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分析:
1. ( ) 主平面上的剪应力为0,因此该面上的主应力就是全应力。 2. ( ) 正应力为0的平面是主剪平面,剪应力为0的平面是主平面。 3. ( ) 应力张量不变量的大小与坐标系的选取有关。
4. ( ) 工艺塑性是指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成形工序中所体现出来的塑性。 5. ( ) 所谓冷变形是指在生产中不需要加热的变形。 应变分析:
6. ( ) 工程剪应变的数值等于应变张量之剪应变分量。 7. ( ) 弹性变形会引起体积的变化,而塑性变形时体积不变。 8. ( ) 金属的塑性变形会引起变形体形状的变化和体积的变化。
9. ( ) 平面变形应变莫尔圆的两个小圆直径可以不相等,但这两个小圆一定分别位
于坐标轴γ的两侧。
屈服准则:
10. ( ) π平面垂直于MISES屈服圆柱的轴线,且其上每点的应力状态为纯偏量状
态。
2S11. ( ) 在主应力空间中Mises圆柱的半径为3,且该圆柱轴线与三个坐标轴等
倾。
12. ( ) MISES屈服准则和TRESCA屈服准则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考虑了中间主应
力的影响,而后者没有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
13. ( ) 由于应力张量可以分解为球张量和偏张量两个部分,所以,先施加应力球张
量然后再施加应力偏张量所产生的变形,与施加应力张量所产生的变形相同。
14. ( ) 塑性变形是永久的、不可逆的变形,但塑性变形与加载历史(或加载路径)
无关。
应力应变关系:
15. ( ) 弹性变形的广义虎克定律写成张量形式为:16. ( ) 根据增量理论,已知
求出
dijij1'12ijmij2GE
ijdij
只能求出
'ij,但无法求出平均应力;已知则只能
各分量之间的比值。
ij17. ( ) 若已知某点的应力张量
的值。
,则可根据增量理论求出该点应变增量的各个分量
1
18. ( ) 在比例加载(简单加载)条件下,应力应变主轴可能是不重合的。 19. ( ) 在比例加载(简单加载)条件下,应力莫尔圆与应变莫尔圆在几何形状上是
相似的。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20. ( ) 在用圆柱体压缩试验测定材料真实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过程中,每压一次都必
须重新润滑试样和压头。若试样出现鼓肚则必须保留试样的鼓肚,以减小试验误差。
21. ( ) 用圆柱体压缩试验测定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时要在试样端面车浅坑或
凹槽,并加润滑剂,其目的是减小摩擦,以便使变形体各处尽量接近于平面应变状态。
22. ( ) 用单向拉伸试验测定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相对较短,可用于板料成形过程的
数值模拟。
23. ( ) 在用板料平面压缩法测定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时,必须采用宽板窄砧。 摩擦:
24. ( ) 在塑性成形过程中可能不断有新的摩擦表面产生。
25. ( ) 圆环压缩过程中,若摩擦系数大于某个临界值,则圆环中将形成一个分流面
(中性层),且分流面的直径随摩擦系数的上升而减小。
2uSfmkarctgu026. ( ) 反正切摩擦模型(
)可用于轧制、圆环压缩等具有分
流点的体积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
27. ( ) 摩擦对塑性成形过程总是产生不利的影响。
28. ( ) 塑性成形过程中工件和模具之间的摩擦总是对成形不利的,必须采取措施来
减小摩擦。
主应力法:
29. ( ) 在用主应力法对基元体或基元板块列屈服条件时,不考虑剪应力对屈服条件
的影响。
30. ( ) 用主应力法求解塑性成形问题时,不需考虑剪应力对屈服的影响,但必须考
虑摩擦应力对屈服的影响。
31. ( ) 主应力法不能用于对三维塑性成形问题进行求解。 滑移线法:
32. ( ) 若某条滑移线为直线,则该直线上各点的应力状态相同。
33. ( ) 滑移线场理论比较严谨、完整,对理想刚塑性体的平面应变问题可得到精确
解。
34. ( ) 亨盖(H.Hencky)应力方程表明,沿α线和β线的应力方程完全相同。
2
35. ( ) 若给定滑移线场,且给定滑移线上某点的平均应力,则仅用滑移线的沿线特
性即可确定该滑移线场中任意一点的应力状态。
36. ( ) 若变形体的某个区域为直线滑移线场,则该区域中各点的运动速度相同,即
该区域做刚性运动。
37. ( ) 若在滑移线场的某个区域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则该区域中的两族滑移线将
不再相互正交。
38. ( ) 若在滑移线场的某个区域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则该区域中两族相互的滑移
39. ( ) 40. ( ) 41. ( ) 42. ( ) 上限法: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线皆为直线。
对于理想刚塑性材料的平面变形问题,变形区内任意一点的应力状态完全取
决于该点的平均应力。
对于理想刚塑性材料的平面应变问题,变形区内任意一点的应力状态取决于
该点的最大主应力的大小。
滑移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的最大剪应力方向。
若某条滑移线为一段圆弧,则可以肯定该滑移线上各点的应力状态相同。 通过上限法求解获得的变形力总是大于真实的变形力。
动可容速度场必须满足速度(或位移)边界条件及应力平衡微分方程。 静可容应力场必须满足应力平衡微分方程及力的边界条件。
对于刚塑性体一定的应变增量场而言,在所有满足屈服准则的应力场中,与
该应变增量场符合应力应变关系的应力场所作的塑性功增量为最大。
刚塑性变形体中可能存在速度(或位移)不连续的情形,但速度间断面两侧
法向速度分量必须相等,而切向速度分量可以不等。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