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陈凯

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陈凯

2022-09-17 来源:乌哈旅游
2012年7月第9卷第7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Jul.2012Vol.9No.7

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广东医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要: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高校创业教育的缺失是影

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要通过强化创业教育理念,打造创业教育师资,完善创业教育课程,营造创业教育氛围等方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培养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不仅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他们崇尚理性、思维活跃、知识丰富、敢于创新,是创业道路上的生力军。科学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是高校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指出:“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北京召开的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在这一培养目标的指引下,高校能更好地有的放矢,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就业是民生的根本。大学生就业由于群体特殊、数量庞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着学生个人的成长和高校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高校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一方面,有条件的大学生能通过创业解决自身的就业,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给他人,以创业带动就业;另一方面,在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以增强,个性得到良好发展,也有助于提升个人就业的竞争力,以便顺利走向工作岗位。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顺利完成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以外,更重要的是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就业创业的过程不仅是获得职业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过

程。在就业创业中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个人的认知、对职业的态度、对市场的把握、对资源的整合,创业能力作为一种核心能力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个人才能发挥的程度,关系到个人为社会做出的贡献程度。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增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技能,还能缩短个人与社会适应的磨合期,有利于个人顺利完成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四)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知识直接进入生产过程为特征、以知识产业化为标志、以现代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然而,传统的学校教育,偏向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缺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当代教育特别需要创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时,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呼唤大学生发现和挖掘新的创业项目,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内容

创业能力作为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心理活动机能,以人的智力活动为核心,揭示了创业的一般规律。作为一项高层次的综合性能力,创业能力包括创业知识结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心理品质四个部分的内容。

创业知识结构是指创业者通过学习和实践,形成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合理的、优化的知识体系。通常,不同的行业对知识的要求和深度都有所不同。作为创业者,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综合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指从事的行业的相关知识,这是创业者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创业的方向指引,宽广的综合知识包括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方法、商业知识、法律知识、税务知识和会计知识等。

创业意识是个人进行创业实践的欲望,它支配着人们对创业实践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并影响着态度和行为的方向。具体来说,创业意识包涵创业动机和创业兴趣两方面的内容。创业动机是推动创业者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内部动因,是一种积极的成就动机。有了强烈的创业动机,创业行为才会更加具体化;创业兴趣是创业者对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情绪和态度的认识指向性。它能激活创业者的深厚情感和坚强意志,使创

·161·

业意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创业素质是创业者通过教育培训、创业实践、自我养成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创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这种品质是创业成功的充分条件。一般来说,创业者的素质应该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领导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等。

创业心理品质是创业者创业者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意识特征,它是一种综合心理素质,对创业行为具有指引和调节的作用,不仅响应着创业的过程,而且影响着创业的绩效。创业实践是一项开创性的活动,创业的道路可能面临着种种困难,这就需要创业者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包括良好的个性发展、坚定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敢于面对挫折的精神。

以上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创业知识结构是基础,是开展创业的前提;创业意识是动力,是创业的起点;创业素质是核心,是创业成功的保证;创业心理品质支柱,是创业路上的“润滑剂”。

三、高校创业教育的缺失是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

创业难,成功创业更难,我国大学生初次创业成功率仅为

2.4%,这与大学生缺乏相应的创业能力密切相关。大学的包

容性、学科多样化、自主性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这一阶段也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在大学生的创业道路上,除了社会因素和资金、技术、产品、生产手段等客观因素以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缺失是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

(一)培养目标的偏离使创业教育缺乏价值认同。大学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这一目标,大学在培养学生的定位上各有侧重。多数高校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偏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培养被动型就业的人才,轻视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将创业教育狭隘地定位在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上,没有看到创业教育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单一。在师资上,多数高校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的老师主要来源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从事管理的行政岗位。这类老师自身阅历较浅,几乎没有创业的经历,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多是“纸上谈兵”,注重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不能更好的给学生指导。在内容上,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主要围绕学生创业精神确立、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意志激励、创业素质的塑造、创业政策等的宣传和解读等理论讲授,缺乏创业实践技能的训练。

(三)缺乏创业实践平台。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教育活动。如果仅仅将创业教育停留在课堂教育,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就不能得到很好地体现。多数高校由于资金、场所等限制,没能为学生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有条件的高

·162·

校虽然开设了“创业孵化园”、创业大赛、模拟创业公司等项目,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但是,这些项目和现实的创业往往有一定的差距,多是“闭门造车”。

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理念先行,增强对创业教育的价值认同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高校要适应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实现由就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向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方向指引,还能为社会提供综合能力强、适应性强、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合格人才。作为高校,要摒弃“创业不成功是创业教育的失败”、“创业教育仅为创业的大学生服务”等错误理念,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二)增强师资,打造高素质的创业教育队伍

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全面的师资是创业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增强师资,一方面,高校可以有计划培训培养一批有相关学科背景和创业经历的老师,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相关会议,打造一支创业“专家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优化校友资源,整合社会资源,聘请有创业经历的校友、企业家、创业者作为学校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

(三)改革教学,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是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突破口。首先在课程设计上,坚持创新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学科交叉性和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因校制宜,逐步建立完善的有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做法,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案例教学、讨论、谈话、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等教学方法,以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的新型人才。最后,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理论,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多学科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四)培育氛围,开创全员育人环境下的创业教育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因此,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除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规范学生社团的管理以外,高校还应该在创建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和开展校企合作方面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创建创业实践教学基地给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创业能力;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实现高校与社会的对接,从而创设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谢鑫.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心事价值及基本内涵[J].河南教育,

2011,(2).

[3]张龙.论高校创业教育目的的实质、渊源及其实现[J].教育与职业,

201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