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神祗与村落——以福建诏安客家陂头村为例
2022-04-15
来源:乌哈旅游
2014钲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No.1 第一期 ・Feb.2014 客家研究・ 水利、神祗与村落 以福建诏安客家陂头村为例 林昌丈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430072) 摘要:诏安县官陂镇所在地是闽南客家地区的一处山间小盆地。陂头村位于东溪的西岸,是明末钟姓迁入 该地而形成的一处聚落。该村南星楼关帝庙内的三方碑刻清晰表明了水利、神祗与陂头村的形成之间的关系。客 家村落钟姓陂头村的例子展现出处于特定地域中的某一村落,在形成过程中不仅是自身人户繁衍的结果,同时在 与其他人群的资源争夺、公私利益的交锋中,进一步明确自身与他人的界限与归属。 关键词:官陂;水利;陂头村;诏安;村落;聚落史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14)01—00012—05 有关中国传统时期的聚落社会史研究,在不同 卷十二《大宝积经第十八卷》下“陂湖”条引《桂苑珠 的历史时段,因史料的多寡、研究者视角的差异产生 了纷纭复杂的问题,同时也形成了一些焦点。相较 于中国史研究的其他方向,中国的聚落史或聚落社 会史研究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然而,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明清时期的地域社会研究不仅吸纳了历 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而且加上各地域自身蕴藏 丰富的史料,促成了地域社会史研究的飞跃发展,同 丛》云:“泽鄣也,谓以土壅鄣水也。”_4 是故陂有障 水之义, 后引申为一种水利设施。然而,它往往 需要与一系列的引水设施配合起来才能发挥效用。 般以陂障水,辅以圳、渠引水,进行灌溉。今见材 料中,“陂”这样一种水利设施似乎更多在山区溪涧 一中看到,即它主要在山区溪谷中使用。我们走访的 闽南尤其如此。 明了此点之后,“官陂”一词之意即可显而见 时也带来聚落史研究方法的革新。这其中饶有特色 的是:运用人类学的方法走向田野,在田野中追寻 “历史记忆”与充分挖掘民间文献、进而构建一定的 地方脉络。 之。其言“官”,从字面上理解当是官方在此修建的 “陂”这一水利工程。翻检道光、同治等《福建通志》 发现,水利工程以“官陂”命名,不只是诏安的官陂 而已。莆田均惠陂,“在西淙瀑布泉下,旧名官 陂”o[6]778又泉州晋江县凡一见,[617 南安县凡六 见。_6 J 凡此种种,或谓诏安官陂与各地的“官陂” 陂头村位于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东北向,处于 东溪的西岸。2009年6月30日,我们在该村南星 楼关帝庙内寻得三方碑刻,其中两方为“府道告示 碑”,内容涉及官陂陂头山山林所有权,亦有关“官 陂”水利史料,其时间分别为康熙四十六年(1707 年)和康熙六十年(1721年)。另外一方碑,分刻于 两块碑石上,时间是道光二年(1822年),叙说陂头 钟姓祀钟馗,创立钟馗庙一事。 一样,是政府出资所修造的水利设施。但我们揣测,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是地方群体假借“官”之名,使 一得地方的水利设施得以合法化。若是如此,则这些 所谓的“官陂”,就不仅仅只是表面所看到的那样简 单了。那么,诏安官陂到底兴建于何时?现存史料 、以“官”之名:官陂由来略考 皆无明言。我认为这一处水利工程的使用,当远早 于明嘉靖年间设县之前。第一,官陂所在的二都地 处万山中,为一狭小山间盆地。因地形所限,田高水 低,无法直接取用东溪水大面积灌溉。故只能因地 利导,修陂设圳,引以灌溉;第二,徐仲远在《奏设县 《尚书・泰誓上》日:“惟宫室、台榭、陂池、侈 服,以残害于尔万姓。”孑L颖达疏引《毛传》日:“障泽 之水,使不流溢谓之‘陂’。” 