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题.doc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题.doc

2022-11-12 来源:乌哈旅游


18. 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题

记承天寺夜游

练习集

1、⑴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的苦闷心

情。⑵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

3. 翻译下列句子: (4 分)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 念无与为乐者 ( 思念 ) B. 遂至承天寺 ( 于是,就 )

C. 怀民亦未寝. . ( 睡觉 ). D.相与 步于中庭 ( 共同,一起 )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 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 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 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6. 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 2 分)

7. “月色入户”意思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4 分) 8. 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它与“

”一句相照应, 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 4 分)

9. “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3 分)

10. 文章“记”的要素是: ( 4 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11. 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 3 分)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13. 文中“念无与乐者” “念”的结果是 。( 2 分)

14. 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描绘了一个

的美妙境界。(4 分)

15. 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⑴ ;⑵

。( 4 分)

16、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2 分)

A.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 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7. 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3 分)

A. 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 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 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人琴俱亡 练习集

2. 本文选自

,作者

是南朝文学家。 (2 分)

3.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 6 分)

①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笃: )②语时了.不悲(了: ) ③便索舆 来奔丧(舆: )④子敬素 好琴(素: ) ⑤便径 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径:. .

)⑥弦既不调 (调: ) . . 4. 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 3 分) 5. 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3 分)

6. 下面对文章的语言特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善于运用简洁含蓄,精炼传神的笔墨,生动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 B. 一些字词的运用准确而恰当,隽永凝练,生动地表现了兄弟之间的感情。 C. 文中一个“掷”字就把子猷对子敬的哀痛表现到了极点。

D. 文章语言形象生动,把子猷的神情、外貌、动作、语言都描绘得细腻而真实。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人们常以“人琴俱亡”为睹物思人,痛悼亡友之典。 B. 王子猷了不悲是因为他认为生死乃自然之理。

C. 王子猷在子敬去世之后不哭,是因为他悲伤到了极点,而不能发泄出来。 D. 在王子猷看来,子敬的琴与子敬是密不可分的,子敬去世了,琴也是无意义了。 8. 人们常用“人琴俱亡”这个成语比喻什么?(2 分)

9.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 4 分)①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通过这些内容又想表现什么主题?

②子猷与子敬是兄弟,为什么子敬去世了,子猷“了不悲”呢?

10. “便索舆来奔丧”一句的主语是

,当时他自己的情况是 (用原文

1

的两上字回答) 。( 2 分)

11. 你怎 理解子猷“都不哭”?(

7. 海瑞是一个廉 奉公的清官,也是一个身体力行、操 奔忙、造福百姓的 干家。下 面 些句子,分 表 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 ?(

①布袍 ,冒雨冲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 ⋯⋯

3 分)

3 分)

4 分)

12. 子猷、子敬兄弟情深,而文中却 “ 了不悲”

,你是如何理解 句 的?(

② 粮,不扣一厘⋯⋯ 文,回答 : 治水之法 ---------

13. 文中写到“取子敬琴 ,弦既不 ”

,你 哪些因素可能使弦“不 ”?(

3 分) 胼胝。

8. 下 的字 注音。 ( 2 分)潴 () 躬 (

)胼 ( )

胝 () 14. 你 出 1-2 个反映 情的成 故事。 ( 2 分)

15、 句:( 4 分)

⑴何以都不 消息?此已 矣。

⑵ 了不悲。便索 来奔 ,都不哭。

治水必躬 集

1. 解 下面各句中加点 的意 。 ( 5 分) (1) 不可 一,泥于掌故 ( 泥:

)(2) 流有 急,潴有浅深

( 潴: )

(3) 非咨 不 其致 ( : ) (4) 布袍 ( :

)

(5) 必如是而后事可 ( 如是: )

2. 用 代 下面句子的意思。 ( 6 分)

(1) 随官人役亦未 横索一 。 (2) 必如是而后世可 也。

(3) 如好逸而 , 利而忘 , 嫌而避怨, 事不 而水利不 矣。

3. 辨 下 各 句子中多 的意思。 (4 分)

①情:非相度不得其情( ) 以情 人( ) ②致:非咨 不 其致( )

落有致(

③躬:是以必得躬 山川(

鞠躬尽瘁(

) ④ :必如是而后事可 也( ) 世 名(

4. 海瑞当年是如何治河的

? 用 原 回答。

5. 填空。( 3 分)《治水必躬 》 自《

》,作者

, 代江 金 人。文章 述了

的道理,并以明代有名的清官

例,

明治水不但要 ,而且要 。 6. 下面句子朗 奏停 不正确的是( )( 3 分)

A. 治水/必躬

B. 泥于/掌故

C. 昔/海/忠介治河 D.而随官人役/未 /横索一

2

9. 解 下 的 。 (4 分)

(1) 一:

(2)

掌故:

(3)

相度:

(4)

咨 :10. 翻 下 的句子。 (4 分) (1) 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 不 其致

(2) 是以必得躬 山川, 胼胝。

11. 什么 治水“必得躬 山川, 胼胝”

?用 文原句回答。 ( 3 分)

12. 治水要防止哪些 象 ?用 文原句回答。 ( 3 分) 晏子使楚 集

1. 本文 自

, 是一部

的著作。( 2 分)

2.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 音: ( 4 分)

一人(

) 酒酣(

) 王( )

曷 (

3. 解 下列句子中的 : ( 5 分)

⑴ 之 辞者( 辞: )⑵今方来,吾欲辱之(辱: ) ⑶吏二 一人 王( : )⑷ 人固善盗乎(固: )

⑸圣人非所与熙也(熙:

4. 楚王 什么想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 回 的?(

3 分)

5. 句:( 6 分)

⑴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⑵ 人固善盗乎?

