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错责任认定是医疗事故赔偿的关键。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赔偿应根据医疗机构过错责任大小划分,负全部责任承担全部损失,负主要责任承担60%-90%,负次要责任承担10%-40%,负轻微责任承担10%。医疗事故责任主体是医疗单位,医务人员行为视为法人行为的组成部分。正确的医疗过错责任认定对维护个人权益至关重要,需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并进行合理处理。
法律分析
医疗过错,属于过错的一种。在依据医疗水准判断医方的过错时,必须注意区分医疗水准与医学水准。长期以来,医疗责任的认定一直是我国民法学界讨论的焦点,而医疗过错的存在与否又是认定医疗责任的关键。所以,关于医疗过错责任的认定,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36条规定,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四种: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故确定赔偿时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过错责任大小来划分:医疗机构负全部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0%;负主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60%-90%;负次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40%;负轻微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
1、医疗事故的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是同一的,即医疗单位。法律要求法律主体应当为自己的过错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从形式上看,医疗事故是由某一(些)医务人员(广义)的行为造成的,但事实上,从实际发生的法律关系上看,医患之间的关系是医疗单位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医务人员只是作为法人的一部分来为患者服务,即某一个体的行为与法人内部其他个体的行为构成一整体为患者服务,所以医务人员的行为是法人行为的组成部分,本质上应视为法人行为。
医疗过错责任的认定是自己权益维护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实际的生活中,此类问题的解决肯定会涉及一定的法律规定,因此自己要积极的践行,这样就可以进行权益的合法维护,但是具体的细节处理,自己还是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置,才能较为有效。
结语
医疗过错责任的认定对于维护个人权益至关重要。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规定,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四种。在确定赔偿时,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过错责任大小来划分相应比例。医疗事故的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是医疗单位,医务人员的行为是法人行为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解决医疗过错责任问题时,需要积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并合理处理具体细节,以实现个人权益的合法维护。
法律依据
(六)对所在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六章 健康促进 第七十七条 国家完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信息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卫生管理制度,保证其经营活动持续符合国家对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
(一)参加规范化培训、进修、对口支援、会诊、突发事件医疗救援、慈善或者其他公益性医疗、义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