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语文《师说》教案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

2024-05-01 来源:乌哈旅游

  【教学设想】

  《师说》是苏教版高中第一册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中的一篇课文,它与《劝学》一起构成该专题中的“求学之道”板块,它们共同指向的话题是:求学是获得教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纵观以往的教学,老师们把《师说》当作一般议论文来教,寻找中心论点,分析论证方法。现在看来,这样的教学内容是有问题的。我们经过研究认为,《师说》是一篇具有强烈现实针对性的杂文,我们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当时的现实背景,揭示文章的针对性,按杂文的理路来教。

  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文化传承,《师说》张扬了“尊师重‘道’”的思想,是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的一篇重要代表作。教学中应当把对文章的主要观点“师‘道’”作为一个深入探讨的重点。文言文的学习强调诵读,在教学中应当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唤起学生诵读的欲望。文言知识的积累也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检查预习的方式来检测学生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习目标】

  1.归纳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背诵课文。

  2.结合时代背景,认识杂文的针对性。

  3.理清文章结构,推敲作者的主要观点。

  【积累整合】

  1、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2、古文运动,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3、解题

  “说”是一种文体,吴讷在《文章辨体》中认为“说”这种文体的特点是:“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这种文体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般议论文,而是具有强烈现实针对性的杂文,我们在初中学过的《马说》、《捕蛇者说》就是这样一种文体。

  4、文言积累

  (一)古今异义词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

  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

  (二)一词多义

  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

  3、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4、吾师道也。(学习)

  传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文的著作)

  惑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所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

  2、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研习探讨】

  1.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当时上层士族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风气仍然存在,上层“士大夫之族”自己不从师学习,也反对像韩愈那样公然为人师之人,还对别人的从师学习“群聚而笑之”。”请从文中找出反映当时从师的一些不良风尚的语句。

  交流明确: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2.针对这种不良风尚,韩愈是用什么样的策略作出有力的批判的?

  交流明确:

  -用了三组对比,突出了耻于从师这种不良习气的愚蠢。

  针对“今之众人”,文章写道:“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针对“于其身也”,文章写道:“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针对“士大夫之族”,文章写道:“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最后正面举孔子从师的例子,得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3.杂文往往渗透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请你找出并感受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再诵读课文,交流明确:

  -语气词:乎、也、欤

  -感叹词:嗟乎、呜呼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嗟乎!师道之不复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也!

  4.推敲作者的主要观点,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

  1.在文中找出作者表达的观点

  交流明确: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之不传也亦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圣人无常师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在文中要阐述的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是怎么阐述的?

  讨论交流明确:作者最主要的观点是――学习必求师;从师为师道。

  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能解惑   世人皆有惑  -→ 学习必从师

  闻道有先后,师先闻道者 -→ 从师为师‘道’

  第二段:“师道之不传已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唯师能解惑;惑而不从师,惑终不解)←→三组对比:

  一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待从师完全的态度-→人必从师

  二是为其子择师,自己却耻师-→小学而大遗,惑也:从师为师“道”而仅非句读

  三是为君子所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自恃高贵的“士大夫之族” -→之所以“师‘道’不传”“师‘道’难复”,士大夫之族难辞其咎!

  第三段:列举孔子从师的典型事例,不言而喻重申了从师的必要性。但它的主要意图体现在“无常师”三字上,强调从师的本旨是师“道”——孔子无常师,恰是“吾师道也”(从师为师“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条本已存在的真理使然,孔子从师唯“道”而不唯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是对“无常师”三字的解析,阐明了师与弟子之别只在一个“道”字上,到这里已使士大夫据守的“耻师”世俗悖论陷于瓦解,再将从师与贵贱、尊卑强拉硬扯在一起,不是无知,便是别有用心。由此从根本上消除“今之众人”从师之“忌”。显然,这一段是对“人必从师,从师(为)师‘道’”论证的正面收束。

  第四段:交代作《师说》的缘由——褒奖李氏子蟠不顾世俗压力,继承师道传统的可贵精神。作者对李氏子蟠“能行古道“(传统从师之道),“不拘于时”(“耻师”世风)的嘉许,正是呼应对中心论点已做出的论证,倡导与呼唤尊师重道之良风。将“能行古道”(古代从师传统)与“好古文”联系在一起加以赞扬,则强调了“尊师”与“重道”之间的关系。

  【布置作业】背诵《师说》;预习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