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恣睢(suī) 阔绰(chuò) ..叱咤风云(chà) 万恶不赦(shè) ..B.祈祷(qǐ) 对峙(zhì) ..断壁残垣(yuán) 引颈受戮(jǐnɡ) ..C.栈桥(zhàn) 踱步(duó) ..怏怏不乐(yànɡ) 既往不咎(jiù) ..D.煞白(shà) 恫吓(tònɡ) ..相形见绌(zhuō) 囊萤映雪(nánɡ)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A.牟取 祭祀 袖手旁观 置之不理 B.诓骗 拮据 慷概淋漓 郑重其事 C.端祥 驱除 十拿九稳 顾名思义 D.帷幕 应酬 与日具增 歇斯底里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C.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
- 1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D )
A.经过大家的努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地提高了。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调查表明,我国有近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D.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 5.课外文言文阅读。
先生少时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朱熹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关键词:然则、以、然) (2)读了上文,你认为戴震日后成为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的原因是: ① 热爱学习(勤学) ;② 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好问) ;③ 具有出色的记诵能力(言之成理即可) 。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诗和远方”中涵养文脉
陈 凌
- 2 -
①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在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霸屏朋友圈。“有多久时间,没有提起笔来好好写一封信了?”节目甚至不断激发起观众提笔写信的冲动。
②引发共鸣的,何止是《见字如面》。这段时间,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捕获了一批又一批的“自来水”。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传统的文化形式,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即便历经岁月冲刷,却依旧能散发光泽、触动人心?
③见字如面,睹物相思。有人说,感情波动不分孰优孰劣,再笨拙的一支笔,即使写出内心万一,也足够令人感动。确实,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最能打动人的无疑是那份最纯粹的情感。就拿写信来说,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诚。而字迹又往往能印刻下书写人的性情,古人甚至有“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的说法,见信如晤,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表情。字如其人,不加掩饰地将自己完整地展现在对方面前,正是这种纯粹和真诚,更令人神往。我们会被画家黄永玉给曹禺写的信所感动,恐怕就是“心在树上,你摘就是”的直白。而歌手蔡琴写下的“杨德昌,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呢”,让人直叹“看哭了”,也正在于其真挚的感情。
④如果说信件是人们内心的琴弦,那么声音就是撩动琴弦的拨片。正如《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所言:“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当普通夫妇对念起朱生豪的情诗,“不要愁
- 3 -
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我们很难说不感动于斯;当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说到动情处,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我们心中也很难不起敬意。“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众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这样的评价,也足以道出这几档文化节目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在于怀旧,而在于真情实感。
⑤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素养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曾经有人问道:“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词?”一个得到最多人点赞的答案是这样回答的: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哎呀,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更重要的是,随气质改变的,还有人的精神生命。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扩展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而这,恐怕正是“综艺清流”走红的另一个原因。
⑥很难说,这几档节目受到热捧,就意味着综艺节目的格局就此改变。但这至少证明,诗和远方并非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更非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只不过,传承文脉也需要大众传播的载体。“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见字如面》导演关正文的总结,大概也是人们内心的呼唤吧。
(《人民日报》2017年02月24日05版,有删改)
(1)综观全文,请简要概括“综艺清流”走红的主要原因。
- 4 -
答: ①“综艺清流”类节目饱含真情实感。②“综艺清流”节目饱含书卷气,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精神生命(或者能滋养心灵,扩展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
(2)结合第③段的内容,解释“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的含意。
答: 见信如晤,写信等于两个相隔千里的人见面,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表情,透过信仿佛可以看见写信人的真诚和性情。(或书信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诚,字迹印刻下书写人的性情,见信如晤,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纯粹和真诚。或看见书信有如见其人之感,觉得特别亲切。)(意近即可)
(3)结合第⑤段,简要说说“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词”。
答: 饱读诗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精神生命。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
答案解析
1.C A项,“咤”应读“zhà”;B项,“祈”应读“qí”;D项,“恫”应读 “dònɡ”,“绌”应读“chù”。
2.A B项,“慷概淋漓”应为“慷慨淋漓”;C项,“端祥”应为“端详”;D项,“与日具增”应为“与日俱增”。
3.D A项,“叹为观止”意思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褒义词,感情色彩不当。B项,“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语义不当。C项,“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合语境。
4.D A项,“提高”“数量”搭配不当;B项,不合逻辑,删掉“防止”或者“不再”;C项,重复,删掉“近”或“左右”。
- 5 -
5.(1)既然这样,那么朱熹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关键词:然则、以、然) (2)①热爱学习(勤学) ②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好问) ③具有出色的记诵能力(言之成理即可)
6.(1)①“综艺清流”类节目饱含真情实感。②“综艺清流”节目饱含书卷气,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精神生命(或者能滋养心灵,扩展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
(2)见信如晤,写信等于两个相隔千里的人见面,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表情,透过信仿佛可以看见写信人的真诚和性情。(或书信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诚,字迹印刻下书写人的性情,见信如晤,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纯粹和真诚。或看见书信有如见其人之感,觉得特别亲切。)(意近即可) (3)饱读诗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精神生命。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
- 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