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学论重点

教学论重点

2023-01-07 来源:乌哈旅游
教学论重点整理

知识点: 1、教学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知识点)

2、现代教学萌芽的两个端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识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新教育”运动,美国出现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知识点)

3、教学论的研究任务:解释教学规律、确立教学价值观、优化教学技术。(知识点)

4、对教学思想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有三种思潮:人文主义思潮、自然主义思潮、主要科学实验方法与数学思维的思潮。(知识点)

5、赫尔巴特的学生戚勒在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的基础上,把“明了”分为“分析”和“综合”两段,而他的学生莱茵则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着名的“五段教学法”。(知识点)

6、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知识点)

7、学习的特征:计划性、间接性、高效性(知识点)

8、自主创新学习的特征:自主性、 能动性、创造性(知识点)

9、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人本位。(知识点)

10、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社会需要。(知识点)

11、教学功能的一般特点:人为性、先导性、历史性。(知识点)

12、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传承知识、培育能力、涵养品性、助长生命。(知识点)

13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社会生活、学生、学科。(知识点)

14、教学内容的载体: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知识点)

15、教学行为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序列性、个体性。

16、有效教学行为的共性特征:有效教学行为具有时代性,文化性,情境性,整体性,功能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性。

17、教育评价之父是泰勒。(知识点)

18、教育评价的功能:(1)导向功能。(2)诊断功能。(3)激励功能。(4)教学功能。(5)管理功能。(知识点)

19、测验的三要素:行为样本、标准化、客观测量的评价指标。(知识点)

20、行动研究过程的环节:1.计划。2.行动。3.观察。4.反思。(知识点)

名词解释: 1、教学: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教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文化化知识和技能,进而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名)

2、现代教学:现代教学是与古代教学相对应的教学形态。它最初萌芽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在19世纪形成基本体系,而后,从西欧和北美传播到世界各地,并逐步分化和多样化,直至今日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3、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而采用的达到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其特特点是揭示学习中各种变量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名)

4、研究性学习:从广义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从狭义解释,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名)

5、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立足于当下基础上的,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依托,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名)

6、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按照确定的原则,目标,形式和程序启动,互动,从而实现地生成和开展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活动和目的的合规律地,现实地构建,生成和展开的过程,更是教学质量现实地形成的过程。(名)

7、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的主要对象,表现为各门科学中的事实,观点,概念,原理和问题。教学内容的载体主要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教学内容的主要形态是书本知识,是根据教育目的,学生的年龄点而从人类千百年认识成果中精选的特殊的知识系统。(名)

8、教学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人类行为,它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群体在工作中,尤其是在课堂这一特殊场景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实践行为。(名)

9、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名)

10、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制度和程序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1、教学媒体:被用于教学场景,承载,传递和控制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并介入教与学过程之中的媒体称之为教育媒体。(名)

12、学习资源:各种各样的教学媒体与一切可以用于学习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综合到一起,统称为“学习资源”。如教学教材、支持系统、环境资源、人际资源等。(名)

13、最佳表现评价:就是师生在动机得到充分调动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好教学表现,相应的最佳表现评价则是判断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以及教师潜在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教学评价。(名)

14、典型性表现评价:典型表现是指师生在日常状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教学和学习反应,相应的典型表现评价则是判断师生的学习或教学兴趣、态度等个性素养。(名)

15、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搜集有关信息,以判明学习或教学的成败,并显示教学过程需要改进的具体的教学或学习的错误的教学评价。(名)

16、总结性评价:是对教学目标达成程度进行价值判断的教学评价,同时它还能提供教学目标

的适切性和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有效性的信息或资料。(名)

17、校本研究:所谓校本研究,就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方法。

简述: 1、简述教学的三要素:(1)学生

<1>学生是一种专门的社会角色,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者。

<2>学生既是教育对象,有时教学活动的主体。

<3>学生具有独特个性,深信不断发展完善。

(2)教师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负责人。

<2>教师是特殊的专业技术人员。

(3)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是师生活动的客体。

<2>教学内容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核心成果。

<3>教学内容经过了教育化的加工处理。

<4>教学内容具有教育价值。

2、简述教育本质观有哪些学说?

