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用小题夯基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阅读塑造着一座城市的品格和气质。这是一个宝贵的观察角度,可以为城市建设者、治理者提供________的思路。每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内涵都应该具有独特的定位,都应该涵养出独特的品格、个性和气质。这座精神城池不能建立在沙滩之上,更不是臆想的________,而应该建立在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以及市民群众鲜活的日常实践之上,然后再加以提炼升华,最终凝聚为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之魂。通过对市民阅读偏好的画像和精描,有助于厘清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理念和思路。
过去40年,中国的城市化取得了________的成就。但这一城市化的进程,更多还是被放在经济的维度上去考查。然而在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视角里,城市化的成绩相对偏弱。我们置身于城市的大多数非标志性市区,这座城市的个性特征,事实上从周遭的街景和风貌里很难概括。( )。但当一座城市的文化人格充分发育之后,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提炼自然________。市民的阅读生活,无疑是培育城市精神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独树一帜 海市蜃楼 举世瞩目 迎刃而解 B.另辟蹊径 海市蜃楼 令人侧目 迎刃而解 C.另辟蹊径 空中楼阁 举世瞩目 水到渠成 D.独树一帜 空中楼阁 令人侧目 水到渠成
解析:选C 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颖,自成一家,多用于观点、风格等。空中楼阁:指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幻的事物。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令人侧目:会让人斜着眼睛看。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水到渠成:指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迎刃而解: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置身于大多数城市的非标志性市区,事实上从周遭的街景和风貌里很难描绘这座城市的个性特征。
B.事实上,置身于大多数城市的非标志性市区,这座城市的个性特征,很难让我们从周遭的街景和风貌里概括。
C.置身于城市的大多数非标志性市区,我们事实上很难从周遭的街景和风貌里描绘这座城市的个性特征。
- 1 -
D.事实上,置身于大多数城市的非标志性市区,我们很难从周遭的街景和风貌里概括这座城市的个性特征。
解析:选D 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错误有两处:第一处,连接语位置不当,“事实上”作为连接上下两个句子的标志,应该放在下一个句子的前面;第二处,前后主语不一致,“这座城市的个性特征”应该是宾语,放在中间,会导致前后主语不一致,句子不连贯。D项首先用“事实上”连接上文,引出下文;然后,“置身于大多数城市的非标志性市区”后省略“我们”,接着表述“我们很难从周遭的街景和风貌里概括这座城市的个性特征”。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跟城市一样,如果缺乏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就很难具备鲜明的识别度和独特魅力 B.城市跟人一样,如果缺乏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就很难具备鲜明的识别度和独特魅力 C.城市跟人一样,如果要具备鲜明的识别度和独特魅力,就必须具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
D.人跟城市一样,没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就不具备鲜明的识别度和独特魅力 解析:选B 括号前后表述的主体都是“城市”,所以“城市”应该放在最前面,据此可以排除A、D两项。根据前面内容,置身于非标志性市区,很难概括这座城市的个性特征。所以,城市要有一定的精神文化内涵,才能具备个性化,即鲜明的识别度和独特魅力。相比较C项,B项从反面表达,语气更强,“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得到了有力的突出和强调。
4.将下面的一组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
答: 参考答案: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的他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在
遥远的小百合
山谷里,有一处高数千尺的断崖,崖上有一株小百合,长得和野草一模①②
内在的唯一
一样,但它知道自己并不是野草。它心里有一个念头:“我是百合,不是野草。能③④证明这一点的,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百合深深地扎根,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终于结周围的
出了第一个花苞。百合很高兴,杂草却很不屑,七嘴八舌地嘲讽道:“你别费力气了,
⑤偏僻的
即使你真能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不也是没人欣赏吗?”
