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2021-11-11 来源:乌哈旅游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7·平凉模拟)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B .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C . 许多网友转载了《用微波炉烹调食物会致癌》的文章,专家指出,这种骇人听闻的传言没有科学依据,微波炉加热与常规加热对食物的影响基本相同。

D . 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希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2. (2分) (2017九上·成都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公园里,鲜花盛开,姹紫嫣红,我不由得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B . 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C . 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D . 如果宇航员能在空间站上制造和组装仪器设备,那么不仅可以节省费用,可以保证仪器的精密度。 3. (2分) (2016八下·江阴月考) 对下面这段文字的寓意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实验课。教授拿出一个容器,注入一半清水,容器中的水呈现出常态。然后,他把容器放入冰柜,0℃以下后常态水结成了冰。最后,他又把成冰的容器放到点燃的酒精炉上,温度上升,冰慢慢融化,沸腾,变成了水蒸气。实验结束了。教授问:“水去了哪里?”教室里鸦雀无声。

“水升华到了辽阔的天空!”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莫不如此!常态的人生就像容器里的清水,倒入小溪,流入江河湖海,可以拥有大地;炽热的人生就像水蒸气,不仅拥有大地,还会拥有蓝天;人生的温度如果在0℃以下,他的世界就只有巴掌那么大。”

A . 要努力保持常态的人生,像清水一样不被污染。 B . 人生就是要脚踏实地,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C . 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

D . 人生应当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才能创造更大的成功。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4. (5分) (2017七上·德阳期中) 背诵默写 (1) ________,应傍战场开。 (2)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3) 孔子不愧为圣贤先者,他的“________,________”的名言,精辟地指出了“学”与“思”的辨证关系。 (4) 《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第 1 页 共 10 页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5. (1分) (2019八下·梅州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cì dì________开放。

(2) 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chàng wǎng________。 (3)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dà chè dà wù!________ (4)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cǎo zhǎng yīng fēi________,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

6. (8分) (2018七下·句容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1362年间的史事。

(2)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但当涉猎 B .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 . ①见往事耳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 .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 .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正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7. (11分) (2017八下·南京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

第 2 页 共 10 页

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节选)

【乙】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①,甚贫。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技,时经营以寄傲③;更善貌人,无不克肖④。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

【注释】①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诸生。②黾(mǐn)勉:勉励;尽力。③寄傲:寄托傲世之志。④克肖:酷似。

(1)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 ①常著文章自娱 ②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2) 解释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 ②造饮辄尽________

③数试而困________ ④更善貌人________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

(4) 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五柳先生与崔子忠有哪些相似之处?

五、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

8. (11分) (2017七上·绍兴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 丰子恺

①楼下忽然起了一片孩子们暴动的声音。他们的娘高声喊着:“两只雄鸡又在斗了,爸爸快来劝解!”我不及放下手中的报纸,连忙跑下楼来。

②原来是两个男孩在打架:六岁的元草要夺九岁的华瞻的木片头,华瞻不给,元草哭着用手打他的头;华瞻也哭着,双手擎起木片头,用脚踢元草的腿。

③我放下报纸,把身体插入两孩子的中间,用两臂分别抱住了两孩子,对他们说:“不许打!为的啥事体?大家讲!”元草竭力想摆脱我的手臂而向对方进攻,一面带哭带嚷地说:“他不肯给我木片头!他不肯给我木片头!”似乎这就是他打人的正当理由。华瞻究竟比他大了三岁,最初静伏在我的臂弯里,表示不抵抗而听我调解,后来吃着口声辩:“这些木片头原是我的!他要夺,我不给,他就打我!”元草用哭声接着说:“他踢我!”华瞻改用直

