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要顺应教育的天赋行事——读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的
2023-07-18
来源:乌哈旅游
学核放青要I ——教嗜 天贼彳亍事 读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的几点思考 林卫民 摘要:在当前学校教育忘却教育天赋的“集体无意识”现实下,对于如何爱学生、怎样做正确 的教育、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强化学校的责任等方面,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能给予 我们很多启迪,让教育的内涵超越实用的考试类课程的限制,培育一批优秀的教师,形成一股振 兴的校风,使学校顺应教育的天赋行事,使办好教育的意志变得明朗……这一切,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教育的天赋;教育爱;伦理责任;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5—0061—04 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是一部校长必 读的教育经典,l0多年前笔者读过此书,现在重 读一遍,又有一些新的感悟。 在《什么是教育》中认为,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处 境和精神状况,只在乎带有任务的教育,粗暴地 对学生耳提面命,这样的教育即使方法最先进也 当前的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其结 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有时比较贫乏,丰富的教 育活动往往被外化为一种简单的物质利益之争 夺,只是用分数来换成升学的机会。要使教育重 回丰裕的理想状态,就必须让教育的内涵超越实 将因阻碍了爱的交流而使教育落 2l。以爱为前 提的教育让学生向往着与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从 而从人格平等的求知中获得智慧,这样的教育才 能使学生产生来自灵魂的冲动,不断激发学生充 满激情的自我超越。 用的考试类课程的限制.培育一批极优秀的教 师,形成一股振兴的校风,使学校顺应教育的天 赋行事.使办好教育的意志变得明朗。llJ 学校教育需要改变忘却教育天赋的“集体无 意识”现象,使热爱学生、正确教育、有效教学等 成为学校教育行动的自然习惯和教师专业发展 的根本追求。 一南京师范大学高德胜教授认为“教育爱”是 一种“类母爱”,具有类似母爱的性质,当然,作为 教育者天职而产生的教育爱与自然而然的母爱 也有一些不同的特征【3J。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条件的全纳的爱。“爱 生学校”项目包括了“全纳与平等,有效的教与 学,安全、健康与保护以及参与与和谐”四个维 0 警 、爱是教育的原动力 、 _誉 ≥≤簿 _ _ 譬 叠 _' l解是教育价值升华的一个重要因素。雅斯贝尔斯 的爱也不需要争取。无论自己有多丑多笨,学生 收稿日期:2014—03—12 教育需要爱心,教师应该先要有爱,爱的理 还是顽劣,都要爱他(她)。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 ■ ≮ 曼≮麓 蠢 作者简介:林卫民,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海淀,100085)校长助理,兼任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硕士,研究员,中学化学特 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领导学、化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6 感觉老师总是爱他(她) 来。但这种关心的最后指向是要 学生在接受教 师的爱和关心巾懂得爱、学会关心他人.而不只 江巷叙 砑吨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单向的给予之爱。教师 虽然也需要学生的爱,但教师爱学生不是为了让 学生爱自己,是“为爱学生而爱学生”。作为教师, 能够爱自己的学生,是最大的职业满足。如果教 师抱着其他日的.例如“用学生的成长为自己的 发展铺路”去爱学生.那这种爱已经变了味道,已 经不再是教师的教育之爱。 是被关爱甚至被溺爱。“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关心 孩子。我们应该教育所有孩子不仅要学会竞争, 更要学会关心。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鼓励有能力、 关心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的健康 成长 ’'I 二、正确地做教育比认真地做教育更重要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认为,学生存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低调的爱。教师像 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是理所当然的事,不 需要张扬,否则就令人怀疑是否真正有爱。教育 爱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响应、尊重和理解,不是 一成长过程中,有一些阻力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突 破的,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帮助学生的方法最 常用的有:训练、教育和纪律、存在之交流 161 种口头标榜。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指向学生自己独立的 控制是一种有效的帮助学生突破成长中的 障碍的方法,从某种角度上讲,教育与控制常常 是紧密相关的。但是,控制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将 学生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而不是教师为了拥有 “强迫——服从”的愉悦或减少“强迫——反抗” 引发的痛苦,所有的外在强迫都没有教育作用. 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能引发有效的 我 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一开始就应朝着教师的隐 退努力。教师爱学生,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白l己 的附庸,而是训练学生以使他们能够自己照管自 己,脱离教师的爱和呵护,能够自立千世。