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资料

2022-01-25 来源:乌哈旅游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整理:程德年、杨杨、陈曼、孙珍珍、朱晓笑、蔡东黎、黄丹、俞黄燕、 校对:庞丽华、程德年

前言:(^o^)期末复习资料终于整理完了!这里一定一定要感谢10旅管的学舍和班委会O(∩_∩)O。祝愿每位同学都能考试顺利。

整理的知识主要针对选择题、填空和判断题,涉及了部分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由同学们自己总结答案。有遗漏、错误的知识点请同学们自行补充修改。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文化:现代所谓的文化因研究视角不同而众说纷纭,目前争议主要是对文化范围的认定。

但在一定意义上,则可归纳为两种观点: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所有成就的总和;狭义文化之意识形态,即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 你的补充:

2、 传统文化:只能够反映一个民族最为本质和最具特色的内涵,由此最能体现该民族基本

精神的今本载体。 你的补充:

3、 综合国力:指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全部实力,是有许多物质和精神因素作

用的综合体。 你的补充: 二、简答题

1、 传统文化形成的基本成因

(1)自然环境:古代文化最容易成长在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水力资源丰富、有天然屏障保卫的自然环境中。 ①适宜的温带气候

②波澜壮阔的大河——黄河是中国文化最早的发祥地

③封闭式大陆——万里长城、故宫、四合院是这一特征的形象注释 你的补充: (2)社会环境

①农业自然经济——起决定作用的是农业经济 ②家族宗法制度 ③政治大一统 你的补充: (3)外来文化

①第一次是西域文化的输入——波斯葡萄、大宛石榴、大约是毛织品、伊斯兰教 ②第二次是南亚次大陆文化的输入——印度佛教文化 ③第三次西洋文化的输入

三次外来文化输入形成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能吸收外来文化来扩大本土文化内涵 你的补充:

第 1 页 共 14 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2、 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

(1)崇尚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2)重视政务的价值取向

(3)推崇入世的处世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强调统一的政治理念 (5)光宗耀祖的功名思想

3、 学习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自己总结 第一章 文字与图书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

1、汉字的起源:战国晚期《吕氏春秋》《韩非子》有“仓颉作书”的记载,还有两种传说:“绳结说”,“八卦说”。

2、商代汉字已经成熟,目前已经发现的性质明确的汉字资料,时代最早的是殷墟甲骨文。 3、古文学通常把小篆以前的文字称为古文字,把隶书(最为重要的一次文体变革)以后的文字称为近代文字。

二、汉字的形体演变

1、古文学通常把小篆以前的文字称为古文字,把隶书(最为重要的一次文体变革)以后的文字称为近代文字。

2、古文字和近代文字最根本的差异是由象形变的不象形。 4、 对汉字改革的思考:自己总结 第二节 古代书籍的发展

书籍:是记载和传播文化知识,供人们学习和查阅的工具 你的补充: 一、简牍制度

1、竹木是我国最早的书籍材料。

2、用竹制简,有青皮的一面称“篾青”,另一面称“篾黄”。烘干水分叫“汗青”、“汗简”,也叫“杀青”。 二、卷轴制度

1、卷轴制度包括帛书和卷纸书两种形式。 2、帛书是写在缣帛登丝织品上的书籍或文章。 3、卷纸的形制:由卷轴形式发展到经折装,旋风装 三、册页制度

1、蝴蝶装出现以后的散叶装订书籍,彻底改变了延续一千多年的卷子式样,是我国书籍制度上的又一次革命。

2、包背装始于北宋末,一直沿用到明代中叶。 3、线状起源于唐末哦,盛行于明代中叶。

第二、三章 科学技术 第一节 天学

(一) 仪器 1、 浑仪

2、 浑天仪(浑象)——演示天体运行 3、 圭表——测日影、正四时

第 2 页 共 14 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4、 漏壶——计时

(二) 阴阳历与二十四节气 1、 阴阳历

(1)阴历——以朔望月为单位 (2)阳历——以太阳年为单位

(3)阴阳历——以回归年和朔望月并列为基本单位 2、 二十四节气

(三) 天体理论:天圆地方——天如车盖——浑天说 第二节 地学 (一)地理

1、自然地理研究——最早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山海经》《禹贡》 2、水道研究——最早三国时期《水经》,其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3、地理总志——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 (二)地图——裴秀是中国古代地图学奠基人

