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狐狸和乌鸦》二年级教学反思

《狐狸和乌鸦》二年级教学反思

2023-04-28 来源:乌哈旅游

  《狐狸和乌鸦》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嘴里的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整个故事简短有趣,文本通过狐狸的三次说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

  对于这种以对话为主又揭示一个道理的童话故事,怎样上才能上得有趣,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文中;怎样上才能让孩子的语言得到发展,让孩子的能力有所提高,让寓意的揭示不露痕迹;怎样上才能适合低年级的孩子,上出低年级语文的味道,成了我从备课,乃至到了课后仍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整节课的备课通过同组老教师的指点和帮助,我准备了五遍,通过这五遍的备课,和最初教案与最后教案的比对,我深刻体会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合作伙伴,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是多么的重要!

  下面是我的第一次导入: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大屏幕:(出示画面1----乌鸦叼着一片肉站在树枝上。)

  这是一只什么鸟?它长得什么样?请注意,说话要完整!(这是一只羽毛黑黑的乌鸦。)

  你听过乌鸦的叫声么?是怎么样的?(很难听)

  师:请大家继续看大屏幕:(出示画面2----狐狸抬头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

  这又是什么动物? (这是一只毛黄黄的狐狸,它很狡猾)

  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狐狸和乌鸦”这篇童话故事。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写课题(教师边说边写):

  (1)“狐狸”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都是反犬旁)反犬旁的字与什么有关?(与动物有关)

  (2)题目中还有两个形声字谁发现了?(狸、鸦)

  (3)那么“乌”容易与哪个字相混呀?(“鸟”字。)

  师:那么谁能把课题读好?(教师指导学生读好“狐狸”一词,强调“狸”读轻声。)

  反思:以上是我最初订立的导入,起初我认为很有必要在解题时加上形近字的分析,后来,我找到魏会清老师,她告诉我这些分析,其实是应该在第一课时就完成的!第二课时,就应当简单明了,直接导入正题。听了魏老师的话以后,我将导入改为这样:

  导入: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大屏幕:(出示画面1----乌鸦叼着一片肉站在树枝上。)

  这是一只什么鸟?它长得什么样?请注意,说话要完整!(这是一只羽毛黑黑的乌鸦。)

  你听过乌鸦的叫声么?是怎么样的?(很难听)

  师:请大家继续看大屏幕:(出示画面2----狐狸抬头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

  这又是什么动物? (这是一只毛黄黄的狐狸,它很狡猾)

  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狐狸和乌鸦”这篇童话故事。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写课题(教师边说边写)

  师:齐读课题。

  反思:这次,我把分析的环节去掉了,又拿给崔苏醒老师看,崔老师看过我修改的导入后,她认为这样的导入更像是在讲第一课时,于是,最终导入改成了这样:

  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朋友,我们一起请出他们!(出示图画)

  生:狐狸和乌鸦。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狐狸和乌鸦》。齐读课题!

  反思:这次的导入简洁明了,直点中心,不啰嗦!

  导入的问题解决了,最重要的教学部分也出了问题。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三部份:第一部分——狐狸的第一次说话:

  (一)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把文章读熟了,下面呀,请同学们再来自己读一读文章,读的同时数一数文章有几段。

  师: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谁来说一说文章一共有几段?(6段)

  师:你能用一到两句话来说一说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狐狸说好话,骗走了乌鸦嘴里的一片肉。)

  师:你说得太棒了!那么狐狸一共说了几句话?找一找?(3次)

  师:谁来读一读狐狸的第一次说话内容?

  师:有一个描写狐狸神态的词语,谁找到了?(眼珠一转)

  师:眼珠一转,说明狐狸在思考,他在思考什么呀?(怎么骗乌鸦嘴里的肉)

  师:是呀!第一段里告诉我们,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看到乌鸦嘴里叼着肉,馋得“直流口水”。为什么狐狸“直流口水”?(太饿了)

  反思:“直流口水”在试讲的时候为了能说到,我绕了好大的一个圈,就像上面,本来已经要讲第二段了,结果却又退了回去,后来崔老师说不用再讲这个地方了,属于节外生枝。我就删掉了此处!直接改为提问第一次是怎样对乌鸦说话的。

  师:那么乌鸦站在树上,叼着肉,神气么?看着馋得“直流口水”的狐狸,它的心里会怎么想?看着那么鲜美的肉,饿坏的狐狸便开始想坏主意了!咱么看看他是怎么骗乌鸦嘴里的肉的。

  反思:魏老师提出,不需要探究这样的问题,为中心服务的意义不大,只会旁溢斜出!我就删掉了!

  师:首先,他是怎么称呼乌鸦的?(‘亲爱的’、‘您’)

  师:好亲切呀!他是真的很喜欢乌鸦么?是真的想问候乌鸦么?(不是)

  拓展:

  师:那么,你觉得狐狸现在心里是怎么想的?

  师:狐狸好虚伪!这句话该怎么读才能读好?自己练一练!

  师:找人来读一读!

  师:乌鸦的反应怎样?(乌鸦没有回答)

  拓展:

  师:乌鸦为什么不回答?它心里会怎么想?

  反思:崔老师说这不属于拓展!

  (二)

  师:乌鸦没有上当!狐狸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它又开口了!谁来读一读?

  师:这次,狐狸连面部表情都变了,是什么样的?(赔着笑脸)

  反思:两位老师都认为,应当由孩子主动发现问题,而非由教师来说,于是,就改成了:狐狸是怎么对乌鸦说话的?

