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概念-1984年4月召开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在世界卫生组织会员国共同认可的《世界卫生组织法》中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而且应该是身心健全完满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医学模式-观察和解决医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称为医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关于医学问题的观念形式。
三级预防-也称综合预防,是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体现和具体措施,即以人群为对象,针对健康发展变化过程的不同时期,全方位地搞好预防,治疗和康复等保健服务。
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外部世界,即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力量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所必需的各种条件的综合体。人类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的空间中可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如空气、水、土壤、动植物、太阳辐射等。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改造了自然物质条件并在生产、生活和社交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如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人口状况、文化教育、卫生医疗服务等。
生物圈-地球表面是由大气、水、土壤、岩石构成的,适合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范围称生物圈。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生活环境的综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四部分,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食物链-是指共存于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多种生物,其中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为环节的链锁关系。 食物网-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关系往往错综复杂,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彼此连接成网状结构。
生物富集-许多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将通过食物链在各种生物体之间传递,导致生物体内的浓度逐渐增高超过了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
生态失调-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各种因素的影响超过其生态域值时,这种自动调节能力就随之降低或消失,引起结构与功能的失调,称为生态失调。
生态危机-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再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扩展,达到足以威胁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程度,称为生态危机。
矿物质-指人体中除碳、氢、氧、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出现外,余下有益于机体健康的元素,无论存在形式如何,含量多少,通称为矿物质。 常量元素-是指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上的矿物质,在人体含量较多的有钙镁钾钠硫磷氯等七种元素,占人体总成分的60%-80%。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指每日需要数毫克的矿物质,如:铁、碘、铜、锌、硒锰、铬、钼、钒、锡、氟、硅等20多种元素。
地方病-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疾病,或是某些地区相对稳定无需自外地输入传染源就经常发生的疾病。
碘缺乏病-是指机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因碘摄入量不足所导致的以智力障碍为主要危害的一系列障碍,主要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亚临床性克汀病、智力障碍、生殖功能障碍等。
地方性氟中毒-是生活在高氟地区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以氟斑和氟骨症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
环境污染-指由于各种人为的、自然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正常生活与生产环境,对人类的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公害-是指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环境破坏。 公害病-环境污染造成的地区性中毒性疾病。
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称为环境污染物,按性质常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
突变-是指机体的遗传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突然的变异,可由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生物因素引起,其中化学致突变物占重要地位。
“同步发展”方针-是1983年在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的“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指导方针。
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或劳动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各种因素。
职业性损害-是指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所产生的各种损害,包括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又称职业性多发病)和职业性外伤三大类。
职业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职业人群在生产劳动等职业活动中由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特定疾病系统称为职业病,即医学上广义的职业病。凡由政府主管部门用法令的形式明文规定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即立法意义上的狭义职业病。 工作有关疾病-是指职业人群由于受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使某些常见病发病率升高,或促使潜在的疾病发作,或实现患疾病病情加重、病情延长等,这类并非由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但多见于某种职业人群且与职业因素有关的疾病统称为工作有关疾病或职业性多发病。
职业性外伤-系指职业人群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受物理或化学性等因素的直接作用,而导致的突发性意外损伤。
职业性毒物-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能对职业人群的健康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又称为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 职业中毒-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 气溶胶-是漂浮在空气中的雾、烟、粉尘的统称。
蓄积作用-指毒物以原形或转化产物形式在某些组织器官中逐渐积聚。 毒物的储存库-指有些毒物不产生毒性作用的蓄积部位。
生物转化-指进入体内的生产性毒物,在肝、肾等组织中一系列煤的作用下,经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复杂的生化过程,使其化学结构和性质等发生改变成为其衍生物的过程。
联合作用-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或有害因素对机体产生的交互作用。 毒物吸收状态-指有些毒物在接触者的体液或组织中含量已超过正常范围,但未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的现象。
窒息性气体-是指进入人体后,使血液运氧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组织缺氧的有害气体。
