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伤残鉴定需待工伤认定后,持病历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非工伤伤残需持病历到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不宜过早或迟延,建议委托律师处理。伤残鉴定范围包括交通事故、工伤、意外伤害、打架斗殴等。工伤鉴定标准分十级,劳动能力丧失程度不同。
法律分析
1、工伤伤残鉴定的,需要待工伤认定后,本人持有病历到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去鉴定确定伤残等级。不是工伤伤残鉴定的,持有病历到当地的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即可。
2、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即不要过早鉴定,不要迟迟不鉴定,前者的鉴定报告可能被推翻,后者可能因长时间的恢复训练导致鉴定不上;或等级降低。如果交通事故受伤较为严重,且也准备委托律师来处理的,建议伤残等级也一并委托律师代为处理。扩展资料:1、伤、残鉴定是指伤后伤残程度鉴定。伤、残鉴定的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一般由司法部门(比如交警队、派出所、法院)根据医院提供的相关入院记录或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残疾鉴定。2、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是工伤鉴定的国家标准,标准共分十级。其中,符合一至四级标准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至六级的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至十级的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拓展延伸
伤残鉴定的程序和要求
伤残鉴定的程序和要求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申请人需要准备相关的申请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医疗证明、事故证明等。其次,申请人需要向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递交申请,并按照要求进行身体检查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专业医生会根据相关标准和指引,对申请人的伤残程度进行评定。最后,根据评定结果,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会出具伤残鉴定报告,并根据报告结果确定相应的伤残等级和享受相应的权益。申请人在整个程序中应遵守相关规定,如实提供材料,并配合医生的检查和评估。
结语
工伤伤残鉴定需待工伤认定后,持病历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定伤残等级;非工伤伤残鉴定,持病历到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即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应避免过早或过晚,前者报告或被推翻,后者恢复训练可能导致鉴定不上或等级降低。如事故较严重且委托律师处理,建议委托律师代为处理伤残等级。伤残鉴定需准备相关材料,递交申请,接受身体检查和评估,根据评定结果确定伤残等级和权益。申请人应遵守规定,如实提供材料,并配合医生的检查和评估。
法律依据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条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故此伤残鉴定应待治疗终结,通常是出院后三个月,但若伤情已稳定可以提前根据医疗机构的建议向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有固定物的(如骨折治疗中安装的钢钉)要取出固定物后,才能做伤残鉴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