  师:这个笑脸和我们平时开心的笑脸一样么?(不一样)

  那这是怎样的笑脸?(假笑,*笑)

  反思:魏老师要求我更深的引导孩子理解“赔着笑脸”,于是,我加入了这样的引导:狐狸不喜欢乌鸦,却还不得不对乌鸦笑,心里不想,脸上还要热情地笑着,谁来学一学?

  好!谁来做个“赔笑脸”的动作?

  师: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呀!你看看,它不仅变了表情,还换了问候对像!他现在问候的是老乌鸦么?(不是,是老乌鸦的孩子)

  反思:魏老师说这样不能体现学生探究和主动学习,全成了教师在说,提议我当场找“小狐狸”问一问:“你为什么问候乌鸦的孩子?”

  为什么改成问候老乌鸦的孩子了?(因为问候老乌鸦老乌鸦不理他;因为孩子在母亲心中很重要,他问侯老乌鸦的孩子,那老乌鸦当然很开心!)

  反思:这样,这句话当然就不需要老师说出来了!

  师:乌鸦的反应怎么样?(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师:乌鸦上当了没有?可是和第一次比,乌鸦的态度有变化么?(看了狐狸一眼)

  拓展:

  师:这次乌鸦看了狐狸一眼,它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讨论一下,一会找个同学来说一说。

  师: 现在,乌鸦已经开始有一点放松警惕了。可是,狐狸是真心问候乌鸦的孩子么?那么应该怎么读狐狸的话?读出假惺惺的语气来。

  反思:同样的,两位老师也提依我用采访“小乌鸦”的形式来引导孩子自己说!

  (三)

  师:狐狸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咱们来看看狐狸第三次说话!谁来读一读?

  师:这次狐狸又摇了摇尾巴。大部分的动物都通过摇尾巴来表示自己的友好,可是狐狸摇尾巴是这个意思么?(不是,是为了套近乎,使乌鸦放松警惕,更快达到自己目的)

  反思:“摇尾巴”这个动作不应由教师提出,让孩子说!

  师: 麻雀和乌鸦到底谁漂亮? 乌鸦其实是很丑的,狐狸说他漂亮,是不是说了极好听的话啊?你们觉得乌鸦的叫声好听吗?从文中找出描写叫声的字,读一读。(哇......)这样的叫声能算是歌声么?你喜欢听么?那狐狸还说“谁”都爱听!你们看狐狸他多会说好听话呀,而且一次比一次好听,一次比一次虚伪。那谁来读出这种感情来。

  反思:“麻雀和乌鸦到底谁漂亮? 乌鸦其实是很丑的,狐狸说他漂亮,是不是说了极好听的话啊?你们觉得乌鸦的叫声好听吗?从文中找出描写叫声的字,读一读。(哇......)这样的叫声能算是歌声么?你喜欢听么?”崔老师说这些都是没有用的引导,太啰嗦了。后来我就删掉了。

  师:我们都能听出来狐狸是骗人的,可乌鸦听出来了么?一齐读第四段!

  师:乌鸦听出来了么?(没有!)面对狐狸的花言巧语,乌鸦的心情怎样?在这一段中找出来四个字(非常得意)什么是“得意”?(骄傲)

  师:谁来读读这一段,读出乌鸦得意的心情。

  反思:都是多余的话。改为:乌鸦上当了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采访:小乌鸦,许立说了那么多好话你都没有上当,这一次怎么就上当了呢?

  这样一改,直接明了,意图明显,通过孩子的口表达,更加体现孩子的课堂体

  性。让孩子自己说,更利于孩子理解!

  师:乌鸦之所以得意是因为它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在狐狸的花言巧语面前失去了判断力,狐狸正是抓住了乌鸦这个缺点,可见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那么最后怎么样了?(张嘴唱歌,肉掉了。)

  反思:崔老师说,这也是毫无意义的话语,罗嗦极了。后来,我就改为:找一只小狐狸来夸夸这只乌鸦!找人上台表演。李娜老师又提议趁此加上对乌鸦的提醒,请台下的孩子来教育台上的“乌鸦”。我觉得特别的好!创设情景,让孩子在情境中说更能加深理解!

  师:结果,我们一齐读最后一段!

  拓展:

  师:狐狸的目的达到了,看到狐狸根本不听它唱歌,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可怜的乌鸦,现在它会怎么想呢?谁来扮演这只乌鸦来表达一下被骗后的感想?

  师:狐狸现在得到了肉,它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它心里会怎么想?

  反思:最后在此处,崔老师提醒我加上了莎士比亚的话:“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也并不都是好话!”这是练习上的话,体现了教材的联系!

  (四)

  师:狐狸说了三次虚伪的好话,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师:乌鸦最终上当,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填词:(狡)(猾)的狐狸

  (愚)(蠢)的乌鸦

  反思:此处未作修改!

  总 结

  改了五次,每次都有新发现,也有新思索!两位老师都说前三次听我的试讲觉得整节课全是我在说,孩子只有回答“是”与“不是”的份儿。孩子没有任何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第四次试讲过后,两位老师都说课堂完全改变了!我也不再罗嗦了!最终在达标课上,我顺利进行了教学任务。老师们都很善意的给我意见和表扬。徐主任也提出了我还有许多的不足,我印像最深刻的是:徐主任说我对教材理解不够深刻,乌鸦其实并不笨,前两次他都能对狐狸保持警戒心,说明它还是很聪明的,只不过因为狐狸夸了它,她经不住好听话的诱惑,最终上当!说到底,它也只不过是一只“爱听好话的乌鸦”!而我则把学生引入到了“乌鸦很笨”的狭义理解上来。

  通过这次达标课,我又找到了新的目标和努力方向,我感谢老教师对我的帮助和爱护,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我的教学道路刚刚起步,教师生涯刚刚开始,我将以最积极的态度来迎接每一次的挑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