急性co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指有的病人苏醒后,意识正常,但经过2-30日的假愈期后,又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热适应-是在热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人体对不良气象条件产生的适应能力。 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热射病-是在高气温,强烈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的环境下,机体散热发生障碍,体温调节机制失调,使热量蓄积体内而引起的,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亦称中暑性高热。
热痉挛-是在高气温,强烈热辐射的环境中,由于大量出汗,损失体内大量的氯、钠、钾离子而引起的以肌肉痉挛为主的疾病。
噪声-是指频率和声强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复合音。 液体污物-主要指病人吃过的剩余饭菜、呕吐物等。 碱化消毒-是在搪瓷消毒桶内配制1.5%熟石灰消毒液,将收集的固体污物浸泡于桶内,30min后测PH值,使PH达12,放置24h。
氯化消毒法-用含氯消毒剂配制成有效氯含量为250mg/L,便可取出,按上法作最终处置。
一级处理-指利用机械阻隔和自然沉降原理,使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固体残渣和部分附着期间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分离出来,排除出去。
二级处理-指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借助各种微生物的繁殖活动,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除去大部分病原体。
医院污泥-指医院污水处理净化过程中,沉淀分离出来的污泥。 医院环境管理-医院对损害环境行为或活动施加影响并通过各种途径或手段创造一个清洁、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修养场所的全过程管理。
身心疾病-又称心里生理疾患,广义的概念认为,心理和躯体现象是同一生命过程的两个方面,心理因素对每一个病理过程均起一定的作用,从而与各种疾病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狭义的概念认为,身心疾病是一组躯体疾病或综合征,其发生、发展、预后及预防和治疗都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身心医学-又称心理生理医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心理等因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跨学科的边缘科学,是医学领域内研究身心相关的一个医学分支。 应激性-是指各种不同程度的易怒倾向。
生理始基-是指身心疾病病人在患病前的生理特点,它决定着个体对身心疾病的易患性及所患疾病的种类。
营养素需要量-是指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营养素的数量。
营养素供给量-是指每日必须有膳食提供以满足机体各种营养需要的量。
参考蛋白质-鸡蛋和人奶的构成很接近人体需要量,在实验中常以他们的氨基酸构成代替人体对氨基酸需要的构成,故将这类蛋白质称为参考蛋白质。
限制氨基酸-当某蛋白质中某一种或几种必须氨基酸缺乏或不足时,则使合成组织蛋白质受到限制,这一种或几种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将不同的食物适当混合食物,使蛋白质之间相对不足的氨基酸互相补赏,使其比值接近人体需要的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能量缺乏病-指严重蛋白质营养不良时,蛋白质缺乏与能量缺乏同时发生。 定脂-即类脂,因其在体内相当稳定,不受营养状况和机体活动的影响,故称为定脂。 碳水化合物-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的总称,因H和O的比例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
基础代谢-是指用于维持正常体温、呼吸、心跳、腺体分泌等所需的热能。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由于摄入食物而导致的热能消耗增加现象。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食物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食品中少量的化学合成剂或天然物质,以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及加工工艺的需要。
药膳-是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营养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科学配方及烹饪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独特营养功效和食疗作用的膳食。
人类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这一生物学过程及其在人们饮食生活实践中得到完满实现的有关理论、措施和方法的学科。
社区营养-是密切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人类社会中某一限定区域内各种人群作为总体,从宏观上研究解决其合理营养与膳食的有关理论,实践与方法的一个边缘学科。
医学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一门应用性科学,是帮助我们认识医学领域客观规律的一
种工具。
变量-即观察单位的研究特征。变量的观察结果称为变量值。 计量资料-是指由一组同质的数值变量值所组成的资料。
计数资料-是按事物的属性特征分组,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数而得到的资料。 等级资料-是按事物的等级或类别分组,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数而得到的资料,也称半定量资料。这类资料变量值间不仅有类别的不同,且不同组间也有顺序、等级或量的差别,这种差别又无法精确量化。
统计推算-就是用样本信息推论总体特征。它是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均数-是描述一组计量资料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特征的指标。 标准差-是描述一组计量资料离散趋势或分布状态特征的指标。
正态分布-是指若以计量值为横轴,观察例数为纵轴绘制一条频数分布曲线,这条曲线呈现对称的、中间高的、两侧逐渐下降的钟形。
中位数-是一组按大小顺序排列的计量资料中位置处于中央的数值。 相对数-是两个相互关联的绝对数之比。 相对比-是两个相关联指标的变化。
动态数列-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统计指标,用以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标准误-标准误差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它与标准差成正比,与样本例数的平方根成反比。
生存率-是指从某个规定时刻(如发病、确诊、治疗开始、手术之后、出院)开始,对病例跟踪观察到一定时间时,病人仍然存活的百分比。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
疾病自然史-是指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易感期、临床期、症状早期、症状期及疾病结局几个阶段。
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发生率和分布特征,简称为“三间分布”,即人间、空间、时间分布。
患病率-又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某特定人群中患某病者所占的比例。 感染率-是指某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生存率-是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群中,经若干年随访后,尚存活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静息-是指某病在某地区处于停息状态,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检查不出阳性材料,也不出现病例,但并没有根除。
散发-是指某病的发病人数不多,而且病例间无明确的相互传播关系,或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历年一般发病水平。
大流行-是指某病的发病率远远超过该病流行的水平。 暴发-是指在集体单位或小居民区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许多相似病例的现象。 短期波动-是指在一集体或小范围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很多相似的病人,大多数病人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描述性研究-亦称描述流行病学,它是指利用现有的常规登记,报告的资料或专题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的实际情况。
