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安徽专版·八年级·语文 上(R版)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崔颢《黄鹤楼》)
(杜牧《赤壁》)
(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4)_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5)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欧阳修《采桑子》) (《富贵不能淫》)
(6)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虽身处人世间,但并不受世俗往来打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的《春望》一诗中,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表现作者悲苦沉痛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0分)
那轻轻的炊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如薄雾一般的炊烟,像父亲cí爱.的手掌,像母亲甘甜的乳汁,又像奶奶深情的呼唤。“村烟起处楼台好,一片波澄万顷秋。”清朝查锡恒《屯浦归帆》中的诗句,应该算是对徽州炊烟最为生动的描绘了。每次踏上徽州的土地,每每看到袅袅的炊烟,心中总是五味杂.陈、感概万千。我们欢喜,因为炊烟还在蒸téng;我们忧伤,因为炊烟已然淡出我们的生活。只有炊烟陪我们长大,没有炊烟陪我们到老。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滋( )养 cí( )爱 袅( )袅 蒸téng( )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2分)
(3)“五味杂陈”中“陈”的意思是( )(2分)
A.排列,摆设 B.述说 C.旧的,时间久的 (4)画线句子使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3.某班举行读《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交流会,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内容。
(4分)
(1)【忆历史】长征路上红军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三场战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2分) (2)【讲故事】作者在书中说:“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2分)
4.李明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11分) (1)【辨年龄,说名称】请你按照示例,说说下面的年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叫法。
(3分)
示例:五岁——垂髫
①三十岁——______ ③七十岁——______
②四十岁——______
(2)【作古诗,领报酬】李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被校刊登载了,稿费以每字10
元来计算(只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程力写票据时,不会用汉字大写数字的标准写法来写金额,请你帮帮他。(2分) 已领金额:__________元。
(3)【读美文,理语序】今天的课堂作业中有一道语序排列题,李明被难住了,请
你帮他选择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3分)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陶渊明最美的风景 ②玄妙灵动的狐女、机智勇敢的屠户,因为你而随着蒲松龄乡道草庐的茶香 流传
③石壕村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杜甫的忧愤振聋发聩
④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而一起被融进《诗经》的抑扬 顿挫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4)【总经验,写感悟】李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后有很大的收获,写了一段感悟。
感悟中有不少问题,请你帮他改正。(3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世界人民学习。【A】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我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格物致知”等。我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典诗词,【B】
它的内容丰满多彩,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的瑰宝,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①A处画线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__________________删去。(1分) ②B处句子用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8分)
汉字经历了怎样的嬗变
王贵元
①甲骨文字形基本是物象的反映,只要能看出是什么事物,逼真勾勒,随意而定。由此可见,早期汉字字形并不是直接表示汉语,而是直接表示物象而间接表示汉语。现代汉字形声字占百分之九十左右,为什么?因为形声字形符表义、声符表音,最能完善地表示词的音义。所以古今汉字发展的核心支配因素就是字形由表示物象发展为表示词的音义。
②古今汉字发展的途径首先是构件形体的义化和声化。义化是构件形体由表示物象向表示词义的演化,如“買(买)”字。“買(买)”的字形由“网”和“贝”组成,以网罗钱财表示获利行为。声化是有些原本表示物象的构件,受字形结构形声化趋势的影响,经重新解释,转化为表音构件,如“逆”字。“逆”的本义是迎接,经《说文解字》重新解释,表来人的“屰”变为声符。
③第二是转换结构与构意重建。字形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在构件不变的情况下,于构件义化和声化的同时,使象形结构转化为会意或形声结构,结构转换后
构意也相应重建,如“涉”。《说文解字·沝部》“涉”:“徒行历水也。”“涉”的本义是过河,商代、西周的字形中间为河流,两边各有一足,为合体象形字,此后字形中的河流同化为“水”,并移至字形左边,二“止”合为“步”,由合体象形字转换成了会意字。
④第三是构形改造。是以表词的新方式,即会意或形声改造旧有的象形形体,使之由表物象形形体发展为表词形体。改造的方式主要是两种:一是构件类化,即用常见的构件替换原字形部分的构形成分,替换的原则首先是新构件能够参与构意,即或能表义或能表音,其次是形体上相近相似。如“折”。“折”字本形为从斤断草,左部构件断开的草到小篆时类化为“手”,“折”是手的动作,故从手符合构意。二是独体分化为合体。如“须”。“须”字本是人形突出头部和须毛的独体象形字,小篆时分化为合体,《说文解字·须部》:“須(须),面毛也。从頁,从彡。”
⑤第四是增加义符或声符。增加义符如“福禄”之“禄”,甲骨文、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金文用“录”,后加“示”旁造专字“禄”,大约在战国晚期出现,..战国玺印、睡虎地秦简有“禄”。增加声符如“齿”,商代它为独体象形字,战国时增加声符“止”。
⑥第五是重新构字。是以表词的新方式,即会意或形声构造新形体替代旧有的象形形体。如“祇”在战国以前是合体象形字,小篆时另起炉灶,造了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示部》:“地祇,敬也,从示,氐声。”
