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舞弊和营私舞弊的区别:
1、在于主观恶意不同,徇私舞弊是为了私人关系,而营私舞弊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2、徇私舞弊的意思是为了私人关系而使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而营私舞弊是为达到个人利益,有意欺瞒事实真相。
徇私舞弊罪立的构成如下:
1、客体是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机构的正常活动及国家其他有关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故意伪造检验结果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
徇私舞弊罪与徇私枉法罪的区别:
1、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后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2、客观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行政执法的职权,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的行为;后罪则表现为利用司法职权,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刑事枉法追诉或者枉法裁判的行为;
3、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活动;后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综上所述,徇私舞弊和营私舞弊都指为了私利而玩弄手段干违法乱纪的坏事。徇私舞弊偏重于屈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舞弊。营私舞弊偏重于为自己谋求私利而舞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一条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四百零二条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