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3、4自然段,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和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作者观察石榴的方法。
课前准备:每人桌上一只石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6课——石榴(读题)我们知道作者的家乡在——枣庄,那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2、好!你能运用第2自然段中优美的语句完成这个天空吗?
课件出示填空:春天,石榴树(��������������),(������������ )。夏天,石榴树(���������� ),(����������������)。(相机板书:叶��花)
3、看,这些词语写得多美啊!可见作者是从心眼里喜欢石榴,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把这种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过渡:当一朵朵美丽的石榴花凋谢之后,树上就结出——果实(板书:果),一个个令人喜爱的小石榴又是怎样的?这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㈠ 课件出示要求:轻声朗读,用“——”标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抓住这个句子中你最喜欢的词语跟小组内的同学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
㈡ 交流(学生说出哪句,课件相机出示这句)
1、a生:我喜欢“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这句话。因为“一天天”写出了石榴变化快。
(1)师:你能读好它吗?
�鷄生:能!(读)
(2)众生:评议
(3)齐读
2、b生:我喜欢“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这句话。因为“一半儿黄,一半儿红”、“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这些词语把石榴的颜色写得很具体、清楚。(板书:外皮)
(1)师: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这句话,你来谈谈原因呢?
c生:作者“先是…逐渐…最后…”这些词语也用得好,把石榴颜色变化的顺序也写出来了。
d生:因为“一半儿黄,一半儿红”、“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这些词语把石榴的颜色写得很具体、很清楚,所以,我也很喜欢这句话。
(2)多媒体课件演示“外皮变化的过程”
(3)小结:作者写出了石榴外皮从“青绿色”到“一半儿黄、一半儿红”相当长时间内颜色的变化。看来作者不是观察一天、两天,而是长期认真地观察,我们小朋友也要像作者那样,经常观察,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3、e生:我喜欢“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因为这句话把石榴当作人,写得很高兴。
(1)这句话,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喜欢朗读的,就把这个句子好好地读上几遍,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喜欢之情。喜欢画画的,就画一画石榴。喜欢说话,就对着桌上的石榴说一说。每个小组里的同学,至少采用两种方式。
(2)请两位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画,并说明自己为什么这样画。
f生: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石榴娃娃成熟了,所以我把石榴画头,他笑得合不拢嘴,牙齿都露出来了。
g生:石榴因为自己熟了,乐呵呵地大笑,我画他笑得露出肚皮,������������������������ 后来笑破了肚皮。
��四位学生先后拿着石榴上讲台,边指点边说。��
h生:我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我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i生:石榴熟了,他乐呵呵地大笑,笑得肚子都疼了,后来肚子都笑破了,里面的子儿很少,一粒粒粒的,象一颗颗红宝石。
j生:石榴因为自己成熟了,实在太高兴了。她咯咯地笑,脸上也变得红通通的,晶莹的牙齿也露出来了……
k生:石榴的外皮是一半儿红,一半儿黄,里面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晶莹透亮的石榴子儿。这些石榴子儿红白相间,像宝石一样……
生:成熟的石榴笑得裂开肚皮,露出满满的子儿,说:“谢谢你们,农民伯伯!你们把我们种得这么好,感谢你们)��
l生:我是用朗读来表达自己对石榴的喜爱之情的。(朗读)
m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我想跟他比一比(读)。
(3)师生评议
(4)齐读。
4、n生:我还喜欢“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这句话。
o生:我也很喜欢这句,因为作者把石榴当来写,写他“心情急切”;写他“张望、报告”……
(1)你们能用朗读来表达石榴娃娃高兴、急切的心情吗?
(2)自由试读――指读――齐读
5、小结: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描写了石榴外皮颜色的变化及成熟的石榴的外形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
让我们端好书,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再次感受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吧!
6、配上音乐的美文赏读,让学生再次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以及作者喜爱石榴的美好感情。
����过渡:石榴熟了,摘下一个,剥去它的外皮,里面又是怎样的呢?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观察石榴内部:
��课件出示要求:拿起桌上的石榴,剥去外皮,看一看,石榴子的形状、颜色,尝一尝味道,说一说观察到的。
2、分四人小组一起学习:看、摸、尝、嗅
3、汇报观察结果。
p生:石榴剥去外皮后,里面的子儿就露出来了,像一个个小朋友紧偎在一起说悄悄话。
q生:石榴子儿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像一颗颗宝石排列在一起。
r生:石榴象个大家庭,石榴子儿像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过年。
s生:石榴象是一座房子,里面分成许多小房间。石榴子儿排得一层层的。
t生:里面有很多很多石榴子儿,一颗颗都很些�N乙б灰В�里面有一包水,有的甜津津,有的酸溜溜的。
u生:也有的吃起来味道不大好,有点……(说不出“涩”字)。
v生:我也来说一说:石榴剥开的时候,有一种黄的东西带出来,味道是苦的、涩的。
师:同学们都讲得很好,而且运用了课文里的一些词语。这些词语的意思大家都懂吗?我们来看看作者怎样运用这些词语来描述他观察到的事物。
3、作者是怎样描述他观察到的呢?
(1)、默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学生释疑。
玛瑙:玉石的一种,晶莹透亮的。
紧偎:紧靠在一起。
红白相间:红色的、白色的交织在一起。
清爽无比:清凉好吃。
4、再读,标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5、指名读,学生评议。
6、齐读。
四、结束新课,布置作业。
����作者通过观察,不仅写出了石榴的颜色、样子,还写了它的味道。其实,观察不仅包括看还包括尝一尝、闻一闻、摸一摸、听一听等等。今天,我们就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写一种水果,通过看、摸、闻、尝,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味道和气味。
设计意图:
《石榴》这篇课文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介绍了石榴的成熟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课教学中,我主动按照课程改革的精神进行探索,在课堂上力求体现小语教学的整体性、生活性、实践性和主体性,设计了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跟着音乐赏读课文等多种活动,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石榴),通过多种渠道输入信息(石榴的花、叶和果,果的形、色、味等),通过思维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整合为对虽然熟悉、但未深究过的石榴较全面深入的认识,并把它人格化,使语文知识技能、科学知识、审美情感和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点染滋润了儿童的心田,努力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反思:
课上完后,我的心头溢满喜悦和欣慰,感触也较多。
�� 1、我按照课程改革的精神进行探索,在课堂上力求体现小语教学的整体性、生活性、实践性和主体性,改变教师发号施令、不容置疑地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只许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地进行接受性学习的沉闷局面,扑面而来的是荡漾着生命活力、轻快活泼的新鲜气息。我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急于探究、勤于观察、乐于思考、敢于表现。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共同求得真知、获得发展。在这过程中,教师“教”的主体作用和学生 “学”的主体作用都得以充分发挥。
����2、同时,我注重对个性化教学的探索。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必也不能强求划一。课堂上,我提倡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交给学生,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中的自由自主,体验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受到尊重。这对他们人格的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语文教学再也不是教师的枯燥讲解,而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现了石榴外皮颜色变化的过程,
充分、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络优势,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