⑦上述五种途径中,增加构件和重新构字是瞬间完成的,结构转换、构件形体的义化和声化、构形改造则有的是瞬间完成,有的是逐渐完成的。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5月9日,有删改)
5.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古今汉字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5分)
6.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3分)
7.第②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8.第⑤段加点的词语“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9.下面这段话放在文中哪一段比较恰当?请说明理由。(4分)
古文字字形除独体象形字外,也存在大量合体象形字,合体象形字不仅构件形体是象形的,其结构也是象形的。
[二](22分)
捅马蜂窝
①爷爷的后院虽小,却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②“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生气地说。
③“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④“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⑤“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⑥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⑦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我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把门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 )
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⑧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帕儿,也没能使我那肿疮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
⑨过了些天,( )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呼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 )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⑩“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 “那它干吗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那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那一窝被我扰得无家可归的马蜂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删改)
10.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惊呆 惊恐 惊吓 B.惊恐 惊呆 惊吓 C.惊呆 惊吓 惊恐 D.惊吓 惊恐 惊呆 11.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4分)
听奶奶说要捅马蜂窝,“我”非常渴望→__________________→“我”被马蜂蜇后,心存畏惧→面对僵死的马蜂,“我”有一种罪孽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分别蕴含的情感。(4分) (1)那它干吗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2)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
13.请按要求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把门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从描写方法角度)
(2)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从词语运用角度)
14.请结合全文,说说怎样才能做到“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6分)
[三](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
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管夷吾举于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敌国外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虽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夷俱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17.【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的作用是什么?【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的作用又
是什么?(4分)
18.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3分)
三、写作(55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寻常的窗前月下,因梅花映入眼帘,倍觉情趣横生,别有不同。每个明媚的清晨都充溢着鸟语花香,每个平凡的日子都弥漫着别样精彩。生活中,总有一束“梅花”激你心志,荡你情怀,助力你成就异彩人生。
请以《才有________便不同》为题作文。
提示与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3)不少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1.(1)长河落日圆 (2)烟波江上使人愁 (3)东风不与周郎便 (4)角声满天秋色里 (5)隐隐笙歌处处随 (6)富贵不能淫 (7)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8)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2.(1)zī 慈 niǎo 腾 (2)感概万千 感慨万千 (3)A (4)比喻 排比 3.(1)巧渡金沙江
(2)示例一: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小鬼”。两个“小鬼”对毫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都是革命工作。”这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
示例二:红军队伍里有许多少年先锋队队员,他们活跃在部队里,充当号手、勤务兵……他们尽管出身不同,但是身上的刚毅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忠贞不贰、坚定如一,他们高扬着革命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
示例三:作者在苏区遇到一个叫季邦的“小鬼”,郑重地请求作者不要把他的名字写错,以免给外国人留下坏印象。这样一个爱惜自己和民族声誉的少年,不正是中国的希望吗?
