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成肽的连接方式;熟悉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特点。
元素组成:碳、氢、氧、氮 、硫 ( C、H、O、N、S )以及磷、 铁、 铜、 锌、硒
组成单位:氨基酸
连接方式:脱水缩合
通式:
结构特点:不同的氨基酸其侧链(R)结构各异。
2、GSH由哪三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有何生理功能?
组成: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
生理功能: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GSH科还原细胞被产生的H2O2
3、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定义及维系这些结构稳定的作用键?
一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作用键:肽键
碘、
二级结构:多肽链的主链骨架中若肽单元,各自沿一定的轴盘旋或折叠,并以氢键为主要次级键而形成的有规则或无规则的构象。 作用键:氢键
三级结构: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由于氨基酸残基侧链R基的相互作用进一步盘曲或折迭而形成的特定构象。 作用键:次级键
四级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之间彼此以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的更为复杂的空间构象。 作用键:氢键、离子键
4、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形式?并试述α-螺旋的结构特点。
基本形式: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
结构特点:①螺旋的走向为顺时针方向,右手螺旋。②形成氢键,一稳固α-螺旋结构。
5、何为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变性后理化性质有何改变?
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
改变:溶解度降低、溶液的粘滞度 增高、不容易结晶、易被酶消化。
6、蛋白质在溶液中稳定的因素、等电点及定量方法。
因素:水化膜、电荷
等电点:在某一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呈电中性,此时该溶液的pH值即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7、距离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进而决定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掌握核酸的分子组成以及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
分子组成:磷酸、戊糖、碱基
连接方式:磷酸二酯键
2、掌握核酸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的特点。
一级结构:链的延伸方向5’→3’ ; 3’,5’磷酸二酯键
高级结构:正超螺旋,负超螺旋
3、掌握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
要点:1、DNA由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2、核糖与磷酸位于外侧
3、DNA双链之间形成了互补碱基对
4、碱基对的疏水作用力和氢键共同维持着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
4、掌握mRNA、tRNA、rRNA的组成、结构特点、细胞中的定位和生物功能。
*mRNA:组成:由氨基酸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构成
结构特点:5’-末端的帽子结构和3’-末端的多聚A尾结构。
定位:细胞质
生物功能:蛋白质合成模板
*tRNA:组成:由74~95个氨基酸组成
结构特点:1、含有多种稀有碱基;2、含有茎环结构;3、含有茎环结构4、反密码子识别mRNA的密码子
定位:细胞质
生物功能:转运氨基酸
*rRNA:组成:rRNA与核糖体蛋白结合组成核糖体
结构特点:位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场所
定位:细胞质
生物功能:核糖体组成成分
5、掌握DNA变性、DNA复性、解链温度(Tm)、增色效应、核酸杂交的概念。
DNA变性:某些理化因素导致DNA双链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发生断裂,DNA双链解离为单链的过程。
DNA复性:当变性条件缓慢地除去后,两条解离的互补链可重新配对,恢复原来的双螺旋结构。
解链温度(Tm):解链过程中,紫外吸光度的变化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
增色效应: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
核酸杂交:这种杂化双链可以在不同的DNA与DNA之间形成,也可以在DNA和RNA分子间或者RNA与RNA分子间形成。
第三章 酶
1、掌握酶的概念及酶的作用特点。
概念:是由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
特点:极高的效率;高度的特异性。
2、掌握酶的活性中心、必须基团的概念。
酶的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能与底物特异地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具有特定三维结构的区域。
必须基团:酶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侧链的化学基团中,一些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
3、掌握单纯酶、结合酶的概念。
单纯酶:仅含有蛋白质的酶称为单纯酶。
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和非蛋白质部分共同组成的酶。
4、掌握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米氏方程,米氏常数的概念及意义。
因素:酶浓度、底物浓度、pH、温度、抑制剂、激活剂等。
米氏方程:V=Vmax[S]/Km+[S]
米氏常数:Km
米氏常数意义:1、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2、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3、Km在一定条件下可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5、掌握酶原、酶原的激活、酶原激活的机理、生理意义。
酶原: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或在其发挥催化功能前处于无活性状态,这种无活性的酶前体称为酶原。
酶原的激活:在一定条件下,酶原向有活性酶转化的过程。
机理: P74
生理意义:避免细胞产生的酶对细胞进行自身消化,并使酶在特定的部位和环境中发挥作用,保证体内代谢正常进行。有的酶原可以视为酶的储存形式。在需要时,酶原适时地转变成有活性的酶,发挥其催化作用。
