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含答案)

2020-12-27 来源:乌哈旅游


2020-2021学年度上期期中质量检测

六年级语文试卷C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卷共 20 题。

2. 请将答案做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20 分)

(一)默写(14 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2.

3.茅檐长扫净无苔, 4. 5.

6.千里莺啼绿映红, 7.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 8—10 题(6 分)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作者是唐代诗人 9.诗人所在的地点是“

(姓名),诗句“日暮客愁新”中“客”是

”,时间是“

(2 分)

(2 分)

。 (《七律·长征》)

,清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书湖阴先生壁》)

,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

。 (《江南春》)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用原文回答)(2 分)

10.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表达羁旅愁思的五言绝句。 B.一二两句直接抒发日暮无归的惆怅。 C.三四两句由近观到远眺,寓情于景。 D.统领全诗的是一个“愁”字。

二、现代文(4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5 题(20 分)

《开国大典》(节选)

①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聂 荣臻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然后朱总司令回到主席

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 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②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 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 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 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 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 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 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 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③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 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④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 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 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 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 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 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 “同志们万岁!”

⑤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 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11.第①--③段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开国大典阅兵的场面,请概括这三段的内容。(6 分)

第①段写领导人检阅部队;第②段写

;第③段写 。

12.文章有多次描写群众的场景,文中的画线句表达了观看大典的群众怎样的情感?(3 分)

(3 分) 13.对第②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描写受阅部队时,点面结合,先“点”后“面”,条理清晰,场面壮观。 B.介绍海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还有人民空军的飞机,这是“点”。 C.总写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这是“面”。 D.各具特色的队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个阅兵式是热闹喜庆的气氛。 14.阅读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5 分)

(1)“红流”不能改成“人群”,理由是 (2)加点词“光明”不仅指 的未来充满了希望。(2 分)

。(3 分)

,而且也指人民群众对新中国

15. 以下是 2019 年 10 月 1 日国庆 70 周年阅兵解说词中的一段:

坦克方队气势磅礴,22 辆 99A 坦克呈“箭”形布阵。70 年前,开国大典上的受阅坦克 是“万国牌”,今天国产主战坦克实现了火力、机动力、信息力、防护力的融合,尽显“陆 战之王”的磅礴气势。

根据你观看的阅兵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方阵,仿写一句,要求用一种修辞手法:

(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6—19 题(20 分)

二十年前的暑假

①常常怀念二十年前的那个暑假。

②那年,我在城里一所学校读书,成绩不好,yā yì( )难耐,整天混。临近 学期结束,一种难言的堕落感无端袭上心头,自责,悔恨,煎熬,心情坏到极点。我没有回 家,在 205 国道边一个名为“夏庄小学”的门口,下了车。

③姨夫是夏庄小学的校长,一家三口都住学校。起初,我只是想暂住几天,收拾一下郁 闷而破碎的心情再回家。听姨夫说学校要翻建一幢二层教学楼,马上就动工。我一时心血来 潮,壮胆表示想在工地上做点事。姨夫笑笑:“如果不怕苦,可以试试。”第二天,姨夫把 我送到建筑队队长手中。

④翻新先要拆旧。队长安排我分类整理建筑材料:瓦片砖头,用铁皮小车推到空地上, 整齐码好;木料房梁太重,和工友一起抬;拆除玻璃门框最危险,需要戴上胶皮手套,小心 翼翼运到操场的拐角处。接下来划线、挖地基、打桩。我提着一桶石灰粉,顺着打桩的细线, 撒下一条笔直的白线;然后挖基坑,大师傅用尖头铁锹铲挖,我清运泥土,车推肩挑。耗时 近一周,才算完工。待到正式动工砌墙,速度倒是很快。我负责搅拌混凝土,先用二米高的 铁筛子把沙子过滤一遍,再按比例,加水泥和水搅拌。一桶混凝土,足足十公斤,每天要提 上百桶。从上午七点,直到晚上六点。开始的一周,筋疲力尽,累到瘫。

⑤劳累到极致,只企盼下雨。下雨停工,便可以看报读书。

⑥隔三差五有乡村邮差给学校送来报纸。我爱读报纸上的副刊。《新华日报》“新潮” 副刊,名家荟萃,每期必读。那年作家高晓声去世,“新潮”副刊用一整版纪念他,陆文夫、 王蒙、刘心武等名家的纪念文章读来情真意切,催人泪下。那年,赵恺的《诗雕》在《淮阴 日报》连载。诗人用饱蘸血泪之笔,写他经历的苦难,写他以特立独行的品格走向诗歌的金 字塔……我难以形容当初读《诗雕》时的那种澎湃之情。《扬子晚报》“繁星”副刊也不乏 精彩之作,洪烛《风吹白纸坊》和陶方宣《棉布衬衫》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两个温暖的故事, 唏嘘的结局,永远定格在夏天明亮的记忆里。

