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青海省县域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海东地区为例

青海省县域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海东地区为例

2021-03-22 来源:乌哈旅游
第31卷 2012年第2期2012年4月出版 攀登(双月刊) Vo1.31 No.2.2012 Apri l2012 New Heights(Bimonthly) 青海省县域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海东地区为例 李诗源 (青海大学,青海摘西宁810016) 要:金融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已被各界所认可。本文以协同学为视角,首先阐明了 县域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内涵和机理,然后以青海省海东地区为例,对其县域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现状进行分 析,找出两者不能协同发展的原因,并提出构建协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县域金融;县域经济;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oo1_5647(2012)O2-_o121__06 青海省县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0%以上,因 此发展县域经济,对提高全省人均收入水平、改善居 民生活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青海省县域经 实现协同发展。 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理为:县域 经济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专业分工,推动县域产业结 构升级和县域规模经济的实现,从而使县域金融需 求扩大,县域金融交易扩张,县域金融的参与人数、 交易次数增加以及单位交易规模扩大,由此分摊了 县域金融中介和县域金融市场的固定成本,降低了 济的发展却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其中缺乏有效的资 金支持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金融作为现代 经济的核心,县域经济发展必然离不开县域金融的 资金支持。同时,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县域经济发 展又会进一步促进县域金融发展。因此,实现青海 省县域金融与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对提升全 省经济发展及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交易费用,推动了县域金融体系的发展;县域金融的 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另一 方面,提高了县域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收入的增 加必然带来县域储蓄的增长和财富的增加,这既增 加了县域金融资源的存量,又提高了县域经济主体 、基于协同发展观的县域金融与经济发展关 系分析 “协同”即“协同合作”之意,指有相关关系的多 参与金融活动的能力,尤其是财产抵押能力,使县域 金融交易双方的收益都得到增加,诱导了县域金融 的扩展。县域金融发展则通过提高储蓄率、储 蓄——投资转化率、投资效率和技术进步,以及不同 时期的消费替代弹性和折旧率等因素,最终通过资 本积累、市场扩张和技术进步三个基本因素实现经 个系统在发展运作过程中的相互协调与合作的能 力。若多个系统在发展运作过程中能表现出这种协 同性,则认为系统处于“协同发展”状态。¨ 根据协 同发展观及目前关于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我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间可 【收稿日期】2012—03—10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青海省县域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研究”(2o08一Qs__o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诗源(1978一),男,青海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 济增长。 二、青海省县域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证分 析——以海东地区为例 青海省县域面积辽阔,各地区自然、经济发展水 平差异较大。为了便于研究,本文以海东地区六县 为例进行分析。以海东地区六县为例的原因如下: ①海东六县总人口为148.2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30.13%,人口总数仅次于省会西宁市,是全省人口 聚居的主要地区;②海东六县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占 有一定的比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也是最接近于全 省水平;③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人口为132.55万 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9.43%,全区六县均属于经济 不发达的农业县,其中五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 重点县,一个县为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④从县 域金融体系看,目前,海东各县形成了以人民银行和 银监局的派出机构实施金融政策指导和业务监管, 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三者 彼此分工,提供金融服务,邮政储蓄银行和保险公司 共存的县域金融体系,金融机构系统相对于其他地 区而言较为健全。因此,以海东地区六县为研究样 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海东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县域经济增长及规模。