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复习所用教材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缪代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二、 考试题型介绍
1. 单项选择题,5题,每题4分,共20分; 2. 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 3. 简答题,4题,每题10分,共20分; 4. 论述题,1题,共20分。
三、考试相关概念、知识点、例题归纳
1.供给定理
供给定理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时,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2.总需求
总需求是指给定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想要支出的总额。因此,总需求反映的是经济中不同经济实体的总支出,包括消费者购买食品,政府购买坦克,企业购买汽车等等。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有价格水平、居民的收入,对未来的预期,以及税收、政府支出、货币供给等政策变量。
3.总供给
总供给是指给定现行价格、生产能力和成本,所有企业想要生产并出售的产品总量。当不考虑自给性产品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总产出恒等于总收入。
4.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 5.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
与劳务) 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6.边际储蓄倾向
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它也与边际消费倾向呈反方向变动。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7. 引致需求
又称“派生需求”。指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而引起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这种需求来自厂商。相对而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称之为直接需求。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于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企业,而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是为了生产,从中获得利润。企业购买生产要素并不是一次经济行为的终结。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利润并不取决于其自身,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要看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其产品支付足够的价格。如果不存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则厂商就无法从生产和销售中获得收益,从而也不会去购买生产资料和生产产品。或者说,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引致和派生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某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的形态,是从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的最终产品的需求曲线派生出来的。
8.西方需求管理的政策
(1)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宏观经济的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调控的方式。其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总需求决定论。依照凯恩斯主义理论,经济出现萧条的关键在于总需求不足,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也应借用于总需求管理政策。
(2)总需求管理政策的目标一般认为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在封闭经济中,短期主要是实现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
(3)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可以借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4)总需求管理的政策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限制条件。①经济态势和程度判断方面的困难;②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时滞;③宏观经济政策作用的不确定性。不过,尽管西方的需求管理政策并非万能的,但不可否认它对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借鉴这些理论和政策将是有益的。
9.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主要是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需求货币是出于
货币在所有资产形式中具有最高的流动性,具体表现为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资动机。交易动机是指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凯恩斯认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主要取决于收入。这种货币需求量和收入的关系可表示为L1=L1(y),对于投机动机所导致的对货币的需求,凯恩斯认为主要取决于利率,这可表示为L2=L2(y)。
因此,在凯恩斯看来,对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于是货币的总需求可表示为:L= L1(y)+L2(y)
其中是L1收入y的增函数,L2是利率r的减函数。 10. 预防偏好
在预防动机下形成的货币需求量叫做预防余额。 11. 税收乘数
Kx=1/1-MPC+MPC*MPT+MPM,政府税收对国民收入起着收缩的作用。 12.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第一、市场上有很多的买者和卖者供给者和需求者都非常多,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买或不买,卖或不卖都不会对整个产品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厂商和消费者都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第二、同一行业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
第三、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厂商进入一个行业不存在障碍,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在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在此过程中,优胜劣汰,缺乏效率的企业会被淘汰
第四、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也就是厂商和消费者都能掌握完全的信息
13.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经济学的两大基本假设是稀缺性假设和选择性假设。资源稀缺性,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多样无限的需求而言,满足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理性选择,是指资源配置,即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量多质优的经济物品,以便更好的满足人类的需要。
14.影响需求的因素
影响需求的因素多种多样,概括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商品本身的价格。商品本身的价格引起该商品的需求量反方向变动,即需求定理。(2)相关商品的价格。许多商品之间存在着相关的联系。在互补关系的商品中,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就下降,反之亦然。在替代关系的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上升,反之亦然。(3)收入水平和分配平等程度。平均收入水平增加,收入分配趋向平等,会使需求增加,反之则下降。(4)消费偏好。社会消费风尚的变化,会促使消费者在商品价格未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增加或减少对某商品的需求。(5)人口数量与结构。人口数量的增减直接影响需求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动主要影响需求的结构,进而影响某些商品的需求。(6)政府的经济政策。例如,偏紧的财政政策会抑制消费需求,而鼓励消费的信贷政策制度则会增加需求。(7)消费者对于未来的预期。消费者对于自己收入水平、对商品价格水平的预期直接影响其消费欲望。如果预期未来的收入水平增加,商品价格水平也会上升,则消费者会增加目前的需求与消费;反之会减少目前的需求与消费。
15.需求定理
