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综述

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综述

2021-11-23 来源:乌哈旅游
2019年第1期总第390期

中小学教师培训

THEINSERVICEEDUCATIONANDTRAININGOFSCHOOLTEACHERS

No.12019SumNo.390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综述

刘美麟1,步进2

(1.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2.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是近两年语文教育改革的热点与焦点。文献综述发现,当前研究聚焦

“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与“如何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两个问题,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种类型。理论研究关注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实践研究关注课程与教学两个层面的实施理念、策略及实践方式。综述表明,目前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对“如何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亦缺乏系统的研究。当务之急是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将国际经验本土化,开展更具理论高度和研究深度的事实性研究。[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综述;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5-1058.2019.01.009

围”之分,核心只不过是一种更明确的宏观概括,“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和建构的语言能力和素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思维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1]。此观点后续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同和转载,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界定也采用了这一定义。

2.通过概念比较的界定

自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框架以来,语文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我国语文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总结我国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笔者基于“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检索词,分别以“主题”“篇名”为检索项,以“精确”为检索类型,时间跨度从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共检索到文献514篇。2016年可看作是本研究的起步阶段,论文发表量为60篇,2017年发文量激增至253篇,2018年截至8月共发文201篇。通过文献分析发现,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分为“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和“怎样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两方面问题;从研究方法角度讲,大体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种类型。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1.基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

有研究者采取将“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素养”两个概念加以比较的方法,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加以界定,大致分为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二者无本质差别。如王云峰[2]、朱家珑[3]认为“语文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内涵是相同的,只不过使用时会因语境的不同而有所选择。当评价一个人在语文方面的表现时,惯用“语“语文核心素养”一词。

文素养”;当课程教学领域作为专门术语时,多使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素养”

代表性观点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语文课程功能”的阐释,强调素养本无“核心”与“外

2015SJB407)。

责人王宁教授的界定,她基于对“语文课程特质”和

的关键构成部分。例如,准确把握语文核心素养内

[基金项目]2015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关键词研究’的语文教学知识论建构”(项目编号:[作者简介]刘美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步进,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362019年第1期总第390期

中小学教师培训

THEINSERVICEEDUCATIONANDTRAININGOFSCHOOLTEACHERS

No.12019SumNo.390涵的前提是明确区分素养及语文素养,素养是人在长期学习和实践之后能达到的某一方面水平,语文素养则是人经过言语实践活动训练所达到的以语用能力为基础的综合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即为语文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4]又如,语文核心素养是各种语文素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它是指学生通过语文课程学习,自然内化而成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能有效解决特殊情境所需的切实有用的思维品质。[5]再如,语文素养等同于言语素养,其核心成分“动机、价值观素养”即所谓的语文核心素养。[6]科化的界定

3.在OECD“核心素养”定义基础上予以语文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初在《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生活与健全社会》一文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当今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此,倪文锦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是通过语文课程学习所逐步形成的必要品格和核心能力。[7]贡如云等也相继提出,作为核心素养学科化具体表现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形成的、适应现实情境的,并能满足自身价值的语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8]还有研究者强调,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初步形成的语文学科基本素养以及与其他基础教育课程结合后形成的共同素养,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最基本的知识、品格与能力。[9-10]

4.潘涌基于其他观点

《PISA2018分析框架草案》的核心精神,认为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应符合国际“能力本位”的大趋势,其外延主要涉及语言知识与技能,但其最高级的部分即语境中富有感染力的动态主体表达力。[11]刘晶晶基于国际组织和国际评价项目对语言艺术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认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应是语文学科价值体系的关键,不仅要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更要践行其实质内涵与发展要求,与语文学科价值体系进行深度对话。[12]

(1.二主流认识

)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要素构成。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王宁指出,素养是人身上的综合品质,本无“核心”与

“把语文素养解构为语言、外围”之说,根据语文课程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思维、审美及文化四方面。可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课程独有的能力要求,要在

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要鼓励学生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自觉树立崇高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理解国内外先进文化,热情参与社会文化传播。[13]这是目前在学界能被广泛认同和使用的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刘晶晶对上述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加以具体分类,“从学科能力来看,语言建构可分为听说能力和读写能力;文化理解包括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对国外文化的理解、对生活文化的回归以及对自然文化的向往;思维发展主要指语文的迁移思维、经验思维与反思思维;审美鉴赏主要是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和追求美”[14]2.也有研究者对语文核心素养四大构成要素的主质疑之声