示例四:几个少先队员执勤,拦住了彭德怀,坚决遵守没有路条不放行的原则,直到彭德怀打了路条才放行。这样有原则的孩子不正是中国的希望吗?
4.(1)①而立 ②不惑 ③古稀 (2)肆佰
(3)D (4)①顿号(或:“、”) ②丰满多彩 丰富多彩
二、[一]5.①构件形体的义化和声化;②转换结构与构意重建;③构形改造;④增加义符或声符;⑤重新构字。
6.逻辑顺序。文章先从甲骨文说起,引出汉字发展的核心支配因素,接着介绍了汉字发展的五种途径,最后总结全文。
7.举例子。分别举“买”字和“逆”字的例子,介绍了汉字构件形体的义化和声化现象。
8.不能。“大约”表示估计,说明加“示”旁的“禄”字出现在战国晚期只是一种估计,并不是确定,如果删去,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9.放在第③段比较恰当。这句话提到“合体象形字”,与第③段合体象形字转换成会意字在内容上相互关联。
[二]10.A 点拨:此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惊呆”的意思是因忽然出现或来临的事而发呆;“惊恐”形容惊慌恐惧;“惊吓”指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第一空是形容马蜂气势汹汹地朝“我”飞来时“我”的反应,从后面的内容也可以看出,这时的“我”是不知所措的,所以应该用“惊呆”。第三个空,从“我”被吓得“慌忙跳开”可以看出,眼前这只马蜂的出现对“我”来说是意料之外的,“我”感到害怕,所以应该用“惊吓”。故选A项。
11.“我”非常好奇,私下去捅马蜂窝 又见马蜂窝,“我”十分舒心(意思对即可)
12.(1)蕴含了作者被马蜂蜇后的气愤、疑惑。 (2)蕴含了作者对马蜂视死如归的敬佩。(意思对即可)
13.(1)动作描写,“扔”“跑”“插”等词语写出了捣毁马蜂窝后“我”和妹妹的胆怯,侧面写出了马蜂的凶猛以及复仇的决心。(意思对即可)
(2)“压”字写出了“我”捅掉马蜂家园后的懊悔与自责,内心很沉痛。(意思对即可)
14.尊重与同情弱者;做错事要懂得反思和忏悔;要有一颗博爱的心,与世间一切生命平等、和谐相处。(意思对即可)
[三]15.(1)狱官 (2)匹敌、相当 (3)即使 (4)臣服,服从
16.(1)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2)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
17.【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用治病来比喻治国,说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居安思危。
18.【甲】文告诉我们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导致颓废衰亡。唐太宗虽身处太平盛世,但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即能居安思危,也就尤为可贵、可喜。
【乙参考译文】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我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
三、19.思路点拨:本篇作文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本篇材料中,寻常的窗前月下,因为有了梅花而变得情趣横生,正如明媚的清晨有鸟语花香,平凡的日子有别样的精彩。材料中的最后一句“生活中,总有一束‘梅花’激你心志,荡你情怀,助力你成就异彩人生”,对我们的审题立意很有启发作用。我们生活中的“梅花”是什么呢?可以是父母的精心呵护、老师的谆谆教诲、朋友的真诚话语等。于是,作文题目可以补充父爱、师恩、友谊等能“激你心志,荡你情怀,助力你成就异彩人生”的词或短语。文体选择记叙文或是议论文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平时积累的相关素材,完成本篇作文的写作。 例文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 上(R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10分)
(1)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5)此物何足贵?_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6)__________________,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其二)]
(7)《梁甫行》中咏叹家园荒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8)《野望》中,使用对偶手法,描写一派秋意正浓,山景优美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良好的心态是我们能否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关键。
B.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C.通过《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的时代。
D.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政府不但要给予贫困户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给予方法上的
指导。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重重阻碍,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学习《首届诺贝尔奖bān__①__(A.搬
B.颁)发》,我们了解到诺贝尔奖依诺贝尔的遗嘱设立,__甲__(A.奖励 B.奖赏)那些过去的一年里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的英姿,听到了观众__乙__(A.震耳欲聋 B.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朗读《一着__②__(A.zhuó B.zháo)惊海天》,.我们心潮澎湃,豪情万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
(1)为文段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为文段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3)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追思与缅怀 ②决心与信念 ③光荣与梦想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6分)
【甲】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
和时间的邈远。
B.【甲】诗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
芜。