6、同工酶、酶的化学修饰及酶的变构调节的概念。
同工酶: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化学修饰: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可在其他酶的催化下,与某些化学基团共价结合,同时又可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下,去掉已结合的化学基团,从而影响酶的活性。
变构调节:一些代谢物可与某些酶分子活性中心外的某部分可逆地结合,使酶构象改
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此种调节方式称别构调节。
7、掌握三种可逆性抑制及其特点。
三种可逆性抑制:1、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中心
特点:Vmax不变,表观Km增大。
2、非竞争性抑制剂结合活性中心之外的调节位点
特点:Vmax降低,表观Km不变。
3、反竞争性抑制剂的结合位点由底物诱导产生
特点:Vmax降低,表观Km降低。
第五章 维生素与无机物
B族维生素,作为辅助因子与代谢相关酶的联系,及其缺少诱导哪些相关疾病发生。
维生素B1: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多酶复合物的辅酶;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
缺少引起脚气病。
维生素B2:FMN及FAD是体内氧化还原酶的辅基。
缺少引起口角炎、唇炎、阴囊炎、眼睑炎、畏光症。
维生素PP:NAD+和NADP+在体内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
缺少引起癞皮病。
泛酸:是辅酶A和酰基载体蛋白的组成成分。
缺少引起胃肠功能障碍等疾病。
第六章 糖代谢
1、*酵解:
定义/概念:一份子葡糖糖在胞质中科裂解为两分子丙酮酸,是葡萄糖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共同起始途径。
关键步骤:1、葡萄糖磷酸化为葡萄-6-磷酸
2、葡萄-6-磷酸转变为果糖-6-磷酸
3、果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1,6-二磷酸
4、果糖-1,6-二磷酸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
5、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
6、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7、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
8、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9、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0、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 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场所:胞浆
关键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起始物/终产物:葡萄糖→丙酮酸
生理意义:1、是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取能量的有效方式。
2、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有氧氧化:
定义/概念:机体利用氧将葡糖糖彻底氧化成CO2和H2O的反应过程。
关键步骤:1、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丙酮酸
2、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3、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以及氧化磷酸化生成ATP
场所:胞液及线粒体
关键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柠檬酸合酶、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异柠檬酸脱氢酶
起始物/终产物:葡萄糖→CO2、H2O、ATP
生理意义:产能的主要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
定义/概念:指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及NADPH+H+,前者再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
关键步骤:第一阶段:氧化反应
第二阶段则是非氧化反应(一系列基团转移)
场所:胞液
关键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起始物/终产物:葡萄-6-磷酸→6-磷酸果糖、磷酸甘油醛、NADPH+、H+、CO2
生理意义:1、为核苷酸的生成提供核 2、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糖原合成:
定义/概念: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关键步骤:1、葡萄糖转变为1-磷酸葡萄糖
2、1- 磷酸葡萄糖转变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场所:胞浆
关键酶:糖原合酶
起始物/终产物:葡萄糖→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生理意义:储存能量、调节血糖浓度、利用乳酸
*糖原分解:
定义/概念:糖原分解为葡糖-6-磷酸或葡萄糖
关键步骤:1、糖原的磷酸解 2、脱枝酶的作用
3、1-磷酸葡萄糖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
4、6-磷酸葡萄糖水解生成葡萄糖
场所:胞浆
关键酶:糖原磷酸化酶
起始物/终产物:糖原→葡萄糖
生理意义:调节血糖浓度
*糖异生:
定义/概念:指从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关键步骤:1、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果糖-1,6-二磷酸转变为果糖-6-磷酸
3、葡萄糖-6-磷酸水解为葡萄糖
场所:主要在肝、肾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
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
起始物/终产物:丙酮酸→葡萄糖
生理意义:维持血糖浓度恒定、补充肝糖原、调节酸碱平衡。
2、掌握血糖的概念、正常值;血糖来源去路、参与血糖调节的因素。
概念:血中的葡萄糖。
正常值:3.89~6.11mmol/L
来源:食物、肝糖原、非糖物质。
去路:有氧氧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变成其他糖、转变成脂肪或氨基酸。
因素:激素
3、1分子G、丙酮酸或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ATP数?从糖原开始产生的G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ATP数?
