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一:
曾经错过了几次听歌唱活动《五只小青蛙》的机会,今天上午聆听了王春霞老师的大班歌唱活动《五只小青蛙》,感觉这是一首情境性较强的歌曲,王老师动情优美的演唱,有趣的动作,简单的活动设计却深深吸引了孩子。整个活动除了图片几乎没有其它道具,显得很轻松自然。
歌曲的内容是这样的:
五只小青蛙,站在池塘边,捉虫子做美餐,一只小青蛙跳进池塘里,还剩下四只小青蛙;
四只小青蛙,站在池塘边,捉虫子做美餐,一只小青蛙跳进池塘里,还剩下三只小青蛙;
三只小青蛙,站在池塘边,捉虫子做美餐,一只小青蛙跳进池塘里,还剩下二只小青蛙;
二只小青蛙,站在池塘边,捉虫子做美餐,一只小青蛙跳进池塘里,还剩下一只小青蛙;
一只小青蛙,站在池塘边,捉虫子做美餐,一只小青蛙跳进池塘里,青蛙都回家找妈妈。
给活动的一点建议:《五只小青蛙》共有五段几乎一样的歌词,所以在范唱时可以舍弃几段,就从两只青蛙唱起。五只小青蛙富有童趣的图片没有演示,可以在演示中让幼儿感受歌曲中表现的五只小青蛙在池塘边捉虫子,一只一只跳进池塘里的情景。歌曲的节奏中有两处有趣的念白,可以进行置前处理,在完整范唱时让幼儿在念白处进行互动。让幼儿在完整感受歌曲时体验合作曲的乐趣,避免歌曲长而造成的枯燥。
教学反思二:
大班歌唱活动《五只小青蛙》是我在浙江省幼儿园音乐教学研讨会上观摩学习到的一个优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比较成功地运用了经验还原教学法,通过教师的动作示范学习策略和身体动作还原策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动作学习中自然地学会演唱歌曲。
这首歌曲节奏鲜明,歌词内容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即五只小青蛙站在岸边捉虫子,后来一只只跳进池塘,直至所有青蛙都回家找妈妈。虽然歌曲是五段体结构,但歌词除了青蛙数量的变化外,其余都是重复的,且数量的改变是一只只减少,有一定的逻辑规律的,因此非常适合采用身体动作还原的教学方法。
在活动中,我绘制了生动逼真的图片以及形象的青蛙叫声,将幼儿成功地引入到歌曲情境中。接着通过范唱和有目的的提问让幼儿理解歌曲的故事情节。
然后,我采用示范教学的策略,结合动作进行范唱,让幼儿初步了解歌曲动作。在身体动作还原过程中,我进过三次递进式的范唱和提问来完成幼儿的身体动作的经验还原。第一次范唱还原“捉虫子,做美餐,姆啧啧啧”的动作,第二次范唱回忆其余动作,第三次范唱最后两段,重点突破最后一句“回家找妈妈”的动作及结尾处“唉”的情绪表现。可以说每一次示范都能做到精心设计,为后面的活动提供支撑与铺垫,进口目标,层层递进。
在演绎歌曲环节,我也遵循难度递增的原则,从师幼共同表演到幼儿独立表演再到情境性表演,一步一个小水沟,但蹦一下又都能跳过去,充分调动幼儿的演唱积极性。
另外,在活动中,我也能够注意发挥幼儿的自主学习性,在每次演唱后,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设想解决。当幼儿提出分不清青蛙的数量的时候,我也能顺势借助背景图,让“青蛙”随着孩子的演唱一只一只跳下去来提示幼儿。
总体来说,整个活动能够有效地运用都经验还原教学法,让幼儿在愉快轻松氛围中学习歌曲,但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可以做得更好。如当孩子无法将动作回忆起来时,教师可示范这一动作,然后请孩子说说这个动作代表的意思。在情境表演环节,孩子的兴致很高,上来了六个孩子时,教师不应请一个孩子先回去,而可以顺势将歌曲改为《六只小青蛙》。另外,在表演方式上,还可以采用请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大池塘”,五个一组站在池塘边同步进行表演,这样就可以满足孩子们的表演欲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