⑥
百合说:“我会开花,无须别人欣赏,我一定用花朵证明自己与众不同。”有一天,百合终于开花了,那洁白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文中①②③④⑤⑥处,有三处多余,这三处是 。
- 2 -
答案:②③⑥
6.下图是某学校组织结构图,请把这个结构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 参考答案:学校的现有管理工作由校长总负责,然后由两名副校长分别负责教学工作和后勤工作。校长办公室对校长负责,处理学校工作,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各部门科室都有责任管理和服务于班级,班级工作是最基础的学校工作。
二、仿真高考提能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战 士 孙 犁
那年冬天,我住在一个叫石桥的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搭上了一个草桥。天气好的时候,从桥上走过,常看见有些村妇淘菜;有些军队上的小鬼,打破冰层捉小沙鱼,手冻得像胡萝卜,还是兴高采烈地喊着。
这个冬季,我有几次是通过这个小桥,到河对岸镇上,去买猪肉吃。掌柜是一个残疾军人,打伤了右臂和左腿。这铺子,是他几个残疾弟兄合股开的合作社。
第一次,我向他买了一个腰花和一块猪肝。他摆荡着左腿,用左手给我切好了。一般的山里的猪肉是弄得粗糙的,猪很小就杀了,皮上还带着毛,涂上刺眼的颜色,煮的时候不放盐。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的时候,他透露聪明地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了我一些。第二次,我去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壶小酒。这天,多了一个伙计:伤了胯骨,两条腿都软了。三个人围着火谈起来。
伙计不爱说话。我们说起和他没有关系的话来,他就只是笑笑。有时也插进一两句,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样。谈到他们受伤,掌柜望着伙计说:
“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
“那样有意思的生活不会有了。”
- 3 -
伙计说了一句,用力吹着火,火照进他的眼,眼珠好像浮在火里。掌柜还是笑着,对伙计说:
“又来了,”他转过头来对我,“他沉不住气哩,同志。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
伙计干脆地说:
“怨我们的医道不行么!” “怎样?”我问他。
“不能换上一副胯骨吗,如能那样,我今天还在队伍里。难道我能剥一辈子猪吗?” “小心你的眼!”掌柜停止了笑对伙计警戒着,使我吃了一惊。 “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线,眼睛已经有毛病了。”
我安慰他说,人民和国家记着他的功劳,打走敌人,我们有好日子过。 “什么好的生活比得上冲锋陷阵呢?”他沉默了。
第三次我去,正赶上他两个要去赶集,我已经是熟人了,掌柜的对伏在锅上的一个女人说:
“照顾这位同志吃吧。新出锅的,对不起,我不照应了。”
那个女子个子很矮,衣服上涂着油垢和小孩尿,正在肉皮上抹糖色。我坐在他们的炕上,炕头上睡着一个孩子,放着一个火盆。
女人多话,有些泼。她对我说,她是掌柜的老婆,掌柜的从一百里以外的家里把她接来,她有些抱怨,说他不中用,得她来帮忙。
我对她讲,她丈夫的伤,是天下最大的光荣记号,她应该好好帮他做事。这不是一个十分妥当的女人。临完,她和我搅缠着一毛钱,说我多吃了一毛钱的肉。我没办法,照数给了她,但正色说:
“我不在于这一毛钱,可是我和你丈夫是很好的朋友和同志,他回来,你不要说,你和我因为一毛钱搅缠了半天吧!”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战斗结束以后。一天黄昏,我又去看他们,他们却搬走了,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
“那才算个战士!‘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准备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岭。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你们不配合子弟兵作战吗?民兵们说:配合呀!他大声喊:好!那你们抬我到山头上去吧,我要指挥你们!民兵们都劝他,他说不能因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他对民兵们讲:你们不知道我吗?我可以指挥你们!我可以打枪,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跑罢了。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临别他说:
- 4 -
“你要找他们,到城南庄去吧,他们的肉铺比以前红火多了!”