⑦学校有个小图书室,书不多。意外收获了张抗抗的《夏》,带给我非同一般的思想冲 击。小说结尾,作者大胆而又深情地写道:“不要说,真的不要说,什么也别说……到秋天, 自然会结果……而夏天,夏天是生长的季节,一切都欣欣向荣……无论如何,我是喜欢夏天 的。让夏天更繁茂、更舒畅、更热烈些吧!”午后蝉鸣声中,读到这样的句子,我麻木的心 灵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户。

⑧那个夏天,我困顿的脚步重新开始前行,不再惧怕此后 20 年遇到的各种挫折。 ⑨如今,那些报纸已经找不到了,但读过的文字,刻骨铭心。珍藏着张抗抗的《夏》, 在我人生低谷时,这本书成为我心灵的慰藉。

⑩二十年后的这个暑假,又经过 205 国道,我下意识去看一眼昔日的夏庄小学。我知道, 学校几年前已变成一个企业的厂房,可是今天竟夷为平地了,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晚上, 我在书架上找到泛黄脆亮的《夏》,翻开书,似乎又回到了当年那段灵与肉搏斗的青春岁月。

⑪是的,书已旧,夏仍蓬勃。

1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 yā yì

17.本文叙写了“我”在“二十年前的暑假”的一段经历,有两部分内容。 (1)阅读第④段,概括“我”在工地上的劳动,填写表格。(8 分)

类别 ① “我”的具体任务 ② 抬木料房梁 ③ 翻新 划白线、清运泥土 ④ (2)阅读第⑤-⑧段,根据文意填空。(2 分) 那个夏天,“我”不仅勤劳苦干磨练意志,而且还

困顿的脚步重新开始前行,不再惧怕此后 20 年遇到的各种挫折”。

18.第⑩段画线句“可是今天竟夷为平地了,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中的“竟”能否 .删去?说说理由。

_(4 分)

(4 分)

19.本文带给我们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艰苦的磨练能够激励人走出困顿。 B.优秀文学作品使人获得心灵慰藉。 C.劳累到极致才会有看报读书需求。 D.人生低谷时要不怕挫折努力前行。

,它们使“我

三、写作(40 分)

20.这项活动,好有趣!

要求:(1)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20 分)

(一)默写(14 分)(每题 2 分,错别字每字 1 分,扣完为止)

1.乌蒙磅礴走泥丸 2.明月别枝惊鹊 5.如今直上银河去 6.水村山郭酒旗风

3.花木成畦手自栽 4.卷地风来忽吹散 7.更喜岷山千里雪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 8-10 题(6 分) 8.孟浩然

诗人自指(2 分,每空 1 分)

9.烟渚 日暮(2 分,每空 1 分) 10.C(2 分)

二、现代文(4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5 题(20 分)

11. 第②段写受阅部队走过天安门

第③段写看阅兵的群众们欢呼雀跃。(每空 3 分,共

6 分)

12. 表达了群众欢喜和激动之情。(3 分)

13.D(3 分)

14.(1)“红流”既与上文“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相呼应(1 分),又写出群众游行队伍像流动的河流,声势浩大(2 分)。

(2)游行群众手持的灯笼火把照亮了整个北京城。(2 分) 15.略(有修辞手法,有内容即可)(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6—19 题(20 分) 16. 压抑(2 分,每字 1 分)

17.(1)①拆旧 ②运送、码齐瓦片砖头 ③拆、运玻璃门框 ④搅拌混凝土(8 分,每空 2 分)

(2)(在下雨停工的时候)看报读书慰藉心灵。(2 分) (提示:需要概括主要行为和结果)

18.参考示例:“竟”不能删去,“竟”表示出乎意料,顺接“心里说不出的滋味”,表达内心的复杂感情,删掉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能写出表现了对过去青春的留恋等情感

也可以给分)(4 分) 19. C(4 分)

三.写作(40 分) 20.这项活动,好有趣!

突出“趣”字,如有场面描写突出中心,则酌情适当加分。建议均分 30 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学古诗 写景 山水 瀑布 译文/注释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