(三)地矿——中国是近代三大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最早发现者开采者和使用者 第三节 农学

1、 农具——公元前6世纪,铁犁大量使用起来 2、 农作物

3、 农业技术——辨别土壤;用天养田;选种与栽培;田间管理;时令的利用和研究 4、 农学研究——《齐名要术》最早的农学专著;《农政全书》伟大文献 第四节 医学

1、 医学理论——《黄帝内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古典医学名著;“金元四大家”刘完素、

李杲一、张从正、朱震亨

2、 药学理论——《神农本草经》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集大成著作 3、 临床技术——针灸学 第五节 材料技术和制造技术 一、材料技术

1、青铜冶炼,铜是最早出现的金属,一直作为区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一个基本标准 2、冶铁,主要是块炼铁和生铁

3、炼钢技术:块铁渗碳钢,铸铁脱碳钢,炒钢,百炼钢,灌钢等 二、制造技术 (一)造瓷 1、古代瓷器

(1)青瓷(最早):先秦 元代(流行时期) (2)白瓷(其次):产生于北朝,陶瓷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3)彩瓷(最后):产生于北朝晚期 2、唐代(中国瓷器全面发展时期) (1)青瓷:越窑产品最佳

(2)造瓷业的基本格局:南青北白 3、宋代 (1)“南青北白”的格局解体 (2)北方:青瓷(“青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南方:浙江的龙泉窑独擅瓷窑:章氏兄弟的“哥窑”(灰黑似铁)和“弟窑”(轻盈如玉)

第 3 页 共 14 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4、明清(青瓷时代 彩瓷时代) (1)青花瓷器为主流

(2)彩瓷的发展:a发扬传统色调

b创新色釉:胭脂水、珊瑚红、秋葵绿、乌金釉、天蓝釉等 (二)铸造

1、铸造:把加热溶化后的液态金属倒入模子里,使其冷却凝固为特定器物的技术。 2、最杰出代表:商代的司母戊鼎、战国的编钟 (三)纺织

1、是人类摆脱草昧状态的一个明显标志。

2、在一定意义上,古代纺织史=古代服饰文化史

3、石染:用矿物原料着色,如赤铁矿、朱砂染红色、石璜染黄色、石青染蓝色等 4、商周:缯、帛、素、练、纨、缟、绢、绮、罗、锦等 秦汉:素纱织物“薄如蝉翼” 唐代:以绫和锦为主,织锦(“锦金”之称)

宋元:纱、罗、锦、缎等织造方法和提花技术达到空前水平。 5、通过“丝绸之路”和东南沿海港口,远销西亚、欧洲和非洲 (四)造船

1、秦汉:第一个大发展时期,船只种类多、规模大、船舶动力和系泊设施相当完备

2、隋唐:与南北大运河及其他河湖水系的运输有关,与当时军事战争的需要和统治者的物质享受密不可分

3、宋元明:又一辉煌发展时代,内河航运及海上贸易的蓬勃发展,造船技术的提高. 第六节 动力技术和信息技术 一、动力技术

1.火力:火药(硝石,硫磺,木炭),火器,爆竹,烟火。

火药和火器的发明,是人类从冷,兵器时代向使用火器的全新时代过渡的主要开端,也是把燃烧的热能转化为机械动力的一次非凡的技术进步。 补充: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水力:水车(又名龙骨车)、水排

水排,东汉杜诗发明,一种利用水力推动革囊鼓风的冶铁装置。

3。风力:风帆(平底帆船的四角帆最好)、风车(扬谷器,农业器械)、风筝。 4能源开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以煤(古称石炭、石墨、石涅)为燃料的国家, 二、信息技术 (一)造纸术:

1、文献最早提到是汉武帝时期。 2、东汉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

3、东汉末年,有名品纸,文房三宝(佐伯纸,韦诞墨,张芝笔)

4、造纸术4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二)印刷术

1中国古代印刷术主要包括两种形式:雕版印刷(隋代人)和活字印刷(宋毕昇)。

2印刷术的传播:中国雕版印刷术最先传播到周边近邻,中国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4世纪传入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入欧洲。印刷术的西传,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德国宗教改革和反封建斗争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指南针

1.指南针是把人类无力感知的地磁信息转换为视觉可见的空间形式的一种伟大发明。

第 4 页 共 14 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2用途:自宋代始,指南针的一项伟大成就就是应用于航海。

传播:中国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之手,于公元12世纪下半叶传入欧洲。 (四)地动仪

东汉人张衡于132年创造出全世界第一架观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第七节 传统科技的基本特点:实用性、直观性、整体性(具体的由自己总结补充)

第五章 史学 第一节 悠久史学 1.现在确知的中国最早文字是殷代的甲骨文;甲骨文之父——王懿荣。 ..