自2000年以来,海东 地 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 增K速度,GDP从2000年的39亿元增长到2009年 的135亿元,各年增长率均保持在10%以上。虽然 海东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与全省水平一致,但从人均 和结构性指标来看,海东地区县域经济相对于全省 而言较为落后。2009年,海东六县GDP占全省的 比重仪为12.55%;人均GDP为8565元,仅为全省 人均GDP的30%。 2.产业结构。海东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 ,2000~2009年问第一产业比重虽然呈现逐步下 降趋势,但仍高于全省水平。2009年,海东地区第 一产业比重高出全省8.7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 比重分别比全省低16.8个和8.2个百分点,产业结 ~l 22一 构有待调整。 3.居民收入水平。随着县域经济增长,海东地 区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2009年,海东地区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2元,为全省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的94%,较上年增加了1307元,同比 增长12.26%;农民人均纯收入3827元,为全省农 民纯收入的114%,较上年增加了608元,同比增长 18.9%。但从城乡居民收入差看,海东地区城镇居 民与农牧民收入差距却在逐渐拉大,2000年城乡居 民收入差为3328元,2009年则扩大到8135元。 (二)海东地区县域金融发展现状 1.县域金融体系。截至2009年底,全区共有农 业发展银行机构数8个,独立核算法人农村信用社 154家,邮政储蓄银行网点24个。海东各县形成了 以人民银行和银监局的派出机构实施金融政策指导 和业务监管,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 用合作社j者彼此分工,提供金融服务,邮政储蓄和 保险公司共存的县域金融体系。 2.县域金融机构的业务规模及发展。从金融业 务的总体发展情况看,2004~2009年,海东地区县 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长迅速,但各项贷款增长缓 慢,甚至有减少趋势,存、贷款余额占GDP的比例成 逐年下降趋势,并与全省的差距逐渐拉大。从表1 中,我们可以看出:海东地区存款余额逐年增大,存 款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年平均增长率为 23.26%,但与全省存款年增长率相比仍有较大差 距;海东地区贷款余额增长趋势不显著,在六年内有 五年的贷款余额增长率为负值,虽然2007年贷款余 额增长率由负变正,但与存款余额增长率相比,其增 速较低;从2005年起,海东地区存款余额大于贷款 余额,存贷差从2004年的一1.7亿元增长到2009 年的99.74亿元;存贷比指标值从2004年的1.04 下降到2009年的0.20,与全省相比2005年后存贷 比均低于全省同期水平,并且海东地区存贷比指标 与全省的差距在逐年加大;海东地区“贷款/GDP” 指标值呈逐年下降趋势,“存款/GDP”指标值呈缓 慢增长的趋势,但这两项指标值只有全省水平一半。 收缩趋势,存、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较低,县 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力较弱,并有逐渐减弱的 趋势。 由此可见,海东地区县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全省相比 有较大差距,金融业务发展速度缓慢,贷款业务呈 表1 海东地区与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变化情况对比表 指标名称 绝对值 44.O 50.3 61.9 71.8 98.77 125.2O 2004拄 2005仨 2006焦 2007焦 2008矩 2009正 存款 余额 (亿元) 增长率 10.16 14.32 23.06 15.99 37.56 26.76 (%) 绝对值 海 东 贷款 余额 (亿元) 增长率 一45.7 41.4 41.3 44.6 3O.91 39.3 地 区 6.57 —1O.39 —0.24 7.40 —44.29 21.35 (%) 存贷比 1.04 0.82 0.67 0.62 0.31 O.31 GDP(亿元) 存款/GDP 贷款/GDP 绝对值 66.8 0.6587 0.6841 601.5 74.2 0.6779 0.5580 733.1 84.7 0.7308 0.4876 1092.6 102.1 0.7032 0.4368 896.8 122.36 0.8072 0.2526 1383.7 135.67 0.9228 0.1877 1785.8 存款 余额 (亿元) 增长率(%) 11.73 21.82 21.84 22.33 26.64% 29.06% 绝对值 全 贷款 (亿元) 余额 619.9 638.6 873.1 723.2 1025.6 1399.0 省 增长率(%) 存贷比 l126 .10.8 20.74 13.25 17.47 36.41 1.O3 466.1 1.2905 0.87 543.3 1.3493 0.81 41.6 61.3978 0.80 783.8 1.3940 0.74 1018.62 1.3584 0.78 1081.27 1.6516 GDP(亿元) 存款/GDP 贷款/GDP 1.3300 1.1754 1.1272 1.1139 1.0069 1.2939 资料来源:根据人民银行海东地区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统计科统计资料及《青海省统计年鉴(2010)》相关资料整理计算。 从县域各金融机构的业务规模来看,2004~ 信用社已成为县域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 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功能日显强大,而国有商业 2009年海东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款余额占全区 存、贷款余额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存款余额比重从 71%下降到68%;贷款余额比重从84%%下降到 24%;农业发展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占全区的比重均 有上升,其中贷款余额比重从7%增长到27%;农村 信用合作社存款业务发展平稳,贷款业务增长迅速, 贷款余额比重7%增长到48.5%。