《说文解字》日:“陂, 阪也。……一日:沱也。”l3 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 收稿日期:2013—10—30 基金项目: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3YJCZH285);2013年江西省高校人文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JD1327) 作者简介:林昌丈(1985一),男,浙江苍南县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历史地理、水利社会史、六朝史。 第1期 林昌丈水利、神祗与村落 13 治疏》中说道:“二、四、五等都环抱东北,粮[腧] 十五年,钟姓赴本道宋控批,萧令勘审叙详,蒙 (仅)万石,户满三干。” 倘若没有倚仗于农田水 批断钟家当管,不许混砍,始无异言。迄今十余 利,在这一狭小的山间盆地里,又是如何实现“粮跄 年。讵本年二月间,廖姓/复率人砍伐,为钟姓 万石,户满三千”的呢?第三,官陂属于小型水利工 所阻。廖朝缮等以判案霸山等事赴宪具告奉 程,工程技术相对简单,其“俱系小木条、细束石,横 宪,批令卑府勘审明确等因。卑遵即提齐讯,据 砌水内,以茅草垫塞”而成。因此,因地域开发的关 廖朝/缮等借称,陂J丢J原属公山,廖姓亦有葬坟 系,地方群体在东溪中上游一带较早修建并使用这 二首;据钟威等供,祖居一百多余年,修有火路 样一种水利设施,应当不存在问题。至于名之为 “官陂”,它可能与诏安县的成立有着莫大的关联。 为界,界内系属钟姓丘墓。其1陂1向系/熠(照) 以“官”之名,顾名思义,当是凸显官方的所在,即有 股派修,并无在山砍树。卑府随同两造亲赴查 意强化政府声望。其背后潜含着非官方力量的强 勘,其陂量长八十五分,俱系小木条、细束石,横 大,其中包括明中叶猖獗的“盗贼”。 砌水内,以茅草垫塞,并无用木/之处。复到陂 今天,我们依然能看到这一水利工程,它在陂头 l昙l山踏勘,周围火路约两里余。前临大路,偏 村,即“官陂”所在地。 右有钟姓楼寨,后悉系钟姓丘坟。再勘廖姓两 二、借修“陂”之名:廖、钟纠纷一事 坟乃在火路外/田边。复吊里老人等咸供“钟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陂头村村民钟黄金一 姓住居、丘坟,年已久远,系其斯地”等语。从 纸诉状将武生廖朝缮、监生廖钦远等廖姓人士告上 此查官陂系分股承修,钟姓不在派修之力。廖/ 衙门。何事要让钟黄金走投无路,求助于金科玉律, 朝缮等供措砍木之东路,又勘无树木,年于此山 以控告廖姓呢?为行文方便,兹将碑文逻录于次 伐木修陂之说,系属于口。廖姓明系恃强欺 (“/”为笔者所加,以示分行): 凌,借端觊觎。而/廖朝缮、廖钦远逞强影争,控 福建分巡道海防汀漳道宋宪批/ 词妄告,查系监生头各祭学岁,饬禁饬儆。戢其 钟黄金祖山荫木,口有界限。嗣/后不许侵 官陂,仍饬熠(照)旧分修,萧令原陂押令拆 伐。廖口口等本应口/究,称系公用,姑免谴 毁。/嗣后不许再有借端争砍,致于严谴,各取 惩。/ 遵行具报。今将勘过缘由,绘图陈详,伏候宪台 康熙四十六年五月口日立。/ 批夺。 这是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时任福建分巡海防汀 奉/院批I语l,该府勘明此山东l丢l并无树 漳道宋致的批示。①又康熙六十年(1721年)碑文 木,廖姓两坟在火路之外,据(?)此山原征米四 日: 石,后归田亩完粮,其呈豁免等语。查山田无 青天本府大老爷李奉五十九年审结/ 粮,各有各圳,不仝从/无,并将归完纳。输此豁 巡抚察院大老爷吕宪批勘审武生廖朝缮、 监生廖钦远等逞强籍占钟黄金祖山,断口愆学 彼之理,明系遁词,口历年东l丢l砍木修圳之说, 戒,饬山归钟姓照常管业。谨/院谳语:看得诏 悉属子虚。姑如详将廖朝缮、廖钦远、口学砍饬 安二都官陂社地方有田三千余亩,系廖、陈、吴、 山l石l,钟/姓照常管业,其官陂并饬照股承修, 王、钟、蔡等姓之业。悉赖溪流灌溉,因田高水 萧令原碑拆毁。嗣后毋许藉端砍木,永杜争端, 低,昔人设陂开圳蓄水,导入田内。每/年修砌, 取遵依报查认照。/ 分股定界,由来久矣。