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音乐文献学

音乐文献学

2023-06-23 来源:乌哈旅游


音乐文献; 音乐文献是指记录人类音乐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音乐文献学:音乐文献学是音乐学研究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由文献学和音乐学相互交叉渗透而派生出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音乐文献学是运用普通文献学理论和方法,以音乐文献和音乐文献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其形态演变、社会流传和整理利用特殊规律,并为音乐活动提供文献信息保障的一门专科文献学(郭小林/2008)。

目录学: 具体来说,它包括学术研究的目录学和如何编制古籍目录的目录学.

版本学;是研究版本的特征和差异,鉴别其真伪优劣,辨明其产生与发展的学问。

校勘学:是研究和总结校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除对文献材料发生错误的规律进行总结外,还对校勘的作用、方法、据以校勘的资料、校勘者应具备的条件、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等进行探索,是在长期校勘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科。

四部分类法:四分法也叫四部分类法,始创于郑默、荀勖。荀勖《中经新簿》四分法:甲:六艺、小学。乙:古诸子、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丙: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丁:诗赋、图赞、汲冢书。 十通:《十通》是十部典章制度通史书的通称。唐 杜佑《通典》、《续通典》、《清朝通典》(《皇朝通典》)。宋 郑樵《通志》、《续通志》、《清朝通志》(《皇朝通志》)。元 马端临《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清朝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

十二律:中国古代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12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以上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合称¡°六律六吕¡±。十二律有时称为¡°正律¡±,乃对其半律(高八度各律)与倍律(低八度各律)而言。 《礼记·乐记》; 礼记》亦称《小戴礼记》,简称《记》,它是先秦至汉初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西汉戴圣编撰,凡四十九篇。《乐记》为《礼记》中的一篇,一说为战国初公孙尼子作,一说为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作,原有二十三篇,今存十一篇,是我国古代最重要、最系统的音乐论著。内容涉及音乐的本源、特征、美感、社会功用,以及乐与礼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古乐与新声的关系等方面,是先秦音乐思想的总结与发展。 《吕氏春秋·古乐》:《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吕不韦及其门客共同编写,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计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音初》是《吕氏春秋·季夏纪》中的一篇,内容主要是关于音乐起源的论说。《古乐》是《吕氏春秋·仲夏纪》中的一篇,记载关于远古音乐的传说。 《琴操》:《琴操》二卷,东汉蔡邕所撰。《琴操》是现存最早解说琴曲作品的专著,原书已佚,今仅存辑本。内容包括歌诗五首、九引、十二操和河间杂歌二十多首。书中对每首作品的有关故事内容都作了介绍,带有浓厚的民间传奇的色彩,内容与正史记载不同,所以被视为汇集许多民间传说而成。书中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先秦的题材,只有二、三首为西汉题材,大多附有歌辞,反映了早期作品的特点。 《乐府杂录》:《乐府杂录》一卷,唐段安节撰。 书中首列唐9部乐 ,次列歌、舞、俳优3条,然后是乐器14条 ,乐曲13条 ,其中大多是有关音乐源流方面的考证,也兼谈一些演奏者的姓氏和轶事,最后为唐乐律宫调《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乐府杂录》较完整地收录了有关唐代礼乐制度、音乐、舞蹈、百戏的专门资料,书中所记唐玄宗以后乐部、歌舞、杂戏、乐器、乐曲、乐律宫调以及一些演奏者的姓名和轶事,涉及大量俗乐,为研究唐代乐舞提供了的重要资料。 《琴史》:《琴史》六卷,北宋朱长文撰。 《琴史》是现存最早的七弦琴史专著,全书分两部分,前五卷按时代顺序收录了156位与琴相关的人物事迹,有所评论和考辨;末卷为琴艺的专题论述,分11篇,其中前几篇多论律吕制度,后几篇综论史事,颇有精辟之论。《琴史》是研究古代七弦琴史的重要著作,作者将历代散见的有关史料首次进行了汇集和整理,凡经史百家,稗官小说,莫不旁搜博取,并对有关史料的真伪提出了自己见解,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乐书》:《乐书》是中国历史上较早出现的一部音乐百科著作,北宋陈旸撰。 全书共200卷,第一部分为《训义 》共95卷,主要摘录《礼记》、《周礼》、《仪礼》、《诗经》、《尚书》、《春秋》、《周易》、《孝经》、《论语》、《孟子》等10种经书中有关音乐的章节 ,逐条逐句加以解释 。第二部分为《乐图论》105卷,论述十二律、五声、八音、历代乐章、乐舞、杂乐、百戏等,对前

