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时代文化自信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研究

新时代文化自信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研究

2020-04-29 来源:乌哈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时代文化自信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研究

作者:李慧芳

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17期

摘 ; ;要: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本文分析文化自信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上,论述新时代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课堂亮点的提炼,以证实文化自信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和育人成效。 关键词: 新时代 ; ;文化自信 ; ;大学语文 ; ;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从大学语文课程以往的教学状况看,文化自信的融入已成为日益迫切的需求。 一、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教学的优势和不足

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教育部2018年推出的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规定经济类、金融类、政治学类、商贸类、马克思主义学科、旅游管理等专业学科必须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一些高职类院校及综合类高校的专科层次,针对非中文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保障了大学语文课程的育人广泛度;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认识水平、语言表达和沟通、思辨和判断能力,教材篇目的选择主要依托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主要由中文专业教师授课,保证了课程的文化底蕴。

目前国内大学语文教材众多,特点各异,对大学语文学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但从传承文化、建设文化自信的角度说,存在商榷之处:第一,缺乏思想主题提炼。大而全的“通用教材”为数不少,有些教材采用“拼盘式”结构,但篇目不一,内容庞杂,与中学语文教材篇目重复率高,结构凌乱,内容杂糅,系统性差,导致教材主体性欠缺,教学思想零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二,尚未紧扣时代脉搏。教材编写体例大多按文体、时代,篇目主要由经典文学作品组成,历史性有余而时代感不足[1];第三,教师解读视角单一。教师解读往往局限于作品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缺乏对作品与新时代共通之处的思考;第四,教学组织形式传统,课堂互动手段尚显单调,教学效率低,学习效期短。

二、文化自信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必须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自文化自信的精神经国家提出并号召以来,各级教育系统迅速有了行动,在大学语文相关领域,除了一些以文化自信、大学语文为关键词的教改论文外[2],各地高校推出了相应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如上海组织各高校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项目”工作所做的文化理论创新研究;各高校从教材、教师、教法、考核等方面入手对文化自信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进行研究;天津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搭建的传统文化国内、国际输送平台;首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利用信息技术拓宽传统文化的“育人时空”等。以上四方面在学生通识教育和在此基础上的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理论创新两大领域推进了文化自信教育,其中通识教育面对的学生群体人数众多、覆盖面很广。但对比上述大学语文教材和教学的不足,不难发现一个重要问题,即: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选修课程得到开设,一大批传统文化精品教材得以编撰,而作为各大高校大一新生必修课的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化自信元素和教育实施却相对滞后。相比本专科教育专业课程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是基础、工具,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最应该大力实施文化自信教育,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领地。因此,文化自信元素融入大學语文课程具有无可替代的必要性。 (二)可行性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一,当下文化自信的氛围已经非常浓厚。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强调文化自信,中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先后印发指导文件,全国上下已经形成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大环境。二,文化自信在教育系统中体现出日益贴近的地位。如2018年9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牵头开展了全国职业院校“奋进新时代——中华美德职教行”活动,通过在职业院校深入开展中华美德教育,使中华美德在广大师生中深入人心。“职教行”活动组织委员会秘书处设在笔者任教的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自信的推力已经到达一线教师身边,为课堂教学的践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三,文化自信建设的可借鉴资源丰厚。如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以*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邀请文史专家释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又如2019年1月由中央宣传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出品上线的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分PC端、手机客户端两大终端,平台PC端有“学习新思想”“学习文化”等17个板块180多个一级栏目,聚合大量可费阅读的期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图书等资料,为文化自信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传播提供更精准的切入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新时代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设计及实施

课程设计以文化自信元素融入为指导思想,结合教材篇目和学生实际情况分以下五个模块:

(一)国学经典选讲

国学经典选讲的篇目主要依托教材选定,包括“家国”“民族”“故乡”“性命”“姓名”“语言”“天人”“风俗”“美食”九个主题。讲解时改变以往的作品简介→创作背景介绍→文本解析→创作艺术欣赏的路径,改变如下:

1.课前预习:学生课前预习作者简介、创作背景、作品含义等知识,梳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留待课上交流。2.课堂教学:教师针对学生的普遍问题集中答疑,对于个别性问题则一对一指导,并从作品中的核心文化焦点切入,引导学生了解相关历史、文化渊源及现代价值,培养其文化自信。3.课后巩固:教师仍以核心文化焦点为主题设计课后作业,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同学交流讨论、查找相关案例等方式完成作业,教师在下次课前查阅,全面了解学生对文化点的掌握情况并反馈给学生。