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引起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反方向变动,即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商品的价格上升,则该商品的需求下降。
16.影响供给因素
影响供给的因素多种多样,概括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商品本身的价格。即根据供求定理,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引起供给量同方向变动。(2)相关商品的价格。两种互补商品之间,甲商品价格下跌会减少乙商品的供给,使乙商品供给曲线左移。两种替代商品之间,甲商品的价格下跌会使乙商品的供给增加,反之减少。(3)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价格下降,会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企业就愿意增加供给,甚至愿意比以前更低的价格提供相同数量的商品。所以,生产要素的价格下跌会使供给曲线右移,相反则供给曲线左移。(4)厂商目标。经济学一般假定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即利润大小决定厂商供给多少,但厂商有时也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最大化以及政治、道义、名誉等目标而决定其供给。(5)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有可能在给定资源条件下更便宜地生产商品,或者说以同样的资源生产出
更多的商品。(6)政府的政策。政府的财政政策、价格政策、产业政策、分配政策、货币政策等会刺激或抑制供给。(7)厂商预期。乐观的预期会增加供给;反之减少。(8)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政治制度等。
17.需求与供给的均衡
均衡是指供给与需求达到了平衡的状态。在曲线图上,均衡是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点,该点的价格为均衡价格。
18.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量随着价格的变化而拜年话,但是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供给量对于价格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价格下跌10%,供给量可能上升20%,也可能仅上升5%。根据不同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大小,一般把商品分为五类,即供给富有弹性、供给缺乏弹性、供给单位弹性、供给弹性无限大、供给无弹性。比如当商品是供给缺乏弹性的时候,商品价格变化的幅度往往大于供给量变化幅度。
19.租金
“租金”是指固定供给的一般资源的价格。地租是当地土地供给固定时的土地服务价格。因而租金只与固定不变的土地有关。但在很多情况下,不仅土地可以看成固定不变的,而且有许多其他资源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看成时固定不变的。“准租金”被定义为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短期内固定生产要素带来的收益。“经济租金”指要素收入超出“使用该要素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的部分。“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相当于机会成本,要素收入减去机会成本还有剩余的话,这部分剩余就是生产者剩余。
20.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
无差异曲线是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U=f(X1,X2),其中,X1和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U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由于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序数效用,所以,这里的U只需表示某一个效用水平,而不在乎其具体数值的大小。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第二,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值且凸向原点。
无差异曲线不仅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而且,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随着商品1的数量的连续增加,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21.失业及原因
失业分为需求不足的失业(又叫周期性失业)与充分就业状态下的自然失业。经济学意义上的失业与统计学意义上的失业是不同的。凯恩斯认为失业的原因是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时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时均衡的国民收入。造成国民收入的原因则是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导致消费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造成投资需求不足;流动偏好规律使利息率的下降有一个最低限度,无法拉开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差距以便刺激投资。其结果是总需求不足,出现紧缩缺口。充分就业状态下的自然失业有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临时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例如,老工人退休、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老交替过程,人们出于某种原因放弃原来的工作或被解雇,以及转移到新的地区,寻找新工作的过程等。无论是年轻人开始进入或妇女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还是原来有工作的人变换工作,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在任何情况下,总会存在一定的摩擦性失业。即使在劳动力供给与对劳动力的需求在职业、技能、地区分布等结构上完全相符,不存在需求不足的紧缩缺口的条件下,仍会存在摩擦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迅速变化,使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适应劳动力的需求结构的变动,从而产生结构性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失业与空位”并存,劳动者很难找到与自己的技能、职业、居住地区相符合的工作。例如,在有些现代西方国家,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汽车工业开始走向衰落,对汽车工人的需求减少,从而引起了汽车工业工人的失业。例如建筑业遇到坏天气,建筑施工不得不停下来,工人可能会面临失业。季节性失业对农业、旅游业、餐饮业的影响比较明显,如海滨胜地的家庭妇女在假日季节里去餐馆当帮手、城里做工的民工农忙时会返回农村等,他们的工作都是季节性的。西方经济学者认为,自然失业使不可避免的,因而,即使存在自然性失业,也可以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22.某商品X的需求函数为:QX=72-6PX+18PY+0.05I,当PX=20,PY=10,I=6000时,问:
(1)产品X的价格弹性是多少?(2)产品X的交叉弹性是多少?(3)产品x的收入弹性是多少?
答:
(1) 产品X价格弹性为: (2)产品X的交叉弹性为: (3)产品X的收入弹性为: 考点涉及需求价格弹性p54-55
需求量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但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时不一样的,价格下跌10%,需求量可能增加2%,也可能增加20%。经济学用不同商品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来表示这种区别。
E_d=-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Q)/Q)/((△P)/P)=-(△Q)/(△P) P/Q
公式中,Q是需求量,△Q是需求量增量,P是价格,△P是价格增量,E_d是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_d是负值 ,表示价格变化引起需求量反方向变化。它还可以用微分公式表示:
E_d=-dQ/dP P/Q
需求弹性是需求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除了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弹性外),还有需求交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 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 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 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交叉价格弹性公式为:
E_c=((△Qx)/Qx)/((△Py)/Py)=(△Qx)/(△Py) Py/Qx
需求收入弹性被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的一般表达式为:
E_m=((△Q)/Q)/((△I)/I)
请同学们一定要根据以上资料并参照教材相关知识备考,以上资料并非原题,但是很有参考借鉴意义,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