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owshit (木子木土), 信区: DormDF5
标 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发信站: 天地人大BBS站 (Tue Nov 6 01:59:13 2007), 站内
这是我暑期写的一篇博客,有点长。希望住在东五的师弟,师妹?们能花点时间瞅一眼,但愿它能有助于你们决定是否要飞跃,以及如何规划未来的生活。之所以选择发在这个版,是为了纪念我在东五度过的四年最青春的日子,纪念那些在自己最青春的岁月朝夕相处的名字,尽管今日大家散落在天涯,但每每想起东五,想起102,(今日谁住在102?),都会有黯然的感觉。大家要把握好今日啊,等真正曲终人散的时刻,才能微笑着散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07暑期记事
第一部分:
这是一篇酝酿了太久的文章。这是一篇献给我的爸爸妈妈的文章。
在西雅图的时候,接到我妈妈的电话,她提到说在看我的博客,我很惊讶。记忆中,父母从来不是新技术的拥趸,比如我妈,她似乎永远搞不懂新款的手机跟旧款的到底有什么本质差别。她提到我博客中写到的种种,我的心中各种滋味翻腾。一是觉得父母思念远方的游子,所以尽一切努力在各个渠道去了解任何关于我的消息,而我却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告知他们我心中的世界。有的时候,距离确实是个问题。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和情感,必须通过实际和真切的面谈交流来维系和深化,要不然,在通讯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国
家元首们就不必飞跃重洋来参加各个会议而直接通电话就好了。
除了我功课必须的论文外,我已经很久很久没写任何文档。但这并不是我停止思考的标志,事实上,这一段,是我想问题最多最集中也最深入的阶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我的人生目标。记得我曾提过我来美国的目的有三:一是把学位拿到;二是把身体锻炼好;三就是把美国好好走一遍。现在,三个目标都在有条不紊的实现过程中,目标一执行得不错,这个学期的成绩很不错,在很困难的情况下拿到这个成绩,我觉得算是对自己对家人有所交待;目标二一直都在坚持着,而事实上我的身体素质是在不断的变得更好;目标三,就是这个文档主要要说的事情。
这个夏天我花了很多的事情在路上,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行程接近4万公里,其中的绝大部分,是我自己一个人完成了。从美国的中轴线往西的本土大陆所有的州,除了北达科他我没去过外,所有的州我都去过。看到了南达科他的美军战略核弹基地,怀俄明的树,蒙大拿的雨,艾达荷的高原湖泊,华盛顿州的西雅图不眠夜,俄勒冈松树上的青苔,加州灿烂的阳光,亚利桑那的大峡谷,新墨西哥的沙漠,得克萨斯的牧场,看到了科罗拉多的雪山,尤他的荒原,内华达的拉斯维加斯,俄克拉何马的油井,密苏里的坎萨斯城和艾荷华的小麦田,还有内部拉斯加的玉米地。穿越崇山峻岭,荒原沙漠,一路沿着美国的太平洋海岸线南下,穿过繁华的世界闻名大都市和寂静的无名小镇,一路上看到了无数震撼人心的自然美景。但这都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人,是描述这一路上看到的人,和他们的生活状态。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到公正客观。这些人,有生活状态非常好的,一般的,不如意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代表了华人各个阶层在美国的奋斗历程和结果。
这真是一篇非常非常难写的文档,事实上,那么多年,我从来没感到过如此困难,去
写一篇东西。或许是太多的想法纠结在我的脑海中,以致于真的试图去表达的时候,发现自己如此的词穷且不达意。我无意去以一个教育者的姿态去宣扬什么,但我亦无法以一个单纯的游客身份去描述,因为这就丧失了我写作的全部动力。我希望透过我的眼睛,向你们展示,一个你们从未想像过的世界,华人在美国的世界。