C.【乙】诗首联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乘船来到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D.【乙】诗颔联的“随”“入”二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和江水奔向广阔原
野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5.两首诗的尾联以不同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共同的主题,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三姑:山峰名。 ②幔亭峰:山峰名。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遂从三姑又上半里________________ (2)亦有危壁________________ ..(3)不及返顾________________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2分)
(2)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3分)
9.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
那一束光 李朝德
①挂了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
②车窗外,远山只剩下黛色的模糊轮廓。火车还要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早就黑了。火车在夜色中呼啸前行,我一路忐忑。
③我从昆明乘火车去宣威参加会议,列车要穿过家乡所在的村庄。近乡情更怯,兴奋激动转眼间又因远离而失落,那种感觉难以描述。我打电话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很高兴,但我遗憾地说:“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电话里一阵沉默。但此时的沉默却让我内心紧缩,因为,父亲过世后,母亲常说,时间过得慢,太阳总不落山,天黑后,天又总也不亮。
④近些年,我隔三岔五总要打个电话问问,就为听听母亲的声音。不是假期或者有特殊事情,我很少回家。如果没理由就跑回家去,每一次母亲都会责怪我。母亲总是说:“我身体好好的,你不用挂念,打个电话就行了。那么远,跑来跑去浪费车费!”我理解母亲的意思,儿子好不容易在城里立足,她希望我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要有半点闪失。因此,她不愿意耽搁儿子的时间。在母亲眼里,总是把孩子看得重于泰山,却把自己看得轻于鸿毛。
⑤车过村庄,母子相距几百米却不能相见,对我来说终究是一个大大的遗憾。于是,我打破沉默:“妈,要不火车快到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的铁路口等我,我会在7号车厢的门口向你招手,这样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了。”这个突然的提议,连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夜色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这算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母亲很高兴,马上答应了下来。
⑥我们都知道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近年火车多次提速,铁路沿线早在10多年前就全线封闭了。小米田路口虽然还在,但已被栅栏隔断。火车通过那个道口就是一闪而过,我与母亲相互间能看见吗?
⑦火车一到沾益,我就给母亲打电话让她去道口等着,估计不到十分钟我就可以看见母亲。一明一暗,车里车外仿佛两个世界。我把脸贴在车门的玻璃上,努力寻找熟悉的山川轮廓。窗外模糊一片,夜色包裹着车厢,总不见熟悉的村庄。正纳闷间,我远远看见灯箱中的“施家屯
收费站”几个白色大字。我心里一阵酸楚,“施家屯”已是隔壁村庄,火车刚在1分钟前驶过松林村,我竟然没有看见我熟悉的家乡与站在路口的母亲。
⑧我打电话颓然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还没等我看见你,火车就已经到了施家屯。”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你应该就在车上。”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见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和空欢喜一场。
⑨我不甘心,对母亲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个小时就到家了,住一晚再回昆明。”电话里,母亲慌忙阻止,语气固执而又坚定,仿佛我如果这样做,都是因为她引起的。我没有办法,只好告诉母亲,明晚还是在那个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个车厢的车门旁招手,我们一定可以看见对方。
⑩翌日返程,我早早地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我把眼睛使劲睁大伏在玻璃上,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景物。突然,我又看见了“施家屯”这几个字。车内外温差大,窗户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我终于能看见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还看见了如萤火样的村庄里的昏黄灯光。
!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电筒光照着火车!我刚要摇手呼喊,火车却又过了! @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了。”母亲在电话里说:“我也看见你了。”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叙述了身处两地的母子二人珍惜难得的机会,相约以特殊方式见面的感人故事。 B.父亲去世后,母亲孤单寂寞,但又不让在城里工作的“我”经常回家看望。 C.本文选取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从独特的角度表现“亲情”这一永恒的主题。 D.本文语言平实,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包含着母子之间深厚的情谊。
11.阅读全文,梳理情节,完成表格。(4分)
情 节 “我”乘火车将路过家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和母亲都没有见到对方 “我”返程时看到母亲手中的那束电筒光 1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6分)
(1)这个突然的提议,连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夜色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这算是怎么..