2.为什么说甲骨文还不能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答:(1)甲骨文过于成熟,说明它不是最原始的文字;

(2)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后,考古界在探索文明起源方面获得重大收获:在史前古城址中,文字符号系统已经诞生;

(3)古代文献中的有关记录(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荀子·解蔽篇》、《韩非子·无蠹篇》、《吕氏春秋·君守篇》、《世本·作篇》。) 你的补充:

3.四大史体: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典志体(共同特点:自有源流,自成系统,互相补充,彼此印证。) 一、编年体

1.《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之后,《左传》、《国语》、《战国策》、《竹书纪年》等史书纷纷问世

2.编年体是以事系年、以年月陈述史事的一种史书,。 3.宋元明清时期编年体的繁荣昌盛 二、纪传体

1. 纪传体以人物为纲反映历史,这种体裁的文献有正史和非正史之分,它们的体例主要包括本纪、史表、史志、列传、论赞等形式。

(1)本纪通过记帝王,以编年形式反映一朝国政大事;

1条理清晰○2提要纪传○3网罗遗漏; (2)史表的重要功用:○

(3)史志反映国典朝章及自然、社会历史的专篇,《史记》中的“八书”和《汉书》

中的“十志”极具代表性;

(4)列传通过专传、合传、类传等形式,记录了除了天子以外的各种社会代表人物; (5)论赞是纪传体中评论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一种体例,以篇前论、篇末论或夹叙夹 议等形式表明观点。

2.“二十四史”被称为“正史”,是纪传体文献中的佼佼者。 三、纪事本末体

出现于先秦,当时有两个特点:记事比较简单;多以单篇形式散见于其他史书。例:《尚书》中的《金縢》、《顾命》、《康诰》;隋 刘知几 《史通》 四、典志体

1.典志体亦称政书体,是专记社会典章制度的史书。大体分为两类:“书志”;典志体专著。 2.典志体专著首创于唐代刘秩《政典》,最早的通史体著作《通典》。“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中国史学的发展 1.秦汉时期:我国史学奠定基础。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步纪传体断代史《汉书》,是中国实录史著作的榜样,成为中国正史的专用体例和“二十四史”的开端。另外荀悦的《汉

第 5 页 共 14 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纪》开编年体断代史的先河,而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和《七略》则是中国目录学的最早作品。

2.魏晋南北朝:

3.隋唐时期:官修国史成为制度,刘知几的《史通》和典志体开山著伯、杜佑的《通典》。 4.宋代:中国史学发展的高峰,除正史外,还有当代史、金石学、方志学、编年体通史和纪事本末体的的创造。

5.明清:明代官方史学走向衰落,私家修史盛极一时,野史上千家,小说笔记成为新史料。清代考据学是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一次大规模整理和总结,历史考证方面: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廿二史札记》和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史》为代表,史论方面:章学诚《文史通义》。

第二节 史学著作 一. 常用纸质文献

常用纸质文献按“四分法”可以分为三类:史部文献;经、子、集部文献;非四部文献 (“四部”指经、史、子、集)。 1.史部文献:

在“四部”中史部排序第二,是专门著录传统历史文献的固定区域。可以按体裁,时间或空间区分。

2.经、子、集部文献:

依照传统观点,所谓史籍专指四部中的史部文献,其实,群经、诸子和集部之中也不乏珍贵的史料和特定意义的史籍。如:《春秋》、《诗经》、《书经》、《易》。 3.非四部文献

主要包括有以下六类:档案,地方志,类书,表谱图录,地下新发现史料,少数民族文献。 二. 常用非纸质文献

甲骨文,陶泥文献,金石文献,竹木文献,缣帛文献,声像文献。 三. 日益丰富的史目

1、在正史中首开史籍目录先河者是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该书中没有为历史文献单独设类,一是因为“经史同科”,史籍可以作为经书分支出现;二是因为当时史籍数量有限,不宜区分门类。 2、《隋书·经籍志》是第一部为史籍设立类目的正史艺文志。