代和宋代的雅乐、俗乐、胡乐及乐器,均有较详尽的说明,并附插图540 幅。该书篇章有1124条之多,渊博宏大,对当时的古今中外音乐资料几乎无所不包,尤其可贵的是包括了许多民间及外来音乐资料。 《闲情偶寄》:《闲情偶寄》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明末清初李渔撰。 《闲情偶寄》六卷,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 、种植 、颐养等8部,其中词曲论述艺术创作,演习和声容论述舞台艺术。其余内容较为驳杂,包括饮食、营造、园林建筑等。涉及戏曲理论的只有《词曲部》、《 演习部 》、《声容部》,故后人裁篇别出,辑为《李笠翁曲话》 《乐律全书》:《乐律全书》 47卷,中国明代有关乐舞律历的百科性质的专著,明代朱载堉撰。《乐律全书》由《律学新说》、《乐学新说》、《算学新说》 、《历学新说》 、《律吕精义》等15种著作汇刊而成。其中《律吕精义》内外两篇,阐述乐律新法密率,在理论上解决了历代在旋宫问题上存在的矛盾,是音乐史上最早用等比级数音律系统阐明十二平均律的科学巨著。 《古今图书集成》: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原纂,蒋廷锡等重新编校。 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原名《古今图书汇编》,是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编辑的大型类书,前后历时28年,共分6编32典。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 《中国音乐书谱志》:

二、简答题

古文献目录的通用体制包括哪些内容?书名。完整意义上的书名,包括书名、作者、篇(卷)数、成书的时间、地点等内容,它是关于一本图书的基本要素的说明。解题。又称提要、叙录、书录等,它是揭示某一图书的主要内容、写作动机、作者生平等内容. 小序。是指对某一类图书的主旨和特点进行归纳。

鉴别古籍版本的方法主要有哪些?鉴定古书,首先应注意其封面与牌记. 通过书名的冠词,有时可直接知道该书的写作年代, 验牌记, 读序、跋, 考刻工, 查避讳, 看版式, 辨字体, 看纸墨, 对别本, 查著录 .,

古文献中常见的错讹类型有哪几种字形相近致误; 音读致误 ; 不明词义而误; 总之,从讹文从产生的原因来看,大致有形近而误、音同音近致误、不明词义而误、一字误为二字、二字误为一字等多种情况,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因形近而误。

古籍校勘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关于校勘书籍的方法,清人叶德辉提出“死校”与“活校”二法必须熟读全书内容,陈垣先生在《元典章校补释例》中,提出了新的校勘四法:1、本校法最好能烂熟于胸,这样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对校法,就是将一部书的不同版本进行对读,发现差异和错误就标示出来。对校法自汉代刘向校书就开始了; 陈垣先生认为,¡°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理校法,就是推理的校勘,是校勘的补充方法。学者当发现文献中的确存在着错误,没有足够的旁证资料可供比勘时,就不得不采用推理的方法来加以改正。学者使用理校法,主要是从语言、体例、史实三个方面着手的。

什么是会要、会典?二者有何区别?会要、会典是古代政书的一类,属于断代的典章制度史。会要与会典的区别: ①一般私人纂修者,多称¡°会要¡±;官方所修者,多称¡°会典¡±。 ②会要往往以类别分编,注重史实;会典多以职官制度为纲,侧重于制度法令。

什么是类书?它有何特点和功用? ①类书是辑录古籍里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类或按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用的工具书。类书实际上是古代百科全书,博采群书,资料丰富,内容广阔,分类编辑,因此得名. 第一,内容上广采博收,包罗宏富。 第二,编排上主要以类相从。 第三,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②可以校勘考证古籍。古籍在传抄、翻刻中常出错,而类书是摘录古书文句或篇章,其摘录的年代较早,故可用来校勘古籍。③辑录佚书。古籍在历代流传中,散失惨重,类书保存了不少散失古书的佚文。