站在旧金山的唐人街的分界线,是一条叫过萨克拉门托的大街,一街之隔,一边的唐人街让我一下子回到我20年前的中国,随地乱泼的脏水,汹涌的人潮,小商小贩,案板上的鱼苍蝇在飞,地摊上的桔子,甚至连味道都很国内,在那你几乎听不到英语,充溢你耳边的是广东话和福建话;街的另一侧,是高楼,大厦,白人们穿得比较体面的衣服拎着公文包进出写字楼。一街之隔,两个世界。这不是个案,事实上,全美的唐人街,几乎都是这样的状态。于是我在想,是不是中国人真的无法自己管理好自己,真的需要强力,需要压制才能展现出一个有序的状态?即便是在美国这么一个法律如此健全的国家,在唐人街,你仍能感到华人们的世界自成一统,一街之外的生活似乎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只是安心的做着他们的餐馆生意按部就班的生活。
旧金山的一位叔叔,80年代初出的国,英国某著名大学拿的博士,然后在那做到副教授,然后来美国,在美国东部某著名大学的实验室工作三年,而后在某世界著名的大药厂担任过某个项目的主管,后来自己出来做生意,生产的基地在中国。写到这一段,我犹豫了很久,我不知道该不该写,因为我不知道他看到这份文档会做什么样的反应,会伤害到他的自尊心?会打破他的一些幻境?我不知道。我之所以写就这些,是为了你们,为了看到这份文档的我的朋友们,为了给你们一个真切的美国,一个华人生活着的美国,为了责任,我写下来。坦率地说,在旧金山期间,这位叔叔的某些言论,让我很是不快,比如:“我们对大陆已经没什么感情寄托了”之类的言论。谈论时局的时候,从他的言语中,我能听出他对中国的不信任,能听出他的失望他的失落。他像是一个夹在墙缝间的人,他想融入国外的社会和生活,但到头来他全部的希望要寄于国内,因为他生产的资源全部在中
国。我在旧金山期间话很少,我听得多,想得多,但很少去表达。事实上,他们的生活相当的可悲,是的,可悲,请原谅我用上这个感情如此强烈的词汇。作为一个学者,他没能最终坚持学术理想,作为一个人,他活得没有气节,一边指责怀疑中国,一边要回到中国找饭吃;对外国的生活,他们是羡慕的,他们是渴望的,但是,当从他们口中说出:“自己是社会的最底层”时,估计他们的心里亦是难受的。当他们强撑着过去的一些光荣试图去换取明日的美好时,世界狠狠的扇了他们一记耳光。很痛。但这才是真切的世界。这才是真正的美国。硬要归类的话,我把他归入想做假洋鬼子的可怜虫。
在硅谷,见到了久违的一位阿姨。她的爱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目前在硅谷做电脑工程师。在硅谷期间,谈到他们的生活状态,那不是简单的两个字唏嘘可以概括的。清华时代的意气风发,到美国现实的柴米油盐,生活的巨大落差让人感觉在做云霄飞车。单单清华一个学校,在硅谷就有近3000人,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是工程师,辛苦的工作,为了生活,为了每个月能付账单,买不起房子,公司没有养老的保险将来一切的费用要靠自己挣,辛苦了一辈子还要努力的去学习为的是不丢工作能生活下去。说真的,我很难过,看到这样的境况我很难过,我甚至都不敢提起清华的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还记得吗?……国内的很多人不了解这样的生活,以自己想像中的美好来到美国,但真的投身其中的时候,却发现过去美好的期许成了永远难以实现的梦境。在硅谷五天,其中不止一次,叔叔阿姨提到,他们就是高级民工,做的是看不到未来亦没有什么成就感的工作,生活仿佛和世界隔绝,全部的重心就是工作时小小的那个格子间和下班后公寓里的餐桌。想回国,但这个年纪又不知道回去能干什么,想留下,却发现留在美国且不说拿绿卡入籍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即便是留下了,又能做什么,后半生,还是没保障。总结起来一句话,“一生蹉跎”。要归类的话,我把他们归入仍是热爱中国的,仍是珍视自己中国人身份但蹉跎了半生的人。
第二部分:
在国内的时候,支撑我飞越重洋来到这个陌生国度的一个愿望就是,我希望能亲手摸一摸太平洋这一岸的海水。在旧金山,第一次,触摸到了大洋彼岸之水,水很清,也很凉。有心的朋友,应该发现我把博客的背景音乐换了,从激昂的美国国歌换成了《掌声响起来》。其实我是心情的写照。“孤独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多少青春不在,多少情怀已更改,我还拥有你的爱。好像初次的舞台,听到第一声喝采,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你的爱将与我同在……”
