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1-08-12 来源:乌哈旅游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

1. 如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在此期间侵略军的暴行是

A.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B.迫使中国鸦片贸易合法化 C.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D.占领旅顺后进行了大屠杀

2.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3. 如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时间 1894年前 1900年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 1898年6月,光绪皇帝在诏书中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 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6. 小周同学在阅读历史书时,看到中国近代史某一条约的内容:

这一条约的签订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失去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使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清政府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7. 观察图。图中所示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A.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了灭亡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8. 1918年, 一位先进知识分子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称俄国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这位“先进知识分子”是( )

A. B. C. D.

9. 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提及以下几个影响:一、全国学生势力的大结合;二、反军阀及反帝国主义的兴起;三、社会各个阶层的觉醒。该历史事件 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10. 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

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人民军队的创建 D.国民大革命发动

11. 孙中山晚年致力于谋求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能够印证此观点的史实是 A.创建兴中会 B.成立中国同盟会 C.发起护国战争 D.召开国民党一大

12. 下图是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刊登的一位风云人物,这是《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13. 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 A.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B.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C.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 D.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

14. 《灾难与转折1937》一书(见右图)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忻平所著。1937年,中国的“灾难与转折”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百团大战

15. 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A.全民族团结抗战 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

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16. “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电文中“陪都”是指( ) A.南京

B.北平

C.上海

D.重庆

17. “战火江淮河汉飞,中原逐鹿夜军帏。寒风血溅青旗散,雪地馍收昏卒归。杜李邱黄哀暮霭,刘陈邓粟笑朝晖。输赢不独人谋事,犹是天心厌蒋肥。”这首诗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18. 以下为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 判断题

19. 导致如图清政府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南京条约》的签订。________(判断对错)

20. 康有为、梁启超组织的“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但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革命党人发动的“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________(判断对错)

21. 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________(判断对错)

22. 1927年中共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________(判断对错) 23. 中国的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它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________(判断对错)

24.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新式学堂,清政府还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度就此寿终正寝。________(判断对错) 填空题

25. 中国近代史上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甲午中日战争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________。

26. 1912年3月颁布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1945年中共召开七大,大会确立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7. 1937年8月至11月的________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1938年6月开始的________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综合题

28. 不同的土地政策和经济政策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材料二: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材料三: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一革命纲领?据材料概括这一纲领提出了怎样的土地分配方案?有何局限性? (2)为什么说材料二中《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3)材料三是哪一时期的土地政策?这次土地改革取得了什么成效?

29.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年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已预期目的反面。 ——摘选自《洋务运动史》

材料二 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役,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 ——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时传统文化束搏的突破。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3)材料三中“第三次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指哪次历史事件?综上所述,思想解放有何作用?

30. 在中国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基于形势变化制定了合适的方针政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达四年之久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组织上增选了毛泽东为常委;军事上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摘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就是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文家市会议”是在哪次起义过程中召开的?该起义后,毛泽东向农村进军,建立的第一个革命

根据地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在这次会议上中共纠正了什么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这次会议的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毛泽东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发表上述议论的?据材料分析中共主张和平解决此事变的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 1. 【答案】 C

【考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解答】

依据题干图片关键词”英法联军”可知,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故C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英国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迫使中国鸦片贸易合法化,故AB不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占领旅顺后进行了大屠杀,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

【答案】 C

【考点】

洋务运动的兴起 【解答】

“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体现的是求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洋务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故AB体现的是自强,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故C符合题意;修筑京张铁路的是詹天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

【答案】 C

【考点】 《马关条约》 【解答】

依据题干中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允许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故出现了题干所述现象,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的条约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4.

【答案】 B

【考点】 戊戌变法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时期创办的,也是戊戌变法运动留下的唯一的成果,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A项洋务运动时期指的是1860年到1895年,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C项辛亥革命的时间是191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D项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年,时间不符。故选B。 5. 【答案】 C

【考点】 义和团运动 【解答】

根据题干的“1900年”和“大刀和旗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义和团在北京、天津等地英勇抗击八国联军,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情景。故C符合题意;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发生在1841年,故A不符合题意;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发生在1856——1864年,故B不符合题意;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发生在1926——1927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 【答案】 D

【考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解答】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辛丑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D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不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失去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故B不合题意;《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7.

【答案】 A

【考点】

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

【解答】

依据题干图关键词“武汉、楚望台军械库”可知,此图反映的是1911年的武昌起义。武昌首义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了灭亡,故A符合题意;太平军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故B不合题意;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C不合题意;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8.

【答案】 A

【考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8年,李大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第一个举起了了社会主义的大旗,选项A是李大钊,符合题意;而选项B是陈独秀;选项C是鲁迅;选项D胡适,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9.