3、无论官藏还是私藏,都呈现出日益丰富的发展趋势,在数量增长和类目创新上很有特点。这种趋势是社会进步和学术发展的需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史籍日益增长的客观现象。

第三节 史学传统

中国史学形成了许多突出的传统:官私并修、崇尚素质、会通古今、经世致用。 一、 官私并修 1、 官修的长短处:

(1)长处(修史所需的文献资料可通过官方各种渠道轻易取得;因国家和政府出面组织,各类专家济济一堂)

(2)短处(影响个人才学的发挥;官方组织,强调体现官方意志,因而削弱人民性) 2、私修的长短处:长处(利于‘独断之学’有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利于统筹全局,出自一人之手,文风连贯,相互照应)短处(文献资料有限;才学限制) 你的补充: 二、 崇尚素质 你的补充:

第 6 页 共 14 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三、 会通古今

“会通古今”是中国古代史家治史的一大优良传统,主要是指史学家在运用历史知识时,要有高屋建瓴、融会古今的见识。 你的补充: 四、 经世致用

1、经世致用,以史学知识为当代社会服务,是中国古代文学又一优良传统。 2、经世致用体现:1.以古为镜,资治当代

2.详今略古,重在近世。(《史记》、《资治通鉴》)

你的补充:

综述:中国古代史学之所以能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自己总结 第六章 典章制度 第一节 官制 (一)古代官职

一、夏

1、 中央行政制度

(1) 最高官职是“后”

(2) 最有权利的官职是卜筮官 2、 地方行政制度 二、商

1、 中央行政制度

(1) 最高统治者是“王”

(2) 内服:商王直接统治区;外服:封臣统治的地方 2、 地方行政制度 三、西周

1、 中央行政制度

(1) 最高统治者是“天子”

(2) 内服职官系统统称为卿事寮,首领是师、保 2、 地方行政制度:国野制 四、春秋

1、 中央行政制度

基本承袭西周官制,南方楚国、西边秦国较特殊,职位最高是“卿士”

2、 地方行政制度:出现县——为战国郡县制取代国野制、瓦解贵族统治奠定基础 五、秦

1、 中央行政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丞相掌政务;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图籍秘书,

监察百官)九卿制

2、 地方行政制度:分郡县两级 (1)郡设守、尉、监(御史)

(2)县,万户以上(下)设令(长);县下有乡,乡下有里,最基层的行政单位 六、汉

1、 中央行政制度:汉承秦制;设“刺史”监察百官 2、 地方行政制度:郡县与分封并存 七、魏晋

1、 中央行政制度

第 7 页 共 14 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1) 魏——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一般不参与国政;宰相:中书监、中书令;

尚书:执行机构

(2) 西晋——尚书:执行诏命,统领百官,处理政务;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备

顾问,掌封驳

2、 地方行政制度:州、郡、县 八、隋唐

1、 中央行政制度:三省六部制 (1) 三省:中书省(出命)、门下省(封驳)、尚书省(奉行) (2)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 地方行政制度:州(设刺史)、县(设县令);乡里、坊是最基层的政权 九、宋

1、 中央行政制度:

(1) 中央设中书门下,宰相处理政事的最高权力机关 (2) 枢密院,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 (3) 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主管财政 (4) 御史台,专管监察 2、 地方行政制度:道(路)、州(军)、县 十、元

1、 中央行政制度

(1) 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统率百官 (2)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3) 御史台,监察机构 (4) 国用使司,总理财政

2、 地方行政制度:省、路、府、州县 十一、 明

1、 中央行政制度

(1)1380年,废秦汉以来的宰相制

(2)监察方面改汉以来的御史台为都察院;军事上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提高六部地位,直接向皇帝负责,并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及其控制下的厂卫特务组织。 (3)内阁由翰林院学士组成,分首辅、次辅和群辅。其职责主要为“票拟”,即代拟诏书,批答奏折。永乐以后,内阁学士渐参与政事,不仅咨询顾问,且掌实权。内阁遂由明初的皇帝顾问秘书,变为全国行政中枢。

2、 地方行政制度: 十二、 清

1、 中央行政制度

(1) 军机处,处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 (2) 六部,执行政令 (3) 都察院,执掌监察

(4) 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事务 2、 地方行政制度:省、府、县

官制不断调整的政治目标(具体的由自己总结补充) (1)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第 8 页 共 14 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2)实现中央各机构的制约