第七章 脂类代谢
1、掌握脂肪动员的感悟及限速酶。
脂肪动员:指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在肪脂酶作用下逐步水解释放FFA(游离脂肪酸)及甘油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限速酶: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2、掌握血脂的概念、血脂的分类、组成特点、及功能。
概念:血浆所含脂质统称血脂。
分类: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肪酸。
组成特点:具极性及非极性基团的载脂蛋白、磷脂、游离胆固醇,以单分子层借其非极性疏水基团与内部疏水链相联系,极性基团朝外。
功能:血脂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而运输。
3、掌握脂肪酸β-氧化的概念、主要过程、关键酶。
概念: P155
主要过程:1、脂肪酸活化位脂酰CoA 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3、脂酰CoA分解产生乙酰CoA、FADH2、NADH
4、脂肪酸氧化是机体ATP的重要来源
关键酶: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Ⅰ
4、掌握酮体的概念、合成及利用的部位、生理意义。
概念:酮体是肝脏FFA代谢特有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占30%)、β羟丁酸(占70%)和丙酮(微量)。
合成部位:肝线粒体 利用部位:肝外组织
生理意义:酮体是肝向肝外组织输出能量的重要形式。并且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是肌肉尤 其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 蛋白质的消耗。
5、掌握脂肪酸合成的原料、关键酶。
原料:乙酰GA、ATP、NADPH、HCO3-(CO2)及Mn2+
关键酶:乙酰CoA羧化酶。
6、熟悉必须脂肪酸的概念和种类。
概念:必须由食物提供,称为必需脂肪酸。
种类: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7、合成胆固醇的原料,胆固醇在体内的代谢转变,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
原料:乙酰CoA和NADPH
代谢转变:胆汁酸(主要)、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3的前体
关键酶:HMG-CoA还原酶
第八章 生物氧化
1、掌握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键,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氧化磷酸化:指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又称为偶联磷酸化。
2、呼吸链的概念、种类、排列顺序及ATP生成部位。
概念: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一系列酶和辅酶构成的并与氧密切相关的连锁反应体系称为呼吸链。
种类:复合体Ⅰ、复合体Ⅱ、复合体Ⅲ、复合体Ⅳ
排列顺序:复合体Ⅰ→复合体Ⅱ→复合体Ⅲ→复合体Ⅳ
ATP生成部位:线粒体
3、掌握p/o比值的概念,生物氧化概念。
p/o比值的概念:每消耗一摩尔的氧原子所需磷酸的摩尔数,即生成ATP的摩尔数。
生物氧化概念: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
4、掌握两种穿梭方式。 P190
1、α-磷酸甘油穿梭;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5、熟悉抑制剂对呼吸链抑制作用的部位。
作用的部位:复合体Ⅰ、复合体Ⅲ
6、ATP的生成、储存。 P187
生成:生成高能磷酸化合物
储存:磷酸肌酸
7、了解化学渗透学说的内容。 p183
第九章 氨基酸代谢
1、血氨的来源与去路及氨的转运。
来源:①氨基酸及胺的分解 ②肠道吸收的氨 ③肾脏产氨
去路:①在肝内合成尿素,这是最主要的去路 ②合成谷氨酰胺
③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及其它含氮化合物(如碱基) ④肾小管泌氨
氨的转运:丙氨酸-葡萄糖循环(alanine-glucose cycle) 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
2、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在转氨酶(transaminase)的作用下,某一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另一种α-酮酸的酮基上,生成相应的氨基酸;原来的氨基酸则转变成α-酮酸。
联合脱氨基作用: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酶联合催化作用使氨基酸的-氨基脱下,并产生游离氨的过程。是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
3、鸟氨酸循环(尿素合成)。 P209
