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荷塘月色》(朱自清)选段,完成1—4题。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理解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⑴“丰姿”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大意”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末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中的“他们”指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文段中所描写的荷塘四周景色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⑴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⑵轮廓。
2.拟人、比喻
3.蝉、蛙
4.从内容上看,这表现了作者“淡淡的哀愁”;从形式上看,全文的中心写的是月色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而荷塘四周景色的描写,与“荷塘月色”构成完整和谐的画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共11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2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基本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二段文字中“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中的“这”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前两段文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第三段抒发的情感与前两段有什么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题1】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光
【小题2】这:不能朗照。作者的这种感觉,与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吻合。
【小题3】前两段:作者暂得安宁时的喜悦之情,透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第三段:夜色的浓重,尤其是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使颇不宁静的愁思重新袭上作者的心头。
查看答案阅读《荷塘月色》的三个片段,完成1—5小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A)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B)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C)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
4
没有。
……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他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1.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B.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C.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一句是从第二段中拿出来的,把它放回原处,应该放在A、B、C中的哪一处?()
5
3.对梁元帝《采莲赋》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表现江南采莲的少男少女们的爱情诗,它通过摇小船而默默地传情,讴歌了江南青年男女的纯真爱情。
B.诗中的“荡舟”、“徐回”、“迁延顾步”表现出少男少女们在采莲时的那种感情的缠绵。
C.“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这是表现少男少女们在小舟上既嬉闹而又担心的神情。
D.“兼传羽杯”,这是说少男少女们在小舟上传递长长的羽毛,并用酒杯喝酒。
4.“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这句话中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5.“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更显出月夜的幽静,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的描写手法,再举一句有这种写法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2.C3.D
4.极写荷塘四周树之茂密,用叠词起到了加强语意,增强音节和谐的作用。(2分)
5.以动衬静(1分)蝉噪林愈静或鸟鸣山更幽等(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6分,每小题2分)
6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穿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第一段②③④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拟人、比喻、通感。
B.比喻、排比、比喻、拟人。
C.比喻、比喻、比喻、通感。
D.比喻、拟人、比喻、拟人。
2.对第一段文字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7
A.这段文字依次描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B.这段文字没有直接写月,但却处处写月,所描绘的都是淡淡的月下的景。
C.这段文字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细腻的描绘了静态的荷塘上面的美景。
D.这段文字用了许多迭字,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脉脉”,既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又使得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3.下列理解、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划直线句子中的“弥”字与“弥天大谎”的“弥”字意义相同。
B.“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中“碧天”指荷叶,“星星”指荷花”。
C.划波纹线的句子中“酣眠”喻满月朗照,“小睡”喻淡云遮月。
D.这两段文字中第一段侧重写荷塘上的月色,第二段侧重写月下的荷塘。
答案:
1.A 2.C 3.D
解析:
1.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
8
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拟人)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比喻)。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
2.C.细腻的描绘了静态的荷塘上面的美景。(荷塘多处写到动态)
3.第一段侧重写月下的荷塘,第二段侧重写荷塘上的月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6分,每小题2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穿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第一段②③④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9
A.比喻、拟人、比喻、通感。
B.比喻、排比、比喻、拟人。
C.比喻、比喻、比喻、通感。
D.比喻、拟人、比喻、拟人。
2.对第一段文字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依次描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B.这段文字没有直接写月,但却处处写月,所描绘的都是淡淡的月下的景。
C.这段文字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细腻的描绘了静态的荷塘上面的美景。
D.这段文字用了许多迭字,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脉脉”,既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又使得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答案答案:
1.A2.C3.D
解析:
1.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
10
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拟人)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比喻)。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
2.C.细腻的描绘了静态的荷塘上面的美景。(荷塘多处写到动态)
3.第一段侧重写月下的荷塘,第二段侧重写荷塘上的月色。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6分,每小题2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弥留之际
B.欲盖弥彰
C.弥天大谎
D.弥补过失
11
2.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给人的感受是[]
A.翠绿欲滴
B.轻盈飘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耸立
3.这一段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下面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
B.因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C.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D.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比喻。
答案:1.C2.C3.B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3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
12
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联系全文,选出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够准确的两项()
A.作者认为空明月朗的夜晚最能给人美的感觉,而淡云遮月的夜晚给人带来的是孤寂哀愁的滋味。
B.月光明丽、撒辉如银的夜晚常常是人们喜欢的,但作者认为淡云遮月使之不能朗照,更别有一番韵味。
C.月光是“淡淡的”“不能朗照”,由于月光与作者不爱热闹的性格正好吻合,所以作者说“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D.作者认为淡云遮月的夜晚更独具特色,和他当时彷徨、寂寞的心情是分不开的。
13
E.作者对“月淡”“月朗”的感觉和认识,是与他当时的思想感情以及独特的审美意识分不开的。
2.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而又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产生遐想。文中“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两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写出了荷花什么样的姿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词语极富表现力,请简要鉴赏“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浮”字的妙处。
1.AC
2.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别写出了绽放的荷花柔美的姿态和荷花含苞待放的姿态。
3.“浮”字写出水汽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情态,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把水汽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意对即可)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
14
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②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④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⑤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别描写的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塘上月色月下荷塘
B、月下荷塘塘上月色
C、月下荷花塘中花树
D、塘上月色月下光影
2、下面对“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中“脉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写出流水含情,衬托荷的柔美风韵。
B、写出流水悄然,衬托荷的柔美风韵。
C、写出流水含情,与荷的艳丽形成对比。
15
D、写出流水悄然,与荷的艳丽形成对比。
3、第二段文字共六句话,可分为三个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自然段是按照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来写的,移步换景,层次非常分明。
B、“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泻”突出了月光的皎洁。
C、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讲,本文通过对荷塘和月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D、两段文字都运用了大量比喻,还用了许多叠字,使文章形象生动,音节和谐,文气舒展。
答案答案:1、B2、A3、C4、D
16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给这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
2.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而又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产生遐想。文中“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实际上写了两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一种是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点?
4.上面这段文字具体写了哪几种景物?
5.颜色一词的语义应如何理解()
A.水给人视觉的色彩印象
B.水对人显示的一点利害
C.水的美的姿容
17
D.五光十色的色彩
答案答案:
1.月色下的荷塘
2.绽放的荷花含苞待放的荷花
3.通感。写出了清香的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的特点。
4.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5.C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5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田田”意指_______________,“袅娜”意指____________。
(2)、“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的相似点是_______________,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8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这段文字拟定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1)、荷叶相连的样子 荷花柔美的样子
(2)、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 通感
(3)、月下荷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换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这段文字按内容可分为四层,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层意。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对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由静态写到动态,由近写到远
B.由动态写到静态,由远写到近
19
C.由动态写到静态,由近写到远
D.由静态写到动态,由远写到近
3.作者写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请你说说,这三个比喻分别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你觉得这样的比喻合理吗?为什么?再举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类似例子。
答案:1.荷叶→荷花→荷花香→波痕
2.A
3.洁白圆润,多而晶莹,明艳照人。
4.合理。把荷花的缕缕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相似点:都是隐隐约约,似有若无。这种把嗅觉形象诉诸听觉的描写的方法叫“通感”。(所谓“通感”就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像,乃至带入一种幻境。例:她的声音很甜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