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的发生包括( )与出现两个阶段。
. . . .
结果 未来 发生 起源
2、从教育学的意义上讲,人的发展通常指( ) 、心理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
. . . .
3、
植物的发展 人的身体 学生的发展 动物的身体
( )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 . . .
4、
五经 四书 学记 礼记
衡量教育测量的质量,可以采用信度、( )、难度、区分度4个指标。
.
效度
. . .
5、
纬度 经度 长度
( )是根据国家性质和法律建立起来的教育机构系统和教育规范系统
. . . .
学校制度 教育制度 教育法规 学生手册
6、1.近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 )、学校教育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发展目标的全面性。
. . . .
教育的普及性 教学的限制性 教育的社会性 学生的差异性
7、道家,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派别,以( )、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
. . . .
孟子 荀子 老子 孔子
8、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非独立性、同一性。
.
间接性
. . .
9、
统一性 直接性 独立性
最早提出终身教育理论的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 )。
. 巴班斯基 . 杜威 . 保罗·郎格郎
.
布鲁纳
10、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 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毛泽东思想 .
马列主义
1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说教育具有( )。
. 无限性 . 一般性 . 短期性 .
长期性
12、( )是最早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
. 德国 . 美国 . 中国 .
法国
13、
在学校的正式课程中,主要有两种课程类型即学科课程和(. 活动课程
. 劳动课程 . 课外课程 .
学习课程
14、
( )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出发点。
. 为人民服务 .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 一切为为学生的身心发展 .
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材
15、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 表演法
.
.
演示法或参观法
)。
.
16、
感知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
. . . .
17、
发现法 演示法
参观法
中国近代以来教育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是( ),
. . . .
癸卯学制 壬戌学制 学制 新学制
18、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专制性、保守性、非生产性。
. . . .
相同性 等级性 差别性 原始性
19、个体社会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个体思想意识的( )、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个体职业角色和身份的社
.
社会化
. . .
个体化 观点化 集体化
20、中国从汉武帝的“( ),独尊儒术”起,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统治地位,并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 . . .
罢黜百家 董仲舒 焚书坑儒 法学
21、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哲学家、教育家沛西·能与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
. . . .
美国 法国 英国 德国
22、教育起源论有( )、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人的成长需要起源论。
. . . .
生物起源论 植物起源论 动物起源论 社会起源论
23、人的发展的特点( )、可教性、主观能动性。
.
规定性
. . .
24、
相同性 可塑性 差异性
现阶段我国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主体性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与适度超前相结合原则、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 . . .
25、
一般性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个体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
( )是对学校教育内容、标准和进程的总体安排。
. . . .
26、
作息 课程 教师 学生
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 )。
. . .
A. 新学制 C. 壬戌学制 六三三学制
.
癸卯学制
27、( )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指出教育具有巨大政治功能的思想家。
. . . .
弗洛伊德 柏拉图 荣格 杜威
28、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师、教育内容。
. . . .
学生 社会 教材 学校
29、( )是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家, 也是最早将教育建立在心理学体系上的人。
. . . .
多项选择题
奥尔波特 弗洛伊德 斯金纳 赫尔巴特
30、 教育评价按评价方法分为( )。
. .
客观评价 定量评价
. .
定性评价 价值评价
31、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要求在教育中( )素质教育观、教育全面效益观等思想。
. . . .
32、
片面发展教育观 树立终身教育观 全面发展教育观 现代大教育观
开展主题性班级活动的原则有以几个方面:目的性原则( )。
. . . .
多样性原则 计划性原则 主动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
33、 构成教育活动的要素包括( )教育方法手段、教育环境等。
. . . .
34、
受教者 教育措施 教育者 教育内容
学校管理基本内容包括( )。
. 班级与课堂管理 .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 教学与科研管理 .
学校资产管理
3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 . 信息技术教育 . 美育 . 体育
.
劳动技术教育
36、我国先后又建立了癸卯学制( )戊辰学制。
. 壬戌学制
. 壬子癸丑学制
. 国家学制 .
辛酉学制
37、
研究报告和论文的题目一般具有三个特征:( )。. 准确 . 新颖 . 简洁
.
大方
38、
教育评价的类型按评价范围分为( )。
5个方面。)等
. . . .