从新方法实施情况看,学生通过“熏陶+内化”的过程,浸润经典厚积文化自信。但学习自主性需要提升,课前预习环节需要加强。因此,教师逐步确立“专人负责制”,每个主题指定1—3位学生负责课前预习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带领大家确定预习要点、梳理问题等。在课堂教学环节,这1-3位学生同时成为课堂讨论的引导者,有效地实现预习目标。国学经典选讲部分的成绩主要来自课前预习充分度、课堂参与度、课后作业完成度的衡量,占总成绩的20%。 (二)新青年读书会

新青年读书会以自主阅读、集中分享读书报告的形式完成。教师提供一份80部书单,主要包括古今中外经典文史哲著作,每位学生都从中选择一本(或根据兴趣在书单之外选一本,但要保证其文化内涵)进行研读,并于课堂上跟大家做5分钟内读书报告分享。读书报告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书名、著者、出版社信息;第二部分为内容提要,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况书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读书心得,即对该书的反应与评价或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读书会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认同感、提升研究和表达能力。从所读书来看,学生大都会选择书单中的著作,个别学生会选择《三体》这样的当代科幻文学著作,说明这种方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同时可以促使学生观察身边的作品,保证了文化性和时代感,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在分享内容提要时出现较多对经典情节的复述,而较少有提纲挈领的归纳,且篇幅往往较长。说明阅读很投入,但语言概括能力还需要提升。在分享读书心得时大部分能够谈一点自己的心得,个别同学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化、历史、哲学等问题的思考。通过读书会,学生自主阅读寻找文化自信,在课程周期内能做到精读一本书、了解数十本书(书目数由班级人数而定),并能就这些著作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了解、讨论和思考,有效扩大阅读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高思考和表达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新青年读书会的成绩主要通过学生的5分钟分享考验其在课下的自主阅读积极性,占总成绩的10%。 (三)经典诵读分享

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及诵读要求下达给学生,学生围绕该主题选择经典诗文,并在充分理解其思想和情感内涵后,揣摩适合作品的朗读艺术表达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朗诵、体会分享,以实现诵读经典、体味文化自信的目标。以“家国”主题为例,学生选择了杜甫的《春望》、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经典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也有学生选择美国作家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扬》。这些作品共同的特点是控诉战争的伤害,表达对国家、个人、百姓命运的痛惜。学生在朗诵之前会多方寻找朗诵视频,体会作品情感,感悟家国情怀,更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爱国爱家。经典诵读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个人表达时间均有一定限制,所以成绩比重参考读书会,占总成绩的10%。 (四)国典之我见

教师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故资料推荐给学生,如《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于2018年10月8日至10月1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节目共分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国之本在家》《报得三春晖》《只留清气满乾坤》《绝知此事要躬行》《腹有诗书气自华》《恶竹应须斩万竿》《天下之治在人才》《咬定青山不放松》《天下为公行大道》12集,由“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六个环节构成。请学生观看节目,聆听专家的解读和释义,探索典故的源头,整理自己的感想,并进行分享。通过国典我见的互动交流活动,学生加深对经典的理解和体认,并就经典的要义联合自身的学习生活,使传统经典焕发新生机。这部分成绩比重也参考读书会和诵读,占总成绩的10%。 (五)综合写作

教师结合文化自信背景、教材篇目、学生情况列举相关选题,主要包括“美食”“风俗”“家乡特色文化”“家风(族风、乡风)整理及思考”“自我文化素养分析”“新时代中国国际地位”“新时代中国国民性格”“新时代大学生精神面貌”“新时代大学生历史使命”等。学生选择一个题目,完成一篇1500字左右的文章,体裁不限,内容积极向上。选题中“新时代大学生精神面貌”“新时代大学生历史使命”受欢迎程度最高,文章中充分体现出对这两个问题的深入思考;“自我文化素养分析”选题完成的难度最大,学生对“文化素养”理解不一、不准,阻碍了进一步的分析。说明“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还需要教师进一步阐释,学生与当下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之间的距离和努力方向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加以引导。综合写作目标是通过“内化+书写”的方式,表情达意抒发文化自信,由学生在最后一次课堂上完成,对学生的原创性、理论基础、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并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在课程周期内的积累和进步,所以成绩占总成绩的5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结合大学语文教学特点、学习者特征及学习媒介的特点,课程评价体系主要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模块,“考勤、问题、表现、任务完成度、互动参与度、测验”六个维度,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立体评价。其中课前、课后两个模块主要通过在线学习端展开:教师设计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与任务,借助平台中丰富的功能模块单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其中主要用到“问题、表现、任务完成度、互动参与度”等;课中模块涉及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重难点知识选讲、小组讨论与师生点评等,课堂主体仍然是学生,课堂教学的互动通过平台进行互动展示、在线评价等体现,“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模块的指标均能反映到相应的成绩管理上。这样的学习环境和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较大的影响,在线学习是活动引导进行的学习,需要较强的学习意愿;结合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平台记录数据,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过程性评价,最终平台评价成绩计入平时成绩再结合期末笔试成绩从而计算出最终的期末成绩。