这一部分,我想讲的一个问题就是:“美国卖给全世界最贵且卖得最好的一样商品是什么?”经过这段旅途,经过这一年的思考,我告诉你们,不是飞机,不是汽车,不是高科技,而是绿卡。绿卡呀,多少人蜷居在美国,为的就是这个东西。搞笑的,真正的绿卡不是绿色的,而是白色的,不知这是不是也应验了那个暗示,许诺给你一个绿色充满活力的未来结果却是一片空白。在国内听说过不少这样的故事,说某某来了美国之后读了几个硕士,然后读博士,一直在读,为什么?在国内的时候想不明白,来了你就知道了,为了一个合法居留的身份。通常说来,一般的学生拿的是F-1的签证,这是学生签证,访问学者是J-1,这两个签证是无法在校园外合法工作的。一般的签证是无法标示你能在美国合法居留的时间的,有一个文件叫1-20表,那上面会标示你能在美国的合法居留时间。比如硕士,一般来说,学业会在2年内完成,所以I-20通常会给你3年时间的合法居留,在学业完成后,给你1年时间实习。实习期间,需要办理一个叫做OPT的文件,是一个小卡片,全称叫做“有前提条件的见习工作许可”,OPT只给一年,且一年间不能离开美国,否则无法再入境。如果你对公司实在很重要,公司或许会考虑给你办工作签证,即H-1签证,H-1签证能在美国合法居留3年。然后就是绿卡,绿卡能在美国长期合法居留,但没有公民权,比如投票。最终就是加入美籍拿美国护照。但OPT以前都不是特别难,从H-1开始,就很不容易了。首先,有资格给你办H-1以上签证的公司,必须年盈利50万美金以上,另外还有其他诸多的要求。而绿卡办理时间,从2年到若干年不等,还要支付不少的
律师费。这就涉及到一个衔接的问题。如果你的F-1到期了,或者OPT到期了,H-1和绿卡还遥遥无期,那怎么办?容易,随便找个学校申请一个博士项目,再拿一个F-1顶几年。所以,以后等你们听说某某某某在美国拿个几个学位的时候,不用太羡慕,很简单,这样的人很有可能是混不下去了只能在学校蹲着。
在洛杉矶,见到了一个朋友。这是真正的华人了,马来西亚华人。我们以前在同一家餐厅作服务生。她能说流利的普通话和粤语,来美国六年,在美国读的本科和硕士。毕业后,决定去从内部拉斯加到洛杉矶见见世面同时找生活。在洛杉矶找到一份推销厨具的工作,做了3个月后,决定辞工回马来西亚发展。有几个原因,一是因为2008年的绿卡名额(绿卡每年都有限额)在开始接受申请之后一天之内全部被干光,这意味着她明年OPT到期后,无法合法居留,反正都是要走那不如早走。二是工作得实在不愉快。通常,如果要申请绿卡,那么在申请期间你是无法换工作的,不管老板多么坑你,工资多低,你受多大委屈你都要挺着,因为一旦换工作,绿卡的申请工作就要推倒重来,这意味着你所有的时间精力和钱财全部浪费同时意味着一个新的几年申请流程。用绿卡来卡人成了在美国的公司(不管它是什么人开的,华人开的也一样)和美国的学校卡学生的一招独门绝技。不管你多牛B的人,一旦进入绿卡申请流程你就等着当几年孙子吧,还要你当得心服口服叫你干这你不敢干那打你骂你剥削你压迫你你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别看那些回到国内耀武扬威的假洋鬼子,他们当初都曾给他们的美国主子当过奴隶。
在绿卡这个问题上,学校也不是净土,或许是更黑的黑土地。要知道,博士生们的奖学金要比真正雇佣一个员工少多了,一个博士一年撑死也就给了两万五左右美金打住了,但要雇一个人一年至少需要6万以上的美金,还要给员工办保险之类的。所以博士生真是价格便宜量又足啊,导师们用起来得心应手。很多人来美国读博士,对国内的亲戚朋友说自己在美国有多牛B,拿奖学金还读博士。你们要真正来看到了他们的状态,或许你会得出这个结论,其实真的没什么好羡慕的。他们是在美国吗?在怎样的美国呢?一年到头窝
