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天津市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天津市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24-02-09 来源:乌哈旅游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题号得分

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C. 迎面走来的行人

2.

B. 路旁的树木

D. 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正常运行的客车速度是15m/s,这句话的意义是(  )

A. 客车每秒钟运动的速度是15mC. 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15m

3.

B. 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15𝑚/𝑠D. 客车通过的路程是15m

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响度

4.

B. 音调C. 音色D. 频率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A. “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 “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5.

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 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C. 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6.

B. 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D. 冰、水的温度都上升

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 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 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 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第1页,共21页

7.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 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B.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液化

C. 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8.

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9.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1)(2)B. (2)(4)C. (1)(3)D. (3)(4)

如果易拉罐底部有10.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 蜡烛的正立像B. 蜡烛的倒立像C. 三角形光斑D. 圆形光斑

11.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 立竿见影B. 一叶障目C. 鱼翔浅底D. 三点对一线

12.“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

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C. 倒影--平面镜成像B. 阴影--光的直线传播D. 皮影一光的反射

第2页,共21页

1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

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

A. 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14.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

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为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 凝华、熔化B. 升华、熔化C. 升华、液化D. 凝华、液化

15.如图是某同学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下列

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加热3min后停止了加热B. 沸腾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C. AB段水平线表明沸腾过程吸热而不升温

D. OA段斜线表明水的实际温度与加热时间成正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5.0分)

16.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同学以___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坐在飞机上航行的乘客以

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17.一辆汽车从三台开往绵阳,如果前半程的速度为40km/h,后半程的速度为60km/h,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km/h.

18.融雪天比下雪天更冷,这是因为雪熔化要______热。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

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_____现象。19.______ 和______ 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20.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______

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______ 形成的.

2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m/s,即______ km/s,这个速度是宇宙速度的极

限.

第3页,共21页

22.现有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制作汽车后视镜应该用______ ,制作潜望镜应该

用______ .

23.如图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8.0分)

24.如图所示为一固体熔化、凝固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______ (吸热/放热),温度______ ,所以它是晶体.

(2)此晶体从______ 点开始熔化,熔化时间为______ min,熔点为______ ℃,凝固点为______ ℃.

AB段物质为______ 态,B点为______ 态,BC段为______ 态,FG段为______ (3)态.

(4)EF段为______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______ 热.

25.实验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见表)

时间min

695

796

897

998

1098

1198

1295

1398

1498

1598

……

温度(℃)…

(1)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 分钟时的错误.

(2)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 ℃.(3)在水沸腾过程中水______ 热.(填“吸”或“放”)

第4页,共21页

26.有一光源S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MN的一束反射光如图所示,

请你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6.0分)

2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的像A'B'C

28.在如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第5页,共21页

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和它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作出S在29.如图所示,

平面镜中的像,并作出这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

30.S为平面镜MN前的一个发光点,A为平面镜前某一点,请在图上画出所有通过A

点的光线.

第6页,共21页

从A点发出一束方31.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

向不变的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固定光屏PQ上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水面在CD时,屏上的光斑移到了B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32.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

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______∠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______靠近;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______的。

(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______(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______。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3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

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______;于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在寻找棋子A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_(选填“A”或“B”)这一

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4)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第7页,共21页

(5)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______(能/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第8页,共21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解:小明坐在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

小明相对于树木、迎面的行人、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C、D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别动”的意思是小明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也不同。2.【答案】C

【解析】

解:

客车速度是15m/s的物理意义是: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15m. 故选C.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值的含义是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本题考查速度的物理意义,只有在真正理解速度定义的基础上才能解决此题.3.【答案】A

【解析】

解:调节音量按钮会改变声音的强弱,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故选:A。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响度定义进行分析解答,注意与其它声音特征的区分,属于易错题目。4.【答案】B

【解析】

解: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的是回声。故B符合题意。

C、隔墙有耳,墙是固体,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C不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2)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 (3)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第9页,共21页

本题考查音色、回声和声音的利用。同时要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特点。5.【答案】C

【解析】

解:水的凝固点是0℃,但水要凝固除了温度要达到凝固点外还需要继续放热,如果没有继续放热,水只能保持在0℃而不能凝固.

