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保健品欺诈行为:与商家协商要求退款,保留购买票据和产品;向卫生局、食药监局及工商局举报,追回被骗钱财;收集证据起诉商家,将推销员列为共同被告;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商家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1、可加强与商家协商,要求退回所购产品,返还钱财。子女发现老人上当受骗后,应该保留购买票据和产品,及时找到保健品公司,要求退还产品和返还钱财。
2、可向卫生局、食药监局及工商局举报,请求追回被骗钱财。商家为了提高销量,通常会将自己的保健品包装为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神奇物品,但是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如果商家有虚假宣传的行为,欺骗消费者,那么消费者可以向卫生局、食药监局及工商局举报,请求追回被骗钱财。
3、收集、固定好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起诉商家,也可以将商家及保健品推销员列为共同被告。如果协商、举报无果,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一般情况下,都是保健品推销员上门推销,此时也可以将保健品推销员列为共同被告。
4、可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商家的法律责任。如果商家夸大事实,虚假宣传,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则有可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消费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商家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老人数额较大的钱财,还可能构成诈骗罪,消费者可以报警,由法律追究商家的刑事责任。
结语
针对以上情况,消费者可采取以下措施:与商家协商退货退款,保留购买票据和产品,及时联系保健品公司要求退还款项;向卫生局、食药监局及工商局举报,追回被骗钱财,要求商家遵守法律规定;收集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起诉商家并将推销员列为共同被告;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商家的法律责任,维护消费者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