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2-03-07T10:50:16.650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年12月(下)供稿 作者: 潘成良[导读] 实际上这就是生产工业品与初级品的区别。
潘成良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154-01
摘要:经济落后国家或地区与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在资源的互通有无,使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优配置,即是“中心--外围”理论。这种全球经济发展下,落后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之后便形成了相对的“中心”和“外围”。 关键词:中心--外围;经济增长;对外开放 一、“中心--外围”理论
所谓的“中心—外围”理论,是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它将资本主义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的“中心”;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外围”。前者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构成,后者则包括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这种结构性差异并不说明它们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体系,而刚好相反,它们是作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两极存在体,同时它们也构成了一个统一的而多态的经济体系。在它们之间的变动与传递维系着资源配置与经济的发展。普雷维什指出:“在拉丁美洲,现实正在削弱陈旧的国际分工格局,这种格局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而且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直到最近仍继续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落到拉丁美洲这个世界经济体系外围部分的专门任务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1]
按照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理解为世界经济分成了两部分,一是大工业生产体,二是为这大工业中心生产原料的经济体。前者就是“中心”,后者就是“外围”。实际上这就是生产工业品与初级品的区别。生产这些产品的地点,工具与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配套设施就决定了与之相关的成本和环境。而这个环境就指的是经济发达程度。经济的发达程度可以把世界划分成几块,欧洲以及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占据了技术与资本的优势,相对的是以拉丁美洲、西亚、南美洲等国家为天然资源与劳动力占据较大的优势。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经济的发达程度,以一件商品来论断就是生产这些商品的技术。他们之间的区别在贸易交流之后会发生变化,这种区别只是暂时、相对的,也即有在相对的经济与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后来居上的仍然会成为这个“中心”的一员。也有一些起步较晚的国家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加速和知识经济的机遇,获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逐步摆脱了“外围”地位,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半外围”,乃至“中心”。[2]因此,这种整体性仍是动态的。“中心”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因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二、从世界的经济发展分析经济增长
在全球化经济的时代,开放经济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所面临的是在众多的国家中进行贸易与价格的竞争,在贸易中获得快速的发展是每一个国家梦寐以求的,不仅是在经济数量上的增长主要是在经济结构更加的优化。然而经济学家普雷维什提出了“核心—外围”观点,并指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论点,并指出发展中世界的经济滞后和收入不均,源于市场失灵和国际经济的“中心—外围”关系。[3] 在技术与资金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在全球贸易机制不健全下凭借垄断的技术而压榨原材料输出国(外围),他们会在价格上的买入垄断和产品卖出垄断。这就是普雷维什所说的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原因,特别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对技术和资金的需求。在这些“中心”国家具有技术和资金正是“外围”国家的需求,这样“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间的垄断便形成了。这种不合理的贸易会伴随着全球贸易发展,单极化逐渐发展成为多极化得到改变,改变以往单极化主导经济的发展模式达到共赢。而“外围”国家受“中心”国家的压迫也会渐渐的改变。但这种改变仍然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实力上的。很多国家在开放政策上做出政策上的优惠就是为获得技术与资金。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贸易间国家的经济实力、技术、资金的也在发生变化。国际组织IMF与WTO等为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不懈的努力,全世界的贸易发展正在走向公平竞争公平贸易的局面。
“外围”国家向“中心”国家输出原材料主要是在量上获得更多的收入,而相对于它的“中心”国家主要以高附加值获得贸易收入,比如日本、美国、韩国。前者的原材料价格是很低,尤其受到垄断时。“外围”国家获得的外汇主要用于国家基本建设,基本建设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增强剂。这样,“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的是这种优势就会变得越来越来小。这种整体优势的增强,有利于全球资源的配置,在最有资源的配置下便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三、从一国开放经济分析经济增长
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我们知道这样的模型: Y=C+I+G+(X-M)
Y表示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C表示居民消费量;I表示投资需求;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国家的出口量;M表示国家进口量。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首先就在量上增长,开放经济模型中出口就是其中最大的增长源。在过去的封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全发生了改变,不管是“外围”国家还是“中心”国家都是在相互之间互通有无、相互之间的交换资源以达到配给。其中“外围”国家主要以出口原材料的数量占据优势来帮助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心”国家就购买原材料而加工成高附加值、质量高的产品出口。就在 “中心”国家向“外围”国家进口原材料的同时就在帮助它们弥补资金不足与技术落后。也即是说出口原材料的国家出口原材料为国家增加了收入同时也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但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却不一定会带动这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加。比如伊拉克国家就是在增加经济数量,国家经济并没有得到发展。在出口业的增加同时要带来国家经济综合实力提升,而这综合实力就表现在国家的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发达等等。这也是“中心”国家真正占据优势的地方。
从这一个模型中通过出口贸易增加经济数量的方式来加快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四、结论
“中心--外围”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在贸易之间交换资源换得了经济的发展。“外围”国家在借助与“中心”国家之间的贸易使得自己国家发展成为了“半中心国家”,再由“半中心”国家变成了一个“中心”国家。在这样变化的过程中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同时也是推动着全球的经济发展,全球经济发展又反过来推动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它们不仅仅是在经济数量上有了较大增加而且也在经济综合能力上提高,也是数量向质量间转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Raúl Prebisch,“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ica, Vol. 7,No. 1, February 1962,p. 1.
[2]董国辉 经济全球化与“中心—外围”理论[J] 拉丁美洲研究2003年第2期。
[3]岳清唐 杨帆 核心---外围论对中国的分析——贸易条件——贸易结构——国民经济结构分析[J] 求是学刊 2005 1 第一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