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编制及审查技术要点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编制及审查技术要点

2023-03-21 来源:乌哈旅游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编制及审查技术要点

(试行)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号)等文件要求,为提高无锡市海绵城市建设质量,加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管理工作,制定本文件,作为建设项目图审依据。

一、适用范围:本规定及审查要点适用于无锡市海绵城市市区内建筑与小区、市政道路、公园与绿地三类项目的海绵城市专项设计审查,河道水系整治专项设计审查可参照执行。

二、主要依据:本规定及审查要点的编制是依据《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导则》、《无锡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无锡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引(试行)》、《无锡市海绵型道路建设导则(试行)》、《市建设局、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关于加强新建建设工程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锡建总[]号)、《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等规定、规范。

三、工作要求:

(一)管理部门要按照省住建厅推进海绵建设项目“嵌入式”管理的要求,将海绵建设要求嵌入项目审批流程,在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各个环节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在项目

1 / 17

前期对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和设施选择进行方案审查,形成审查意见作为后续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依据。海绵专篇的技术审查工作可与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合并或同步进行。具体管理职责和流程按照锡建总[]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二)各咨询设计单位必须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有关规定、规范的要求,在工程咨询设计的各个阶段,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做好各阶段的海绵专篇编制,海绵城市设计专篇除应符合审查要点(详见附件)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无锡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各设计单位应配合建设单位,按要求编制海绵专篇的方案、施工图设计成果,并按规定程序提交审查。

(三)设计单位未按本通知要求进行海绵设施专篇设计的,由建设主管部门按照相应规定纳入企业信用考核记录。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不按照设计落实海绵建设内容的,由相应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处理。

附件: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专篇内容要求 附件: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专篇审查要点

附件: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专篇内容要求

第一条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专篇应含设计依据、项目简况等设计基本情况说明,具体要求详见表。

表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基本情况说明与要求 内容 设计依据 具体要求 主要专项规划、标准、规范、技术导则、政策文件、相关基础资料等。 项目简况简介 简述项目建设地点、工程范围、及主要工程内容等。 、项目所在位置、地块用地性质及周边路网建设现状,区分已按照规划形成路网和未按照规划形成路网。 、项目所处点位及周边河湖水系现状,区分已整治河道和未按照规划整治河道,现状河道岸线、水质情况介绍。 、项目所处点位及周边雨污水管网现状、排水防涝现状。 现状介绍 项目与上位规 划及有关海绵 简述项目所在区域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上城市建设政策 位规划,明确项目所在地块的规划要求。 要求衔接情况 、项目建设区域径流系数、土壤渗透性、地质情况、排水条件、植被资料、气象条件、河道情况、建筑密度、面源污染等基础资料。 项目海绵城市 、新建项目雨水外排量和现状排水管网接纳能力分析。 建设本底分析 、规划设计条件,项目竖向高程及场地排水系统分析,如场及评价 地坡向及坡度、水体的位置、雨水径流汇集路径、排水管网设置等。 、通过对建设基础条件论述,做出项目海绵城市建设适建性分析。 明确项目建设周边地块海绵设施衔接情况,充分发挥海绵城项目与邻近海 市建设条件好的地块的海绵辐射功能,与适建性较低区域协绵体的衔接 同开发。 特殊事项说明 不具备海绵城市建设的项目进行合理充分的原因陈述。 与其它相关专业明确海绵城市设计和其它相关专业衔接内容及注意事项。 的衔接 3 / 17

第二条 建筑与小区类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方案阶段、施工图阶段的设计专篇除满足表要求外,还应包括表、表所要求的内容。

表 建筑与小区类项目方案编制主要内容与要求 内容 现状问题分析 具体要求 、改造项目应分析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建项目应分析传统开发模式下的弊端。 设计测算需体现以下内容:海绵化设施种类、设施 项目海绵化建设目标可达容积面积、地块年降雨量及年径流量、设施控制雨性分析与设计测算 量、未受控制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等数据。 、项目汇水分区划分。 、描述 雨水系统的流程。 、所选 设施基本构造、主要材料及主要技术参数(屋顶绿化、下沉绿地、透水铺装、水体、回用设海绵设施方案设计论述 施、调蓄设施)。 、根据设计地块现状植物,概述种植设计构思、 设施植物选择。 、有监测要求时应说明监测内容和监测站点平面位置。 海绵专项投资 明确海绵城市设计和其它相关专业衔接内容及注意与其它相关专业的衔接 事项。