通過以上五个模块的安排和考核,大学语文的授课形成文化+自信的内涵,课内+课外的结构、线上+线下的渠道,学生反映形式较为灵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并体会到自身已经成为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四、课堂文化自信建设成效

具体看,大学语文课堂文化自信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明德

《左传》曰:“太上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文以载道,士以弘道,是古往今来为学、为师者的价值追求。“(教师)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后来又用“培根铸魂”四个字阐明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来说,“培根铸魂”,是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在大学语文绪论课上,教师以《大学》第一章中“大学之道以明明德”的经典名句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大学学习的最完善境界,并在后来各章教学中结合国学经典讲解、读书会点评、诵读点评、作文评分等环节忠实地履行了“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职责。 (二)家国情怀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和家庭、社会和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就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来说,无论是《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教材中所选的家国、民族篇章,都能强有力地传递家国情怀。以教师组织的“家国”主题诵读为例,在学生诵读后,教师以四个核心问题引导讨论、分享: 1.你选择这篇作品的原因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你觉得这篇作品的情感是怎样的? 3.你采用什么技巧表达作品的情感? 4.这次诵读对你的情感触动是?

在“家国”主题的限定下,这四个问题均指向“国家的存在与消亡、大国存亡与小家生灭的关系”,讨论和分享围绕此展开,通过讨论战争对人民造成的伤害,深刻体会国与家同生死共存亡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教材篇目重点讲解国家的含义、国与家的关系。在国学经典选讲中,教师以岳飞的《满江红》为例进行精讲,借助岳飞生平重大事件了解宋代历史,引导学生明确个人及家庭甚至民族的兴衰都离不开历史发展大背景的道理。通过以上环节,家国沉思、爱国情怀自然而深刻地融入学生思想。 (三)民族历史和文化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精神传承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1.民族自豪感。

教师讲解课文时注重挖掘背后的民族历史,如讲解岳飞《满江红》时结合南宋抗金历史,讲解杜甫的《春望》时结合安禄山叛唐历史,讲解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时结合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两岸历史等。通过对这些历史时期的回顾,引导学生明白中华民族历史在阵痛中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为民族发展殚精竭虑、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是他们忘我地奋斗和奉献才描画中华民族的伟大历程;使学生理解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滋润我们的精神土壤,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 2.礼俗文化。

大学语文课程设计包括“姓名探源”“风俗博采”“品食忆味”三个章节,主题均围绕中华优秀礼俗文化展开。其中“姓名探源”通过“说姓氏话炎黄”的讨论,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姓氏来源,理解自己名字的文化内涵,并学习古人试着为自己的名选择字、号。通过对名字中镶嵌有家谱中行辈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起名字的传统礼仪风俗;通过起字、号的尝试,引导学生理解姓、名、字、号之间的关系和文化内涵。“风俗博采”主题将学生分成7个小组,分别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七个传统节日为对象讨论三个问题:第一,该节日的含义是什么?第二,该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第三,这些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师生一起制作“我们的节日”PPT,了解中国传统风俗的文化内涵。在“品食忆味”主题,请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味小吃及制作程序,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珍贵风土人情。 五、结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华文化最核心的内容,一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二是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成为我们改革开放再出发、关键时期再冲刺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根基。近代中国曾一度衰落,丢失过文化自信,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新时代,文化自信聚为民族伟大复兴的电闪雷鸣[3],最大限度又能春风化雨地在课程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历史使命。笔者经过对以往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实践,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今后将继续深化育人职责,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反馈,助推问题生成,做实知识延伸;优化各模块及各环节时间比例,有计划地增加学生课堂表现机会,为他们构建文化+自信的心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最美旋律。 参考文献:

[1]尹小小.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基本理念与具体实践[EB/OL].http://www.eyjx.com/view.asp?id=8134,2018.10.13.

[2]江胜珍.韩殊君.近年来国内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综述[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5):122-127.

[3]叶小文.中国强起来的文化自信[EB/OL]. http://www.rmlt.com.cn/2019/0212/539281.shtml,2019.02.12.

[4]徐奉臻.“文化自信”的定位内涵及功能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7(10):7-11. [5]程钢.增强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8(2):11.

[6]冯大建.陈洪.提升母语素养 ; ;激活文化自信——浅论作为母語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与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8(5):24-28.

基金项目:2019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设计研究”(浙教科规办〔2019〕2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