缘陂之陂头山,钟姓祖居 康熙六十年岁次辛丑菊月。/ 其间,栽培树木以为坟荫。廖姓恃强,每欲藉端 其中,“本府大老爷李”为时任漳州府知府李秉衡,② 砍伐。故从前各向该县请禁,互9/未结。迨四 “巡抚察院大老爷吕”为时任福建巡抚吕犹龙,③“萧 ①按,宋致,河南商丘人,贡生,康熙四十五年任福建分巡海防汀漳道。见同治《福建通志》卷107(国朝职官》“分巡海防汀漳道”条,第 2054页。 ②李秉衡,正红旗汉军,贡生,康熙五十六年任。见同治《福建通志》卷111《国朝职官》“漳州府知府”条,第2095页。 ③吕犹龙,奉天人,康熙五十八年任。见同治《福建通志》卷107(国朝职官》“巡抚条”,第2043页。 14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 令”为萧永域。①合此二碑来看,大致可梳理廖、钟 二姓纠葛一案的来龙去脉。 且亦据所分股而定界,即碑文中提及的“分股定 界”。何谓“分股定界”呢?所定何界?据碑文揣 测,当是定山界。即各姓先依据田亩多寡取得一定 的“股份”,然后再据所得“股份”取得陂头山山林所 有权,并以此进行划界。田亩多者即是所谓的“大 股”,可以分到更多的山林产权。但与此同时,在 “官陂”维修上,则需承担更多的分量。廖、钟二姓 钟黄金一支系明末移居官陂陂头山,占山为家, 在此生息繁衍。武生廖朝缮、监生廖钦远等人恃强 凌弱,借修陂修圳之名,试图侵伐钟姓祖山树木,屡 起争端。钟姓多次向县衙请求严禁廖姓此等行为而 未果。直至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钟黄金一纸诉 状告至汀漳道宋致,其判决结果是此山此树当归 “钟家当管,不许混砍”,两家亦是无异言。萧县令 并将此次审结刊诸于碑。钟、廖两家第一次交锋,钟 家讨回公道,争回山林所有权。汀漳道宋致所据,一 是陂头山为钟家祖山,二是此山本有界限。以祖坟 为何屡起争端?诸如廖、陈、吴等姓在陂头山皆有部 分产权,然廖姓所占得的山地并无树木,并伺机砍伐 钟姓之树木,侵占钟姓祖山。可疑的是,碑文谓钟姓 不在官陂派修之[列](力),当是钟姓并无官陂田 亩,或毋须仰仗官陂之水灌溉,碑文并无具体交代。 官陂这据“股”而为的水利惯行,当时“由来久矣”, 此后大行于明清。又据霞葛镇五通村乾隆七年 (1742年)县堂正示碑,陂设陂首。②故“官陂”很有 丘墓证其为钟家祖山,以山界为证向廖家告知不许 砍伐界限内之树木。而廖家“以系公用”为名,作为 逃避惩罚的借EI。想必此处“公用”当是指其旁的 陂圳这一水利设施。 可能亦设有陂首管理。 如以上推测大致不误,我们看到的也是一个地 域开发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水利惯行的形成机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二月,平静十多年的村 子硝烟再起。廖姓率众砍伐钟姓祖山,被钟姓阻止。 与十多年前不同的是,这次是廖姓将此事告上衙门。 漳州府知府李秉衡亲自审查此案。其结果是钟姓照 旧管业,而廖姓被斥责为恃强欺凌、借端觊觎、控词 妄告之徒。此次审结,钟姓是无可厚非的大赢家,其 理在情在。而廖姓,正如碑文中所说的那样,是借修 “陂”之名,强行侵砍钟姓祖山木材,于理于情,皆不 成立。钟、廖的第二次交锋,钟姓再一次据理而胜。 由此案可知,廖姓自始至终觊觎钟姓祖山木材, 试图侵伐,占为己物。作为一村公共产业的“官陂” 与归属钟姓私有的祖山,其界限是截然鲜明的。 此外,据上述碑文,以下几点尚需补充: (一)可补方志有关官陂记载之阙如 由碑文可知,“官陂”所在地称之为官陂社,有 制及其使用的有效性。“照股派修”、“据股定界”的 水利惯行当时由民间自行产生。这一在各个姓氏之 间形成的水利规约,并无涉及乡族组织,而在开始可 能并无涉及与其村落之间的直接关系。③在学界所 揭示的乡族组织盛行的闽南社会,官陂可能提供了 另外一种“世界”,另外一种观察地方社会的视 角。 (二)更加丰富我们对山林所有权的认识 王士性在《广志绎・西南诸省》言及广右诸山 往往无人管辖。_9 在闽南,甚至在南方广大山区,都 曾存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段。在地域开发的初期,山 林无人问津,或并不存在纷争。