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失职渎职罪的定义与特点

失职渎职罪的定义与特点

2020-01-22 来源:乌哈旅游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导致国家和人民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该罪主要适用于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包括国有企业从事公共事务的人员。渎职罪的主观方面主要是故意犯罪,少数为过失犯罪。其客体是国家机关正常活动和国家官员的职务行为,具有权威性、公开性和强制性特点。渎职行为多发生在司法和行政领域。

法律分析

渎职罪的的表现是利用职务便利,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使国家和人民财产蒙受巨大损失。渎职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各级军事机关从事公共事务的工作人员,不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共事务的人员。渎职罪的主观方面主要是故意犯罪,少数是过失犯罪。渎职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为实现国家利益而进行的正常活动和国家官员的职务行为,具有权威性、公开性和强制性的特点,渎职行为多发生在司法和行政领域。

拓展延伸

失职渎职罪的构成要件与法律责任

失职渎职罪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故意或者出于重大过失,未能尽到应尽的职责,导致严重后果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一是具有特定的职务身份,即公职人员;二是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失职或渎职行为;三是该行为导致了严重后果的发生。对于失职渎职罪的法律责任,根据情节轻重,可能会受到行政处分、刑事处罚或民事赔偿等不同形式的制裁。公职人员应当时刻保持职责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尽职尽责,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结语

渎职罪是指利用职务便利,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的行为。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要表现为故意或过失犯罪。失职渎职罪是公职人员未能尽到应尽的职责,导致严重后果的行为。对于此罪行,将面临行政处分、刑事处罚或民事赔偿等制裁。公职人员应时刻保持职责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尽职尽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