从常人的角度看,说他幸福是从全人类发展的角度上看,牺牲个人,换得了全人类的进步,这就是诺贝尔的幸福。

  让我们一起把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牢记在心中,(齐读理想)

  也让我们把诺贝尔心灵的声音大声地告诉所有的人(齐读理想)。

  五、作业:

  1、搜集名人的小传,下节课学习写。

  2、找找关于诺贝尔的其他的故事,下节课交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