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有专业质地的、理 性的爱。教育爱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智 慧.这种相处不是师生单纯地或是简单地在一 起,也不只是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教师表现 对 教育。教育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发挥作用,教 师帮助学生的最终目标,是 I:学生实现自我教 学生一副关怀备至的样子或者不理不睬的冷漠, 而是获得亲密无间与漠不关心之间的和谐。教师 育。 人不可能时刻生活于重新创造的环境中.这 爱学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爱,这种爱发生在教师 教育生涯的每时每刻。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激发生命活力的爱。教 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物质、权力,而是教师身上有 使许多习惯成为了决定结果的元素。没有习惯为 底蕴,精神的每一进步将是不可能的。体验、生成 和成长,实际是习惯的不断形成与不断更新,这 需要不知不觉中的坚持。放任是习惯的一种堕 生命力的事物,比如知识、信仰、情感、人生体验、 美善等等,而正是这些激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 落,为此,纪律和约束是必要的,虽然表面上看有 杂质,但仍然是改变习惯的权威条件。 针对不良倾向、无节制的嬉闹和涣散。学校、 班级所制定的_T作纪律和教师对学生的约束是 必需的,这种纪律控制着滥用自由的任性 纪律 使学生个体深深扎根在大众之中,摆脱与世隔绝 的孤立与孤独。 值得指出的是,教育之爱需要的是真爱赋 值,而不是在爱的名义下的索取;帮助学生在被 爱、被关心的过程中学会爱人、关心人,而不只是 是使教育、教学彰显其效力的前提,学校的教育 教学,需要借助纪律进行约束式的训练,否则只 是空谈与欺骗。 我们要警惕的是,教师将指向教育的控制变 让学生享受被教师爱甚至享受溺爱。假如在爱的 名义下,教师满足统治和控制之欲;在爱的名义 下.学校向学生索取名利的回报……这一切与其 说是爱学生不如说是教师、学校的自私自爱。“如 成了对学生的简单约束。例如,为了学业.教师只 关注教学内容,为了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人 果我们把孩子视为私人的财产.如果将他们视为 我们卑微自.我的延续,或实现我们野心的工具, 则我们建造的是一个没有爱却追逐自我利益的 歧途,教师常常借助纪律和权威,呵斥学生必须 按教师的规定进行简单机械的训练。其实.要想 从感性生活转入精神生活,智慧和精神之根是最 重要的,学习知识和获取知识只是一种手段.关 环境和社会结构”川。 从教育爱的要求出发,学校教育应关心每一 个学生,关心其生命活动,关心其现在,关心其未 键要将它赋予灵性之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心向 神牵,不知不党地转化为信仰。 江巷衩 砑乜 忆。教师、学生对教学文本重新解读,建构自身的 也不存在了。如果没有按教学的规律和本质去做 “经验意义”,这种解读和建构必须是在正确理解 文本意义基础之上的“意义和经验创造”。文本的 事.如果不去让学生拥有经验和学会思考,即使教 师花很大力气去实施“教学的有效性”,其结果只 是进入了“看到混浊的玻璃而没有看到玻璃之外 的景色”的自认为有效的行为误区。 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主体思维间隙中流 动的,它对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意义。只是一味 地把“文本”的“本真意义”灌注给学生,忽视学生 的“前思考”和思考主体的存在,这样的教育其实 失去了教育的本真意义。 学习是通向真理之路,不只是为了知道某件 事或死记住某个知识,而是在于对知识产生意义。 教学语言的滥用.词句意义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对 参考文献: 【l】蔡连玉.教育起跑线:理论澄清与实践选择[J】.教育理论与 实践.2014(2); 【2】【61【71【德] ̄i02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2.8. 思考联系结点的放弃。假如作为纯粹内涵的知识 支点已经遗失,那么最终教师只是做关于语言的 【31高德胜.论爱与教育爱[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3). [4】[5】f美】内尔・诺丁斯.幸福与教育fM】.龙宝新,译.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5.49. 事,并使得语言成为意图的对象。这就像我们隔着 一【8】马克・莱索,蒋开君.我们仍然需要面向思的教育——海德 格尔论技术时代的教育『J】.教育学报,201 1(1). 块混浊的玻璃所看到的景色一样,尽管能看见 外面景色,但当我们盯着这块玻璃自身时,却什么 责任编辑:石萍 Reflections on What Education by Karl Jaspers LIN Wei-min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5,China) Abstract:With the reality of current school eduction neglecting “collective unawareness”of educational nature,What is Education by Karl Jaspers could enlighten US in many ways,such as how to love students,how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correct education,how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and.strengthen school’s responsibilities,SO that educational connotation could transcend the restriction of practical examination-oriented courses,cultivate enough excellent teachers,and form a kind of thriving school atmosphere.Eventually schools could accommodate to educational nature with a clearer motivation of better education than ever before. Key words:edueational nature;educating love;ethical responsibility;effective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