表 建筑与小区类项目施工图设计主要内容与要求 内容 具体要求 设计专篇说明、设计图册、计算书、模型校核电子文件(如有) 设计申报文件 海绵设计说明书 、设计原则:阐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需求分析:改造项目应详细分析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新建项目应分析传统开发模式下的效果及弊端。 、设计目标:根据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要求,说明本项目设计目标和控制指标。 、说明项目场地竖向高程、雨水管网设置和地块汇水分区划分情况。 、提出适宜的 设施组合方案,并介绍各种设施的规模。 、根据设计地块现状植物,概述种植设计构思、 设施植物选择。 、雨水回用系统简要说明回用雨水的用途、用量、处理工艺、回用设施规模及防误用措施。 、有监测要求时应说明监测内容和监测站点平面位置。 、海绵城市设计成果计算表需体现: 设施容积、设施面积、地块年降雨量及年径流量、设施控制雨量、未受控制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等数据。 、鼓励采用专业软件进行径流模拟。采用模型模拟的应提供模型构建过程和主要参数取值。 、下垫面分析图 、雨水径流组织路径图 、 设施总平面布置图 、竖向设计图 、 设施平、剖面图 、雨水回用系统平面图、工艺流程图、大样图 、雨水调蓄池平、剖面, 、 设施种植设计图 海绵城市设计 计算成果表 工程图纸 工程概算 5 / 17

第三条 市政道路类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方案阶段、施工图阶段的设计专篇除满足表要求外,还应包括表、表所要求的内容。

表 市政道路类项目方案编制主要内容与要求 内容 具体要求 项目海绵城市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现状介绍,说明项目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必要性 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海绵化建设设计测算需体现以下内容:海绵化设施种类、设施容积面目标可达性分析积、地块年降雨量及年径流量、设施控制雨量、未受控制雨与设计测算 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等数据。 、综合考虑项目所在管控单元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及单元内整体功能布局、周边建设情况、水文地质、排水设施条件等特点,以确定相应海绵设施,如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雨水调蓄模块等; 、所选 设施基本构造、主要材料及主要技术参数和平面设计; 、根据设计地块现状植物,概述种植设计构思、 设施植物选择; 、有监测要求时应说明监测内容和监测站点平面位置; 、建设规划与处理程度论述; 、雨水调蓄、回用及再生水系统方案。 海绵设施方案设计论述 海绵专项投资 表 市政道路类项目施工图设计主要内容与要求 内容 设计申报文件 具体要求 设计专篇说明、设计图册、计算书、模型校核电子文件(如有) 、设计原则:阐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需求分析:改造项目应详细分析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新建项目应分析传统开发模式下的效果; 、设计目标:根据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要求,说明本项目设计目标; 、说明项目场地竖向高程、雨水管网设置和地块汇水分区划分情况; 、提出适宜的 设施组合方案,并介绍各种设施的规模,以及 设施的用途用量; 、根据设计地块现状植物,概述种植设计构思、设施植物选择; 、雨水回用系统简要说明雨水处理工艺、回用设施规模及防误用措施; 、有监测要求时应说明监测内容和监测站点平面位置。 、设计计算表需体现海绵城市设计主要成果: 设施容积、设施面积、地块年降雨量、设施控制雨量、未受控制雨量、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等数据; 、鼓励采用专业软件进行径流模拟。采用模型模拟的应提供 模型构建过程和主要参数取值。 、 设施总平面布置图:内容含 设施布局、 设施与其他道路设施及排水管线之间的衔接关系、监测设施(如有)、绿化景观布置示意、竖向高程等; 、 设施平、剖面图; 、其它有关设施详图; 、主要 设施一览表和工程量表。 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书 海绵城市设计计算成果表 工程图纸 工程概算 第四条 公园与绿地类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方案阶段、施工图阶段的设计专篇除满足表要求外,还应包括表表所要求的内容。

7 / 17

表 公园与绿地类项目方案编制主要内容与要求 内容 具体要求 项目海绵化建设计测算需体现以下内容:海绵化设施种类、设施容积面设目标可达性积、地块年降雨量及年径流量、设施控制雨量、未受控制雨分析与设计测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等数据。 算 、项目汇水分区划分。 、描述 雨水系统的流程。 、根据设计地块现状植物,概述种植设计构思、 设施植 物 海绵设施方案选择。 设计论述 、改扩建项目针对项目本底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 对性的设计构思及完成目标。 海绵专项投资 表 公园与绿地类项目施工图设计主要内容与要求 内容 具体要求 设计专篇说明、设计图册、计算书、模型校核电子文件(如有) 、综合考虑项目所在管控单元的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及现状, 确定相应海绵设施,如下凹式绿地、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等。 、描述 雨水系统的流程。 、所选设施基本构造、主要材料、主要技术参数和平面设计。 、根据设计地块现状植物,概述种植设计构思、设施植物选择。 、图上应重点绘出 设施、排水管网,绿化景观布置。 、列出主要 设施一览表和各专业相关工程量表。

