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22-05-22
来源:乌哈旅游
第3O卷第5期 2016年1O月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Vo1.3O,No.5 0Ct.。2016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甘曦之 (黑龙江工程学院科研处,黑龙江哈尔滨15005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平衡 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深化我国的低碳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 进行详细阐述,深入分析现阶段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模式和我国建材产业发展模式所面临的 困境,提出重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城市建设和建材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679(2016)05—0070—03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model of low carbon economy GAN Xizhi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ology,Harbin 150050,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marketing economy and the city construction,the tradi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l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balance of environment in China.More concerns have been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low carbon economy which is set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China’S marketing economy.It is significant to realize a comfortable and harmoniou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deepen the reform of low carbon economy system.This paper studi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model of c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problem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Some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reference of other researchers. Key words:low carbon economy;development model;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传统 建材产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 益突出。将科学合理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未 1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概述 低碳经济作为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对 来城市建设和建材产业发展的价值导向运用于现 代经济发展,对推进低碳经济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平衡与解决低碳经 解决现阶段世界各国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和生态 环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十三五规划纲 要”中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坚持绿色产业发展模 式,推动能源的可循环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支持绿色清洁生产,实现资源的全面节约与高效利 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_1]。低碳 济发展理念与追求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价值观 之间存在的冲突成为当代经济建设发展进程中的 重要目标。为了能够发挥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 功能价值,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我国未来的城市 建设和建材产业发展理念必须转化为生态低碳建 设的立体性空间规划思维,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的价 值追求。 收稿日期:2016—03—3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3E058) 作者简介:甘曦之(1972一),女,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主要是指在尽量脱离对传统能源的使用条件 下,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和能源的转型利用,促进 清洁能源、新型能源产业的推广,使经济保持稳定 的可持续发展态势。低碳经济既能够实现经济的 发展目标,又能够实现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新型清洁 能源的可循环使用目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 下,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十分青睐 的一种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追求经济发 第5期 甘曦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展和能源效益产出的最大化,追求长期经济的可持 续增长,是一种可行的未来经济发展模式_2]。低碳 社会朝着生态型、节约型、环保型的方向发展。 经济旨在充分发掘和利用清洁能源,激发新兴产业 的可持续发展,引导传统的污染严重、能源消耗比 较大的产业实现转型发展,降低传统能源产业发展 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和破坏。低碳经济的核心主 要是创新新能源开发技术和传统能源的转化技术,创 新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新兴产业发展模 式_3]。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目标是减缓传统产业发 3低碳产业具体发展模式分析 3.1城市规划建设的低碳发展模式分析 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域,高碳式的城市 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城市的热岛效应变得十分明显, 给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未来的 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国应当将低碳理念融入到城市 规划的价值理论中,在推进城市新兴产业结构发展 展给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污染物排 放,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综上可知,低 碳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利用能源转化技 术创新,实现能源制度的有效创新、实现传统产业的 转型发展和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推进新能源建设的 开发工作,尽可能地减少煤炭资源和石油资源等高碳 能源的消耗,进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双赢目标的一 种新型经济发展形态_4]。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 有:技术带动型、项目带动型、资本推动型、产业发展 型、生态建设性、景观生态设计等多种发展模式。 2 推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 2.1 有利于实现能源产业转型发展 世界能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 各国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模式的优化变得十分重要。其中,开发新能源,实 现传统能源产业的转型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等是推进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l_5]。在进 行低碳经济模式示范发展的过程中,将低碳经济发 展的试点作为突破口,通过制度设计、资源配置和 低碳体制创新释放出低碳经济发展的活力,有利于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和能源转型目 标的实现。推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我 国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之间 的矛盾,促进我国不断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 2.2有利于开发新能源和清洁技术 推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我国相关人 员不断开发新能源,创新能源转化、清洁技术。