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措施
[原创题]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8年5月5日14时19分,菲律宾(北纬14.45度,东经123.95度)发生里氏6.1级地震,菲律宾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据此回答1~2题。 01菲律宾频发的气象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地震 D.赤潮
02菲律宾地震频发,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气象灾害包括选项中的台风和寒潮,排除C、D项。菲律宾纬度较低,冬季离冷高压较远,不会受到寒潮影响。故选A项。第2题,据板块分布图可知菲律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故选B项。
[2019山东德州调研]2018年1月初“霸王级”寒潮横扫中国近一周,全国各地纷纷经历了2017年冬季以来的“最冷周”。读图,回答3~4题。
03图中表示寒潮路径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04台风和寒潮共同的天气特征是( ) A.沙暴 B.大风 C.干旱 D.强烈降温 答案:3.A 4.B 解析:第3题,寒潮是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迅速南下导致明显降温的现象,甲表示寒潮路径,故选A项。第4题,台风会带来大风、暴雨和风暴潮等天气现象,寒潮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所以两者共同的天气特征是大风,选B项。 [2019湖南长沙一中诊断]2014年8月21日,黄河干流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海勃湾水利枢纽主体工程竣工。水库正常蓄水位1 076 m,淹没土地13.82万亩,淹没区需要迁移人口5 425人。下图为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位置图。读图,回答5~6题。
05与三峡水利工程相比,海勃湾水利枢纽发挥的突出作用是( )
1 / 5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和措施
A.航运 B.防洪 C.防凌 D.发电
06下列关于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给库区周边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淹没耕地,农业减产
B.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盐碱化明显加剧 C.气候呈海洋性特征
D.大坝下游泥沙淤积减少
答案:5.C 6.D 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水利工程的作用。读图可知,该河段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会发生凌汛;与三峡相比,海勃湾水利枢纽的航运、防洪、发电功能相对较弱,且长江没有凌汛,因此海勃湾水利枢纽发挥的突出作用是防凌。故选C项。第6题,本题考查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由图示可知,海勃湾水利枢纽靠近乌兰布和沙漠,不是灌区,不会淹没耕地,A项错误;冬季蒸发微弱,土地盐碱化不明显,B项错误;虽然该水利枢纽改造了下垫面,但不会改变这个地区气候的大陆性特征,C项错误;该水利工程阻滞了干流,有利于泥沙淤积在水库之内,大坝下游泥沙淤积减少,D项正确。
[2019江苏徐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夏特古道跨越新疆天山南北,全长120千米,海拔均在2 500米之上,是丝绸之路上一条非常险峻的古隘道。《大唐西域记》描述此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行人由此路者,不得赭衣持瓠大声叫唤,微有违犯,灾祸目睹。”下图为“夏特古道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07驴友普遍选择春秋季徒步穿越夏特古道,主要是为了避开( )
①洪水切断古道 ②野生动物袭击 ③高温酷暑天气 ④风雪严寒天气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08《大唐西域记》中所说的“灾祸”,最可能是( ) A.雪崩 B.地震 C.洪涝 D.泥石流 答案:7.A 8.A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天山附近,夏季气温高,多冰雪融水,容易出现洪灾,①正确;选择春秋季徒步与避开野生动物袭击关系不大,②错误;天山地区海拔较高,气温偏低,不会出现高温酷暑天气,③错误;该地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选择春秋季,可以避开风雪严寒天气,④正确。A项正确。第8题,据材料可知,夏特古道沿线多冰川和高山积雪,而该灾害是由于大声呼喊所致,所以,最可能是雪崩,A项正确;地震、泥石流、滑坡都不会因为大声呼喊而诱发,B、C、D项错误。
2 / 5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和措施
[2019河北衡水中学一调]图a为我国某小学附近等高线图(单位:米),图b为A—B线的剖面图。读图,回答9~11题。
a b 09该小学最有可能在(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东南丘陵
10最近该地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对土层进行定位,其目的是为了监测( ) A.滑坡 B.泥石流 C.洪涝 D.台风
11该地为了稳固土层而采取的措施中,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 A.排水 B.建抗滑墙
C.植树种草 D.清除土方减载