鸟氨酸循环:1. 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2. 瓜氨酸的合成3. 精氨酸的合成4. 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
关键酶: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4、必须氨基酸的种类,一碳单位,SAM。
必须氨基酸的种类:甲硫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
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
SAM:在转甲基反应前,甲硫氨酸必须在腺苷转移酶的催化下与ATP反应,生成S-腺苷甲硫氨酸(SAM),SAM称为活性甲硫氨酸。
5、了解和别氨基酸的代谢途径及其医学意义。
代谢途径: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一碳单位的代谢 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支链氨基酸的代谢
医学意义:GABA是抑制性神经递质;5-HT在脑内作为神经递质,起抑制作用;牛磺酸是结合胆汁酸的组成成分
第十章 核苷酸代谢
1、掌握脱氧核苷酸的生成。
脱氧核糖核苷酸是通过相应核糖核苷酸直接还原生成的,是在其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进行还原
2、嘌呤环、嘧啶环上个各原子的来源。
嘌呤环:CO2、天冬氨酸、甘氨酸、甲酰基(一碳单位)、谷氨酰胺(酰胺基)
嘧啶环:CO2、天冬氨酸、GIN、氨基甲酰磷酸
3、掌握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概念及关键酶。
概念: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是指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二氧化碳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途径。
关键酶: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酶。
4、掌握嘌呤、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
嘌呤终产物:尿酸
嘧啶核苷酸终产物:NH3、CO2、β-丙氨酸、 β-氨基异丁酸
5、了解痛风症的原因及治疗原则。
原因:血中尿酸超过8mg%,尿酸盐则会形成结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处,出现痛风症。
治疗原则: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减少;使分解代谢产生的尿酸减少。
6、嘌呤或嘧啶分解代谢及合成代谢中的共同中间产物。
分解代谢共同中间产物:
合成代谢共同中间产物:PRPP、天冬氨酸、谷氨酰胺、CO2
第十一章 非营养物质代谢
1、生物转化的概念、反应的类型、生物转化的生理意义。
生物转化的定义:一些非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转变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反应的类型: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生物转化的意义:对体内的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使其灭活,或解毒;更为重要的是可使这些物质的溶解度增加,易于排出体外。
2、初级、次级胆汁酸的概念。
初级胆汁酸:是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成的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及相应结 合型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初级胆汁酸 7α-羟基脱氧后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及石胆酸。
3、胆汁酸肝肠循环的生理意义及胆汁酸的功能。
胆汁酸肝肠循环的生理意义:将有限的胆汁酸反复利用以满足人体对胆汁酸的生理需
要。
胆汁酸的功能:1.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2.抑制胆汁中胆固醇的析出。
4、血红素生物合成的原料、部位、关键酶、辅酶。
合成原料:甘氨酸、琥珀酰CoA、Fe2+ 辅酶:磷酸吡哆醛
合成的主要部位:骨髓有核红细胞 关键酶:ALA合酶
5、胆色素、未结合型胆红素、结合型胆红素的概念。
胆色素: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
未结合型胆红素:未经肝结合转化的,在血液中与清蛋白结合运输的胆红素
结合型胆红素:肝与葡萄醛酸结合转化的胆红素
6、胆红素在血中的运输,在肝脏、肠道中的代谢转变及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胆红素在血中的运输: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
在肝脏、肠道中的代谢转变:胆红素在肝细胞中转变成结合胆红素:胆红素在肠道内转化为胆素原和胆素
胆素原肠肝循环:肠道中有少量的胆素原可被肠粘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再随胆汁排入肠道,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P252
