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般性工伤赔偿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一般性工伤赔偿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2020-08-28 来源:乌哈旅游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是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申请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医疗诊断证明等。根据鉴定结论,可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若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解决,如仲裁或判决生效后仍不支付赔偿费,可向法院执行。工伤赔偿数额根据鉴定标准计算,投保工伤保险则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发放,未投保则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或通过仲裁和诉讼解决。

法律分析

一般性工伤可以赔偿多少钱

具体金额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鉴定结论主张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者遭受工伤事故伤害,应当先向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所在单位应当在事故发生的30内申请,工会、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可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申请工伤认定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等。

工伤认定并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

1、《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2、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3、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根据鉴定结论,主张工伤保险待遇。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不同。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伤残津贴等。

与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待遇发生争议,是劳动争议,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经仲裁裁决,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不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在我国工伤鉴定后如何理赔?

1、是看鉴定的级别有没有问题,你要是对鉴定结论(级别)不服或有疑义,可以在受到鉴定结论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结论申请。

2、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了。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和医疗补助金,等等。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特指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保),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3、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4、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5、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则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

结语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是确保劳动者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重要步骤。根据鉴定结论,劳动者可以主张医疗费、伤残补助金、就业补助金等多种补偿。如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解决。在工伤鉴定后,如果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申请再次鉴定。工伤赔偿金额根据标准计算,投保工伤保险的由保险机构发放,未投保的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法律保障劳动者权益,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