冰的熔点也是0℃,但冰要熔化除了温度要达到熔点外还需要继续吸热,如果没有继续吸热,冰只能保持在0℃而不能熔化.

故不管是冰还是水,如果温度到达0℃后没有继续吸热或放热,它就不会熔化也不会凝固.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冰是晶体,在它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加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直到熔化过程结束,全部熔化成水,温度才升高,因此只要是冰水混合物,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温度都不改变. 故选C.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无论是冰熔化成水,还是水结成冰,在这个过程中,温度总保持熔点或凝固点不变.

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凝固过程需要放热,冰水混合物,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温度都不改变是0℃.6.【答案】C

【解析】

解:A、从图象上看,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所以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所以处于固液混合态,所以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仍要不断吸热,所以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第10分钟后,此物质完全熔化完,所以此物质为液态。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在熔化图象中,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为熔点。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熔化过程。

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完后为液态。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晶体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与非晶体区别开来。7.【答案】D

【解析】

解:A、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是水蒸气放热后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故A错误;

第10页,共21页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B错误;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故C错误; D、樟脑丸变小就是变为了气态,消散在空气,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故D正确; 故选:D.

要判断各选项的物态变化是否相对应,首先要弄清楚各选项的物态变化特点,然后根据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来判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几种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8.【答案】A

【解析】

解:往冰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底部形成霜. 故选:A.

冰与盐混合后,冰的熔点降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晶体熔点与杂质是否有关的了解,以及凝华现象,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要有所认识.9.【答案】B

【解析】

解:(1)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熔化,熔化要吸热;

(2)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饮料罐液化形成的,液化要放热;

(3)雾的消失,是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

(4)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要放热。 故选:B。

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体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 物体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和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况,熟记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答案】B

【解析】

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选:B。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

本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成像的物体是蜡烛,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第11页,共21页

11.【答案】C

【解析】

解:立竿见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一叶障目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鱼翔浅底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水的深度变浅,三点对一线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所以没有涉及到光的直线传播的应是鱼翔浅底。 故选:C。

首先要明白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其次要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最后选出符合条件的例子。

光的传播规律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多注意课本中的例子,会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做到学以致用。12.【答案】D

【解析】

解: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A正确; B、阴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C、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D、皮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 故选D.

各种影的形成都与光的传播有关,本题要把手影、倒影、电影、摄影道理弄清,知道其光学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

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倒影、照镜子、潜望镜都是光的反射原理;透镜、看水下的物体等都是光的折射原理,此题是一道光学的综合题,也是物理中考的一个热点知识.13.【答案】B

【解析】

解:镜子表面光滑,发生镜面反射,垂直照射的手电筒的光,反射后几乎还是向上的,人眼在侧面看,几乎接收不到镜子的反射光线;

白纸表面粗糙,发生漫反射,手电筒的光反射后,各个方向都有,人眼在侧面看,可以接收到少量的反射光线.

两种情况相对比,白纸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较多,人感觉更亮.故选:B.

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反射光线方向集中,眼睛只有在某些位置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漫反射表面粗糙,反射光线方向散乱,眼睛在各个位置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人眼感觉物体的亮暗,取决于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多,感觉亮,进入的少,感觉暗.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不是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多少,才

第12页,共21页

是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如果镜面反射的光正好进入人眼,人感觉要比漫反射亮,如果镜面反射的光没有进入人眼,人感觉它是很暗的,不如漫反射亮.14.【答案】A

【解析】

解: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是凝华现象;

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是熔化现象; 故选A.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物态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15.【答案】C

【解析】

解:A、从第3min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是因为处于沸腾过程,沸腾过程中仍需不断吸热,不能停止加热,所以A错误;

B、沸腾温度不足100℃是因为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所以B错误;

C、从第3min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是因为处于沸腾过程,沸腾过程中仍需不断吸热,但不升温,所以C正确;

D、由图象知,OA段斜线,水加热的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根据公式△t=

,在比热容和质量不变时,水温度的变化与加热时间成正比,但达到

沸点后,水沸腾温度不再升高,所以D错误. 故选C.