设计申报文件 海绵城市 设计内容 施工图纸 设计计算表需体现: 设施种类、设施容积、设施面积、地块计算成果表 年降雨量及年径流量、设施控制雨量、未受控制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等数据。 工程概算 附件: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专项设计审查要点

第一条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审查应含对设计依据、项目简况

等设计基本情况说明的审查,具体要点详见表。

审查内容 设计依据 项目简况 简介 表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基本情况说明审查要点

审查要点 参考规范、标准 设计依据需具有时效性,应执行现行有效的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标准与规范。 内容应包括:项目建设地点、工程范围、及主要工程内容等。 地质勘察资料应包括区域滞水层分布、土壤种类和相应的渗透系数、地下水动态等。海绵设施的选用需与地质情况相匹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雨水入渗不应引起地质灾害及损害建筑项目所在区物。对居住环境、自然环境造成危害或可域自然条件 能造成坍塌、滑坡灾害的场所不得采用雨水入渗系统。 、入渗系统的土壤渗透系数应为 之间,且渗透面距地下水位应大于,渗透面应从最低处计。 项目与上位规划及有关政策要求衔接情况 设计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面源污染消减率等控制指标应满足上位规划要求。 内容应包括:项目所在位置、地块用地性质及周边路网建设现状;项目所处点位及周边河湖水系现状,现状河道岸线、水质情况介绍;项目所处点位及周边雨污水管网现状、排水防涝现状。 内容应包括:径流系数、排水条件、河道情况、面源污染情况等;雨水外排量和现状排水管网接纳能力分析;项目竖向高程及场地排水系统分析。 参考《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现状介绍 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条件分析 9 / 17

项目与邻近海绵体的衔接 明确项目建设周边地块海绵设施衔接情况,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条件好的地块的海绵辐射功能。 与其它相关明确海绵城市设计和其它相关专业衔接内专业的衔接 容及注意事项。 第二条 建筑与小区类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方案阶段、施工图阶段的设计审查除满足表要求外,还应包括表、表所要求的内容。

表 建筑与小区类项目方案编制审查要点 审查内容 现状 分析 审查要点 内容应包括:改造项目应分析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新建项目应侧重于建设目标与要求的分析。 计算数据内容应包括:海绵化设施种类、设施容积面积、地块年降雨量及年径流量、设施控 制雨量、未受控制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等。 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参考规范、标准 项目海绵化建设目标可达性分析与设计测算 所选用的海绵设施应绿色、生态、经济、适海绵设施方用,植物应适应 设施,并进行方案的经济案设计论述 性分析。 与其它相关说明海绵城市设计和其它相关专业衔接内容专业的衔接 及注意事项。

表 建筑与小区类项目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审查内容 审查要点 核查设计申报文件的完整性 参考规范、标准 设计申报 文件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原则、流程 参考《建筑与小区雨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应以雨水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的资源化利用为主,流程应与项目实际情况术规范》、《江苏省海相匹配。 绵城市建设导则(试行)》 建筑屋顶 、屋面应采用对雨水径流无污染或污染小的材料,有条件时宜采用种植屋面。应符合《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的规定。 、坡度较小的屋面宜采用绿色屋顶,绿色屋顶应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的规定。 、宜采取雨落管断接的方式将屋面雨水引入周边绿地内分散的海绵设施,或通过植草沟、雨水管渠等将雨水引入场地内的集中调蓄设施。 第条参考《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第、条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导则(试行)》 配套绿地 、小区道路、广场、建筑物周边绿地应采用可用于滞留雨水的下沉式绿地,下沉式绿地应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周边雨水宜分散进入下沉式绿地,当集中进入时应在入口处采用缓冲和截污措施。 、下沉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溢流排放至雨水管网。 、当集中绿地位于地下室顶板上时,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 。 第、条参考《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第条参考《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及《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小区道路和铺装 1、小区道路宜采用生态排水方式,竖向设计应有利于雨水径流汇入道路周边的海绵设施。 、建筑与小区内人行及非机动车道、休闲广场、 室外庭院、地面停车场应采用透水铺装。透水铺装地面结构应符合《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 第条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第条参考《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11 / 17

