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画杨桃》教学设计

《画杨桃》教学设计

2023-12-24 来源:乌哈旅游

  【教材分析】

  《画杨桃》这篇课文记述了“我”在图画课上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有些同学的讥笑,但却得到老师肯定的故事。故事耐人寻味,颇有哲理。文中有记叙,有议论,父亲和老师说的话中的议论意味深长,令“我”一生受用。

  【教学目标】

  1、学会“级”、“哈”、“审”、“晌”、“悉”、“诲”等生字;理解“审视、“神情”、“叮嘱”、“半晌”、“教诲”、“角度”、“严肃”和“和颜悦色”等词语。

  2、能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4、初步懂得既要相信自己的观察所得,又要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词,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大义,懂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相信自己的观察所得。

  【课前准备】

  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课件

  2、一袋杨桃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杨桃的图片

  教师:图片上的杨桃形状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为什么不一样呢?

  学生:因为图片上的杨桃不是同一只。

  教师:对啦!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2、从袋子拿出一只杨桃,出示杨桃其中一个侧面

  教师:同学们,现在请仔细看这只杨桃,观察一下它的形状。看轻楚了吗?

  学生:看轻楚了。

  (教师把杨桃放进袋子,又抽出一只,出示与刚才不同的一面)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这只杨桃与刚才那只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把杨桃放进袋子,又抽出一只,如此重复几次,每次的出示面都不同。学生的回答都是“不一样”。)

  教师:同学们,大家都认为我刚才拿出的杨桃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你们想听听的我的答案吗?

  学生:想。

  教师:同学们,其实我刚才拿出的杨桃是同一只的。我只是变换不同的出示面而已,就让大家误以为我拿出了几只杨桃。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呢?大家想知道吗?

  学生:想。

  教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文《画杨桃》,从中得出我们想要的答案。

  (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倡导自主、合作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并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审视”、“严肃”、“半晌”、“教诲”和“和颜悦色”等词语。

  2、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听记字音。

  3、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问题。

  4、教师带读生字,教导学生区别“晌”与“响”,“诲”与“海”的字形和字义。

  5、小组内互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1)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会给“我”留下这么深的印象?

  (3)读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4)如果让你给课文改一个题目,你会改成什么样的题目?

  (以上问题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各抒己见,通过以上四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及其意义有所了解,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熟记、练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指名读课文

  二、抓住重点,理解文章脉络

  1、让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并要求:

  (1)用“~~~”把“我”看到的杨桃的样子的句子划出来。

  (2)用“——”把“我”为什么会看到这个样子的杨桃的句子划出来。

  (3)试用“因为……所以……”把划上“~~~~”和“——”的句子连起来。

  (4)试用“不像……而像……”造句。

  2、要求学生概述“看了‘我‘画的杨桃,同学们的态度是这样的?”

  3、课文中老师听到几个同学的笑声和他们之间的对话,做了哪几件事?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作提示:

  (1)老师听了同学的笑声是怎么做的?

  (2)同学们都说“我”画得不像时,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3)几个同学仍然觉得好笑,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老师又是怎么做的?

  (4)当同学们知道自己错了,老师的神情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做的?

  (要求学生结合上述4个问题,认真朗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整概述老师做了哪几件事。)

  最后教师归纳:(1)做在“我”的座位上审视杨桃;(同时检查学生对“审视”一词的理解情况。)(2)向大家提出“像不像”和“好笑么”的问题;(3)请几个同学轮流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并问他们“像什么”;(4)最后对大家说,同样的东西看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4、教师:最后,老师和颜悦色地说的那段话,主要讲了哪两层意思?

  要求学生各自小声朗读这段课文,然后全班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间的关系:因为一样东西看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因此,对别人,他画出来的不像自己熟悉的样子,不要忙着发笑。对自己,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教师相机地提出“不要……要……”,要求学生造句。

  5、教师:课文中说“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老师的哪一句话,同我父亲讲的相似?

  三、指导朗读,深入体会

  1、指导学生朗读同学说的两句话:“杨桃是这个样子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读    出讥笑的意味。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师生第一次对话,其中“不像!”“像五角星!”是同学大声回答的,要读得响亮些。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师生第二次对话,其中“好——笑!”也是同学齐声回答的,“好”字后的破折号表示这个字的声音要延长些。

  4、指导学生朗读“不……像”“像……五……角星”省略号表示说话节奏缓慢(那个同学在“我”的座位上亲眼看到杨桃真的像五角星,知道自己错了,感到难为情)

  5、自由朗读。

  6、指名分角色朗读

  7、全班朗读

  四、总结课文

  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你们懂得什么道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