一九四一年于平山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描写了抗日根据地石桥村冬季河边村妇淘菜、小战士捉鱼的场景,场面祥和、有趣,富有生活气息,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B.“一毛钱的搅缠”,刻画了掌柜女人的泼辣和小气,与掌柜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英雄不被理解的苦闷,从侧面表现掌柜一家生活的艰难。
C.小说讲究叙事策略,以“我”为叙述者,巧妙地串联几次对话,将几个不同时空的故事片段连接在一起,叙事灵活自由,节奏明快流畅。
D.小说讲述抗战中几位受伤的“战士”的故事,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风貌,讴歌了抗日根据地军民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解析:选B “突出英雄不被理解的苦闷,从侧面表现掌柜一家生活的艰难”理解错误,此处主要是以掌柜女人的所为从侧面反衬“战士”的高大形象。
8.小说中“伙计”的性格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①英勇善战。不怕牺牲,追敌受伤;指挥民兵打赢伏击战。②义烈不挠。身受重伤,渴望再上战场杀敌报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③爱恨分明。枪林弹雨中救助班长,不放走一个敌人。④自立自信。受伤后和残疾战友开合作社谋生,相信自己还有能力杀敌。⑤率直急躁。对掌柜言语粗砺,不能上战场急坏了眼睛。
9.“战士”故事的讲述者最后变为“村干部”,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①增加叙述视角,扩大了叙述空间,使叙述富于变化,更有张力;②进一步强化“战士”英勇善战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立体;③增强了故事的传奇色彩,使主题意蕴更丰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紫色眉豆花 张 炜
- 5 -
老亮头分工管菜园,总爱把眉豆架搭得高高的。 有个叫“小疤”的姑娘和他一块儿管菜园。
她很漂亮。名字叫“小疤”,其实细润光洁,谁也找不出一个“疤”来。
老亮头没有老伴儿,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地读书,一个当兵。他一个人不愿守着空空的房子,就在菜园里搭了个铺子。竖起四根高高的木柱,上端扎了个草铺。上下要踏木梯,他管这叫“草楼铺”。
老亮头听到木梯吱嘎吱嘎响,就知道小疤来了。
小疤上了草楼铺,故意向着冒烟的地方,将鼻子蹙起来吸一下。老亮头的烟锅一明一暗,映出一张黑黝黝的脸。他老也不说话,只望着天边那几颗星星。小疤问:“你闻不见吗?”
“闻见什么呢?”
“香味呀,眉豆花的,一阵一阵的。” “一阵一阵的,我闻不见。”
老亮头依旧向天边的星星望去。停了一会儿,问道:“你望不见吗?” “望见什么呢?”
“南边的山,墨黑的那一长溜……” “一长溜儿,我望不见。”
小疤低下头,两手捏弄着衣襟儿,突然声音低低地说:“小来来走了半年多了,我怪想他的……”
——小来来,老亮头的小儿子,一个中专生。 “刚走了几个月嘛,调皮东西。想他干嘛!” “那走了好久的,你想不?”
老亮头一直望着南面的星空,自语似的说:“他们的部队在南山里开洞。这阵儿老不来信……”
小疤喃喃地说:“什么时候能凿成一个山洞啊?一凿一凿的……” “都是年轻人,性情拗,像春林一样,你想凿不成吗?” “春林性情拗啊?”
老亮头重新点起那个烟锅儿吸起来,偏偏不说“拗”不“拗”的事儿。 小疤走下草楼铺时有些失望。 天亮了,她又到眉豆架下了。
老亮头就在一旁忙活着,嘴里不闲。他说:“做什么事都要有个好帮手。早些时种山芋、南瓜,搭葫芦架,我都让春林做帮手,他总知道你要做什么。”
小疤故意板着脸:“你只记着春林、春林!你叫他回来做帮手吧!”
老亮头咕哝着说:“春林走了三年了,从没断过信。可这一个多月我没收到他一个字……”
- 6 -
小疤立刻变哑了。
紫色的眉豆花一串串从头顶垂吊下来,好看极了。她突然记起了自家的小屋。很多年前,那小屋门口的篱笆上也开着一片紫云似的眉豆花。篱笆后有人探出头来——一个男孩儿,眼眉粗粗的,像眉豆角儿……
她总嘲笑地喊他“楞冲”。她和这“楞冲”一块儿长大,在河里捕鱼,林子里捕鸟…… 黑天后,小疤又吱嘎吱嘎踏响了草楼铺的木梯。
“后来我去护老林子,对付那帮偷木贼。我跟你讲过:我干什么都愿让春林做个帮手。……也许我不该什么事都牵上他。这使他吃了不少苦头。”
老亮头望着黑漆漆的夜色,声音渐渐变得沉重了。
小疤不由得又记起了那爬满了眉豆花的篱笆,篱笆后头那棵大青杨树。
“楞冲”到老林子里去,每天傍晚总要路过小屋。他们都贴着青杨树站着。“楞冲”说:“真香,你总往脸上搽些什么?”她委屈地说:“不是眉豆花的味儿吗?”