换言之,山林所有权 是在纷争发生时,或在争夺资源时出现纠纷所产生 田3 000余亩。“官陂”用小木条、细束石横砌水上, 并辅之以茅草垫塞,这是指其修造方式和使用材料。 在维修方式上,该陂是“每年修砌”,且“熠(照)股派 修”。这很可能是依据所灌田亩多寡,廖、陈、吴、 王、蔡等姓所进行的分股,然后才可“照股派修”。 的。若然,诸如山界、山林契约,当放在这一背景下 去思考。山界起着刻划标志的作用,像在闽南,时常 可以看到在山岩间所刻的诸如“王界”、“张界”等以 姓氏打头之类的标志。而在官陂,它是用“火路”来 标明界限。何谓“火路”?清《姚端恪公集・诗集》 ①萧永域,汉阳人,岁贡,康熙四十四年任。见民国《诏安县志》上编卷10,《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第3l册,第722页。 ②此碑现立于诏安县霞葛镇五通村五通宫。右起首题“县正堂示”四字。碑宽、高不详。碑文内容大略如下:诏安县正堂加一级、记禄二 次王,为恳天循例示禁以全国课民命事。据监生黄2./遇、黄世敏,生员黄时可,陂首黄悦清、黄日上、黄瑞河、张世恒、黄上桂、黄寿享、黄继祖、 黄/云中、赖斌等具呈前事词称:……陂之灌田甚多,河东、西之民命窟寄,……讵不法棍徒敢放柴树,遇陂而倒,或毁陂而网鱼,或/断圳而绝流。 贻害连乡,课命难给。……乾隆七年四月日给。 ③民间水利规约、惯行当然与乡族组织、村落之间关系密切。但我们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前提,即乡族组织、村落的形成可能晚于水利 规约、惯行的成型。就地域开发而论,地域开发的进程与农田水利密不可分。在地域开发的早期可能即有一定的水利惯行行之于地方;而乡族 组织、村落等,可能是在地域开发中后期得益于农田水利等公共事务而形成的。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可能是地域开发完成后的一种形态:乡族 组织有效的管理并运用水利,形成村落之间的有效配合和运作。 第1期 林昌丈水利、神祗与村落 15 卷十“雨后自宅左山登宅后诸山顶”首有“上山看火 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记钟馗故事 道: 路,青草最先主”之句,其下注日:“山人焚草开道以 截野烧谓之火路。”_l。。碑文中的“火路”当是此意。 然此火路当须时常维护,否则青草蔓生时,其所刻画 的标志也就消失了。无论如何,此处的“界”并非限 制人员往来,而是限制山林所有权的范围。钟姓火 路之内坐落着祖坟、楼寨,其所刻划的界限亦更加清 晰。 禁中有吴道子画钟馗,其卷首有唐人题记 日:“明皇开元讲武骊山,岁翠华还宫,上不怿。 因癌作,……忽一夕,梦二鬼,一大一小。…… 大者戴帽,衣蓝裳,袒一臂,……上问大者日: ‘尔何人也?’奏云:‘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捷之 (三)碑文所揭示的地方族群间的关系 进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乃诏 画工吴道子,告之以梦日:‘试为朕如梦图之。’ 道子奉旨,恍若有规,立笔图讫以进。”_JI_ 诏安官陂镇闽、客杂居,地方社会复杂多样。 钟、廖纠纷一案,表面上看是两姓因山林产权问题发 生的司法纠纷,但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地方族群间争 夺资源的反应。即钟姓的客家人与廖姓的闽人所进 行的对地方资源的争夺。在地方开发的进程中,大 小姓进退缩展,大姓不断抢占资源,蚕食小姓;而小 姓可能缩小甚至迁居他处。陂头村是个典型的例 子。在明末钟姓迁入陂头之后,该村当是以钟姓为 其记载主要讲述唐明皇梦钟馗,吴道子画钟馗图一 事。碑文中叙说的“以蓝袍征明皇之梦”、“臣能除 天下耗之孽障”、“诏吴道子图之”等事皆与沈氏之 文一一相应。至于碑文提及钟馗为“唐之终南山进 士”一说,宋末元初陈元靓所编《岁时广记》卷四十 “梦钟馗”条引《唐逸史》记此事日:“臣终南山进士 钟馗也。因武德年中应举不捷,羞归故里,触殿阶而 死。是时奉旨赐绿袍以堇之,感恩发誓,与我王除天 下虚耗妖孽之事。”