AC、根据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进行分析; B、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D、加热时间代表的是水吸收的热量,纵轴代表水的温度变化情况,根据公式△t=

的特点进行分析.

此题考查了对水的沸腾图象的分析,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同时涉及到了有关比热容的知识.16.【答案】太阳;飞机

【解析】

解: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同学,以太阳为参照物其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坐在飞机上航行的乘客,以飞机为参照物其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不动的。

故答案为:太阳;飞机。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第13页,共21页

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

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17.【答案】48

【解析】

解:设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2s, 汽车行驶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t1=

=

行驶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t2=

=

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t=t1+t2=

+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48km/h.

故答案为:48.

先算出以40km/h的速度行驶前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再算出以60km/h的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汽车行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平均速度并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来被2除),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18.【答案】吸;液化

【解析】

解:当雪熔化时,要从周围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所以融雪天比下雪天更冷;

冰棒冒的“白气”,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冰棒)液化成小水珠飘散在空中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 故答案为:吸;液化。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过程要吸热;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据此分析回答。

“白气”和水蒸气混淆,记住水蒸气是本题考查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易错点

无色无味的、而白气能看到是液态的小水珠!19.【答案】蒸发;沸腾

【解析】

解: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故答案为:蒸发;沸腾.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正确分析两者的异同点:

第14页,共21页

(1)相同点: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

(2)不同点: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蒸发时液体的温度降低,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蒸发比较缓慢,沸腾比较剧烈;

蒸发在液体的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20.【答案】月亮;实;光的直线传播

【解析】

解:太阳、月亮、萤火虫中,只有月亮自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所以不是光源的是月亮;

小孔成像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成实像. 故答案为:月亮;实;光的直线传播.

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本题考查了光源的概念以及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属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21.【答案】3×108;3×105

【解析】

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2)1km/s=103m/s;3×108m/s=3×105km/s; 故答案是:3×108 3×105.

(1)直接由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解答; (2)利用速度单位换算关系计算.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定要牢记.22.【答案】凸面镜;平面镜

【解析】

解:(1)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2)潜望镜是由两块相互平行的平面镜组成的,可以改变光路,故制作潜望镜应该用平面镜;

故答案为:凸面镜;平面镜.

根据各种面镜的作用和用途进行选择:

①平面镜能改变光路制作潜望镜,能成像制成穿衣镜.

②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像,制成汽车观后镜. ③凹面镜能使光线会聚,制成太阳灶和医生检查耳道的额镜;根据光路可逆的,把凹面镜制成汽车头灯、手电筒等.

掌握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应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凸面镜和凸透镜,凹面镜和凹透镜的对光线的作用截然不同,注意区分.

第15页,共21页

23.【答案】3:40

【解析】

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

由下图分析可得题中所给的8:20与3:40成轴对称,它的实际时间应是3:40.

此题方法还有两种: 方法一:以12点和6点为对称轴,作出表针的对称图形,读对称图形表示的时刻,如图:

方法二:用11:60减去现在表示的时刻,如本题中11:60-8:20=3:40. 故答案为:3:40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以知道,像与物是关于镜面对称的,题中没有说镜子是直立放置还是水平放置,我们默认为是直立放置的,作出题中钟表的左右对称图形,即为真实的表的时刻.

注意多数此类习题中的镜子是直立放置的,但有时镜子是水平放置的,要做水平的对称图形,答案有所不同,注意区分.

24.【答案】吸热;不变;B;10;50;50;固;固液共存;固液共存;固;凝固;放

【解析】

解:(1)由图象可知,此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它是晶体.

(2)由图象可知,晶体从B点开始熔化,物质在AB段温度不断升高,在BC段物体不断吸热,

但物体温度不变,熔化时间t=15min-5min=10min,它的熔点是50℃;

该晶体在DE段温度不断降低,在EF温度不变,故该晶体在EF凝固,由图象可知凝固点是50℃.

(3)由图象可知,AB段物质为固态,B点刚开始熔化,为固液共存态,BC段为固液共存态,DE段为液态,EF段为固液共存态,FG段为固态. (4)由图象可知,EF段为凝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放热.