流观点提出质疑。徐林祥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命名不能彰显语文学科的特性,且至今没有学者深入透析这四要素间的逻辑关系。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应凸显语文学科“汉语言”的鲜明特点。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体系的中心要素,“汉语言思维发展与提升”既是汉语言建构的基点,又是汉语言审美与汉语言文化的核心。[15]戴渊华和邓维策指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四要素并不在一个空间维度上,内部逻辑关系混乱,但把“语言”放在绝对主要的位置有利于课程对象的明确。[16]罗晓晖则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四要素的说法本身欠妥,因为审美与文化要素不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在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中也广泛存在,且文化本身就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7]

3.顾之川认为,个性见解

语文核心素养涉及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最终指向“全面发展的人”,其主要由四方面内容构成,分别是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读写能力、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以及独立思考能力。[18]孙双金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可凝练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两方面。其中,语言能力包含说写表达和听读吸收两大维度,人文修养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三大维度。[19]荣维“东强调,表达”走向“语用能力“交际”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转向,”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语用能从

力是语用审美、交际及文化素养的统一,三者之间,

372019年第1期总第390期

中小学教师培训

THEINSERVICEEDUCATIONANDTRAININGOFSCHOOLTEACHERS

No.12019SumNo.390语用交际是基础,语用审美是提升,语用文化是目标,三种目标又都可以统一到“语用”这个核心目标上来,分属于语用交际、语用审美和语用文化的学习。[20]潘涌以人类语用的第一功能即“表达”为逻辑起点,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表达力”和“思想力”两大基本要素。所谓“表达力”指的是主体在语言符号输出后对客体情感启蒙产生的积极作用,“思想力”则指代主体酝酿语言符号进行“大脑生产活动”的一种积极功用。这两大要素共同覆盖了主体生命一系列输入与输出的语用活动,其内涵聚焦语用活动的最核心部分,而外延则等同于人的全部语用生活。[21]汪潮则认为,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既不是基本素养的综合,也不同于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涵盖语言素养、文化素养及态度素养,其中

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态度素养”在核心素养中占有极其关键的地位,“必备品格”。[22]谭友利根据《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和“课程基本理念”的相关表述,指出初中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思想感情、学习方法、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修养等十大方面,而语文核心素养则是语文素养中除去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之外的八大方面。[23]

(三)语文核心素养的特征

准确而全面地揭示语文核心素养的特征对于深入认识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有着重要意义,现有诸多探讨,大致有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基础性、独特性、统领性、阶段性、持续性、共同性、动态性、生成性、普遍性、一般性、终身性、体验性、建构性、整体性、统摄性、表现性等观点,经比较分析可归纳为三种,即综合性、基础性、发展性。

综合性是指打破条分缕析的琐碎知识教学的藩篱,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诸要素构成的语文能力及其品质的综合体,它在运用语言的具体过程中形成,并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综合表现出来。基础性是指学生要获得在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学力,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奠定“文化基础”,同时也为更高层级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发展性是指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累积、贯穿一生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更新语文知识、开拓语文思维、增添语文情趣、升华语文能力的过程。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一)课程层面

已有关于语文核心素养课程层面的实践研究,38多聚焦于采取多样化的课程整合模式,通过基础型、拓展型及研究型等不同任务类型的课程来建构科学的课程体系。杨向东认为,以核心素养导向的学校课程变革应具有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主轴,整合不同内容与课型的语文课程,实现学科内容、主题情境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24]戴渊华强调,应以概念的语言和文化的语言为核心整合课程体系,走出语文课程长期无学科支撑的尴尬境地。[25]徐洁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有利于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重构、学习资源的重组、课程内容的科学转向及课程方式多样化等需要,整合后的课程能更好地兼顾知识学习和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26]另外,在教材研究层面现已达成共识,即语文教材创新的出发点和主线应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教学层面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落实,是大部分高校研究者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是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论文数量相对较多,主要关注教学理念、主学习的过程中,1.重语言。王宁认为,教学策略与教学方式,观点如下:

通过语言文字的成品及鲜活、每篇文章的学习都应在自

丰富

的语言文字现象,提升学生对母语特点感受的敏锐性,养成中国人的民族文化自信。[27]徐林祥和郑昀提倡要根据汉语语言学和语文教学的实际,从语言学和语文核心素养共同的前沿地带进行深入剖析并寻求答案。此外,教师还应强化教材资源开发能力,帮助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完成语言的建构与应用,从而达成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28]潘新和认为教师应以高尚的言语动机和价值观为基础,掌握相关素养的知识储备,并从口头表达和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言语生活和德性,进而使学生感受言语高峰体验。[29]荣维东认为统合在“语用能力”目标下的语文核心素养建构,回应了由静态语言学向语用学转向的学科知识发展趋势,是一种合乎现实、合乎学理的选择。[30]

度,开放主体的多元思维空间,2.重思维。潘涌指出加强主体间阅读介入的深

加强基本的阅读活动,提高输出与输入的内在联系,最终提高学生的

思想表达能力,是新时期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最有价值的途径。[31]罗晓晖认为不能企图仅通过提高思维的强度与密度,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增进语文学习效果,要不间断关注学生的分析、评价等综合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高品质语文思维

2019年第1期总第390期中小学教师培训

THEINSERVICEEDUCATIONANDTRAININGOFSCHOOLTEACHERS

No.12019SumNo.390的目的。[32]

素养,3.必须设计好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境,重教学策略。王云峰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

并在这个情境中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33]丁文静等强调语文核心素养的选择和培养是一个复杂、长

期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健全核心素养相关教育理念,利用问题情境创设,开展探究式、开放式等教学策略以促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34]孙双金则提出了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四重”策略:一是重阅读,既要兼顾培养学生的课内和课外阅读习惯,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二是重积累,重在培养学生对诗歌和国学经典的积淀;三是重思考,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是重表达,重在锻炼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35]

的语文核心素养,4.重教学内容。许红琴认为要想夯实学生必备

必须聚焦学科本体性教学内容,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语文知识积累与思维发展上,

借以提升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36]

养的教学实践方式,5.重教学方式。一线教师更多关注语文核心素

在中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写作教学、阅读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都有较多微观层面的研究。如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对课

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解读、设计和实施的课例研究,基于核心素养建构的小学写作教学研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口语交际活动的设计研究,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参照标准的语文考试研究,以学生国学素养培育为目标开发的小学经典诵读课程研究。

总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顾之川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他依据当今社会和时代对语文学科提出的新要求,遵循母语学科发展规律及学生成长规律,以落实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提出只有教材、教学、课程、评价等各个教育教学要素充分有机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方能奏效。[37]

三、研究结论与反思(1.一尽管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研究结论

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但对其内涵的界定目前尚未完全达成共识。任何概念的提出和界定,其所依凭的理据至关重要。可以看出,研究者根据不同理念、凭借不同理据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界定。目前看来,主要有四种理据:一是基于语文课程性质,二是通过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素养的概念比

较,三是在OECD“核心素养”定义基础上予以语文学科化的界定,四是依据国际相关的评价标准。毫无疑问,这些观点都是从不同角度对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观照,具有“片面的深刻性”,尽管也能部分地揭示出语文核心素养的特质,但尚未能全面阐明其本质内涵。总之,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育为适应未来发展所应培养的基本的人才规格,它是一种以语言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这就是目前所能达成的共识。

2.目前,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要素整体构成说”已被广泛接受,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统一,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是核心、是语文课程独有的要素。这种观点的理据是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和民族性,3.亦即语文课程的特性,具有较强的阐释力。

当前研究提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特征,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特征

即综合性、基础性、发展性,在较宏观的层面上、一定程度地解释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但是,这三个特征似乎并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特质,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同时,这三个特征是怎么得出来的,当前的研究基本上还是依靠“想”的办法,要么是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和要素加以推断,要么是基于语文教育目标予以阐发,抑或是对于以往语文素养特征的补充;所以,这些观点是否能够准确揭示语文核心素养的个性特征,怎样才能深刻揭示语文核心素养的本质特征,还需要理论深入和实践验证。

4.以上三点主要回答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方式

“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的问题,而第四点主要回答“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问题。概言之,目前,课程层面主张聚焦语文核心素养采取多样化的课程整合模式,倡导编写出符合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层级的创新教材;教学层面则关注实施策略的探索,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诸要素探索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并进行课例研究。可以看出,在实践层面具有整体化研究的发展趋势,正努力向推进系统化的教学改革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尝试。