现存唐宋时期的类书主要有哪些?唐代官修类书有三部,即欧阳洵等奉敕撰《艺文类聚》,许敬宗等奉敕撰《文馆词林》,徐坚奉敕撰《初学记》。私撰的有二部:虞世南撰《北堂书抄》,白居易撰《白氏六帖》。 宋朝,官修类书三部,即李昉等人编撰的《太平御览》,王钦若、杨亿修撰《册府元龟》、李昉主编《太平广记》。私撰类书有王应麟编《玉海》、吴淑的《事类赋》,高承的《事物纪原》等。

《汉书·艺文志》音乐文献编目的特点是什么?《汉书.艺文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目录文献,其中六艺略之乐类、诗赋略之歌诗类对西汉时期的音乐文献有较为集中的记述,为后人解汉代音乐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宋书·乐志》的音乐文献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宋书.乐志》效法《汉书.礼乐志》重史事的体例,以时代先后为顺序,记述了从黄帝到南朝刘宋时期的重要音乐史事,尤其详于三国两晋时期音乐史事记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②《宋书.乐志》首创在乐志中记录杂曲、杂乐舞及乐器八音的来源和流变,开创了分类记述音乐史实的体例,影响深远

现代多媒体音乐文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①音乐报刊大量增加,所刊专业性学术论文几乎涉及传统音乐研究和现代音乐研究的各个领域,且数量逐年递增。 ②音乐著作数量空前增加,涉及范围十分广阔,有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考古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宗教音乐 等。③重视乐谱的搜集整理,大型集成著作不断发展 。④各类音乐译著、音乐辞典、音乐工具书多达千余种,数量大幅度增长 。⑤音乐文献目录著作进一步发展。⑥磁质、光质类音乐文献空前增长,出版了各种难以数计的磁带录音资料、光盘音响资料 。⑦与音乐有关的网络信息发展迅猛,数据库检索迅速、方便,主要有CNKI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CDMD)、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CCND)、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CYBD)等。 阶段性特点:各种学术论文和音乐著作空前增多,涉及领域广阔,二者皆趋向于专门化、综合化、边缘化发展,出现了许多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音乐考古学、音乐文献学等新型论著,磁质、光质文献大量增加,实现了由¡°静态文献¡±向¡°动态文献¡±转变,网络数据库和网上音乐资源突飞猛进,逐渐成为人们学习和研究音乐、检索和利用音乐资料的主要信息平台。 三、论述题

试述中国古代音乐文献的分期及特点:①萌芽时期,从远古到夏商(公元前1046年以前)。以考古所见实物材料为主,文字记载为辅,有实物、绘画、文字三种载体的音乐史料,所承载的音乐信息均为零星片断的记录。②形成时期,从西周至秦汉(公元前1046—公元220年)这一时期的音乐史料主要有实物材料和文字记载两大类。以实物为主的考古材料增多,但居于次要地位,而以文字为主的文本记录虽然简略,但已成为音乐活动的主要记载形式,且由零星片段记载发展到成篇、成书的专门性著作,从而使中国音乐史料发展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文献时期。③展时期,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公元220年—960年)。这一时期的音乐史料以文献记载为主,音乐文献在内容、形式数量、类型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音乐文献数量大量增加,门类增多,乐谱类文献、器乐专论以及专门性的音乐著作发展迅速,并出现了许多反映民间俗乐内容的音乐文献以及收录各种音乐资料以供查检的类书体音乐文献。④成熟时期,从宋元至明清(公元960—1911年)。这一时期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雕板印刷术的普及,各种官私著述纷纷出版,民间戏曲、小说、唱本、乐谱大量刻印,音乐文献的品种、数量、类型、学术价值、印刷质量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音乐专著数量明显增多,成为记录各种音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新出现有戏曲音乐、宗教音乐以及音乐辑佚类著作,会要体、通典类史书中的音乐文献趋于系列化发展,出现了许多囊括百家、网罗古今音乐史料的大型图书,独立成篇或以论述音乐为主的篇章也大幅度增加,数量众多,主要见于文人学士的各种文集以及其它形式的图书中,材料较为分散。⑤变革时期,从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公元1912年—1949年)。这一时期由于西方音乐影响和文献记录技术提高,音乐文献的内容、形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书籍报刊大幅度增加。介绍和翻译西方音乐的著作成为主流,有关音乐教材、通俗读物、音乐教育等方面的著作大量出现,利用西方音乐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民族音乐、音乐史、乐律学等方面的论著显著增多,出现了音乐评论、乐曲解说、基本乐理、作曲技术、西洋器乐演奏法,指挥法等大量新型著作。⑥繁荣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1949年以后)这一时期随着音乐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及磁质、光质载体的出现,音乐文献发生了质的飞跃,内容进一步拓展延伸,类型和数量空前增加,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各种学术论文和音乐著作空前增多,涉及领域广阔,二者皆趋向于专门化、综合化、边缘化发展,出现了许多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音乐考古学、音乐文献学等新型论著,磁质、光质文献大量增加,实现了由“静态文献”向“动态文献”转变,网络数据库和网上音乐资源突飞猛进,逐渐成为人们学习和研究音乐、检索和利用音乐资料的主要信息平台。