第 3 页 共 10 页

接交涉,对着他说:“你先打!”在旁作壁上观的宝姊姊发表意见:“轻句还重句,先打呒道理!”背后另一个又发表一种舆论:“君子开口,小人动手!”我未及下评判,元草已猛力退出我的手臂,突然向对方袭击。他们的娘看我排解无效,赶过来将元草擒去,抱在怀里,用甘言骗住他。我也把华瞻抱在怀里,用话抚慰他。两孩子分别占据了两亲的怀里,暴动方始告终。这时候,“五香……豆腐干”的叫声在后门外亲切地响着,把脸上挂着眼泪的两孩子一齐从我们的怀里叫了出去。我拿了报纸重回楼上去的时候,已听到他们复交后的笑谈声了。

④但我到了楼上,并不继续看报。因为我看刚才的事件,觉得比看报上的国际纷争直截明了得多。小孩对小孩的交涉,可以不讲理,而通行用武力来相打;国家对国家的交涉,也可以不讲理,而通行用武力来战争。战争就是大规模的相打。国际的事如儿戏,或等于儿戏。

(1) 结合上下文,解释第①小节中划线的“暴动”的意思。 (2)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说说原句的表达效果好在哪里。

①原句:元草竭力想摆脱我的手臂而向对方进攻,一面带哭带嚷地说:“他不肯给我木片头!他不肯给我木片头!”

改句:元草竭力想摆脱我的手臂而向对方进攻,一面带哭带嚷地说:“他不肯给我木片头。”

②原句:这时候,“五香……豆腐干”的叫声在后门外亲切地响着,把脸上挂着眼泪的两孩子一齐从我们的怀里叫了出去。

改句:这时候,两孩子都被卖豆腐干的叫声吸引出去了。

(3) 下面两个标题,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你结合全文,说说理由。 A . 战争 B . 儿戏 (4) 请完成下面的阅读卡。

9. (16分) 阅读《梧桐摇落故园秋》一文的节选,回答问题。

①记忆总是泛黄的,就像秋桐的叶,一片片地与季节、岁华和情怀同在风中摇落。我对于旧居的记忆总与巷口的几株梧桐牵扯在一起,挥之不去拂而又来,时间愈长,那几株老桐愈清晰地成了家的意象。

②小巷在古城的东隅,巷口植着梧桐树,秋风起时,黄叶越过围墙落在我家的庭院。学校在巷尾,从家里走去不过十分钟的路,就在这条巷子里走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巷的中间是一座名园,整条巷子呈回字型绕在它的周围,那是我孩提时常去的地方。园林的管理员与我外公熟,对我向来是不收门票的,甚至有时带几个小朋友同去也无妨。

第 4 页 共 10 页

园中的人文碑刻亭台楼阁对于孩子是毫无吸引力的,感兴趣的只是池中的红鲤,后院的假山和一步跨得过的石桥。听大人说,曾经有个画师在园中豢养过一头猛虎,唤作“虎儿”,月黑风高之时,园中仍依稀可闻虎啸之声。我听了不禁有些悚然。事隔多年,我对园中草木建筑犹能不差分毫地画出,只是偶尔买了票进去,留意更多的却是郑燮的联对,还有何绍基的字了。外公每天清晨都要去园中喝茶,茶具茶叶是自带的,老茶客也就那么几个。临出门时,外婆拣两个青橄榄,用菜刀背在砧板上拍几下,放在外公杯中。即便是寻常的粗茶,冲泡出来清香四溢,甜甜的,涩涩的。

③银黄色的月光,透过浓绿桐叶的隙缝泻在院子里。一个孩子躺在竹榻上数着天上的星星,说着和星星一样多的傻话,他的外婆坐在身边慈爱地望着他,轻轻的挥着蒲扇,怕孩子热了,怕他给蚊子叮着……孩子央着外婆讲故事,那是个老得掉了牙的故事,不知讲了多少遍了,外婆笑吟吟地依了,娓娓地讲着,孩子静静地听着,可总是快讲到故事的结局,他已甜甜地进入了梦乡,睡得那么安详。这时只有风儿徐徐地吹,梧桐的叶子沙沙地应着……孩子渐渐地长大了,再也不央着外婆讲故事,故事的结局他不再关心。外婆也老了,走不动了,精神好时请人搬个藤椅坐在巷口等着孙儿回家。深秋的梧桐开始落叶了,枯叶乏力地随风飘零,落在了外婆的旧藤椅上。