故答案为:(1)吸热;不变;(2)B;10;50;50;(3)固;固液共存;固液共存;固;(4)凝固;放.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第16页,共21页

(1)图中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此时对应的温度点,就是它的熔点.熔化持续的时间就是温度不变的那一段时间.故该题看清熔化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并能正确的分析即可顺利解决.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在熔化前处于固态,在完全熔化后处于液态,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观察物质熔化或凝固图象时,首先要根据是否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来确定物质的性质,再通过寻找关键的时间点与温度点来判断其所处的状态.25.【答案】12;98;吸

【解析】

解:(1)表格中可以看出水是从第9min开始沸腾的,但是第12min时的数据,与其他的数值不同,所以是错误的.

(2)水从第9min开始就保持98℃不再改变,所以沸点就是98℃. (3)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12;(2)98;(3)吸热.

(1)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会保持不变,不同的那个自然就是错误的; (2)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

(3)水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继续吸热,吸收的热量全部都用来由液体变成气体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水沸腾时的特点及沸点的概念,记住水在沸腾时的温度规律,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6.【答案】解: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即为发光点的像点S′;再作

出像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就是发光点S的位置;从发光点S到反射点画出两条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

先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出像点,作出点光源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并完成光路图.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完成本题较为直观、准确,若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本题要用到量角器,作起来不方便、不准确.

27.【答案】解:①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

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②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

第17页,共21页

③作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C′;

④用虚线连接A′B′,B′C′,A′C′,△A′B′C′就是△ABC在平面镜MN中的像.如图所示:

【解析】

依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分别做出A、B、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就是△ABC在镜中的像.

作平面镜成的像,注意留下的作图痕迹,对应点连线要用虚线,像要用虚线,连线与镜面之间要标出垂直符号.28.【答案】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

【解析】

首先要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其次掌握本题的基本作法:作出两个端点A、B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29.【答案】解:本题可以运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向延长求作虚像,这种方法要求

作出法线;

也可以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虚像,再利用虚像的特征作反射光线,这种方法要求保留像与物的连线.如图:(第二种方法)

第18页,共21页

【解析】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点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平面镜成像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中档题.

30.【答案】解:从S直接过A点作出一条光线;

在平面镜中作出S点的像点S′,连接S′A交平面镜于点O,连接SO作出入射光线,连接OA作出反射光线,如图:

【解析】

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有无数条,并以球状向四面传播,所以通过A点的光线有两条:一条沿直线直接通过A点;另一条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通过A点.

反射后通过A的光线要做出S点在平面镜中的像S′,借助S′找到反射点,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

31.【答案】解:先通过水面作出发光点A的对称点A′,连接A′B交平面镜于点O,

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解析】

第19页,共21页

A为点光源,B为反射光线上的一点,本题的关键是入射点(或反射点)的确定;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和像点与发光点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利用对称法做光路图,是利用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一定通过发光点的像点的性质。

32.【答案】等于;ON;可逆;不能;同一平面内;多次实验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结论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析】

解:(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此时∠BON=∠AON.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 ON靠近;

如果将光源沿BO射入一条入射光线,会观察到反射光线会沿OA的方向射出,所以光路具有可逆性。 故答案为:等于;ON;可逆;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所以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 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不能;同一平面内;

(3)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可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多次实验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多次实验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光屏不在一个平面内,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3)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互换进行实验,观察反射光线与原来入射光线的关系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以及光路具有可逆性。

33.【答案】确定像的位置;2;A;不变;不能;虚

【解析】

解:(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的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透过玻璃板也能观察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3)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棋子

第20页,共21页

A这一侧观察。

(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所以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不变。

(5)此实验中的白纸相当于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因为平明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棋子的像不会出现在白纸上。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2;(3)A;(4)不变;(5)不能;虚。

(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

(3)根据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可判断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哪一侧观察;

(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即可得出答案。

(5)根据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这一特点,可判断棋子的像能不能成在白纸上。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眼睛应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等都是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和强调的地方。

第21页,共2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