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基考试题型.doc(模拟试题)

马基考试题型.doc(模拟试题)

2021-05-03 来源:乌哈旅游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是( ) ①直观性 ②机械性 ③不彻底性 ④相对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

①唯物主义 ②辩证法 ③可知论 ④认识论 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 ①时间的客观性 ②时间的无限性 ③时间的一维性 ④时间的可变性 4、“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

①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③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指( ) ①物体处于绝对不动状态 ②物体

处于不可捉摸状态

③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④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6、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一分为二的方法 ④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7、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过程是( )

①事物经过两次否定重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

②甲变乙、乙变丙、丙变丁......的无穷发展

③事物经过两次否定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④事物在原有基础上的周而复始的循环

8、由于机遇,科学家获得了新成果,这是( )

①纯粹偶然的巧合 ②纯粹必然的结果

③偶然中隐藏着必然 ④命运的安排

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①感觉——知觉——表象 ②概念——判断——推理

③实践——认识——实践 ④认识——实践——认识

10、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必然承认( )

①真理的绝对性 ②真理的阶级性

③真理的相对性 ④真理的有用性 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2、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 ) 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B 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C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程

D 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13、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变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 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15、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 A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 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 镇压资产阶级

16、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 )

A 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 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 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 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17、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

A阶级斗争理论 B 社会主义学说 C辩证法理论 D 唯物史观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漏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他们可以( )

①加快历史事件的解决 ②暂时延缓历史的进程

③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 ④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⑤动员和组织群众实现历史任务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取决于( )

①真理是否清楚明白 ②真理的本性

③实践的特点 ④实践的形式 ⑤真理的有用性

3、在理论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相区别的地方,在于它( ) ①建立了绝对的真理体系 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③使科学的哲学体系最终完成 ④是总括一切科学的“科学之科学”

⑤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三、辨析题(每题6分,共12分) 1、实践就是人们的有目的性的理性活动。

2、差异就是矛盾。

3、物质就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物

4、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5、劳动是价值(商品)的唯一源泉(劳动创造价值)

6、劳动是财富(使用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谈谈对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一切认识归根

到底都要通过无限发展着的实践的检验并且最终一定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判定其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一定层次、一定水平的实践只能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检验人的认识是否正确,而且实践检验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因而实践检验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2、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和社会存在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为: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理论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它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4、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

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5、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存在依赖的的危险。经济全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哲学观点。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以人为本是指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一切为了群众,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动力,也是发展的主体,发展要依靠人,要适应人。科学发展观正是从目的和手段这两方面阐明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五、论述题(16分)

(1) 哲学基本原理(8-10分) (2) 联系题意(2)

(3) 根据原理逐条分析(4)

(4)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2)

(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试卷类型: 命题教师签名:教研室命题组

教研室主任签名: 主管院长签名:

一、单项选择题 (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答题 卡的相应位置上。每题1分,共20分) 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 ( )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现象是( )

A. 从来就有、独立存在的 B. 一切生物现象都普遍具有的 C. 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D. 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运动和静止 B.联系和发展 C.量变和质变 D.对立和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 存在性 B. 物质性 C. 运动性 D. 实践性 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 A. 生产使用价值 B. 生产商品 C. 生产价值 D. 生产剩余价值。

6、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7、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 社会基本矛盾 B. 阶级斗争 C. 社会革命 D. 科学技术革命

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种观点是( )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9、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据是( ) A. 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起的作用不同 B. 它们的数量能否增减 C. 它们周转的速度不同 D. 它们能否再生产出来 10、剩余价值率( )

A. 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 表示预付资本增殖程度 C. 表示剩余价值生产成本 D. 表示资本利润率 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客体是( ) A.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B. 外部自然界

C.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D. 人之外的一切存在物 12、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规律是( ) 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13、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是( ) A. 从实践到认识 B. 从认识到实践

C. 从物质到意识 D.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 发展观点 B. 联系观点 C. 实践观点 D. 矛盾观点 15、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A. 社会生产力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C. 产品的分配关系 D.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16、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 )

A. 促进生产集中 B. 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C. 促进资本集中 D. 促进利润平均化

17、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叫(A. 产业资本 B. 金融资本 C. 借贷资本 D. 商业资本

18、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 ) A. 通过改革实现的 B. 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 C. 实践 D.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19、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 A. 市场价格高于价值 B、市场价格低于价值 C、市场价格与价值随时相等 D、市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20、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二、多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答题卡的相应 位置上。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D.民主社会主义思想 E.科学社会主义

2、辩证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E.矛盾的客观性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 ) 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E.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有关系

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 ) A.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 B.政权组织形式 C.选举制度 D.政党制度 E.自由竞争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C.实践是自觉的能动性活动 D.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E.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6、构成劳动力价值的要素是( ) 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B.劳动者在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

C.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D.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出来的全部价值 E.劳动者接受教育与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7、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它( ) A.概括了唯物辩证法的全部内容 B.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C.揭示了事物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D.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E.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 ) A.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B.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C.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D. 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E. 国家与私人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 9、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是( )

A.是否提供了现代所需要的东西 B.是否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利益 C.发挥作用的大小 D. 历史分析方法 E.阶级分析方法

10、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

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 19世纪初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D.19世纪空想平均社会主义 E. 不成熟、不科学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辨析题(指出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只作判断不说明理由的不得分。每小题6分,共12分)

1、剩余价值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 2、一切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简述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 4、简述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五、论述题(16分)

运用辩证否定观原理说明怎样正确对待西方文化。

广西大学课程考试 试卷答案要点及评分细则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班级:

试卷类型:(A)卷

命题教师签名:教研室命题组 20 年 月 日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B 5、D 6、B 7、A 8、D 9、A 10、A 11、A 12、D 13、B 14、C 15、B 16、B 17、B 18、D 19、D 20、A

二、多项选择题

1. ABE 2、CD 3、BC 4、ABCD 5、BDE 6、ACE 7、BCDE 8、ABCD 9、DE 10、ABC 三、辨析题

1、剩余价值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 观点错误。(2分)

剩余价值既不是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2分)而是由可变资本即劳动力创造的。(2分) 2、一切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观点正确。(2分)

因为真理具有客观性。表现在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分)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2分)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客观真理。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 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分)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3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3分)

1. 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表现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形式、特点上有质的区别(2分) 统一表现在: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2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2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即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中也有感性认识的因素。(2分)

1. 简述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注:以上观点中只要答对四点就可给满分8分) 4、简述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2分)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主要有:(1)生产的全球化;(2分) (2)贸易的全球化; (3)金融的全球化;(2分) (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2分) 五、论述题(16分)

运用辩证否定观原理说明怎样正确对待西方文化。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4分)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4分)

(2)辩证否定观原理对于指导我们正确对待西方文化有重要的意义。(2分)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对待西方文化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吸取什么和抛弃什么,批判什么和继承什么,都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反对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态度和方法。(2分)要有选择地学习、吸取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抵制、防止那些落后的腐朽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的渗透。(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