_2 由此可见,农村 银行随着机构和业务的收缩,其金融主体的地位逐 渐被农信社所取代。 (三)海东地区县域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评价 为了能从定量角度评价青海省县域金融与经济协 同发展程度,我们依据协同学的相关原理,构建“协同 发展成熟度模型”,并用“协同发展成熟度”指标反映县 一1 23— 域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水平。该模型的思路为:把县 1.子系统有序度的测算方法 有序度是用若干个对系统演进起主导作用的指 域金融和县域经济看作县域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两个 子系统。首先分别测定这两个子系统的有序度,然后 对两个子系统的有序度进行比较。如果两个子系统的 有序度增长速率相近,则协同发展成熟度指标值越大, 表明两个子系统间实现了协同发展。_3 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用于综合评价在某一时点上 系统发展进程状况。我们把指标体系中的指标称为 “序参量”。根据科学性、实用性和可得性原则,本 文选取的序参量指标体系,见表2所示。 表2县域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序参量测算指标体系 系统层 子系统层 县域金融 子系统 基准层 金融发展规模 F1:FIR 指标层 金融发展效率 金融发展深度 F2:存贷比 F3:M2/GDP E1:GDP(亿元) 经济总量 县域金融与经济协 E2:储蓄总额(万元) E3:财政收入(万元) 同发展系统成熟度 县域经济 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速度 E4: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E5: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E6:GDP增长率(%) E7:人均GDP( 人) 子系统 经济效益 E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E9:农民人均纯收入( 人) 在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协同系统中,将县域金 融系统表示为 ,县域经济系统表示为X2,eij表示 序参量(其中i表示第i个序参量, 表示第i个序参 量的第 期)。为了消除各个序参量的量纲,采用 别为u (e)和u:(e),县域经济子系统的系统有序度 分别为“:(e)和“ (e)。若u:(e) “?(e),“ (e)≥ “:(e)同时成立,则认为该系统从t。到t 时段是协 同发展的,可用协同发展成熟度指标c反映,计算公 式如下: Z-score的方法对各序参量进行标准化处理,④经标 准化后的数据记为u。(e ),然后采用对/t (e )进行 加权求和的方式,计算出各子系统 的有序度 c=sig(f) ̄/I :(e)一“?(e)l I (e)一“:(e)I 其中:sig(f)= “ (e),即u。(e)= ∞ilti(e )。其中权数C.O ,根据各 序参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确定,即 =R;/∑ ;R 为 某一序参量与该系统中其他序参量相关系数之和减 去1,即R = 一1。 r1 u (e)一“?(e)≥0且1“ (e)一“ (e)≥0 {【 一1其他 根据公式可知,协同发展成熟度的变化范围在 [一1,1]之间。当指标值>O时,表明子系统间处于协 同发展的进程中;值越高,子系统间的协同性越强。 依据上述模型,对海东地区2001—2009年县域 金融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成熟度进行测算。从指标 2.协同发展成熟度的测算方法 对于给定的初始时刻t。和系统发展变化过程 中的时刻t 而言,县域金融子系统的系统有序度分 一值的变化趋势看(见图1):除2009年外,海东地区 1 24一 协同发展成熟度指标值均小于0,并呈现出上下波 动的特点,波动幅度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指标值没有 表现出从小逐渐变大的趋势;虽2009年协同发展成 熟度指标值为正值,但数值较小。这表明海东地区 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间处于非协同发展的进程中, 两个子系统间没有建立起协同发展机制。 馁噗 匡鑫 图1海东地区县域金融与经济 同发展成熟度变动图 (四)海东地区县域金融与经济不能协同发展 的原因分析 管理上普遍实行了严格的授权、授信管理,限制县级 分支机构自有审批权限。二是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 一1.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问题多,影响县域经济 主体的金融需求和县域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积 极性。一是县域农牧民收入总量少、贫困面大、农牧 难以满足政策性金融支农需要。随着农牧业结构 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农牧业正日渐萎缩, 温室蔬菜、名贵瓜果等特色农牧业已显露头角,但由 于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功能过于单一,尚不能为农 业产业开发、农业科技推广、农业基础设施等急需政 业产业化水平低制约银行信贷投人。海东地区县域 农牧业大都以农牧民分散经营为主,经营规模过小, 生产成本高,与市场连接不紧密,农牧业生产基本处 于封闭的小生产格局,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因此, 在没有相应的风险分担及激励机制的前提下,银行 主动对县域农牧业提供信贷资金的动力不足。二是 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县域金融机构步入“两难”境 地。海东地区还款能力强、盈利能力高的优势型企 策性资金扶持的项目提供信贷服务。三是邮政储蓄 银行的抽血机制使县域经济发展匮乏资金。邮政储 蓄银行是由以前的邮政储蓄转制而来,由于成立时 间不久,邮政储蓄银行的运行机制尚未理顺,吸储资 金上存比率仍然较大,抽血机制依然存在,在短期内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3.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县级人民银行对辖区内 的信贷资金控制和引导能力有限。