答案:9.D 10.A 11.C 解析:第9题,本题考查区域地形特征及植被类型。读图可知,该小学所在地区有常绿林分布。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植被类型是落叶林,A、B项错误;图示区域海拔在200~500米,不可能是云贵高原,最有可能在东南丘陵,C项错误,D项正确。第10题,本题考查自然灾害。根据图示可知,该地的岩层倾斜方向、土层倾斜方向与坡面朝向一致,容易发生滑坡。因此最近该地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对土层进行定位,其目的是为了监测滑坡,A项正确。第11题,本题考查防治自然灾害的措施。排水可以减轻土层重量,预防下滑;建抗滑墙,利于阻止土层下滑;根据图示可知,土层滑动面是基岩表面,植树种草只能增加土层重量,没有稳固土层的作用,效果最不明显;清除土方减载,减轻重量,减少坡体下滑。故选C项。
[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闹海风”是一种大风并伴有吹雪、雪暴等的灾害性天气,其形成与亚洲高压的移动、风的“狭管效应”、水汽含量、大气对流运动密切相关。新疆吉木乃县冬季“闹海风”频发。下图示意吉木乃县位置。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示地区最容易发生“闹海风”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强烈的对流运动会引起大风、暴雪等天气。一天中“闹海风”最易发生在( ) A.清晨 B.上午 C.午后 D.子夜
答案:12.A 13.C 解析:第12题,本题考查自然灾害“闹海风”的形成条件。根据图示
3 / 5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和措施
可知,甲位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两侧山体呈东西走向,“狭管效应”明显,因此容易出现“闹海风”。故选A项。第13题,本题考查自然灾害“闹海风”的形成条件。一般来说,地面温度越高,越容易导致空气对流运动,根据题干中“强烈的对流运动会引起大风、暴雪等天气”可知,强烈的对流运动有助于“闹海风”的形成。一天14时左右气温最高,“闹海风”最容易发生,故选C项。
[2019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文综地理试题]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岛隔海相望,面积1.91 km2。2017年7月8日鼓浪屿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52处世界遗产,岛上保存着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被誉为“建筑物博物馆”,下图为鼓浪屿景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对鼓浪屿上建筑物破坏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暴雨 C.海啸 D.海雾
15造成鼓浪屿建筑物中外风格各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远离大陆,人为破坏小
B.隶属厦门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程度高 C.毗邻港澳,中西方文化互融
D.列强占领及侨胞回乡建设等历史原因
答案:14.A 15.D 解析:第14题,台风是指发生在西北太平洋的强烈的热带气旋,夏秋季节多发,其狂风暴雨与风暴潮对鼓浪屿上建筑物破坏大,A项正确;海啸是海底地震火山等引发的海水巨浪,不常发,C项错误;暴雨破坏性较台风小,B项错误;海雾对岛上建筑物不会造成破坏,D项错误。故选A项。第15题,鼓浪屿建筑物中外风格各异主要是列强占领及侨胞回乡建设等历史原因造成。故选D项。
[2019陕西汉中组卷二]秋台风通常是指9~11月生成的台风,其数量不如夏台风那样多,但威力却不容小觑。2018年9月16日至17日秋季强台风“山竹”于正面袭击珠江三角洲沿海,给相关地区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下表为1949~2014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统计,下图为台风“山竹”移动实时路径示意图。读图表,回答16~17题。
统计项目 生成台风个数 超强台风个数 超强台风百分比 夏季 783 128 16.3% 秋季 755 211 27.9% 4 / 5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和措施
16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台风强度秋季大于夏季,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地转偏向力减小
B.植被进入落叶期,树木对台风阻力减小 C.低纬海区海水温度较高 D.地表摩擦力减小
17受台风“山竹”影响,9月16日12:00至9月16日20:00深圳风向的变化为( ) A.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 B.由东南风转为东北风 C.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 D.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答案:16.C 17.A 解析:第16题,夏、秋台风生成的位置差异不大,地转偏向力相差也不大,A项错误。 台风一般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其形成强度与植被无关,故B项错误;台风生成发展,需要有温暖的海水提供能量,夏季向秋季过渡时,太阳直射点从北向南移动造成海温偏高。 海温偏高,积攒较多热量,提供给台风的能量更大,C项正确;下垫面差别不大,摩擦力相差不大,故D项错误。据此分析选C项。第17题,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北部吹东北风,东部吹东南风。受台风“山竹”影响,9月16日12:00至9月16日20:00深圳位置由台风北部转变为东部,风向的变化为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据此分析选A项。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