【答案】 B

【考点】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答】

依据题干信息“全国学生势力的大结合、反军阀及反帝国主义、社会各个阶层的觉醒”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B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A不合题意;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C不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0.

【答案】 B

【考点】

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解答】

根据图片信息“中共一大会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是中共一大会址。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中共一大会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新文化运动开始是创刊《青年杂志》;选项C人民军队的创建,是南昌起义;选项D国民大革命发动,是北伐战争;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

【答案】 D

【考点】

国民党一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晚年致力于谋求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2. 【答案】 C

【考点】

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解答】

根据题干图片的人物是“吴佩孚”的信息,根据“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斗争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北伐战争开始后,迅速占领了武昌城头,吴佩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失了,AB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13.

【答案】 A

【考点】 红军长征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宋词和元曲 遵义会议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1936年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自然条件险恶,有敌人的围追堵截,还有红军内部的争端,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征最终取得胜利。故A符合题意;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没有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故B不符合题意;东北抗日联军与题干的“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与题干的“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

【答案】 B

【考点】

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 【解答】

依据图片信息“1937年”、“灾难与转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也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所以,“七七事变”是中国的“灾难与转折”,B项符合题意;A项的时间是1931年9月18日,与题干“1937年”时间不符;C项的时间是1937年12月,与题干“灾难与转折”不符,南京大屠杀是灾难,但不是转折;D项的时间是1940年8月,与题干“1937年”时间不符。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 【答案】 A

【考点】 台儿庄战役 平型关大捷

【解答】

题干的“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表明台儿庄大捷取胜的原因是全民族团结抗战,

共同奋斗。故A符合题意;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与题干的“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台儿庄之捷是中国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胜利,故C不符合题意;华侨华人支援抗战属于全民族团结抗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

【答案】 D

【考点】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解答】

根据材料内容“倭寇投降”指的是日本投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是重庆,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电邀共产党参加重庆谈判。故选D。 17.

【答案】 D

【考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解答】

依据题干关键词“杜李邱黄哀暮霭,刘陈邓粟笑朝晖。输赢不独人谋事,犹是天心厌蒋肥”可知,此诗描绘的历史事件是由刘伯承、邓小平、粟裕、陈毅等指挥的淮海战役,奠定了人民解放军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故D符合题意;

渡江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 故选D。 18.

【答案】 C

【考点】

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张謇兴办实业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给出的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表明这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快,这主要得益于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迅速发展的良机,进入了“黄金时代”。AD项表述错误;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所以B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判断题

19.

【答案】 正确; 【考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 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的影响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答】

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1843年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降低,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关税协定等,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24.

【答案】 错误; 【考点】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故此题表述正确。 20.

【答案】 正确; 【考点】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给光绪帝的上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称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积极宣传维新思想。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的“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故此题表述正确。 21.

【答案】 错误; 【考点】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故此题表述错误。 22.

【答案】 错误; 【考点】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八一南昌起义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故此题表述错误。 23.

【答案】 正确; 【考点】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它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故此题表述正确。

近代教育的发展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新式学堂;1905年清政府还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度就此寿终正寝。故此题表述错误。 填空题 25.

【答案】

左宗棠 邓世昌 【考点】 甲午中日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瓜分狂潮与门户开放政策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 左宗棠收复新疆 边疆危机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史上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民族英雄是左宗棠;甲午中日战争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邓世昌。 26.

【答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毛泽东思想 【考点】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的建立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8日由临时参议院通过,3月11日公布实施,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确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1945年中共召开七大,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7.

【答案】

淞沪会战 武汉会战 【考点】 淞沪会战 百团大战 武汉保卫战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8月至11月的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1938年6月开始的武汉会战是全国抗日战争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次战役,宣告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的破灭。 综合题

28.

【答案】 (1)《天朝田亩制度》。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土地分配方案。《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2)《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3)解放战争期间。广大农民分得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考点】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解答】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可知,此内容出自《天朝田亩制度》;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土地分配方案。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2)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可知,此内容出自《中国土地法大纲》,属于解放战争期间的土地政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分得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29.

【答案】

(1)富国强兵,维护和巩固清朝统治;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中法、中日两次的战争失败的刺激和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变法自强。 (3)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促使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考点】

洋务运动的影响和评价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新文化运动 【解答】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富国强兵,维护和巩固清朝统治;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客观是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役,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可知,中法、中日两次的战争失败的刺激和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使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变法;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维新变法的主要目是变法自强。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对传统文化束搏的突破”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促使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0.

【答案】

(1)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左倾错误;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西安事变;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考点】 红军长征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八一南昌起义

西安事变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解答】

(1)依据材料信息“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可知,文家市会议是在秋收起义过程中召开的;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带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达四年之久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组织上增选了毛泽东为常委”可知,此会议是遵义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共纠正了左倾错误;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中共召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