7、黄疸的分类。
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第十四—十五章 DNA的生物合成
1、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双向复制、逆转录。
半保留复制:DNA合成时,母链双链DNA解链为单链,并以各单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规则合成子链。子代细胞的DNA,一条单链为亲代模板,另一条为与之互补的新链,两个子细胞的DNA与亲代的相同。
半不连续复制:前导链连续复制而后随链不连续复制。
双向复制:复制从起点开始,向两个方向进行解链,进行的是单点起始双向复制。
逆转录:RNA→→DNA
2、DNA的复制酶和相关蛋白。
DNA的复制酶:DNA聚合酶、解螺旋酶、引物酶、DNA拓扑异构酶(DNA pol)
相关蛋白:单链DNA结合蛋白、DNAa蛋白、DNAb蛋白、DNAc蛋白
3、端粒和端粒酶。
端粒:指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
功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维持DNA复制的完整性
端粒酶组成:端粒酶RNA ;端粒酶协同蛋白;端粒酶逆转录酶
4、DNA损伤的类型和修复方式。
DNA损伤的类型:错配、缺失、插入、重排
修复方式:错配修复、直接修复、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
第十六章 RNA的生物合成
1、不对称转录,模板链和编码链。
不对称转录:在DNA分子双链上,按碱基配对规律能指导转录生成RNA的一股链作为模板链指导转录,另一股链则不转录,这种模板选择性称为不对称转录。
DNA双链中按碱基配对规律能指引转录生成RNA的一股单链,称为模板链。相对的另一股单链是编码链。
2、原核生物RNA聚合酶亚基组成及作用。
α亚基:决定哪些基因被转录。 β亚基:催化聚合反应。
Β’亚基:集合DNA模板,双螺旋解链。 σ亚基:辨认起始点,结合启动子。
3、原核生物DNA转录的要点及主要过程。
要点:1、RNA聚合酶必须准确地结合在转录模板的起始区域。
2、DNA双链解开,使其中的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
主要过程:转录起始、转录延长、转录终止。
4、掌握真核生物mRMA转录后的加工修饰。
经过加帽,加尾,剪接。 5’端形成帽子结构, 3’端加上多聚腺苷酸尾巴。
5、启动子、操纵子概念。
启动子:RNA pol结合模板DNA的部位,也是控制转录的关键部位。
操纵子:每一转录区段可视为一个转录单位,称为操纵子。
6、断裂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
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
断裂基因。
外显子:在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并表达为成熟RNA的核酸序列。
内含子:隔断基因的线性表达而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的核酸序列。
7、掌握DNA复制与RNA转录的异同。
1、都以DNA为模板2、都需要依赖DNA的聚合酶3、生成磷酸二酯键4、都从5’至3’方向延伸新链5、都遵从碱基配对规律
第十七章 蛋白质生物合成
1、遗传密码的四个特点;重点简并性、摆动性。
四个特点:1. 方向性 2、连续性 3、简并性 4、摆动性 5、通用性
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密码子为其编码。这一特性称为遗传密码的简并性。除色氨酸和甲硫氨酸仅有1个密码子外,其余氨基酸有2、3、4个或多至6个三联体为其编码。为同一种氨基酸编码的各密码子称为简并性密码子,也称同义密码子 。
摆动性: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之间的配对有时并不严格遵守常见的碱基配对规律,这种现象称为摆动配对。
2、起始密码、终止密码、S-D序列、阅读框架。
起始密码子:AUG 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S-D序列:小亚基中的16S-rRNA 3’端有一富含嘧啶碱基的短序列,如-UCCUCC-,通过与S-D序列碱基互补而使mRNA与小亚基结合。
阅读框架:从mRNA 5’端起始密码子AUG到3’端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
3、以原核生物为例,说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包括各种酶及蛋白质因子)。
起始:大小亚基分离,小亚基与mRNA的结合,起始氨基 酰tRNA的结合,大亚基的结合。
延长:注册,成肽,转位,每一次循环延长一个氨基酸长度(核糖体循环)
终止:直到遇到终止信号UAA,UAG或UGA, 释放因子识别终止信号,将多肽链水解。翻译过程完成。
4、蛋白质合成抑制与抗生素作用的靶点的关系。
蛋白质生物合成是抗生素的作用靶点。抗生素是通过阻断原核生物蛋白质翻译体系某组分功能、干扰和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而起作用的。
第十八章 基因表达控制
1、基因、基因组、基因表达、基因表达控制。