试述中国近代音乐文献的类型及特点:音乐评论及研究,乐律学及音响学。音乐史及音乐家传记。,民族音乐理论,音乐教育理,论,基本乐理,作曲技术,声乐理论,大、中、小学音乐教材、音乐通俗读物以及西洋器乐理论与演奏法等。①西洋音乐对中国已有较广泛的影响,介绍西方音乐理论、作曲技术、声乐唱法、器乐演奏法等方面的著作增多,出现了一大批运用西方音乐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民族音乐、音乐史、乐律学等方面的著作②随着音乐教育广泛普及,音乐教育理论和音乐教材包括音乐普及读物的数量空前增多③音乐文献的种类丰富多彩,出现了音乐评论、民族音乐研究、中外音乐史、音响学、指挥法、音乐教育理论及教材、西洋器乐理论及演奏法等论著

试述中国现代音乐文献的类型及特点: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音乐考古学。宗教音乐。音乐文献整理。音乐工具书。乐谱集成 音乐概论及杂论,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指挥法,基本乐律与乐律学 音乐创作理论,声乐理论。器乐理论,音乐教育①这一时期的音乐文献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数量上都空前增加,不仅有音乐史、音乐理论、音乐教育等论著大量出版,而且还有音乐文献整理和一些集大成的鸿篇巨制之作,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间器乐集成》等。②随着音乐学自身的分化,现代音乐文献趋向于专门化、综合化、边缘化,出现了许多新门类著作,如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音乐考古学、宗教音乐研究等。③各门类音乐文献几乎都有翻译和介绍国外相关论著,其中不少音乐工作者还将西方音乐理论与中国音乐实际相结合,撰写出许多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著作。

④这一时期的音乐文献载体实现了质的飞跃,出现了磁质、光质等音响制品,同时有了体积小、容量大、检索迅速准确的电子版出版物、数据库。

试述中国音乐文献的总体特征①起源早、数量多、类型多种多样。 ②中国音乐文献与文学、史学、哲学等资料结合在一起,同时又与舞蹈、戏剧、绘画等艺术形式密切相关,内涵丰富广博,资料相对分散。③中国音乐文献的许多记载来源于境内各民族、各地域的音乐文化交流,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④中国音乐文献以叙事为主,多见记载前代或当时音乐活动的史料性著述,少见论述音乐创作、音乐理论的著作。总之,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很早就形成了对音乐艺术的独特认识和理解,其音乐叙事的内容和方式富有民族特点。正确掌握中国音乐文献的分期与特点,对于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较为广博的音乐资料来说,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试述《汉书》音乐文献的价值①《汉书.礼乐志》注重音乐史事记载,奠定了传统乐志的内容体例,为后来史书所效法,对后世乐志的编撰有极其深远的影响。②《汉书.礼乐志》的后半部分简要记述了先秦音乐发展简史,然后详细记述了西汉一代重要音乐史事,对于了解西汉音乐发展变化的情况具有很大价值。③《汉书.律历志》对五声、八音、十二律均有记述,尤其详于律数、律制记载,对于律学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④《汉书.艺文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目录文献,其中六艺略之乐类、诗赋略之歌诗类对西汉时期的音乐文献有较为集中的记述,为后人解汉代音乐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试述《隋书》音乐文献的价值①《隋书.音乐志》虽然追溯前代乐制,但主要记述了梁、陈、北齐、北周、隋五朝音乐史事,对于研究这一时期音乐史提供了重要史料。②《隋书.音乐志》记载有少数民族音乐和邻国音乐,对于研究少数民族和邻国音乐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③《隋书.律历志》所记校定历代容量、尺度之异同,对于汉魏六朝乐律之考证,极具参考价值。④《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第二部史志目录著作,所收录梁陈齐周隋五代官私典籍分经史子集四部著录,共47类、14466种、89666卷。其中有不少音乐文献目录,如经部乐类、集部总集类,对于了解唐以前音乐著作的种类和概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7. 试述《唐会要》乐类文献的内容与价值