一回事?(赏析加点词)(3分)
(2)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赏析句子)
(3分)
13.文章结尾,母子俩都说看见对方了,真的看见了吗?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简要分析。(3
分)
14.标题“那一束光”有什么寓意?(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①中新社福州10月20日电(林春茵 彭莉芳) 20日晚间,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福州闭幕,50多个国家和地区携作品而来,齐聚传媒荣誉单元和电影展映单元,为“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交融搭建了平台。
“我”的心情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后悔、忐忑 失落、不甘心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影节以开幕式、“金丝路”传媒荣誉评选、电影展映、电影论坛等六大主体活动,以及电影嘉年华、影迷之夜等95场配套活动,集中展映了从52个国家和地区征集并精选出的160多部优秀影片。
③当天晚间,电影节评出多个奖项。《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幸福的拉扎罗》《流浪地球》获年度故事片,《白蛇:缘起》获年度动画片,《内心风景》获年度纪录片,阿德里亚诺·塔尔迪奥洛和凯蒂·普洛克特分别获得年度最受关注男女演员。
______A______ ④本届电影节首创丝路国家电影推介馆,为包括中国、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打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各自电影文化产业政策、探求共同发展的活动平台。 ______B______ ⑤本次电影节为丝路电影产业合作再添新动力。主办方称,本届电影节共吸引了超过20个国
家和地区的260余所电影机构参与,征集影视交易类项目近2 000项,一批涉及影视基金、电影合拍、版权交易等领域的项目签约,签约额达180多亿元。
⑥“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以电影为纽带,促进丝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丝路精神,
弘扬丝路文化,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的人文条件。电影节每年一届,由陕西、福建两省轮流主办,本届电影节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 15.以下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3分)
A.本届电影节首次通过创立丝路国家电影推介馆来介绍全球电影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发展
前景。
B.“中新社福州10月20日电”是新闻的电头,第⑥段是新闻的背景。
C.本则新闻从电影节评奖情况、举办意义等方面介绍了“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 D.从新闻中,我们能够得知本届电影节不仅是一场电影盛会,也为电影产业带来了可观
的经济效益。
16.请为本则新闻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3分)
17.以下段落填入________(A处或B处)更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白蛇:缘起》制片人崔迪对中新社记者说,这一代动画人正致力于从中国传统神话传说中汲取灵感,与现代年轻人关注题材融合,让传统文化更被关注。导演陈凯歌(兼任评委会主席)、《入殓师》导演泷田洋二郎担任本届电影节形象大使。泷田洋二郎表示,观众是没有国度的,电影能打动人的是人类内心最初的喜怒哀乐,只要深耕,一定能为国家地区交流搭建桥梁。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摘编自中国日报网《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类占比
材料三:2020年6月13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启动。全省各地将围绕传统医药、传统体育和餐饮类技艺等非遗项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240余场各具特色、内容丰富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云上·四川非遗影像展”当天上线。主办方从19个市(州)、3个省直部门、1位个人推荐的137部非遗影像作品中精选出35部,通过电视端和网络平台进行为期一周的展播,同时还将联合海外文化中心用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大平台同步进行线上展播。
“四川非遗购物节”是本次系列活动的亮点,非遗购物节汇集了全省100余位非遗传承人、139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500余家非遗店铺及其相关企业,展示展销5 000余款非遗特色产品。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中医药之美主题展”也于当日正式开展,展览诠释了四川传统中医药这一世代相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适应自然环境过程中,与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精彩互动。
(据《四川日报》,有删改)
1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材料一可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 B.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方方面
面。
C.材料三选用的是一则新闻,这则新闻可以用“四川非遗购物节成亮点”作为标题。 D.材料三中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19.阅读材料二,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3分)
20.结合材料,请你为“传统中医药”的保护和传承提几点建议。(4分)
(六)名著阅读。(6分) 21.填空题。(3分)
(1)《红星照耀中国》中“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
这里的“西北部”指的是斯诺采访的主要地点______________。