良好的社会信用 环境和有效的信贷资金调控政策是实现县域金融与 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海东地区却存在以下 业和项目大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不符合国家 产业政策,商业银行上级行不给予审批;另一方面, 县域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信息不透明、财务管理不 规范、业绩不稳定等问题,商业银行“慎贷、惜贷”, 不给予授信。 问题:一是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健全,人们的诚信意识 不强,执法环境不够好,金融企业胜诉容易执行难的 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基层人民银行很难对辖区内的 2.现行县域金融制度安排及功能缺陷是制约海 东地区县域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目前海东地区县域金融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 是国有商业银行为实现其经营目标对银行经营管理 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如为降低不良贷款的 发生,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县域各国有商业银行都在 信贷资金实施足够的控制和引导。目前,县域基层 人民银行能够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再贴现、再贷 款、存款准备金、窗口指导等,但这些货币政策工 具对县域的货币供应量和资金的流量流向影响甚 一】25一 微,远不足以支持县域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促进其发 展。 加强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对县域经济的政 策性支持力度;三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在国家扶 持政策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农村信用社支持农牧业 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四是成立由政府组建、以市 三、青海省县域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建 议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为县域金融发展提供 良好的经济环境 提高县域农牧民收人水平和县域企业运行质量 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作。一是加大农牧业产业 场化方式,运作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解决县域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五是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 险业务,降低农牧民生产经营风险。六是积极推进 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小额信贷组织发展,进 一结构调整力度,实现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通 过产业化,不仅可以提高农牧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 降低单一农牧户从事生产时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二 是做好对贫困农牧民的扶贫开发工作;三是营造适 宜县域企业发展的外部政策制度环境,积极培育民 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支农实力。 (三)构建县域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良好外 部环境 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有效的货币政策是保证 青海省县域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 营龙头企业,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四是鼓励县域 中小企业以本地资源优势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加 强与大企业的分工协作,培育其持久竞争力。 应从以下儿方面人手:一是大力加强政府信用建设; 二是依法加大对不讲信用、破坏信用行为的惩治力 度,强化县域信用约束机制;j是完善县域信用体 系,通过建立社会公众信用信息库、信用等级评定制 度、信用村(镇)评定等措施,强化县域经济主体的 信用意识;四是成立县域金融办公室,负责建立政 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者之间相互沟通、协调机制; (二)重构县域金融体系,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构建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 为主体,其他金融为补充的县域金融机构体系,支持 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县域营业网点的 调整,应在整体上协调进行,原则上应在每个县至少 保留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二是可通过适当调 整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扩大其资金来源等方式, 五是在货币政策实施中,应根据青海省县域特点,交 叉使用一般性和选择性 1二具,突出选择性工具,放大 政策传导效应。 注释: ( ̄)Z-score方法的原理为:设原始数据矩阵为 :( )…,标准化后的矩阵为I =(,, ) ,则 = _一 ,其中i为第 个指标的平均值, 为第i个指标的标准差。 参考文献: [1]曾健,张一方.社会协同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人行海东地区中心支行课题组.调整信贷结构强化风险防范[ .青海金融,2010,(10) [3]孙寿亮.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I)].北京交通大学,2008. 责任编辑:马震 一126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