①《唐会要》卷32《雅乐上》主要记述了唐朝乐制的沿革,详列大唐雅乐名称及其改名情况,便于了解各种雅乐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变化。②《唐会要》卷33《雅乐下》主要记载了唐朝各种乐曲、乐舞,有凯乐、燕乐、清乐、散乐等乐种,最后记述了四夷乐,对于深入了解唐代音乐歌舞发展的盛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③《唐会要》卷34记述了有关音乐理论和大量与音乐有关的史事,涉及音乐理论、音乐史事、乐工身份地位等记述,便于全面认识唐代音乐发展情况。④《唐会要》乐类文献保存有大量未经删减的诏令、奏议等原始资料,对考证史料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8.试述《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的内容与价值①《乐律典》卷1-36为乐律总部汇考,内容是太昊伏羲至清代乾隆年间4500余年较为重要的音乐史事,对于研究音乐史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②《乐律典》卷37为杂录,辑录了《尔雅》释器、释乐,唐段安式的《乐府杂录》、宋周密的《天基圣节排当乐次》、《南渡宫禁典仪》等有关内容。 ③乐律典》卷38-39为乐律总部总论,主要辑录了经史子集中对乐律问题等的重要论述。这部分内容便于我们了解古代音乐思想。④《乐律典》卷40-43为乐律总部艺文,主要辑录与音乐有关的历代文、赋、诗、词⑤《乐律典》卷44-46为乐律总部纪事杂录和外编,主要辑录了别史、杂史、杂家、别集、笔记、小说中的音乐史事,对于全面了解中国音乐发展史和古代宫调理论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⑥《乐律典》卷47-65为律吕部汇考,按时代顺序辑录了古代典籍中与律吕有关的篇章,这部分内容对于了解历代律制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价值。⑦《乐律典》卷66-69为律吕总论,辑录了历代较为重要的议论律吕的见解,对于全面深入研究律吕理论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⑧《乐律典》卷70为律吕部艺文,辑录有与律吕有关的赋、书、诗等作品,价值同上。⑨《乐律典》卷71为律吕部纪事、杂录、外编,价值同上。 ⑩《乐律典》卷72为声音部汇考、总论、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这部分内容对于研究音律具有重要价值。11《乐律典》卷73为啸部汇考、艺文、选举、纪事、杂录、外编,这部分内容对于研究声乐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2《乐律典》卷74-79为歌部汇考,按古文献时代顺序辑录有与歌有关的篇章片断,内容包括题解、歌的内容、与歌有关的议论、声歌总论等。这部分内容对于全面研究古代歌曲具有重要价值。13.《乐律典》卷80-84为歌部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价值同上。 14.《乐律典》卷85-88为舞部汇考、总论,按时代顺序,辑录了历代与乐舞有关的篇章和议论乐舞的篇章及片断。这部分内容对于全面研究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5.《乐律典》卷90为舞部纪事、杂录、外编,辑录有历代与乐舞有关史事杂录,价值同上。16.《乐律典》卷91-136为乐器,辑录有历代各种乐器的记载,内容包括汇考、图表、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尤其是绝大部分乐器史料都附有精美的画图,形象直观,对于了解古代乐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试述《乐律全书》的内容与价值《乐律全书》 47卷,中国明代有关乐舞律历的百科性质的专著,明代朱载堉撰。《乐律全书》由《律学新说》、《乐学新说》、《算学新说》 、《历学新说》 、《律吕精义》等15种著作汇刊而成。其中《律吕精义》内外两篇,阐述乐律新法密率,在理论上解决了历代在旋宫问题上存在的矛盾,是音乐史上最早用等比级数音律系统阐明十二平均律的科学巨著。 《乐律全书》作为一部音乐专著,首先以论述为主,全面总结和评述了历代音乐史料,富有创新和批判精神。 其次,记载了大量的乐谱、舞谱和乐器图,其中有许多是作者采自民间或亲自考察所得,说明该书在注重乐律理论研究的同时,相当重视音乐艺术实践。 再次,《乐律全书》对古代律吕理论研究,注重通过科学计算进行严密论证,注重通过实践、实验、实测检验也富有特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