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试卷
姓名: 单位: 分数:
A.特殊风险预案 B.个别应急预案 C.特殊事件预案 D.重点风险预案 8、风险分析是应急预案编制的( )。 A.前提 B.基础 C.关键 D.条件
9、( )是指模拟脆弱性分析的结果,评估突发事件发生时,造成破坏(或伤害)的可能性,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年11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正式实施,表明我国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
A.2007 B.2008 C.2003 D.2000 2、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由( )主导。 A.社会组织 B.行政机关 C.党委机关 D.政府
3、《突发事件应对法》既授予政府充分的应急权力,又对其权力行使进行( )。 A.限制 B.规范 C.约束 D.扩展 4、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 )。
A.政府负责、群众参与、社会协同 B.党委负责、专家参与、社会协同 C.政府负责、专家参与、社会协同 D.党委负责、群众参与、社会协同 5、应急预案的重点是( )。
A.控制 B.应急准备 C.协调 D.指挥协调 6、应急指挥的核心是( )。 A.准备 B.控制 C.协调 D.响应
7、应急预案都可以采用基于应急任务或功能的“1+4”预案编制结构,即一个基本预案加上应急功能设置、( )、标准操作程序和支持附件构成。
以及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
A.风险分析 B.风险评估 C.风险识别 D.风险预测
10、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内容,按照各类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我国将突发事件分成( )级。
A.3 B.4 C.5 D.6
11、由于突发事件的处置往往需要协调动用大量的社会资源来共同应对,所以,我们明确提出应急管理统一由( )来领导。
A.党委 B.政府 C.地方政府 D.垂直应急指挥机构 12、( )是突发事件应对过程的第一阶段。 A.预测 B.预案 C.预警 D.预防
13、应急预案以危险源评价和( )预测为依据,作为预先制定的事件控制和抢险救灾方案,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
A.事故灾害后果 B.事件类型 C.事件发生过程 D.事故发生可能性 14、编制预案时要强调预案的( )。
A.预测、执行和评价 B.培训、宣传和演练 C.预警、可行和评估 D.演练、操作和培训 15、应急预案按行政区域可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和( )预案。 A.政府 B.企业 C.乡镇 D.机关
1
16、应急预案按突发事件的类型,可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 )预案。 A.社会安全事件 B.群体性事件 C.经济安全事件 D.恐怖安全事件
17、专项预案对应急的形式、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阐述,具有较强的( )。 A.协同性 B.紧迫性 C.针对性 D.实用性
18、我国的应急预案框架体系,是近几年来通过自上而下的推动,高效率地建立起来的,其直接起因是( )带给我们的深刻经验教训。
A.2001年美国9·11事件 B.2003非典事件 C.2008年汶川大地震事件 D.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事件
19、所谓预警机制是指根据有关突发事件的( ),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确定相应预警级别,标示预警颜色,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的机制。
A.预测信息 B.风险评估结果 C.监测信息 D.预测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 20、突发事件善后机制包括( )。
A.开展安抚工作、实施恢复重建计划和应急工作总结 B. 终止应急处置措施、实施恢复重建计划和应急工作总结C. 终止应急处置措施、及时开展安抚工作、实施恢复重建计划 D. 停止应急处置措施、及时开展安抚工作、实施恢复重建计划和应急工作总结
3、应急管理应包含的基本任务是:( )。 A.危机预警 B.风险认知 C. 危险处置 D.危机控制 4、风险认知应包括:( )。
A.风险理论研究 B.风险知识宣传 C. 风险工作绩效考核 D.风险应对能力培训和考评 5、突发事件的特点:( )。 A.不确定性 B.危害性 C. 紧迫性 D.复杂性
6、我国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将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7、《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所规定的主要制度:( )。
A.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制度 B.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制度 C.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制度 D.突发事件事后恢复与重建制度
8、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 )。 A.政府负责 B.专家参与 C. 社会协同 D.群众参与
9、做好突发事件损失评估工作要把握好几个关键:( )。 A.要及时 B.要全面 C.要客观 D.要民主
10、“一案三制”即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的( )。 A.管制 B.机制 C. 体制 D.法制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危机是和平进程的断点,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A.国家内部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B.形成了对基本价值的威胁 C. 卷入军事敌对行动的可能性极大 D.对威胁做出反应的时间有限 2、危机事态划分为以下不同的层次:( )。 A.个体危机 B.社会危机 C. 政治危机 D.自然危机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打“√”,错误打“×”)
1、突发性事件都是不可避免且时有发生的。( )
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危机事态是一个单层次的构成现象。( )
2
3、法制化可能对实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各方协调不利。( )
4、公众作为突发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其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是政府能否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一个关键因素。( )
5、一个地方政府应该有能力应对重大突发事件。( ) 6、应急管理要做到有预测,有预警,有预案。( ) 7、应对风险只是理论课题。( ) 8、应急管理是创造性建设活动。( )
9、危机控制就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险向危机的转化,特别是避免危机事态严重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 )
10、法制化有利于克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化倾向。( ) 11、应急管理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 12、公众或社会的参与可以增加政府实施应急管理的成本。( ) 13、我国目前应急管理体制具有非常完善的联动机制。( ) 14、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应急管理是一门科学。( )
15、编制应急预案,是把应对突发事件的成功做法规范化、制度化,明确今后如何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试述突发事件和公共事件的联系与区别。
3
2、什么是社会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哪几类?
3、简述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