在那个小小的实验室里守着机器,连自己住的城市都未必了解的人算是在美国吗?我认识的朋友们,尤其是学工科的,比如热能工程(其实就是空调),一天到晚跑工地,干到晚上10点11点是正常的事。周末也不能休息。一个女生,已经怀孕了导师(也就是老板啦)还逼着上工地,不然就停发奖学金。我操,这事要换了白人指定告他了。但我们是少数族裔,我们是国际学生,研究生院还有特别收拾我们的政策。作为国际学生,如果你的GPA(学分积)低于3.0(满分4分)的话,第一学期你会收到来自学校的留校察看的警告,第二次就会被开除,你的I-20直接作废你就可以滚蛋回国了。这一招很厉害吧,看起来是敦促你好好学习的良药,但到了导师手里就成了整治你让你好好干活的好招。昨晚和几个朋友一起做饭吃,一个学计算机的朋友说这个学期的成绩还在Pending中(意思是导师还没最终给成绩),导师让你赶紧把活干完,不然成绩会有麻烦。这是赤裸裸的,没什么温情可言。于是,有些人直到博士毕业,也没做过太多研究都花在干活上了也是不奇怪的。很多人毕业后,发现自己一缺乏合法身份二缺乏社会资源(海外华人的圈子其实很小,来来去去就那几个华人朋友,老外的圈子我们是进不去的),所以只能到导师的公司去接着干,为了工卡绿卡和生活。这才是产学研一条龙哪。在企业已经高度市场化的美国,学校就成了最后一个作坊,导师就是作坊主,学生就是学徒工,这是法律无法界定的灰色地带,也是无数华人心中痛苦的回忆。为了那个学位,为了生活,为了绿卡,乡音未改鬓毛吹啊。
回到洛杉矶上来,那位马来西亚的女生,六年后,当她要离开这个国家的时候,她怎么想呢?感情是复杂的,青春在这里度过,最好的年华在这里度过。读书,打工,看着朋友们一个一个离开,最终自己也要离开了。就像一个过客,终于到了散场走人的时候。不舍?当然的,美国怎么就不要我了呢?难过?一点点吧,毕竟那么多年了?但最能反映其心态的一个词是什么,她告诉我,是解脱。是的,解脱。终于,结束了。终于不用再担心成绩,担心身份,担心很多没必要却不得不担心的事情,终于结束了。那就,回去吧。挥挥手,再见了美国。曲终人散,青春离场。
绿卡问题讨论了那么长一段,到了一个关键为题,即,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这些人想要绿卡?我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portland)的哥伦比亚河,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宙斯盾战舰,我靠,说真的,那玩意,看上去挺猛的。灰亚亚的一大片。就像用类固醇和蛋白粉吹起来的美国肌肉大兵。对于来找生活的而言,美国是很好的地方。这里似乎永远不缺工作的机会,只要你肯干,餐馆,搬运工,开卡车,倒垃圾,种地,剪草,你似乎永远能找到活下去的办法。而且其报酬对于你的母国来说,是不少的。比如我去餐馆打工,全职打的话,一个月也会有两三千美金,对照国内,这个钱是不少的。所以,对于那些来找生活或者受教育程度不太高的人来说,美国还是不错的。但随着我们问题的步步推进,下一阶段的问题又变成了,为什么这样一些层次很低很苦的生活也会有这样不错的报酬?这就是我给你们提到宙斯盾战舰的原因所在了。美国之所以那么牛,除了高科技外,还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在世界各地驻扎保证其略去全球资源,还有美金作为世界货币从世界市场上得到的铸币税保障其国内的优质生活。对于没学过经济学的同学,简单解释一下铸币税这个概念。举例,印制一张面额为100美金的纸币,成本或许为5美分,然后美国就拿这张100美金的纸币到其他国家,比如中国,购买了价值100美金的实实在在的商品,比如3台微波炉,其实这是美国用5美分的成本拿走了100美金实在的商品和服务。美国是把风险转嫁给了全世界才保证了其国内的疯狂消费。这个时候,或许会有人问问题了,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多印人民币?因为我们的人民币只能主要在中国境内使用,它不是世界货币,印多了就会有通货膨胀了。讲到这里,我们讨论得已经比较深入了。终结那些美国人的骄傲感和优越感,总结这些华人为了绿卡辛苦的种种,总结这些偷渡或者黑在美国的人的辛劳却不愿离开,最终的最终,是因为在外面,有强大的美军在保护着在攻城掠地;在内,有作为世界货币的美金在保障着低价的相对于其母国要优越的美国式的生活。
前一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上马大飞机项目,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反对者的理由是造价很高美国欧洲都在搞根据国际分工我们买就行没必要搞了。这样的人即便不是居心不良也是缺乏远见的。这不仅关系到一个庞大产业的兴起和国家安全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20