(3)建立正常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二)选官制度 1、世卿世禄制

世卿世禄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2、察举征辟制

汉武帝时建立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选官制度,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中期以后,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3、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4、科举制

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贞观年间增加了考试科目,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创设武科和殿试;

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

北宋科举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考试实行糊名法;

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明朝、清朝由于八股取士的实行,科举制度走向衰落,到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设立学部。

资料补充:

明、清时期履行“科举制度”,凡考中“进士”的,须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的层层甄别考试,最后考中者才称为“进士”。所以“进士”是科举制度的最高人才。一般都是皇帝亲自主持的。兹分别介绍如下:

凡正式考试之前必须参加童试。童试要经过三次考试:县考(考官为知县),府试(考官为知府),院考(考官为学政也称学院,俗称学台)。

(一)县试:由县官主考,合格者才得参加府试。 (二)府试:由知府主考,合格者称童生,得参加院试。

(三)院试:由省学政官主考,也可在府城举行,合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⑴乡试 ,⑵会试,⑶殿试。

(四)乡试:三年一次,在省举行,由生员(秀才)应考,合格者“举人”。 (五)会试:三年一次,在京礼部举行,由举人应考,合格者称“贡生”。

(六)殿试:皇帝主持,由贡士应考。分三甲录取:一甲称“赐进士及第”,即一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殿试4—6名称二甲,以下称三甲)。

第 9 页 共 14 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第二节 教育制度 1、官学制度

据古籍记载,夏商时期就出现了官学,西周时官学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是专为高级贵族子弟设立,皆由官府兴办,教师也有官员充任。乡学,其教育对象主要是中小贵族子弟。“学在官府”、“官师合一”为西周官学的特征。

春秋时期,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聚众讲学,产生了所谓的“私学”。直到秦汉时期官学才重新占据主导地位,秦朝严禁私学,推崇“以吏为师”的教育方式。

汉代的官学制度建立于汉武帝时期,学校共分五级,中央设太学,地方按行政等级设学、校、痒、序四级。太学属于大学,教学内容是儒家的“五经“

西晋初年,晋武帝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子弟入国子学,这是古代在太学之外设立国子学之始。

北魏时,在太学与国子学之外,又设立四门学,并遍置州郡学。三国时期设刑律,培养专门的法律人才。晋武帝立书博士及弟子员,教习书法,这是中国古代书法学校的开始。南朝宋文帝时开设医学,培养医学人才。

隋朝的教育得到蓬勃发展,隋文帝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建立官学,在中央设立国子寺,置祭酒,专门管理学校的教育工作,在国子寺下,设国子学,四学,太学,算学五学。

唐朝建立了庞大的学校体系。中央直属的学校有所谓的“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唐朝尊崇道教,中央及地方都建立了崇玄学,专门学习道经。

宋朝时期国子学是国家最高学府,太学是中央官学的主要形式。宋朝的地方官学也比较完善,凡州、县两级皆设官学。

元朝学校制度带有鲜明的特色。中央官学分为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三种。国子学的管理实行积分升斋法与贡生法。元朝按路、府、州、县四级设立学校。诸路皆设提举学官管理教育。

明朝的教育制度因于元代,中央官学为国子监。国子监诸生按程度分为六堂。明朝的国子监扩大了教育范围,地方学校较以前更为发达。

清朝的官学皆沿自明代,变化小。 2、私学制度

春秋时期,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聚众讲学,发表政见,产生了所谓的“私学”。

秦统一后禁绝私学,但秦丞相李斯等人在文化统一方面所进行的基础建设,对后来私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西汉从汉武帝开始,在系统建立官学制度的同时,也逐渐恢复了战国时期的私学,东汉时私学盛行一时,汉代蒙学的最重要读物是“三苍”(《仓颉》、《爱历》、《博学》)和《急就篇》。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私学与家庭教育非常兴盛,各地额名儒经常聚徒讲学。私学教育的兴盛,对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文字》诞生。

元宋时期,私学依学习程度的不同分为“蒙学”与“经馆”二类。蒙学教材出现了《百家姓》、《三字经》等书,这两本书加上《千字文》,成为中国最普及最流行的蒙学读物。 (3)书院制度

书院是大体形成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元,延续于明清,与官学、私学构成三足鼎立局面。 北宋初年,官学适量有限,私人书院乘势发展起来。南宋时,书院继续发展,数量超过北宋,并且,书院的办学模式和管理制度得以确定下来。