基因:核酸分子中储存遗传信息的遗传单位,是指储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序列,信息及表达这些信息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基因组:指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如人类基因组包含22条染色体和X或Y两条性染色体上的全部遗传物质(核基因组),以及胞浆线粒体上的遗传物质(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表达:是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
基因表达控制:就是指细胞或生物体在接受内外环境信号刺激时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做出应答的分子机制。
2、操纵子概念和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控制机理。
操纵子:每一转录区段可视为一个转录单位,称为操纵子。
结构:Z,Y及A三个结构基因、操纵序列0、启动子P、调节基因I
控制机理:1.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2. CAP的正性调节。3. 协同调节。
3、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
① 基因组中很少有重复序列;② 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为连续编码,且多为单拷贝基因,但编码rRNA的基因仍然是多拷贝基因;③ 结构基因在基因组中所占的比例(约占50%)远远大于真核基因组;④ 许多结构基因在基因组中以操纵子为单位排列。
4、顺式作用原件与反式作用因子的概念。
顺式作用元件:调节序列与被调控的编码序列位于同一条DNA链上,称为顺式作用元件。
反式作用因子:调节序列远离被调控的编码序列,实际上是其他分子的编码基因,只能通过其表达产物来发挥作用,这些蛋白质分子称为反式作用因子。
第十九章 细胞信息传递
1、受体、配体的概念及。
受体: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识别外源化学信号并与之结合的蛋白质分子。
受体分类:细胞内受体:细胞表面受体。
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分子。
配体分类:可溶性信号分子:膜结合型信号分子。
2、G蛋白偶联受体及G蛋白分类。
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G蛋白向下游传递信号。
G蛋白分类:GTP、GDP。
3、细胞中的第二信使的种类,作用的靶蛋白。
种类: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
作用的靶蛋白:蛋白激酶(PKA、PKG、PKC)
4、胰高血糖素受体介导的cAMP-PKA途径。
以靶细胞内cAMP浓度改变和PKA激活为主要特征。PKA活化后,可使多种蛋白质底物的丝/苏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改变其活性状态,底物分子包括一些糖代谢和脂代谢相关的酶类、离子通道和某些转录因子。 P393
第二十一章 重组DNA技术
1、何谓基因重组技术,简述其基本过程。
基因重组技术:在体外将两个或两个以上DNA分子重新组合并在适当细胞中增值形成新DNA分子的过程。
基本过程:1、目的DNA的分离获取2、载体的选择与构建3、目的DNA与载体连接4、重组DNA转入受体细胞5、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
2、何谓目的基因,有那些来源?
目的基因:需要研究的基因。
来源:1、化学合成法 2、从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中获取目的DNA
3、PCR法 3、其他方法
3、解释基因载体,哪些DNA可作为基因载体?(质粒)
基因载体:在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中将目的基因转移至受体细胞的一种能自我复制的DNA分子。
可作为基因载体:质粒、噬菌体和病毒。
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DNA文库的基本概念。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核酸内切酶。
cDNA文库:细胞总mRNA通过逆转录合成总cDNA,再与适当载体连接后转入受体菌,从而得到含有某种生物体全部cDNA的集合,称为cDNA 文库
第二十章第二节 PCR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1、PCR的含义及概念。
PCR即多聚酶链式反应。反应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技术。
2、RT-PCR的概念。
将RNA的逆转录反应和PCR反应联合应用的一种技术。
3、PCR的基本原理。
在模板、引物、4种dNTP和耐热性DNA聚合酶存在的条件下,特异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的酶促反应。
4、PCR的反应体系包含哪几种物质。
模板DNA、特异引物、耐热性DNA聚合酶、dNTP以及含有镁离子的缓冲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