微观教育评价 中观教育评价 主观教育评价 宏观教育评价
39、常用的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包括( )四种方式。
. . . .
40、
讲解 讲演 讲述 讲读
结合课程管理体制的多级化趋势,我国学校课程可划分为( )。
. . . .
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 社会课程
41、教育的属性包括:永恒性、生产性、历史性、继承性( )。
. . . .
判断题
长期性 民族性 社会性
相对独立性
42、“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这一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之中。( )
. .
A.√ B.×
43、道家不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其思想精髓是“无为”与“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 .
A.√ B.×
44、自然环境中的构成因素很多,包括光照、空气、气候、污染、地质构造等等,这些众多的因素都影响着生
. .
A.√ B.×
45、“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与个体的道德认知、情感、实践等心理、行为能力相关的观念。( )
. .
A.√ B.×
46、古雅典产生了文法学校、弦琴学校、体操学校以及青年军训团等教育机构。( )
. .
A.√ B.×
47、教育不产生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两个方面::一是生存的需要;另一个则是群体协调的需要。( )
. .
A.√ B.×
48、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师生交往,并在教学实践中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话构成了新的师生关系——“我—
. .
A.√ B.×
49、学生的学习是漫无目的的,学什么、怎么学,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而且学习的方向还要符合社会
. .
A.√ B.×
50、生物起源论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
. .
A.√ B.×
51、职业是社会化的集中体现,社会职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是社会发展是否成熟的重
. .
A.√ B.×
5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工作关系、教师与学生间衍生出人际关系。( )
. .
A.√ B.×
53、荀子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不是指得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
A.√ B.×
54、荀子则认为教育目标在化性起伪,使人初为士,次为君子,最后为圣人。( )
. .
A.√ B.×
55、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归结为遗传、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二个方面
. .
A.√ B.×
56、教育本质“上层建筑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育属于精神生活,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
A.√
.
B.×
57、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才拉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序幕。( )
. .
A.√ B.×
58、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由教师需综合地完成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品质和任教育学原理务所
. .
A.√ B.×
59、夏代,作为有较为完整形态的第一个王朝,就开始了较早的形式化教育,设置了“序”“校”学校。( )
. .
A.√ B.×
60、社会发展,从广义上讲不是指整个人类社会向前运动的过程,包括了社会的 流动与变迁。( )
. .
主观题
A.√ B.×
61、简述什么是校本课程。
参考答案:
校本课程亦称学校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而开发的课程,它是根据学校自身实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62、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
参考答案:
(1)诊断功能。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教育者为调控进程必须通过教育
指导功能。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指导,领导者对教师进行指导,
价。(3)通过教育评价可以使教育者知道自己的功过,使教育者和学生懂得自
了解学校的成绩和不足,所以教育评价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具有激励功
实现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教育评价方案中的指标体系都有明确的指标项目和目标和方向。因此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功能。
63、 简答“遗传决定论”。
参考答案:
答:“遗传决定论”是一种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教育思想。(1.5
分)辩证唯物主义认
作用,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1.5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我们反对“遗传决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它的因素,是一种片面的观点。(2分)
64、 简答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参考答案:
答: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包括。(0.5
分)(1)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分)。(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这要比动物通过遗传方式传递信息具有极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1.5分)
65、 简述教育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质量规定。狭义的教育目的,即学校教育的目的。
66、 简答你所了解有关布鲁姆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
答:第一,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0.5
分)布鲁姆主张在实际中帮助每一个儿童挖掘他们在