⑶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6. 解 下列的多 : ( 6 分)

⑴使:得一人之使( )晏子将使楚( )使民善盗耶(

⑵以:何以也(

)以故 徙(

)我以日始出是去人近(

⑶ :此不 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于淮北 枳(

7. 尾 写道: “王笑曰”,你 得 写出了当 楚王什么 的心 ?(

2 分)

))

8. 为了使上下句连贯,下面这句话的空缺处境入的最恰当的语句应是(

)( 2 分) 经过三年的努力,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A、我们不是把学习上的各种困难都克服了吗?

B. 学习上的各种困难都被我们克服了,

C. 把学习上的各种困难我们都克服了,

D.我们克服了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9. 在“批评和自我批评是

方法”句中的“方法”前有如下四个修饰语,它们

正确的排到顺序应是(

)①提高思想

②有效的 ③我党

④改正错误

A. ⑵⑶⑴⑷

B、⑶⑴⑷⑵

C. ⑶⑵⑷⑴ D. ⑶⑷⑴⑵

10. 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 ,把“淮

北”比为

;把“橘”比为

,把“枳”比为 。(4 分)

11. “寡人反取病焉”中“病”的意思是

(

) ( 2 分) A. 生病 B. 疾病 C. 窘迫,尴尬

D. 忌妒

12. 从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一个人?(

2 分) 13. 文中晏子与楚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 2 分)晏

子: 楚王:

14.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大意。

15. “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

16. 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

2 分) 一,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完成

1— 6。(共 20 分)

晏子将使楚,——————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 6 分) ( 1)圣人非所与熙 也( )

②齐人固 善盗乎(

) .

( 3)吾欲辱之,何以.

也?( )

④晏子避席 对曰(

5)酒酣 (.

( )

( 6)左右对.. 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

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

?( 用自己的话回答 ) (2 分)

4、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

(4 分)

二、阅读《人琴俱亡》

,回答下列问题。 7-11 共 18 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月余亦卒。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6 分) ( 1)病笃 ( ) ( 2)索舆 ( )( )

( 3)都 不哭(

) ( 4)掷 . 地(..

. ) ( 5)人琴俱 亡( )

. . ( 6)文中表示死亡的字词有(

8.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 6 分)

( 1)子猷问左右: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 2)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已不调。

( 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9 .文中能表示子猷与子敬兄弟情深的地方有哪些?并做简单说明。

2 分

10.子猷面对子敬的死,不哭与哭各是什么原因?

2 分

11.有人认为文中“弦已不调”不能表示琴已经“死亡”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2 分

三、阅读《小石潭记》

,回答文后问题。 ( 18 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 .头, ——————;亻 叔尔远逝,往来翕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潭西南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坐潭上, ————————————————不可久居,及记之而去 .

12.用课文原句在横线处填空。 ( 2 分)

13.解释文中加点字意思。 ( 1)许: _________________ ( 2)去: ________________

14.按要求符号画出限定句子。 ( 1)用“~~~”画出第①段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

( 2)用“(

)”标出描写少游鱼动态的句子。

16.选文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氛围并表现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及被贬后凄苦心情的句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 1、该文选自

,作者

,唐朝著名 。

2、注音:篁(

) 洌(

) 翕(

) 邃(

) 坻(

) 3 、 直 接 写 潭 水 的 语 句 是

; 间 接 写 潭 水 特 点 的 句 子

。( 4 分)

3

4、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

)( 3 分)

A、闻:隔篁竹,闻水声

余闻之也久B、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以其境过清

不可知其源D、差:参差披拂

犬牙差互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 ( 5 分)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

)⑵皆若空游无所依 (依:

) ⑶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⑸隶而从者 (隶:

) 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幽邃:

6、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7、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 6 分)

⑴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8、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是

。( 3 分) 9、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

等角度去点染,

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

,却又无处不在写

。 10、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 )(多选)

A、闻水声,如鸣佩环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E、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H、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11、解释下列多义词: ( 3 分)

⑴环:如鸣佩环(

)四面竹树环合(

) ⑵清:水尤清洌(

)以其境过清( ) ⑶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 12、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 3 分) ⑴写鱼静态的句子:

⑵写鱼动态的句子:

⑶写鱼情态的句子:

13、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

)( 2 分)

A、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B、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下了寒气 C、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凉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

15. 回答下边的问题。 ( 4 分)

①“明灭可见”指的是一条小溪,这个说法有根据吗?

②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

?说说你的理解。

16.

“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打比喻。试分析下列句子,哪 些是比喻,哪些不是。是比喻()不是比喻()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②皆若空游无所依③似与游者相乐 17. 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三段的段意。 ( 3 分)

一段: 二段: 三段:

18.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 分)

(六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 ,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方辄默记。暮归,

亡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 (1) 田,父怒,挞之,己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 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 (2) 映长明灯 (3) 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 (4) 若不见。

安阳韩性( 5)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6)。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

己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 (7) 古冠服随车后。乡里 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 (1)蹊:践踏。 (2)策:通“册” 。 (3) 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 (4) 恬:心神安适。 (5) 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6) 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7)被: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依僧寺以居 无从致书以观 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恃卫之臣不懈于内 C. 暮归,亡其牛

其真无马耶 D.录为弟子.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2.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或牵牛来责蹊田 --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踏了他们的田地。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手拿着书照着佛像前长明的灯光读书 C.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人待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

D.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 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

3.将文中加横线的两个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A. 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B.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