横断面调查-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在某一地区或人群中的分布状况。
普查-是指特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可以估计出总体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情况。 偏倚-指观察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偏离,是一种系统误差。
回忆偏倚-指由于被调查对象对过去的暴露史已遗忘,不能准确回答而引起结果的偏差。
报告偏倚-是指由于种种原因,被调查对象对有关个人疾病史,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等。回答不准确,引起结果偏倚。
测量偏倚-是指检测方法、工具不正确,操作程序不规范或因工作中粗心大意而造成的偏差。
调查员偏倚-指调查人员有意或无意地有选择地收集资料,产生结果的偏倚。 敏感度-又称灵敏度,指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的判定为病人的能力,即正确识别病人的能力。
筛查-是指应用快速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从表面上无病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病人。
特异度-是指筛查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非病人的能力,即正确识别无病人的能力。
假阳试验-假阳性率是指全部非病人中被筛检为阳性者的比例。 假阴试验-假阴性率是指是指全部有病的人被错判为非病人的比例。
联合试验-指为了提高筛查试验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可以采用多种试验检查,或者重复一种检查方法的形式。
可靠性-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的结果的稳定程度。
预测值-是评价筛查试验的另一种指标。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指试验阳性者中患该病的可能性。试验阴性预测值指试验阴性者中真正为非病人的可能性。
收获量-是指经筛检后能发现多少原来未发现的早期病例,并使之得到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由果及因的病因研究方法,是分析流行病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它选择患有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选择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个(些)危险因素的比例,以判断暴露
危险因素与该疾病有无关联。
配比-就是要求对照组在某些特征上与病例组保持相似,目的是在两组比较时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
比值比-是指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
队列研究-又称定群研究,是在特定范围的人群中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成两个队列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成若干队列,追踪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或多组间发病率或死亡率,以检验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联系。
相对危险度-是反映暴露与发病关联强度的指标,也叫危险比或率比,是暴露组发病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简称RR。
归因危险度-也称特意危险度,简称AR,或称RD,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危险的绝对值,即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选择偏倚-是由于选择研究对象的方法有问题,是入选者与未入选者在某些特征上存在着系统误差,从而导致研究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信息偏倚-是由于诊断疾病,测量暴露或结局的方法有问题,导致被比较各组间收集的信息有差异而导致的误差。
临床试验-是按流行病学试验方法,运用随机化原则将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某种医疗措施,后者则不给予这种医疗措施或仅给于安慰剂,经过一段时间后评价该医疗措施的效应。
空白对照-指对照组在试验期间不给任何处理,只作单纯观察,以便与实验组比较的对照方法。
单盲法-指研究人员知道医疗措施分组情况,而研究对象不知道接受措施的具体内容,从而避免了病人主观因素对疗效造成的偏倚。
双盲法-指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员和病人都不知道病人分组情况和接受治疗措施的具体内容。
虚假联系-是由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偏倚所引起,或应用了错误的方法,错误的判断而形成的联系。
间接联系-指当两种疾病都与某种疾病有联系,则这两种疾病存在的统计学上的联系。
疾病预防策略-是指在充分了解疾病特点和当地背景的情况下,对如何执行具体措施作出的一种宏观决策,是指导全局的总体方针。
疾病预防措施-是指开展疾病预防工作的具体技术手段。
应激-是机体对来自外部有害因素的作用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即机体对各自肉体的、精神或社会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计划免疫-是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免疫程序-是根据有关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免疫因素,卫生设施等条件,由国家对不同年(月)龄儿童接种何种疫苗作出的统一规定。
冷链-是指疫苗从生产单位到使用单位,为保存疫苗在储存、运输和接种过程中都能保持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而装备的一系列设备的总称。
预防接种-又称人工免疫,是指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接触者-是指曾接触传染源或可能受到传染源并处于潜伏期的人。
疾病监测-是长期地、连续地收集、核对,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并将信息及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传播机制-指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
外潜伏期-指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其生活周期中某阶段具有传染性所需要的时期。
疫源地-指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
自然役源性-指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不依赖人类的参与,也可通过媒介吸血肢节动物感染宿主造成流行,并且长期在自然界循环下延续其后代,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穿给人的现象。
疾病控制普-指传染病的预防从控制到消除再到消灭,在疾病预防策略和措施上所显示出的差异。
消除-是指在一个地区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与措施,使某种传染病消失。 消灭-是指某传染病的传播自消灭之日起永远终止,并达到全球所有国家永不再发生该种传染病。
倒峰型-指发病曲线自发病率高峰下降后又缓慢上升。
意外事故-指能量的传递或干扰超过人体的耐受性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导致缺氧和刺激引起的精神创伤。
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入院后发生的感染,这种感染必须是在医院内获得的,故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
医院感染监测-是指系统地、主动地连续观察在医院人群中医院感染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制定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策略与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改造了自然物质并在生产、生活和社交活动中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如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人口状况、文化教育、卫生医疗服务等。
环境污染-指由于各种人为的、自然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正常生活与生产环境,对人类的健康造成的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横断面调查-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在某一地区人群中的分布状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