年后人民币是否能像美金一样坚挺的问题。假若届时我们的大型支柱产业比如飞机,汽车,机械,电子,化学等能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那么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就可以要求用人民并进行结算,从而扩大人民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而保障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还有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问题。伪和平主义者叫嚣着这是对世界和平的伤害,对这样的人我们除了严厉打击无能抱其它幻想。我靠,要说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怎么说也轮不到我们第一个上审判台,有美国这个带头大哥在挺着呢,怎么不说美国研发尖端武器威胁了全世界人民的安全。我会在相册里面发布一个新文件夹,是我在南达科他州参观美军的一个退役的战略核武器基地时拍的照片,那是100万吨级射程8000公里的战略核武器啊,都退役了,可以想象现役的战略核武有多牛B。当年干掉日本人的原子弹也就不到5万吨,一下干光30万人,这是百万吨级,那是什么概念。在那个基地,讲解员说到Utimate Atomic bomb的时候,说到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都曾研制过1500万吨级的核武,是否成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几百万吨级甚至上千万吨级的核武是有存在的可能的。像那种大家伙,双方各射一个就能把地球人都干光。相比之下,恐怖分子的AK47实在是太小儿科了。等你们看到我在那拍的照片,镰刀锤子的红旗被美军的核弹洞穿的时候,如果伪爱好和平的青年还在喋喋不休的话就直接把它们扔到太平洋中间去,看看它们的美国主子是否会派航母去救他们。
第三部分:
现在是8月28日的凌晨,我坐在电脑前,写下这篇文档的第一段。
今天是我新学期的第一天,对我而言,是一段告别,也是一段新的开始。24日晚,当我如约出现在徐珂的生日Party上时,我知道,这个暑假,就这样结束了,告别了这个三个月的行走,告别了那些一人孤身上路的日子。27日,星期一,重新走在这个阔别已久的校园,想起一年前,当我第一次走在这个校园时的忐忑,到今日的淡定从容,时间已经过
去了整整一年。
万事皆有始有终。记得宋代的大儒张载曾写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代代相继,成了中国知识分子求知从而干预社会生活的信念根源所在。每个人,再精确一段,每一个读书人,都有其追逐真理的曲折心路,不管曾怎样的狂傲或晦暗,待走到高处看到满城灯火,想必都会有相近的感慨。
这个夏天,我旅途的最后一段,是穿越了东部的十个州,主要目的,是造访大学,造访那些改变了美国历史的大学。
纽约市的纽约大学,错落在纽约市的中城。对这个学校,我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深夜,站在哈得逊河的对岸,从28层的高度看曼哈顿的灯火,会去揣度,这所大学的点滴,在这个发育成熟到极致的城市,这里的学生们,是否还能坚持学术的理想,抑或说,从未有过学术的理想?我不知道。在这个灾难瞬间来临时根本无法及时疏散的城市,人们自有自己努力拼搏及时享乐的哲学。只是,如无心灵的沉静,实难在那坚持下去。
纽约州,伊萨卡,三万人的小镇,康奈尔所在地。坦率的说,我实在是不太喜欢康奈尔所处的自然环境,尽管有山有湖,但不知怎的,我总是觉得有种莫名的阴气,一句话,那实在不是个很男人的地方。所以,出了李登辉这样的校友,想来也是不奇怪的了。
在马塞诸萨的剑桥镇,终于见到仰慕已久的麻省理工和哈佛。还是那句话,百闻不如一见,常春藤的领袖哈佛确有世界顶级牛校的风范。如果你硬要问,牛在哪,简单用一句话回答你:“哈佛的历史就是新大陆的文明史,哈佛成熟的历史就是美利坚民族成熟的历史”,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足够执牛耳。但连今天帐户上有290亿美金的哈佛,也是从只有12个学生一个教员的谦卑上路,走到今日的世界性声誉。中国大学的浮躁,想来