老亮头长长叹息一声:“他凭着一身好水性,在河浪里跟坏人斗劲儿……救是救下来了,可是落了一身伤疤。”
一滴露水落下来,她伸手抹了一下脸。停了好长时间,她说: “总也不来信,怎么回事呢?”
不久的一个早上,两个军人和村支书一块儿进了菜园……老亮头回来的时候对小疤说: “我要去看看春林,随这俩兵一起。”
小疤盯着老人的身影消失在一排子杨树后头,心里一阵慌促。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
一个晚上,那木梯又吱嘎吱嘎响了起来——老亮头回来了! 小疤又惊又喜,第一句话就问: “春林好吧?” “他立了一等功。”
“啊!”小疤掩上了嘴巴。停了一会儿,她口吃似的说:“一等功,就忘了……家里人呀!”
“他……”老人燃着了烟锅。
“小疤,我跟你说春林他们在干什么哩?” “开一个山洞。”
“是啊,人们凿了它五年了。五年里它都是乖乖的。想不到,它上个月里发脾气,轰隆隆塌下一截儿。春林是个班长,紧要时他抢了上去。同班的五个战士活着出来了,他自己腿伤了……”
“伤了哪儿?重吗?”小疤猛地站起来。 “分不出哪,医生就把它割去了……”
- 7 -
小疤呆住了,身子一晃,倒在老人身上。她哭了起来。 老亮头不知什么时候咬破了嘴里的烟管。
“……我见到春林,也像你一样大哭起来……他对我说:‘爸,你看,你儿子没做亏本的事:一条腿换回了五条命,还不值吗?……’”
“啊!春林……‘楞冲’!”小疤把食指咬在嘴里,怔怔地望着南边的天际,望着在淡淡夜色里那一溜儿长长的山影。
由于水的滋润,眉豆蔓儿缠上架角,那顶在藤蔓儿一端的密密小花,一夜间开放了!紫紫的一片,如铺开的一层锦云。
她今天就要去看望她的“楞冲”了。见面说些什么呢?三年没见了。说他的腿吗?不,先不说这个……还是说说眉豆花吧!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疤牵挂着春林,却假托想念小来来向老亮头打探消息,心事不言自明,质朴、羞涩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B.老亮头不了解小疤的心思,小疤也不明白老亮头眺望远山的原因,彼此心灵的阻隔增强了情感表现的张力。
C.作品通过老亮头、小疤与春林间的故事,既表现了亲情、爱情的淳朴美好,也赞美了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
D.作品语言朴实蕴藉,带有淳厚的乡土气息,大量对白贴近人物心理,饱含丰富的潜台词,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解析:选B “不了解”“不明白”与文意相反。
11.作品多处写到“眉豆花”,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分析。
答: 参考答案:①(人物方面的作用)烘托了小疤质朴、羞涩、美丽、柔婉的形象;②(情节方面的作用)衔接上下文,勾连现实与回忆,使情节紧凑;③(主题方面的作用)象征了爱情的朴素浪漫、馥郁温馨;④(环境和读者方面的作用)营造了纯净美好的诗意氛围,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12.“春林”“老亮头”和“小疤”,你认为谁是主人公?请结合作品谈谈看法。 答:
- 8 -
参考答案:(示例一)春林是主人公。
①作品写老亮头和小疤是为了从侧面表现春林,使春林的英雄事迹更震撼人心;②春林是人物和情节聚焦的核心,没有他,小说的情节无从展开;③老亮头的牵挂、小疤的思念都是为了凸显春林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情怀,具有较强的感召力量。
(示例二)小疤是主人公。
①作品写小疤的少女情怀和心事,笔墨较多,人物形象更饱满鲜明,其他人物则显单薄;②春林和老亮头一隐一显,都为表现小疤的情感服务;③小疤的爱情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分离与变故都为了凸显爱情的柔韧与坚定。
(示例三)老亮头是主人公。
①老亮头着墨最多,他对春林的牵挂与愧疚、支持和理解,展现了一个隐忍、深情、无私的父亲形象,令人动容;②老亮头是勾连起小疤与春林的核心人物,是情节开展的关键;③老亮头是军人父亲的代表,他们的默默付出,是更为深厚的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 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