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通信运营企业基站电费管理浅析

通信运营企业基站电费管理浅析

2020-06-30 来源:乌哈旅游
安徽移动第六届财务专题征文活动推荐参评论文

通信运营企业基站电费管理浅析

陈 剑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淮南分公司)

摘要:结合安徽移动2011-2015年近5年的基站电费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基站电费管控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基站电费 现状 问题 建议

基站电费是通信运营企业成本支出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基站数量多、分布面积广、结算类型复杂,运营商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基站电费的结算与支付工作.随着全业务运营、持续的网络建设投资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通信运营企业面临“成本增长过快,收入增长放缓”的压力,同时,随着基站移交铁塔公司和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政策,加强基站电费的精细化管理,对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一、基站电费现状

(一)基站电费总量大,是SG&A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底,安徽移动基站电费累计达到7。5亿元,总量较大.同时从表1安徽移动2015年基站电费的各项占比看,基站电费在动力水电费中占比达91。7%,公司运营的动力水电费绝大部分为基站消耗;而基站电费占运营支出和收入比例也分别达到4.7%和3。6%,比例之高不可小觑;基站电费在相对可控的SG&A费用中占比更是达到15.8%,成为一项重要的成本支出,其控制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分公司成本管控效果。

表1安徽移动2015年基站电费各项占比

基站电费 占动力水电费比例 91。7%

基站电费 占运营支出比例 4.7%

基站电费 占收比 3。6%

基站电费 占SG&A比例 15。8%

(二)基站电费年均增长过快。

从绝对量上看,2011-2015年安徽移动基站电费绝对量逐年增长,增长势头迅猛;从增长率看,2011-2013年增速呈现下降趋势,但从2013年开始,增速又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底比2011年增长92.3%,增长近一倍,五年间平均增幅在20%以上.

安徽移动第六届财务专题征文活动推荐参评论文

图1 安徽移动2011—2015年基站电费增长图

二、基站电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转供电比例、电价溢价部分偏高,且存在税务风险。

基站直供电执行国家标准电价,有助于控制基站电费成本,但在基站周边无直供电或基站业主不同意采取直供电方式情况下,基站只能采取转供电方式。2015年淮南公司通过电费测算,转供电比例达51%,通过电量测算也达到36%。目前,转供电平均单价在1。2元左右,部分基站转供电单价达到1。5—2.0元,溢价部分偏高。从现阶段的转供电报账形式看,转供电大多数采取分摊单形式,提供发票复印件和双方签字确认的分割单入账,根据税法相关规定,对溢价部分应开具正规发票才能入账,但现阶段很难取得合规税务发票,存在一定税务检查风险。

(二)电费结算周期多样化加大管理难度.

由于基站分布广、类型多、位置复杂,合作方既有企业、政府、团体又有个人,加上直供电、转供电、多次转供电等供电方式的存在,导致基站电费结算周期多样化,存在按月、双月、季度、半年度、年度、不定期等多种方式,加大基站电费结算难度.现阶段只能依靠手工台账跟踪基站电费结算情况,很容易出现部分基站当年度漏结算电费情况,既影响了成本的完整计列,又形成部分跨年费用,带来税务风险。

(三)基站巡检频次不够带来部分电费浪费。

基站本身耗电主要来自通信设备和辅助设备耗电,比较容易调节控制的电量

安徽移动第六届财务专题征文活动推荐参评论文

消耗主要是辅助设备,包括监控设备、空调设备、照明等辅助设备。目前,网络部是将基站划分成不同类型,按季度、半年度甚至是年度抽取不同基站,委托外包代维单位开展巡检工作,巡检频次较少。通过加大巡检的频次,在保证基站通信设备正常工作的温湿度环境下,结合季节性特征根据不同区域温湿度特点,及时关闭和开启空调,避免批量开启和关闭,导致电费浪费。同时,加大对偷漏电行为的整治,及时追责,挽回损失。

(四)基站电费对标管理难度大,管理较粗放.

受基站类型多、结算周期不固定、电价多样化和合作单位广泛等因素影响,基站电费的管理相对粗放。一是电费台账模板不统一,归集的电费信息无法准确反映基站用电情况;二是基站抄表结算不固定,部分基站月度数据缺失,无法及时监控用电合理性;三是没有建立标杆电量库,各地市之间也缺少数据交互共享机制,无法实现基站用电对标管理,也无法进行基站电费管理的效益评估。

(五)报账与计提准确性有待提升,电费月度变化较大。

从图1中可以看出,安徽移动2015年基站电费月度报账变化较大,全年出现6月、9月和12月三个高峰点,对应时点分别是半年度、夏季用电高峰期末和年底三个时间点,这与财务半年报,夏季用电高峰期末结算及年报时间也吻合,其原因是在这些时间节点都会有一次较大规模的电费结算和报账工作。考虑到季节性原因,月度用电量有所变化属正常现象,但无其他因素条件下,月度之间电费不应出现大幅波动,大幅波动原因多为月末电费计提不准确造成,而电费计提不准确主要源于历史数据的不准确,同时缺少有效的测算手段。