解决还需时日,那些高喊着要在XX年之内创办成世界一流牛校的大学们,看来还需要下大力气去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在康涅狄格的纽黑文,来到了耶鲁。这所创立当初为了“将高等教育之光照耀每一个黑暗的角落”的牛校,选址在了黑人区。今日,校园里的主色调是由米黄色的花岗岩构成的,高耸的塔尖,尽管不能称为入云,但一路向上不断延伸的同时向中心收拢,是否预示了学术研究到了终极必将挤压人类思想,在自由的天空下用孤灯清影的时间和无欲求的血泪的代价换来人生的觉悟?今天,耶鲁越发的牛,但黑人兄弟们仍是穿着大背心大短裤在晃荡,我只能说,原来求知这种欲望,也可能不是人生的必然,不然实在无法解释为何在富有世界性声誉的研究机构面前,黑人兄弟们仍过着晃荡的生活而不是选择走入课堂去改变命运,抑或说这就是他们的命运。
宾夕法尼亚的卡内基梅隆,轻轻的我到了。当初卡内基和梅隆两大财团不知是否预见到了今天,它们公司的辉煌远不及它们所创办的学校的世界性声誉。今日的匹兹堡,钢铁产业已不再,尽管梅隆的大楼仍在下城灯光闪烁,但在不远处,比它高得多的学校大楼明确无误的表达出这已经不再是那个充满着煤灰和铁水的年代。
写到这想起老狼的歌《青春无悔》,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唱歌;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一路的疲惫,由最后的15个小时不间断的奔驰画上完美的句号。当这个学期的第一堂课,老师问,请说说你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我淡然的说,这个夏天四万公里的云和月,以及周围顿然想起的那些激烈的掌声和羡慕的眼神,我知道我自己真的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知道就是在这样的激烈青春中,我的人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朦胧之中有点恍惚,隐约又看到当初一路路跌跌撞撞来到美国的那个自己,那个时候的忐忑和今日的从容形成鲜明对比。一上一下之间,很自然的划分出人生的高低。曾有人说过,不管怎样,人生都会是完整的。今日,我想说,这句话,也对也不对。在无穷尽的时间和空间中,我
们或许,抑或说必然,都将会是井底之蛙,但井的口径,真的会有不同。如果人生到了最后,能看到的只是天空的一片,那么我也希望看到的会是大的那一片。因为就在那些晦明晃动的光影之间,能理解到时空的无穷和人生的有限,从之了解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这个夏天开始之间,我曾想过,这一段行走,会帮助我做决定,决定下一年,我将会在哪里,做着怎样的事情。经过这一路,我想我有了一些觉悟,就像站在哈佛1669的字样前的沉默不语,今天我也不打算接着写明年的段落,但至少我知道了,我已经准备好迈入一个新的纪元,不管它会有多苦,我能保证的只是一如既往地全力以赴。
回到我们开始曾有过的论述:“完事皆有始有终”。作为人类,我们有着一些不可磨灭的局限,认识到这些局限,并试图去超越它,本身就是学术研究的精神所在。话又说回来,如能一路秉承这种精神,又何必在乎身在何方是否会在校园。自由精神所存之处,就是天堂。哈佛徽标上的拉丁文“真理”和丹佛的美国空军学院墙上的“Bring me man”在我心中交相辉映,大脑和肌肉,一样都不能少。聪明的人,会努力的做到一样都不要少。
当22日告别伊萨卡,告别康奈尔,告别陈老师时,阴沉的天空和红色眼圈,心中百感交集,当日在北京的校园中,我心中那无法超越的师长在今日的分别时刻,表现出的普通人伤感的情怀,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功成之日就是分别之时”,有时候,人生路走得曲折些也是乐趣,只要你能去体会。
昨日都将远去,明日仍是无知。把握好今日之时光,潜心求真知,淡然面对每一日的苦痛,并感到由衷的平静和快乐,就是意义所在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