学会所教授的大多数内容。布卢姆和他的助手及同事们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实验,提出了“为掌学思想。为掌握而教的教学方法分五步:一是确定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二是制定实施教学计划;存在的问题给学生第二次学习机会;五是有针对性地再讲述有关内容。根据布卢姆的主张,只要教的进步给予反馈的经常评价测验,并且教师和学生两者都了解期望于他们的是什么,那么,90%以上第二,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6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第三,关于“人类特性”的独特见解。布卢姆1964年曾将环境因素对人类特性的影响这个问题作的儿童和在富裕的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之间,就保守的估计而言,智商相差20。布卢姆还指出,早激作用)是与其后来的成功相一致的。(1.5分)
67、简述教育学的特点。
参考答案:
教育学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当代科学发展呈现出各门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
一门研究人的成长与发展的理论,由于其涉及的相关理论众多,其学科综合性
(2)实践性。教育科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理论研究工作,它的理论来自并最终要接受教育、教学实践和广大教育实践者的检查和鉴定。
(3)层次性。教育科学是一个内部结构具有层次递进性的有序的独立系统,一步深入,这种特性更为明显的表现出来。
68、 简答如何理解“人的发展”。
参考答案:
答:“人的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解。(1分)第一种是把人的发展和物种发展史联系起及进化的过程。(1分)第二种是把人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联系起来,从而看成是一个人从胚胎到目的是要增进人的发展,因为教育的一切功能与价值都是通过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而得以实现和表
69、论述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参考答案:
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途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
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首先,以教学为主是学
学校与工、农、商等其他部门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其次,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
工作比重最大,教学的计划性、系统性比其他途径更强,能更充分地发挥教育
展。再次,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让学生掌握间接经验是教学
有效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智慧,让学生站在更高的
用。最后,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要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进行自我主。
我们必须正确理解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以教学为主,说明教学是
不是惟一的工作,学校的其它工作应围绕中心工作来组织开展。学校在保证教还应充分利用其他教育途径,使多种途径协调发挥育人的功能。
70、论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参考答案:
答: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技术及其教育运用的普及,推动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引起人类教育在理
方法与手段、管理与评价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变革。但是,教育有其历史继承性,即使到了信息社会多教育现象还会存在,一些重要的教育特征被保留;同时,社会的新变化又教育发生变革,出现新较为充分的认识,因此,此处主要谈谈网络对教育的影响。(2分)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育信息则主要是以光驱、软盘为载体、以光电形式呈现,以网络、存在方式则可称为“数码存在”;其特点是教育信息自身表达方式的可动性,能够对信息做具有“的意义在于教育存在的创新,是教育存在的一次重大革命;并将由此形成教育信息的数码存在与原
教育信息数码存在的出现引起了新的教育界面----人机界面的出现。这是一种“教师----机器机界面”);即教师与学生不处在同一时空(即异时空性),他们之间被教学机器隔开,师生之间教育”)。人机界面出现的意义在于教育能够超越时空限制,教与学可在时间上同步/异步、空间步的异地教育。因此,可以说,网络技术的教育运用已经引起了教育实践系统的巨大变革,也将引
“人机界面”的网络教育,由于信息是通过网络传送的,教育活动则在具有虚拟性的网络上生之间形成了网络教育场,师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间接的、虚拟化的教育活动。网络教育场的特点向互动的,但师生之间的情绪情感、人格态度影响较弱。根据对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运用的研究,网“三性”。“五化”即教育信息显示多媒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性”即开放性----异时空特征、非线性----个人化行为、交互性----参与者互动。基于网络的全球
动性的异时空代替地域性的同时空教育,足以在未来社会形成普遍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教育网络在的。(1分)
网络教育虽然是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的“面对面”,但是实际上仍然是“对面不相识”。因此于品德教育,二是缺乏人格示范,三是缺少情感感染,四是易误导注意力,五是有损身体健康:即外线导致抵抗力降低,沉溺于网络而成为“网虫”者运动减少则容易引起身体发胖、脊柱弯曲与腕蔽性、开放性易诱发变态行为。六是诱发网络犯罪(1分)
基于以上对网络教育与面授教育的优点与缺陷的分析,在网络教育已与面授教育并称为“教育未来发展的答案自然是二者的整合。因此,未来的教育将是:①网络与课堂并举。同时空的面授教的优势与课堂的优势互补,创造更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1分)②完成师生角色观的转变。教师角色由“受”到“取”(即被动到自动),同时调动师生的主体性。(1分)③发挥网络“知识海网络的内容开放性、过程非线性,让学生在知识“海洋”中翱翔,促进学生智商的发展。同时改造接,让网络高技术而产生高接近,实现互主体间的一“网”情深,消解隔膜。(1分)④发挥学校实性以及面授的品德教育、人格示范、情感熏陶作用,让学生在“沙龙”中感染,促进学生情商的息,增强影响力、说服力,为品德形成、人格成长与情感发展教育提供充分有力的知识基础。(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