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刑事案件中的民事赔偿范围是什么?

刑事案件中的民事赔偿范围是什么?

2024-02-08 来源:乌哈旅游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及程序概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补偿直接物质损失,不包括死亡和残疾补偿金;调解不成且被告有补偿能力时,法院应支持更大数额的补偿;对于要求补偿金的情况,法院不予支持;对于困难被害人,应给予国家救助。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被害人提起诉讼,法院决定是否立案;受理后送达起诉状和民事答辩状;通知出庭;条件;开庭审理。

法律分析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有哪些?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子依法只应补偿直接物质丢失,即依照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害补偿,一般不包括死亡补偿金和残疾补偿金,但经过调解,被告人有补偿能力且愿意补偿更大数额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撑;调解不成,被告人的确不具备补偿才能,而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坚持在物质丢失补偿之外要求补偿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对于却有困难的被害人,给予必要的国家救助。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和《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因犯罪行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应当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并根据情节判处经济损失。这里所说的“物质损失”和“经济损失”仅指物质财产损失,不包括精神损失。同时,刑事犯罪造成的财产损失与单纯的民事侵权行为造成的财产损失在赔偿、赔偿、法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根据法律规定,附带民事案件和简单民事案件不应适用相同的赔偿标准。2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的被告人绝大多数是农民、失业人员和农民工。他们很穷,几乎没有财产可以补偿。如果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被判处高额赔偿,必须以“白皮书”处罚。由于不能在实践中实施,不仅影响了裁判员的权威性,而且造成受害人上.访、寻衅滋事,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得不到保障。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是怎么样的?

1、被害人等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2、人民法院收到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3、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送达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状副本并确定被告人提交民事答辩状的时间;

4、送达传票,通知原、被告按期出庭;

5、条件;

6、开庭审理。

结语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赔偿范围通常限于直接物质损失,不包括死亡和残疾补偿金。然而,如果经过调解,被告人有补偿能力且愿意支付更多赔偿,法院应予支持。如果调解不成,被告人确实无力赔偿,而被害人或其亲属坚持要求赔偿金,法院不予支持。对于确实困难的被害人,应给予必要的国家救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包括起诉、立案审查、送达起诉状副本、确定民事答辩状提交时间、传票送达和开庭审理等步骤。在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多为贫困人口,若超出法定范围判处高额赔偿,需审慎考虑,以免影响裁判员权威和社会效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四条 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