雨水收集利 用系统 、雨水回用的用途、需求量。 、收集的屋面、地面雨水量不应小于需求量,应选择污染较轻的屋面、地面进行收集,不应收集厕所、垃圾站、工业污染地等污染场所的雨水。 、雨水回用系统应采用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 、雨水净化工艺应与用途相应。 、雨水回用系统设计应符合《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的规定。 、有景观水体的小区,景观水体宜具备雨水调蓄功能,水体应低于周边道路及广场,同时配备将汇水区内雨水引入水体的设施。 、雨水调蓄池位于机动车道下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非机动车道下时可采用地埋式塑料模块蓄水池。 、调节设施宜布置在汇水面下游,当调节池与雨水收集系统的储存池合用时,应采用机械排空,且不在降雨过程中排放。 、调蓄外排雨水量不应大于市政管网接纳能力。 海绵化设施中的植物应根据水分条件、径流雨水水质等进行选择,宜选择耐淹、耐污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种植土要求透水性好并满足《绿化种植土壤()的相关要求。 第条参考《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第、条参考《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导则(试行)》 雨水调蓄系统 第、条参考《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导则(试行)》 第条参考参考《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植物选择 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海绵城市设计计算成果表 重点对下垫面分析图、雨水径流组织图、海绵化设施总平面布置图、海绵化设施大样图等图纸及计算书进行审查,计算结果应满足相关专项规划及规定中强制性指标,海绵化设施应与计算书内容相符。 第三条 市政道路类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方案阶段、施工图阶段的设计审查除满足表要求外,还应包括表、表所要求的内容。

审查内容 项目与上位规划及有关 海绵城市建设政策要求衔接情况 表 市政道路类项目方案编制审查要点 审查要点 参考规范、标准 设计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面源污染消减率等控制指标应满足上位规划要求。 项目海绵化建设目标可 达性分析与设计测算 计算数据内容应包括:海绵化设施种类、设施容积面积、地块年降雨量及年径流量、设施控制雨量、未受控制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等。 、海绵性建设的目的是以初雨净化、雨水滞留、面源污染控制为主,调蓄、下渗为辅。 、市政配套设施的海绵性建设应以区域总海绵设施方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市政工程专项规 案设计论述 划为主要依据。 、新建项目以目标为导向,改、扩建项目需针对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海绵城市建设解决方案。 第条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表 市政道路类项目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审查内容 设计申报文件 审查要点 核查设计申报文件的完整性 参考规范、标准 1、市政工程中进行海绵性建设的目的是以削减地表径流与控制面源污染为主、雨水收集利用为辅。 海绵城市2、宽度及以上的中央分隔带宜建造海绵城建设原则 市设施。宽度及以上的侧分带宜采用下沉式做法。道路纵坡不大于时,宜采用侧石开口等雨水侧排方式。 第条参考《无锡市海绵型道路建设导则(试行)》 13 / 17