④出了小巷往南数步便是南园,菜畦蛙鸣豆棚瓜架,又是另一番田园景象了,这是孩子们亲近自然的所在。一帮顽童在南园上捉蟋蟀、捕蝌蚪、抓青蛙……然后将“猎物\"投入邻桌小女生的书包里,一睹芳容失色尖声厉叫而后快。欢乐无忧的童年一去不返,现在回想起来只觉得好笑,那帮恶作剧的家伙有的竞也已为人父。不过,那时的孩子似乎都带几分少年老成,也许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吧。南园玩累了,几个知心的便坐在巷口的梧桐树下,大言不惭指点江山,似乎个个天将降大任于其肩。如今岁月的尘埃落定,同学相聚,谈起梧桐树下的少年意气往往一笑而泯,笑得有些无奈,有些羞愧,又多了几许世故。然而,泯却的情怀却是最可贵的。等到我们老时,巷口的梧桐树下可能又会聚起几个闲话秋月春风的白头人。人生或许就是如此。

⑤是的,巷口梧桐依旧,而巷里的人呢?老宅已经拆迁了,那座园林也已改换门庭,正门修葺一新,每天送往迎来。黑漆漆的后门则紧紧地闭着,多年以前,这曾是园的入口,我怔怔地望着它……,突然,那门嘎吱一声打开了,外公、少年的我,还有那些小伙伴们走了进去,脸上挂着灿烂的微笑,外公喃喃地说,梧桐树好,梧桐令人清爽,不像桂花树香气太媚太俗,多闻了会得病的……一片桐叶落了下来,扣在了门环上,我蓦地惊醒。又是一个秋天。

(1)

第①段中写“时间愈长,那几株老桐愈清晰地成了家的意象”。为什么梧桐会成为家的意象? (2)

故园常和童年联系在一起,通读全文,找一找文中写了哪些童年旧事,用概括的语言写出其中的三件。 (3)

文中“银黄色的月光,透过浓绿桐叶的隙缝泻在院子里”一句的“泻”字用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4)

第 5 页 共 10 页

文中划线的三句话对揭示主题和展开内容有什么作用? (5)

文章多处用到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一例,简要分析。

10. (11分) (2019七上·揭西期末)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尔听到了也发笑。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会时的旧事,便问他:

“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 , 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你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 “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

“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 我略略一想,记得的,虽然是七八年前的事。那时是子英来约我的,说到横滨去接新来留学的同乡。汽船一到,看见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将行李放到税关上去候查检,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仔细地看。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带这东西来呢。自己不注意,那时也许就摇了摇头。检验完毕,在客店小坐之后,即须上火车。不料这一群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座位来了,甲要乙坐在这位上,乙要丙去坐,揖让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座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自己不注意,也许又摇了摇头。然而那群雍容揖让的人物中就有范爱农,却直到这一天才想到。岂但他呢,说起来也惭愧,这一群里,还有后来在安徽战死的陈伯平烈士,被害的马宗汉烈士;被囚在黑狱里,到革命后才见天日而身上永带着匪刑的伤痕的也还有一两人。而我都茫然无所知,摇着头将他们一并运上东京了。

(节选自《朝花夕拾》)

(1) 选文写了“我”的两次摇头,各是因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 (2) “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中“那一天”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事情的经过。 (3) 结合作品内容,请你介绍一下范爱农是怎样的人。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7九上·临沭期中) 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永恒。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还记得吗?那无数次的遇见:曾经见过的那个人、那道景、那本书、那句话……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第 6 页 共 10 页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4-1、4-2、

4-3、

4-4、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5-1、5-2、5-3、5-4、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

6-1、6-2、 6-3、6-4、

第 8 页 共 10 页

7-1、

7-2、7-3

7-4

五、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

8-1

8-2

8-3、 8-4

9-1

9-2

第 9 页 共 10 页

9-3、9-4

9-5、

10-1、10-2

10-3、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