(1.二)反思笔者认为,关于理论研究

对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认识,需要将

392019年第1期总第390期

中小学教师培训

THEINSERVICEEDUCATIONANDTRAININGOFSCHOOLTEACHERS

No.12019SumNo.390其放在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下予以思考。语文核心素养是伴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应运而生的产物,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是为了落实党和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继承我国语文教育历史经验以及顺应国际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审视语文核心素养,就不难发现许“多理论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比如,为落实党和国家

心素养过程中应该承担哪些责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语文课程在发展中国学生核体现哪些功能、发挥怎样的作用?语文核心素养如何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及基本内涵建构独具语文学科特色的核心素养体系?再如,为继承我国语文教育历史经验,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理性辨析素养、语文素养、语文核心素养三者的关系,进而更加明晰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外延?还要追问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课程三维目标是怎样的关系,语文核心素养如何才能转化为语文课程目标等。还如,为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我们需要借鉴世界各国母语教育哪些先进经验,又如何研发彰显我国语文教育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乃至表现标准?如果说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所逐步形成的必备语文品格和关键语文能力,那么还有必要追问,2.必备品格具体是什么?关键能力究竟有哪些?

怎样使语文核心素养不只停留在认知层面,关于实践研究

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持续推进?如何使语文核心素养在课程与教学中精准落地,如何应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与新矛盾?语文核心素养在各个学段如何细化和分段落实?学生在完成不同学段的学习之后,其外化的语文核心素究竟表现为怎样的水准?探寻针对语文核心素养测量与评价的专业路径有哪些?总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学科教学将面临系统化的改革,在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均需进一步深化。如何对语文核心素养不再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模糊运用,而是从上位概念开展具有理论高度和研究深度的指导性研究?如何迅速跟进国际经验以及考量我国各地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使真正实证范式的研究不再迫在眉睫?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将是今后我国语文核心素养研究亟待突破的重点与难点。▲

参考文献:

[1][27]学,王宁2016(.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11):4-8.

[J].中学语文教

40[2][3]王云峰朱家珑..试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养成语文素养:语文教科书深度开发的核心取向[J].语文建设,2018(4):4-8.

[4][23][J].小学语文教学,2017(19):4-7.

提条件谭友利,[J].新课程申群友(中.落实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前

),2016(4):6-7,9.[5][17][32]坛,2016罗晓晖(20):32-35.

.语文的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J].教育科学论[6][29]以言语生命、潘苇杭,潘新和德性教育为首务.语文核心素养之动机、[J].语文建设,价值观素养2016(22)—:24-—

[7]倪文锦26,40.

法,2017.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37(6):44-48.

[J].课程·教材·教

[8]贡如云,[J].教育理论与实践,冯为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9][34]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2017,37(5):52-54.

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特征及培养现代语文

(学术综合版),2016(6):80-81.

[10]现路径王喜斌[J].,王会娟教学与管理,.小学语文学科2018(12)“:核心素养81-83.

”的内涵及其实

[11][21][31]于PISA最新分析报告潘涌.语文核心素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表达力”和“思想力(社会科学

”——基

版),2017(3):145-152.

[12][14]2016(刘晶晶11):17-20.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构成[J].教育探索,[13]2018-03-07王宁.引领语文课程改革走进新时代(9).[N].中国教育报,[15]设,徐林祥,2017(郑昀31):.20-25.

对语文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再认识[J].语文建

[16][25]中学语文:戴渊华,教学大参考邓维策.论语言在核心素养中的绝对地位(上旬),2017(7):5-7.

[J].

[18][37](3):顾之川15-17.

.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19][35]育,2017孙双金(18).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词教学:41-44.

[J].福建教

[20][30]文教学通讯,荣维东.语文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与模型建构初探2017(13):8-13.[J].语

[22]2017汪潮(.10关于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4-7.

[J].小学教学研究,[24]教育展望,杨向东.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制2017,46(10):34-48.

[J].全球

[26]析徐洁[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实施方法探

2017,32(4):7-12.[28]球教育展望,徐林祥,郑昀2016.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45(8):14-23.“语用热”再认识[J].全[33]9-12.

王云峰.语文素养及其培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36]的策略许红琴[J]..聚焦中小学教师培训,延展转变——例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016(12):47-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