道路横断面设计 1、有可利用的中央分隔带或侧分带的道路,车行道应坡向中央分隔带或侧分带,雨水经由溢流雨水口收集后排入雨水管。 2、道路路缘石宜采用开孔路侧石、格栅路侧石或其他形式,确保道路雨水能够顺利流入收集设施或绿地。 3、为增大侧石豁口的收水能力,可在豁口处设置簸箕形收水口。在纵坡较大等路段可考虑设置复合横坡。 雨水管网设计重现期中心城区为 年一遇,非中心城区设计重现期为 年一遇,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 年一遇。 第条参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导则(试行)》 第、条参考《无锡市海绵型道路建设导则(试行)》表 排水设计标准 参考无锡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第三章第条 、人行道宜采用透水砖;非机动车道宜采用透水水泥混凝土;机动车道及混行车道宜采用传统不透水铺装。 新建项目人行道透水铺装率宜≥,非机动车道透水铺装率宜≥。 人行道非改造项目人行道透水铺装率宜≥,非机动机动车道 车道透水铺装率宜≥。 、透水铺装地面设计应满足年一遇的暴雨强度下,持续降雨 ,表面不应产生径流的透(排)水要求。透水铺装地面结构应符合《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 第条参考《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无锡市海绵型道路建设导则(试行)》 第条参考《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 、道路绿化带宜建为下凹式绿地;为增大雨水入渗量,绿化带内可采用其他渗透设施,如浅沟——渗渠组合系统、入渗井等。 、在有坡度的路段,绿化带应采用多级道路绿地 式,道路雨水径流宜引出至两边绿地入渗。 、城市道路绿化带内海绵城市设施应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防止径流雨水下渗对道路路面及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破坏。 参考《无锡市海绵型道路建设导则(试行)》表、《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导则(试行)》 下穿隧道及立交节点 立体交叉道路宜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且互不连通的系统,应有防止设计汇水面积之外的雨水流入低水系统区域的可靠措施,并应确保排水系统有可靠的排水出路。 参考《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道路径流雨水进入绿地内的海绵城市设施前,应利用沉淀池、前置塘等设施对径流雨水预处理,防止对绿地环境造成破坏。 、新建市政雨水排放口处应设置径流污染雨水预处控制设施,以去除雨水中的污染物,可采理及排放 用雨水沉淀池、生态塘、人工湿地等。经雨水生态塘和人工湿地处理后的雨水在非雨季时可用于灌溉和浇洒道路。 、市政道路沿线绿化带可因地制宜建设雨水调蓄设施。河道、湖泊等自然水体可成为雨水调蓄设施。 第条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第、条参考《无锡市海绵型道路建设导则(试行)》表 海绵城市设计计算成果表 重点对下垫面分析图、雨水径流组织图、海绵化设施总平面图、海绵化设施大样图等图纸及设计计算书进行审查,计算结果应满足相关专项规划及规定中强制性指标,海绵化设施应与计算书内容相符。 第四条 公园与绿地类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方案阶段、施工图阶段的设计审查除满足表要求外,还应包括表、表所要求的内容。

审查内容 项目海绵化建设目标可 达性分析与设计测算 表 公园与绿地类项目方案编制审查要点 审查要点 参考规范、标准 计算数据内容应包括:海绵化设施种类、设施容积面积、地块年降雨量及年径流量、设施控制雨量、未受控制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等。 15 / 17

、应在相关上层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公园设计不应填埋或侵占原有湿地、河湖水系、滞洪及行洪通道。 、周边区域衔接: 新建项目应根据雨水系统专项规划中对行泄通道、末端调蓄设施规模与位置的要求综合确定。 海绵设施方改扩建项目宜基于周边汇水区内涝、污染情 案设计论述 况,结合既有管线布置,统筹雨水系统专项规划,在提升改造中逐步增强绿地的雨洪调蓄功能。 、公园绿地宜首先利用人工湿地、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小型、分散式的技术设施消纳自身径流雨水,同时利用景观水体、多功能调蓄池等大型雨水调蓄设施,统筹兼顾自身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的控制。 第条参考《公园设计规范》 第条参考《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导则(试行)》 表 公园与绿地类项目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审查内容 设计申报 文件 审查要点 核查设计申报文件的完整性 、公园用地不应存在污染隐患。在可能存在污染的基址上建设公园时,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采取安全、适宜的消除污染技术措施。 、竖向控制应根据公园周围城市竖向规划标高和排水规划,提出公园内地形控制高程,并应考虑地表水的汇集、调蓄利用与安全排放。 公园应优先采用植被浅沟、下凹绿地、雨水塘等海绵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在控规单元汇水分区中对雨水渗透、滞蓄,减少外排雨水量、控制雨水径流总量的作用,实现方案确定的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参考规范、标准 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参考《公园设计规范》、 下凹绿地 参考《公园设计规范》 透水 铺装 、人行道、广场、停车场应采用透水铺装,铺装材料应保证其透水性、抗变形及承压能力。 、硬质区域透水铺装率: 新建公园项目宜≥ 改建公园项目宜≥ 城市公园内建筑应充分考虑雨水径流控制与利用。屋面坡度≤°的建筑宜采用屋顶绿化。 、地下空间开发需符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计算要求,合理经济的确定建设面积。 、地下空间宜建设在硬质区域下侧,覆土厚度宜结合海绵城市目标、种植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确定是否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及其规模,雨水收集设施内的雨水宜考虑回用。 设施中的植物应基于当地情况及景观要求,根据水分条件、径流雨水水质等进行选择,宜选择耐淹、耐污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种植土要求透水性好并满足《城市绿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第条参考《公园设计规范》 第条参考《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配套 建筑 参考《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地下 空间 第条参考《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第条参考《公园设计规范》 植物 选择 参考《公园设计规范》 17 /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