图2安徽移动2015年基站电费月度变化曲线

(六)缺少有效的信息化技术支撑手段。

安徽移动第六届财务专题征文活动推荐参评论文

一是目前基站电费管理主要依靠报账员手工登记台账,台账模板不统一,登记信息不全,同时存在漏登记、误登记、含税价和不含税价混合登记等情况,台账归集的电费数据无法准确反映基站用电情况,全省缺少一个规范的电费台账管理系统,不能实现数据录入、数据审核、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共享的功能;二是缺少对基站通信设备和辅助设备温湿度智能管控系统,实现通信设备远程运行与关闭、设定温度下空调智能开启与关闭、高温和低温智能提示、异常能耗检测等功能.

(七)铁塔公司对基站电费管理缺乏根本动力。

铁塔公司成立后,通信基站陆续移交铁塔公司管理,相应的电费结算由“运营商—业主”模式转变为“运营商—铁塔公司-业主”模式,铁塔公司成为基站电费结算的中间人,所有的基站电费成本将直接转嫁到运营商承担,铁塔公司缺少主动谈判降低电费单价的动机,也就缺乏基站电费管理的根本动力。

三、基站电费管理改进建议 (一)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智能管控。

1。开发规范化电费台账管理系统,实现电费台账模板标准化.从省公司层面开发电费台账管理系统,打通电费台账管理系统和EAS电子报账系统接口,所有电费开支需录入系统管理后方可发起报账,通过系统管理将实现数据录入、审核、查询、统计分析、结算提醒、异常监控、数据共享等功能,实现电费台账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

2.建立基站能耗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目前基站已有动环监控系统,可以实现配电、UPS、电源等动力系统,基站温湿度、新风机等环境系统,消防系统及保安系统的监控管理,但未能实现所有基站全覆盖。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可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针对基站能耗的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基站不同耗电设备的能耗采集、能耗监控、设备智能启停、智能控温等功能,在满足网络质量需求同时将能耗降到最低。

(二)建立基站电费标杆库,实施对标管理。

根据不同基站类型、不同设备耗电量情况,结合历史数据和现场勘测,梳理出不同基站耗电量,录入系统设置为标杆耗电量,建立基站电费标杆库.对同类型

安徽移动第六届财务专题征文活动推荐参评论文

基站用电结算时与标杆耗电量进行对标,衡量该基站用电量是否正常,以及时发现偷漏电、电表损坏、设备运行不良等情况。同时标杆库要根据基站设备增减、季节变化因素,持续动态优化标杆库,以实现标杆库数据的动态合理性。

(三)合理测算基站寿命期间用电成本,推动转供电向直供电改造.

基站究竟转供电还是直供电节约成本,要视具体情况而言。在基站可预见的寿命周期内,建立基站转供电改直供电效益测算模型,综合考虑改造成本、基站用电量、电价差、业主意愿等因素,在直供电效益更佳的情况下,积极推动转供电改直供电模式。

(四)推进多种节能降耗措施和技术的应用。

一是不断实施低成本的节能改造措施,如空调移位、电源负载调整、彩钢板防晒网等;二是对需要投资的节能技术进行小规模试点应用,对各种技术节能效果进行充分论证,对基站机房实施开关电源休眠技术改造、智能新风、热交换及蓄电池恒温柜技术试点等。

(五)增加基站巡检频次,杜绝电费浪费现象。

通过加大基站巡检频次,可采取月度抽检、季度普检、半年度和不定期重点检查方式,及时发现基站用电存在的设备运行不良、电表损坏、倍率错误、通风不畅、偷漏电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整改,杜绝电费浪费现象。

(六)加强与铁塔公司的沟通协作,变被动为主动。

基站移交铁塔公司后,由于电费结算模式的变化,运营商应主动参与转供电电价谈判,争取获得更加接近直供电的合理电价。加强与铁塔公司沟通协作,主动参与基站巡检与管理,及时发现不合理的用电行为,及时整改。同时不断鼓励铁塔公司积极引入节能降耗新技术,通过技术手段不断降低用电量。

四、结束语

基站电费是通信运营商一项重要的成本支出,其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基站电费不断节能降耗,需要从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两方面,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引入节能降耗新技术,才能实现基站电费管理的精细化.

参考文献:

安徽移动第六届财务专题征文活动推荐参评论文

[1]姜宁.基站电费标杆的研究[J]. 2012年中国通信能源会议论文集,2012:267—270。 [2]因志强.移动基站电费管控措施探讨[J]。 邮电设计技术,2014(1).

作者简介:

[陈剑,中国移动安徽公司淮南分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助理会计师,经济师,硕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