_l 其实,比照这些文本的来源及 主的客家村落。在道光二年,他们创立钟馗庙,祭祀 钟馗。而今天的陂头村,却是以张姓为主,钟姓据说 仅剩下零星的几户,当然钟馗庙早已不存,代替它的 是关帝庙。这或许是上述资源竞争结果的一个现实 的印证。 三、以“神”的名义:陂头钟姓与钟馗庙 陂头村南星楼关帝庙内另外的一方碑文,内容 其间的差异是极其有趣的。如大鬼、小鬼的装束,钟 馗死时,帝赐绿袍,为何唐明皇梦到的却是衣蓝袍 呢?诸如此类,皆值得引起注意。“钟馗”作为门 神,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此外,宋元以来,以“钟馗” 作为题材的各式小说、诗词、戏剧等亦是不胜枚 举。l1 而陂头钟姓创立庙宇,将钟馗作为祭拜对象, 倒是少见。据碑文记载,钟姓人祭祀钟馗的理由有 关涉钟姓捐资创立钟馗庙一事。钟馗庙今已不存, 代之而起的是关帝庙。钟馗庙与关帝庙的此消彼 起,似乎与钟、张二姓的你弱我强有着莫大的关系。 兹为叙述之便,将碑文内容大略迄录于次: 召助缘碑/ 二:其一是钟馗能驱鬼辟邪,除天下虚耗之孽;其二 是“钟馗”与陂头钟姓乃“一脉苗裔”。此显系钟姓 人牵强附会。据考,“钟馗”一词最先为一种物具, 后讹为人名“钟馗”。l14 3故“钟馗”系钟姓人一脉苗 裔之说,子虚乌有。关键是钟姓为何要与“钟馗”攀 从来岁两大之业者,宜配两大之休;垂百世 之勋者,当/百世之祀。公,唐之终南山进士也。 当日者,忠爱固结于君民,真诚交孚于上下。及 其殁也,犹能以蓝袍征明皇之梦。自谓:臣能除 龙附凤?与官陂社的廖、王、吴等几姓相比,钟姓迁 入当地较晚。在定居陂头山并形诸一定的人户之 天下/虚耗之孽。爰诏吴道子图之,敕赐三府。 故隆其辞,则日:伏魔大具封等诸侯伯,威灵永 赫,直兴覆/同无疆,精气长存,彻贯古今而不 没。历宋、元、明以及我大清,溥海内外莫不尊 亲。其立庙世祀,/豆馨香以报其德者,曷可胜 后,钟姓开始构建“祖先”,创立庙宇。钟馗庙既是 神仙庙,也是祖先祠堂。民间神祗的构建,于此可见 一斑。 四、结语 综上所考,可以形成以下几点认识:(1)存在于 数。鞠我陂头乃一脉苗裔,尤亲被垂佑之恩乎! 山区的小型水利设施“陂”,往往需要与一系列的引 爰是鸠众喜捐,口/召唐共成其美,创立庙宇,永 赖灵长以志不忘,以垂不朽云。今将喜助名字 勒之于后:/……道光二年仲秋月毂旦立。/ 水设施配合起来才能发挥效用。官陂社之名起于官 陂,而所谓“官陂”,与诏安的建县有一定的关联。 同时,地方群体假借“官”之名,使得地方的水利设 施得以合法化;(2)官陂不仅有成型的用水规则,而 且有一定的维修方式。稍晚迁入的钟姓,并没有参 碑文并无直接表明是祭祀钟馗,但若将碑文内容与 载籍相互比勘,即可得知。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正 与使用官陂这一水利设施。地域上属于几姓拥有的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71. [3] 《说文解字注・阜部》第十四篇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1:731. 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清前期官陂社钟、廖 纠纷一案,表面上看是两姓因山林产权问题发生的 司法纠纷,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地方族群间争夺资源 [4] 徐时仪,校注.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中册)[M].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8:706. 的反应。即钟姓的客家人与廖姓的闽人所进行的对 地方资源的争夺。在地方开发的进程中,大小姓进 退缩展,大姓不断抢占资源,蚕食小姓;而小姓可能 缩小甚至迁居他处;(3)道光初期兴建的陂头村钟 [5] 宗福邦,等.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48— 2149. [6] 同治《福建通志》卷34《水利》[M].