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苗家儿童庆丰收

苗家儿童庆丰收

2023-06-20 来源:乌哈旅游


苗家儿童庆丰收

教学目标:

1.通过《苗家儿童庆丰收》的演唱,感受贵州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苗族民间音乐的美感和苗族儿童的生活情趣。

2.通过组织学生学习简单的苗族舞蹈,调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其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促进其良好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协调能力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的情绪,在较为准确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苗族歌舞的表演。

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磁带、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苗家山寨去看一看,苗家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同学们有兴趣吗?好,让我们乘上音乐列车,出发吧!

1.跟着音乐做律动。

二、创设情景,感受音乐

1. 播放课件,(介绍苗族民间风情)

师:同学们都看的很认真,苗族人民不仅能歌善舞,而且热情好客。当远方的客人来到苗家山寨,他们会用美酒、歌舞来欢迎客人。你们听!

2.播放歌曲第一遍,让学生聆听。

3.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那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一起读《苗家儿童庆丰收》。同学们,在这首歌曲里有两种乐器,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试着把它找出来好吗?

播放歌曲第二遍。

4.老师提问乐器的名称,学生回答后。播放乐器图片,给同学们介绍。

5.在这首歌曲中还有一些串联的鼓点,你能在歌曲中找一找、并试着用拍手表示出来吗?

播放歌曲第三遍。

6.出示节奏图谱,请学生拍一拍。

7.出示歌词,请同学们跟老师有节奏的边读歌词。

师提问:歌曲中哪两句歌词完全一样?那听一听这两句旋律相同吗?听的过程中可以

小声跟着唱一唱!

播放歌曲第四遍。

8.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出示两个不同的“6”,老师范唱旋律,请学生说出两个6音,并让学生跟琴唱这两句旋律。

9.让学生完整跟唱歌曲,提问: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演唱?

学生跟唱一遍歌曲,然后跟琴演唱,分组演唱歌曲。

10.全体跟歌曲伴奏演唱。师:苗家儿童庆祝丰收,越唱越高兴,让老师听一听同学们欢乐的歌声!

三、苗舞表演、深化体验

师:热情好客的苗族人民为了感谢同学们优美的歌声,特别邀请我们加入他们的舞蹈行列中,和他们一起来跳舞。你们愿意吗?

1.教师进行简单苗族舞蹈动作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2.男、女生分别练习动作;

3.组织学生围成两个圆进行苗舞表演,一部分唱歌,一部分跳舞;

4.观看苗族歌舞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的音乐旅程同学们开心吗?那你都收获了些什么?

让我们吹起芦笙,跳起舞蹈到苗寨和那里的小朋友联欢去吧……

教学反思

“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课程标准》渗透的核心理念。的确,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小学音乐课,我们不可能培养一代人都成为未来的音乐家,国家也不需要新一代都成为音乐家。那么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就需要我们通过艺术的教育手段去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的能力,提高其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毫无疑义,“以审美为核心”的要求,正是出于这个基点而来的。

就小学音乐教学来说,如何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呢?我认为,应该把握好“感受”与“检验”这两个关键环节。

《苗家儿童庆丰收》这首歌曲是根据苗族声变调的旋律填词而成的。表现了苗家儿童吹起芦笙、敲起铜鼓,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歌曲旋律欢快、跳跃、流畅、节奏感较强,具有舞蹈性和浓烈的苗族民间音乐风格。

为了切实体现审美教育,我将本课的目标设定为:

1.通过《苗家儿童庆丰收》的演唱,感受贵州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苗族民间音乐的美感和苗族儿童的生活情趣。

2.通过组织学生学习简单苗族集体舞,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其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其良好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协调能力的形成。

根据作品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着力抓住“感受与体验”这两个实施审美教育的关键环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全课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激趣导入;二、感受苗族人文风情;三、在演唱中体验;四、在表演实践中深化体验。课开始时,我以导游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面前,以带领大家去一个“既遥远又神秘”的地方旅游为“悬念”,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以组织律动的方式拉开序幕,将组织教学、音乐韵律感的培养有机渗透其中,使课前的三分钟形成了全体参与动起来的局面。为深入理解《苗家儿童庆丰收》这首作品的内涵作了铺垫。

从现在学生的情况看,他们虽然曾通过电视等媒体,对苗族民间风情有所见闻,但获取的信息毕竟非常零散,难以对苗族相关文化形成印象。特别是城里的孩子上山下乡的时间很少,难以得到亲自去苗寨体验民间音乐的机会。因而,我特地精选了由贵州省政协、贵州电视台共同录制的VCD作为课程资源,编辑制作了课件,随即将苗族音乐、舞蹈中的精彩画面展示给学生,让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去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其从看中充分感受苗族的人文风情,孩子们在这艺术的氛围和感受中获得了审美的愉悦。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活动之中。本课从一开始剪辑的苗族山歌、芦笙独奏曲,到后面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听磁带范唱等环节,都是让孩子们从听中充分感受苗族音乐特有的音韵美。同时,还利用有趣的课件帮助他们快速地归纳和记忆歌词。尔后,再以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多种形式练唱歌曲,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旋律美。课后许多学生都对我说:“老师,上了这节课后这首歌曲经常在班里传唱。”我想,如果通过我们的教学,能够使音乐深深地在学生的心中扎下根来,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和

期盼的结果吗?

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它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乐课堂教学应更多地建立在参与和感受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动”起来、“舞”起来才会对音乐有真正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学跳了简单的苗族舞蹈,并让孩子们围成了大自,以苗族特有的困舞的形式进行苗族歌舞表演,这也将本课推向了高潮。从孩子们的笑脸和投人的表演中,可以看出他们真正融人了音乐,充分感受和体验了音乐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这种乐趣来自于他们全方位的主动参与、来自于他们对苗族民间风情的感受和体验、来自于他们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总之,审美是音乐家教育的核心,音乐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呢?我认为把握好感受和体验这两个关键环节尤为重要。

贾艺群

201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