元朝书院在政府的重视与扶植下继续发展,官府向书院拨充院田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元朝的书院逐渐实现官学化。

明代前期,朝廷重视官学,书院迅速衰落,直到成化以后,书院才又兴盛起来。晚明时期,书院自由讲学的风气,使得书院成为清议的堡垒。

第 10 页 共 14 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清初沿袭了明代的政策,继续抑制书院的兴办。到雍正时期,才可兴办,但是私学兴办较少,绝大部分是官府兴办。

第三节 法律制度

演变:原始社会晚期的习惯法————阶级社会成文法 目的:(1)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

(2)为各个统治政权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证和有效的管理手段 1、法典

夏: 出现系统的刑法。

罪名:昏,墨,贼 刑名:墨,劓(yì),宫,大辟

商: 定型化,规范化(荀子曾有“刑名从商”的说法) 西周:出现所谓“九刑”;周公所作《刑书九篇》

周穆王时:司寇吕侯著《吕刑》——表明立法渐趋成熟 春秋:初期:各诸侯国基本沿用西周的法律

后期: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鼎率先公布成文法,是法治运动的进步。于是各国陆续公布成文法。

战国:李悝(kuī)魏国人,制定的《法经》六篇是最杰出的代表。篇目:1.盗法2.贼法3.囚法4.捕法5.杂法6.具法 秦: 商鞅制定《秦律》,其反映了“”刑无等级“信赏必罚”“以刑去刑”为要内容的法

律思想。

汉: 萧何制定《九章律》,即:盗,贼,囚,捕,杂,具,户,兴,厩九章。 三国:“《新律》十八篇”即《魏律》。这是中国传统法典编纂的一次重要变化,其结构更为

合理,内容与条文更加统一。

西晋:晋武帝泰始三年完成《晋律》又称为《泰始律》。正式将礼制的有关内容写入法律。

成为法律儒家化的一个标志。《晋律》为南朝所沿用。

北朝:《北魏律》《北齐律》是上承汉魏下启隋唐的重要法典。 出现新的法律形式:格。又称“麟趾格” 隋: 《开皇律》《大业律》。 唐: 高祖武德四年:《武德律》。

李世民:《贞观律》

高宗李治时,以武德贞观二律为基础,完成《永徽律》。为阐明《永徽律》的法意与精神实质,又完成了对全部律文统一的注释——《律疏》。统称为《永徽律疏》。后世成为《唐律疏议》。

法律形式:令,格,式,敕。

宋: 太祖建隆三年:《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这是北宋第一部正式的法典 ,

也是我国第一部雕版印刷的法典。 宋朝经常性的立法活动是编敕。 元: 世祖时,完成《至元新格》;仁宗时,完成《风宪宏纲》 英宗至治三年,完成《大元通制》,同时又编成《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简称元典章。 明: 《大明律》的篇目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六篇。 清: 顺治三年:《大清律集解附例》——清朝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 乾隆五年:《大清律例》,简称《大清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它集

历代法律的大成,严密周详,无所复加。在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过渡的过程中,其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

第 11 页 共 14 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2、罪名(回看书本)

夏商:昏,墨,贼,不从誓命,弃灰于道。 古代罪名

十恶:来源北齐律的重罪十条 隋唐“十恶”: 3、刑名 (一)、象刑 (二)、肉刑:是指以残害犯人肢体和损害犯人生殖机能的刑罚。

夏:1墨:五刑中最轻。以面或额头为受刑部位,将其皮肤刻破,再渗入墨汁 2劓:割掉鼻子

3髌:斩足

4宫:使男女丧事生育能力 5大辟、:死刑

商:将髌改为剕,剕即髌

秦汉:墨改为黥,肉刑更多的是与鬼薪,白粲,城旦舂等劳役刑结合并用。

汉文帝:正式废除肉刑。从而使两千多年的残酷肉刑终于被抛弃,推动了中国的法

治摆脱野蛮,走上文明的道路,但汉代废除肉刑并不彻底。

(三)、新五刑:始源于隋朝后正式列入唐律

笞:分五等。由汉朝的笞刑演变而来。汉朝笞刑用竹,唐朝用楚。五刑中最轻。

杖:分五等。

徙:分五等。犯人需带钳或枷劳动,地点是官府工地。 流:分三等。

死:分绞,斩二等。 五刑属唐代的主刑。

第七章 社会习俗 第一节 家族

一、家族的结构与职能

1、家族因人口、规模的不同有大小之分:小家族通常三世同堂,是最普遍的家族结构;大家族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或更多代人同居共处,大家族受舆论的推崇被称为“义居”或“义门”,大家族存在的前提是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人手并得到官府的有力支持。 2、家族的职能:

(1)物质生产职能:一方面要从事农业活动,另一方面要发展副业和手工业; (2)生育后代的职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3)承担养老的职能:家族是发挥养老职能的处所。

3、中国的家族结构,决定了家庭职能的多样化(对国家来说家族履行职能的意义) 二、家礼

1、家礼是指维系家族尊卑等级关系的各种礼制规范,既包含约定俗成的习惯又包含家族特别制定的规矩,以“三纲五常”为指导思想 你的补充:

2、家礼的类别:祖辈之礼;父子之礼;婆媳之礼;夫妻之礼;兄弟之礼, 三、家谱与家范

1、家谱,又叫宗谱,族谱,家乘,是记载一个家族血亲延续的基本文献

第 12 页 共 14 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2、(1)家范,又称家训、家诫、家规、家约等,是家长为后辈子孙或族中成员规定的立身处世、居居家治生的原则,是一种诫训活动,也是一种文献。家范是家长意志的产物

(2)家范的作用:加强同族同宗的认同感,维护家族秩序,促进家族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维护地方治安,保证国家的赋税徭役 (3)家范代表有:颜子推《颜氏家训》、范仲淹的教子《尺牍》、西马光《涑水书仪》、朱熹《家礼》

第二节 婚丧礼俗

1、 人生礼俗的两个基本方面:婚丧制度、婚丧礼仪

2、 婚姻习俗:买卖婚、表亲婚、换亲与转亲、招赘婚、典妻婚、童养婚、冥婚、指腹婚 3、 古代婚聘礼仪典型:“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4、 七出:古代离婚限制严格,满足男方的意志,古代离婚称为“出妻”、“休妻”。具体条

件共七条,称为“七出”,又叫“七去”,“一无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嫉妒,七恶疾。”

5、 死丧习俗:停尸、吊丧、入殓、下葬

6、 丧葬制度: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悬棺葬。其中,土葬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7、 亲人尸体下葬后,孝子及整个家庭要实行追荐礼,以表示对亡人的哀悼、思念,这称为

“居丧”。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所谓“三年之丧”。

8、 三年之丧,将使大批官员中途停职回家去守孝,这给国家的行政、军事事务带来不利的

影响。为了保证国家的需要,古代也对“丁忧”之制作了一些变通。规定,当国家需要时,正在“丁忧”的官员,可以不拘限制,出来为国家效力,这称为“夺情”。 第三节 岁时节日 一、源流

岁时节日源于历法。夏朝出现了历法,商朝已经创立了长时间的较为稳定的计时系统。 习惯所说的“岁时”,原始意义是指历法所确定的年与季节;所说的“节日”,是指每一季节所包含的节气。

朔,是各个月份的初一,为一月之首,古代称为“元日” 望,是各个月份的十五

在节日产生与演变过程中,中外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的结果也有重要的影响。这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可以为固有的岁时节日增添新的习俗;另一方面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也可以带来全新的节日。 二、重大的传统节日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2元宵节,古称“上元”,起于汉朝周勃平诸吕之乱,后来又掺入佛教的因素。元宵,大约出现在北宋,到南宋,吃元宵成为一种风气。

3清明节:主要内容有寒食节,扫墓,踏青等。寒食节,纪念春秋时介子推的节日。 扫墓来源于唐玄宗的规定,踏青即春游,也起源于唐朝,与扫墓相伴而兴。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纪念屈原的日子。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 5七夕又称乞巧节,内容主要有“卜巧”、“赛巧”。卜巧,就是通过某些征象来卜测自己是笨是巧。赛巧,妇女在七夕夜举行认针比赛。

6中秋:农历八月十五,团圆节,拜月,赏月,吃月饼。

7重阳节: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汉朝汝南人恒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后来有此引出登高的习俗。 三、节日信仰的特点:

1、庆祝农业丰收,分享劳动成果。

第 13 页 共 14 页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2、适应节日生活,保持集中消费。 3、讲究卫生,预防时疫疾病。 4、肯定集体价值,促进社会交往。 你的补充:

四、岁时节日的作用——自己总结

第 14 页 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