特殊认识说:教学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有其特殊性。具体来说,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获得发展的特殊认识形式,教育性、间接性和有领导是它区别于其他人是活动的主要特点。

交往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具体来说,有的把交往视为教学背景,有的把交往视为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有的把交往视为教学内容乃至目标。

3、古代中国丰富的教学思想观及其研究方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认识关

二、以人性问题为核心的教学价值观

三、学思行结合的知行观

四、整体、辩证、直觉体悟的研究方法

4、简述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即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引、定向功能。

(2)激励功能,即教学目标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3)评价功能,即教学目标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不标准。

(4)聚合功能,即教学目标能够对教学系统内的其他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协调。

5、简述教学内容的特征:

(1)预成型。教学内容是从人类已有的精神成果中选择出来的精华。它不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愿望决定的,而是根据教学的目的先行确定的。

(2)与学生的相关性。正因为教学内容是预成的,所以必须尽可能地考虑教学内容对儿童的适宜性。

(3)基础性。中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并充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4)先进性。所谓先进性,是指教学内容是以当代科学最高、最新成果为起点的,也可以叫作高起点性。

6、简述教学行为与一般社会行为的区别:(1)教学行为价值的外在决定性。(2)教学行为目标的外部决定性。(3)教学行为主客体之间是不对等的关系。(4)教学行为具有意识性,但其水平因人而异。(5)教学行为负载的信息十分特殊。

7、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特点:

(1)废除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讲授,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教师辅导学生按“公约”个别自学。

(2)将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自学使用。

(3)设置成绩记录表,由教师和学生分别记录学习进度,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每个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更多地负责,也可以使学生管理简单化。

8、简述班级授课制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

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根据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1)在教学人员的安排上,以“班”为基本活动单位。(2)在教学活动程序的安排上,以“课”为组织单位。(3)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以“课时”为基本单位。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1)它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2)它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3)它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4)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1)它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2)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9、简述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

(1)按照学习者容易接纳的方式呈现材料。

(2)不受教师的同一控制来传送材料,这样学生可以对学多少以及何时学进行自我调控。

(3)使学习者调动不同感官体验材料,以全面体验信息。

(4)为学习者提供关于学科内容的重复的或不同的经验,促进学习者构建自己的理解或意义。

(5)以生动的形式引起并保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注意。

(6)提供激发学习者朝向学习目标努力的动机。

(7)超越时空限制,为学习者提供无法体验到的信息和知识,适应不同规模班级的需要。

10、为什么教育界人士称他为现代“教育评价之父”?

在八年研究的基础上,泰勒提出了着名的“泰勒评价原理”,即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并明确地提出了“教育评价”这一概念,开创了教育评价模式。而教育评价则是在“泰勒评价原理”的基础上发生与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科。

11、简述测验的设计:

(1)测验目标的确定。(2)测验内容的选取。(3)测验形式与题目形式的确定。(4)测验题目具体类型的确定与编制。(5)测验的题量与时限的确定。(6)测验题目的编制与组织。(7)测验的

评分与解释。

12、简述一个好教师必备的素质:1.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并有使这一关系与教学任务联系起来的能力。2.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3.明确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4.最好程度地利用有关资源的能力。5.适应新情况的自我判断能力。

论述评析题: 1、论述杜威的教育教学思想:

一、教育哲学观

杜威哲学的特征是“经验自然主义”或自然主义的经验主义。他认为实际经验的过程和教育之间有着紧密的和必要的练习;新教学哲学信奉某种经验的和实验的哲学、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

二、儿童观

杜威对传统的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杜威明确提出:儿童是起点,儿童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三、知识观和经验课程观

以“教育即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形成新的课程观、知识观。经验在杜威的思想中,既是课程理论的基础,也是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基础。杜威将知识看成是一个通过学习活动连续构成、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知识是生成、发展的过程,这是一种生成性的、构成性的知识观。

四、做中学的学习观

基于“经验来自行动”和“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过程”这两天基本原则,杜威认为儿童主要是通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与发展。杜威所说的活动具有以下特点:能动的活动,社会性的活动,身心统一的活动,探究性的活动。

评价:总的来看,杜威在思想体系中所突出的是,在成人指导下,儿童能动的、有理智参与的、对事物的实际活动是儿童生长、发展的基本力量和机制。但他片面强调了儿童的能动作用,忽视了老师对课堂的指导、控制作用。此外,他在“做”中学的教育教学观,片面强调了直接经验,否定了间接经验,片面强调了感性知识,降低了理论作用,破坏了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

2、论述学习策略的训练步骤:

(1)激活与保持良好的注意、情绪与动机状态。这一步不仅要使心理活动处于觉醒与兴奋状态,更要激活同当前学习活动有关的所有因素与学习方法关系的意识。

(2)分析学习情境。这一步要求学生把握有关学什么、何时学、在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估计自己的学习风格等,以提供选择学习方法的依据。

(3)选择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这一步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学习情境的有关因素与学习方法的关系,确定学习的时间安排表,把学习任务分为具体的几个部分,列出可能需要的学习方法。

(4)执行学习计划,实际的使用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这一步骤要求学习监控性地检查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地把有关学习变量与所实施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联系起来对照检查,一股极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法所能达到的效果。

(5)维持或更改已选用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这一步骤要求学生对监控结果做出反应,如果监控结果令人满意,可维持原有方法;反之,则重新评价或修改原有计划与方法。

(6)总结性地评价选用的学习计划与方法所达到的效果,作为这次学习分反馈与下次学习的准备。这一步骤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终结性评价,如果学习效果佳,说明原有学习方法与各种学习因素相互适合的水平高。

3、论述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内容:(1)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该领域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类目标。

(2)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该领域共分为接受、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3)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分为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

评价:优:(1)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兼顾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人的完整性,承认人不但是一种理性的存在,同时也是有血有肉的感情生命体,以此教学目标导引下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2)布鲁姆吧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细化的比较具体,他把教学目标分割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领域,而且认知领域又分为六个不同等级的目标,情感领域五个不同的层次,动作技能领域又分为七个层次。此外,布鲁姆及其合作者还就每个层次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释,相对于以往比较模糊的教学目标分类而言,这样清晰的划分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

缺:(1)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割成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每个领域又分割成不同分部分,每一部分又有具体的规定性,这样,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就被分割成彼此毫无联系的各个孤立的部分,从而破坏了目标系统完整性的和谐。

(2)布鲁姆关于各个领域内不同层次的分类有些不科学。

(3)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和能力可以通过可见的行为表现出来”为前提假设,这种假设存在一定的问题,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能力并非都是以行为表现出来的,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内在体验等一些隐性方面的收获不一定都能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4、评析特殊认识说:教学过程的特殊认识说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我国教学论专家王策三认为:“教学过程确实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任务、内容和整个活动,或是认识世界或是对世界的反映。它的特点就在于是学生个体的认识,主要是间接性的,有领导的,有教育性的。”而强调“学生个体的认识”之于人类历史的认识、科学家和艺术家及一切从事各种工作的人们的认识的特殊性,是“教育性的认识”。由于其重视对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特殊性的分析而产生巨大影响,同样也由于仅仅从认识角度看待教学过程而表现出相当大的局限性。

5、评析交往说:教学过程的交往说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是在有知识和经验的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和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的特殊场合,师生间的交往就是教学存在本身。近年来,这一观点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以获得比较普遍的认可,随着教学基本理论特别是教学哲学理论研究的不断开拓和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教学与交往的关系问题。

6、评析戴尔的“经验之塔”教学理论:

内容:

(1)“做”的经验。有目的的直接经验;设计的实验;演戏的经验。

(2)“观察”的经验。观摩示范;见习旅行;参观展览;教育电视;电影;录音、无线电、静止画面。

(3)“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言语符号。

评价:这一过程中,教学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视听媒体为学习者提供了替代性经验。但是,强调实际经验的重要性,并不等于说一切学习都要从直接经验开始,这里更关注的是要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以使学习者较好地理解概念。因此,“经验之塔”提供了一套在特定情境中学习抽象概念的适当方法。

大题目: 1、结合实例阐述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步骤:(大题目)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将这单元放在前面主要是以儿童的生活圈为序逐步展开教育,先由家庭之中的人际关系入手,到学校中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再到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本单元以爱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学校老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无私的爱;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所给予的关爱。本单元努力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他人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爱他人。

本单元分为三个主题:一、家人的爱,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三、来自社会的爱。强调三个重点:一是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让学生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三是使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儿童

权益的法律条款,从中体会到这也是国家队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爱。

(一)细化、具体化目标

(二)分析、确定任务

(三)寻找教学起点(1)对学习者社会特征的分析

(2)对学习者预备技能的分析

(3)对学习者目标技能的分析

2、新课程理念下课程教学行为的转变:(1)教学角色行为的转变。(2)教学准备行为的转变。(3)教学实施行为的转变。(4)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活题,材料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