台北:台湾华文书局, 1968. 馗庙,是钟姓自明末迁入陂头山、历经200年左右形 成一定人户规模后对钟姓“祖先与神灵”的构建。 [7] 康熙《诏安县志》卷12《艺文》[M]//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 府县志辑(引册).上海:上海书店,成都:巴蜀书社,南京:江苏 古籍出版社,2000:585. 郑振满.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M].北京: 三联书店,2009. 客家村落钟姓陂头村的例子,清晰地展现出处 于特定地域中的某一村落,在形成过程中不仅是自 身人户繁衍的结果,同时在与其他人群的资源争夺、 公私利益的交锋中,进一步明确自身与他人的界限 与归属。这一界限,不仅仅是钟姓楼寨周边的2里 _一_ 宽的火路,也是钟姓与其他姓氏之间存在的区隔。 王士性.广志绎(点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1:115. [清]姚文然.姚瑞恪公诗集(卷10)[M]//四库未收书辑刊 (第7辑第l8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524—525. [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3)[M].胡道静,校证.上 ¨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986—987. 纠 纠 陈元靓.岁时广记(卷40)[M]//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 叫 钟姓在自我认同上,追钟馗为祖先,建构自身的地方 归属,也是与汉人群体相异的一点。 参考文献: [1] 林昌丈.钟狮《北江盆地——宗族、聚落的形态与发生史研究》 书评[J].汉学研究,2012,(4). [2][唐]孑L颖达疏《尚书正义》卷11『M]//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 88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47. 张兵.钟馗故事的传播方式与演变过程[J].宁夏社会科学, 2008,(1). 张乾元.“钟馗”考[J].宿州师范学报,1999,(3). 责任编辑:钟俊昆 Water Conservancy,Gods and Villages A Case Study on Beitou Village in the Southern Fujian Area LIN Changzhang (School ofHistory,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Guanbei town is located at a basin which is surrounded by mountains.Beitou Village is located at the west bank of east ern stream。which started its history when Chung clan immigrat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conservancy,gods and Beitou village benefits from three inscriptions which arc still conserved in the village.Through interpretation of them,it probably presents real history about this place. Key words:Guanbei;water conservancy;Beitou Village;Zhaoan County;village;the history of sett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