(2)苏区人人都叫他老徐,他还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的老师。他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是毛泽东的妻子,1930年被捕时,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随
之被害。
22.阅读选段,回答问题。(3分)
我一边和他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他,因为在中国,像许多其他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选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这里的“他”是________,在“我”只身前往红都保安时,“他”给了“我”哪些帮助?请简述。
三、写作(60分)
23. 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
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或者是你满架的好书、家中的小桃树?又或许,你沉入音乐之海便“沉醉不知归路”……
请以《我最好的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一、1.(1)沉鳞竞跃 (2)水面初平云脚低 (3)水中藻、荇交横 (4)长河落日圆 (5)但感别经时 (6)亭亭山上松 (7)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8)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2.D 点拨:A项,两面对一面,可以去掉“能否”;B项,语序不当,应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C项,缺主语,删去“通过”。
3.(1)①B ②A (2)甲A 乙A (3)C
二、(一)4.B 点拨:B项中“芳草萋萋鹦鹉洲”并不是“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而是草木长势茂盛。
5.【甲】诗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乙】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6.(1)于是,就 (2)也 (3)看,回头看 (4)就是 7.A 8.(1)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2)悬岩不是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 9.危壁出泉;疏竹掩映。 【参考译文】
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泉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形成非常好的景致。然而业已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再看,于是从三姑峰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处悬岩。悬岩不是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大,有的低矮,都顺着蜿蜒的岩壁分布。
(三)10.C 点拨:“选取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错误,文章选取的是生活中平凡的事件。 11.①激动(兴奋) ②遗憾(失落) ③“我”提议母亲到路口等着见“我” ④高兴、激动
12.(1)“意外”指这个提议不合常理,来得突然,“我”本不该让母亲在黑夜里站在铁路口等 “我”,但“我”又时时牵挂着母亲,急切想见母亲。
(2)运用对比手法,把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和“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的情景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我”心疼母亲以及内心的愧疚、自责。
13.没看见。因为是晚上,火车速度又太快,母亲看不见车厢里的“我”,“我”也只看见黑暗中的一束光。这是善意的谎言,是为了不让对方留下遗憾,表现了他们对彼此的理解、关爱。
14.①那一束光是母亲的手电筒发出的,是母爱的象征,它照亮了远行儿子的心;②那一束光蕴含了“我”与母亲间难以割舍的深沉的爱。(意思对即可)
(四)15.A 点拨:“来介绍全球电影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有误。第④段原文是“本届电影节首创丝路国家电影推介馆,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打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各自电影文化产业政策、探求共同发展的活动平台” 。
16.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搭建“一带一路”文化之桥 点拨:本题根据导语“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为‘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交融搭建了平台”概括即可。
17.A处 本段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提到的《白蛇:缘起》,又开启了下文对于电影节意义的评价。
(五)18.C
19.传统技艺、传统戏剧、民俗这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类占比中位列前三,在现实中存在最为普遍,分布也最为广泛,传承和发展也更加有利。
20.①国家组织开展传统中医药的各种宣传展示活动,让更多人关注、了解传统中医药。②国家加强对传统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保护。③传统中医药行业推出更多的传统中医药产品,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④传统中医药传承人在传承基础上更多地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六)21.(1)延安 (2)徐特立 (3)杨开慧
22.周恩来 ①动手替“我”起草采访旅程;②答应让“我”骑马去保安,并安排第二天早晨就动身;③给毛泽东和苏区其他干部打电报告知“我”就要来到。(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三、23.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