推广 低碳环保经济还有利于提升我国资源的利用率和我 国环境的承载力,使得我国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 出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 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源消耗的协调发展[6]。在 某种程度上还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转化和开发技术 的创新和产业发展结构模式的创新,引导居民不断改 善消费,养成低碳消费的生活习惯。因而,推广低碳 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引导 我国社会成员合理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实现我国未来 过程中,推动城市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 创建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模式等,引导城市市民 养成低碳生活消费模式,这些都利于实现低碳式城 布发展模式的构建I7]。笔者认为我国相关部门创新 城市建设低碳生态设计方法,积极完善城市项目的 低碳规划,倡导社会公民参与到低碳城市转型发展 的工作中,这对顺利开展低碳视角下城市建设起着 关键性的作用,有利于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可持 续发展,使低碳生态视角的城市景观设计人员能够 积极改进景观设计方式,进而使其在大众中树立良 好的形象。城市规划的低碳价值理性是城市规划 特有的理l生特征,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一种完全技术 化和数据化城市建设蓝图,更为重要的是城市低碳 规划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们对城市空间的美观、舒 适需求_8]。为了实现城市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城市 低碳式建设中应当通过社会理性、政策引导、低碳 生活价值理念来调节和约束社会成员的低碳生活 方式,从宏观的低碳发展角度协调城市有限的空 间、土地资源利用、城市建设的时序安排以及环境 保护等因素,进而规范人们的城市建设行为。合理 的城市规划低碳价值引导可以减少城市建设过程 中技术的主观片面性和城市资源的浪费问题。 3.2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发展模式分析 建材产业作为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一项高 碳产业代表,实现高碳式建材产业朝着低碳方向进 行转型发展是从微观上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 式的一个重要突破_9]。建材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消 耗、高污染、低效能的特征,比如建筑物采暖和空调 耗能量占全国能源消耗的四分之一,这必然会给环 境和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使得城市碳排放量始终 居于首位。积极推广建筑产业的绿色生态节能设 计对优化我国建筑能源的结构、降低建材能源消耗 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产业生态节能设计是指工 程师根据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在行业设计 中,运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开发出新能源 和天然资源来协调建筑物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 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实现生态平衡的目的。 坚持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有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第3O卷 利于实现低碳视角下建材产业的低能耗、环保发展 目标。在建筑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绿色生态节能建 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生态环境的理念确定绿 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的方案,有利于推动绿色生态 城区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环境友好型 的立体化思维方式,反思景观空间规划的本质内涵 和实质意义,探究一种与当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相 适应的低碳生态景观设计理念。景观设计人员还 应当增强绿色植物的利用率,提升植物的光合作 用,缓解景观周边环境的温室效应,净化景观周边的 和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建设。 4“低碳经济"下景观设计理念的分析 4.1充分利用景观周围的自然资源 在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应当充分利用景观周围的 可再生的无污染自然资源。通过因地制宜地提高 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制定出独特的与当地环境相适 应的景观。在基于低碳生态视角的景观设计中,还 要充分利用好景观的自然采光和风能资源。例如 在景观项目中开发丰富的比赛和游戏项目,增强游 客的凝聚力,同时还要对景观区域进行定期的治理 工作,防止景观资源的污染。为了实现景观本体设 计集艺术美、视觉美和生态美相统一,应当设计出 符合当地风情的休息场所、人造湖泊等人文景观。 从美学角度和功能角度讲,这些景观设计具有愉悦 身心、拓宽视野、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功能。合理 利用好旅游观光景点设施的安置,适当使用水资源 和电力资源,防止生态资源的大量浪费。 4.2创新设计休闲长廊景观 在进行景观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景观周边优 越的地理环境,推进城市文明的生态建设。在公共 活动的密集地段和高度敏感的生态景观区域建立 丰富多样的生态景观,为游客的休闲旅游,观光旅 游和对自然景观的体验和近距离接触提供广阔的 多功能区域[1。‘。这有利于保持景观所处区域的生 态平衡,使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 费问题得以避免,防止景观设计给社会成员带来损 害后果。为了使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社区现代感 进一步增强,在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 社会公众作为景观设计主体的因素。例如,深圳湾黄 金海岸区休息长廊的实例,就是立足于其所处的独特 地域特征,充分利用了区域战略推进资金在规划、土 地、政策等方面搞好配套,实现景观设计与周边自然 环境的巧妙结合,推动了城市休闲旅游转型升级。 4.3重视景观项目的生态湿地修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以及与世界城市 景观设计研究的不断交流和学习,景观设计的相关 部门应当重新审视景观设计的低碳生态内涵,回归 到对景观项目自身的反思,逐渐转变和创新景观设 计的新理念,摒弃异化的传统的景观设计理念。设 计人员应当树立起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空气,同时减少景观建设的能源消耗,提升景观的空 气湿度,因而重视景观项目的生态湿地修复对实现景 观的低碳节能至关重要。生态湿地修复对提升绿化 率,改善景观的局部气候和空气质量,促进景观周围 生态能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涉及到城市规 划、节能建筑、生态景观设计、产业转型等方面,提 升能源的转化和利用效率,不断控制污染物的排 放,引导高碳式产业朝着低碳式产业的转型发展, 引导居民转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对实现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 府应当重塑低碳经济的核心价值理念,使低碳经济 的发展模式能够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幸福,实 现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城 市规划建设、生态建筑设计与低碳景观设计的相关 部门应当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适时创新低碳经济 发展理念,自觉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取 向,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低碳经济发展,努力建设以 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的低碳经济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Eli张元.建筑生态设计中的概念初探[J].生态建筑设计 管理,2014(1):11-12. [2]王明.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EJ].科技与创 新,2013(10):12—13. E3]陈友华.生态建设规划价值论[J].城市规划,2012 (10):12-13. E4]王家庭.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J].江西社会学,2o14(3):85—8 8. E5]邢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 论坛,2o15(1O):87—90. E6]张兴平,程晓梅.中国的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和经 济增长[J].生态经济,2014(68):19—22. [7]冯玉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资源与环境, 2o13(9):27—30. [8]王燕妮.浅析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J].人口 与环境,2014(4):56—59. E9]周玉荣,低碳经济模式下能源利用方式转变研究EJ]. 社会环境,2o14(1O):23—25. Elo]于远.浅析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 响口].湖南学报,2013(11):46—48. [责任编辑:路晓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