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调查研究
作者:刘卉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10期
摘 要: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形式客观地研究网络直播的发展状况,从青少年、网络主播、网络直播经济公司等多角度了解网络直播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在网络直播所构造、表述和感知的图示中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模式,有利于我们积极主动地规避其负面影响的同时,又能充分利用这一新文化业态来培育青少年价值观。 关键词:网络直播 青少年 价值观
网络直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从过去的文字直播、图文直播,到现在的播客直播,还有已经到来的VR(虚拟现实技术)直播,这个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可以预见的。正所谓“无直播,不传播”。随着智能手机的的普及,只要一个手机,注册一个APP账号就可以成为直播用户,因此,直播平民化、草根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成为青少年文化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青少年对外界环境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受媒直播提供的“象征性现实”的影响和左右。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占网民总体的47.1%,较2016年6月增长1932万。相比2015年2亿的平台用户数量,可见网络直播之发展速度。直播用户中很大一个群体是90后、00后。当各类直播形态“遍地开花”,直播内容泥沙俱下时,青少年的价值观培育又多了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此背景下,课题组分别从两个维度对“网络直播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第一个针对“网络原住民”青少年,以在校高中生和大学生为主,含少部分这个年龄段的社会青年;第二个针对网络主播。以此研究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在网络直播所构造、表述和感知的图示中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模式,有利于我们积极主动地规避其负面影响的同时,又能充分利用这一新文化业态来培育青少年价值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某城市几所初、高中的在校中学生及某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网络问卷发放对象,通过他们转发网络问卷链接辐射更多在校中学生和大学生参加调查,调查对象也有少部分这个年龄段的社会青年。此次调查共回收青少年版有效问卷852份,其中中学生占比30.05%,大学生占比67.02%,社会青年占比2.93%。
通过网络向主要在某省从事网络直播工作的网络主播发送调查问卷,共回收主播版有效问卷120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方法。自行设计青少年版及主播版两份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由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 二、结果
1.看直播的人数、所花时间和所看的直播内容。在回收的852份问卷中,有523人偶尔看网络直播,占比61.38%;132人经常看或者有固定时间看,占比15.49%。主播版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主播(69.23%)的年龄为18—23岁,25%的人为中学毕业,25%的人为大学就读,50%的人为大学毕业。他们的观众群体主要是大学生、中青年,17至24岁的占比53.85%。可见青少年看网络直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看网络直播的青少年中,85.81%的人每次看网络直播的时间都在半小时左右,男生观看的时间比女生观看的时间要长。从观看内容来看,52.06%的人选择游戏直播,其次是才艺直播、颜值直播、名人直播,只有8.24%的青少年选择看教育直播。其中男生比女生更喜欢看游戏直播、体育直播,女生比男生更喜欢看日常生活直播和名人直播。大学生比中学生更喜欢看颜值直播和才艺直播。喜欢看教育直播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比例相当,且占比都不高。 2.看直播的目的、看直播的付费情况及心理 。
如表1显示,58.63%的青少年观看网络直播的原因是“纯属无聊打发时间”,其次是“为了身心愉悦与放松”、“学习专业知識或游戏技能”等,其中,部分青少年点明看直播是为了学习化妆技巧及穿衣搭配。
在看直播的过程中,大多数人会通过点赞、评论或弹幕等形式与主播互动,13.65%的人还会从生活费中拿出一点钱为主播送付费礼物,其中中学生相对大学生而言,更愿意以“送礼打赏”的方式与主播互动,并且出手更加大方。而给主播打赏的主要目的是因为主播颜值高、才艺出众,犒劳主播,还有就是想引起主播的关注,当然有钱任性和从众心里的占比也不少。而主播版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53.85%的主播认为观众打赏是因为主播颜值高、才艺出众、想引起主播关注,46.15%的主播认为是观众的从众心理导致。
3.对主播的认可度。青少年大部分有正确的价值观,对低俗内容比较反感,对主播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也有较高的要求。最在意主播的谈吐是否幽默(48.71%)、主播的专业技术是否够好(22.65%)。有极少部分人(3.99%)喜欢看主播衣着暴露、低俗内容。主播认为专业技术(76.92%)和颜值(69.23%)是成功主播的关键因素。与大学生相比,认为“颜值”是成为网络主播的主要因素的中学生比例较高,而且中学生更看重在网络直播过程中与网友互动,更希望得到主播关注、满足虚荣心、猎奇心等,而大学生对主播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要求等方面超过中学生,认为网络直播不道德现象更严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对直播行业的向往度。非常向往和比较向往“网红生活”的青少年占比11.15%,选择“一般”的占比41.43%。其中,向往“网红生活”的中学生比例(14.07%)要高于大学生
(9.98%)。27.83%的青少年羡慕网络主播的轻松赚钱方式。较多数青少年认为如果做直播的话,会选择游戏直播(38.85%)和日常生活直播(36.38%),并且通过专业技能
(65.14%)、互动(57.75%)及颜值(28.40%)来吸引粉丝。而所调查青少年的身边同学包括自己有48.71%有做直播的经历,占比相当高。75%的人认为做直播是大学生创业方式的一种,47%以上的人看好直播产业的未来。主播版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主播(76.92%)看好这个行业并且打算做长久的职业规划。
38.46%的主播做这个行业的动机是来钱多,来钱快,其中女性主播选择此项的比例要高于男性主播。中学毕业的主播选择此项的比例也要高于大学在读及大学毕业的主播。50%的主播月收入为5000—1万元,25%的主播收入月收入为1万至3万元。
5.看网络直播时碰到的道德乱象情况。所调查的青少年群体认为,在网络直播过程中“无视道德、不讲节操、没有底线”的情况比较普遍的占14.74%,比较普遍的占27%。而回收的主播版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直播过程中50%的主播认为自己会有不文明的言语或举止,25%的主播认为直播行业中存在无视道德、不讲节操、没有底线的情况比较普遍。在调研过程中,某网络主播经纪公司的负责人也坦承,在对新主播进行培训时会以“不被封号”为最低标准,例如注重提醒他们不要衣着过分暴露,禁止色情、暴力等相关内容的直播,不要碰触法律底线等,并不会特别针对青少年观众群体而提醒新主播注意文明言行。
59.46%的青少年认为对“青少年观看网络直播”这一行为进行教育和引导很有必要。 三、讨论
1.青少年观看、参与网络直播的原因分析。
1.1个体因素:紧张的学习生活模式常常会让青少年感到压抑,因此他们会尝试通过网络直播感受较为放松,同时也让自己得到关注的休闲娱乐方式。网络直播不受地点限制,随时都可以满足人们放松、减压的需求。另外,平时固定平淡的生活学习模式也会使青少年感到厌烦,促使他们产生对他人不一样的生活状态的好奇心理。也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希望通过网络直播学习一些专业技能,比如游戏技能、化妆技巧和穿衣搭配等。对于喜欢网络游戏、追求时尚的青少年来说,网络主播如果语言幽默、技能高超,观看网络直播也不失为一种提升自身相关能力的便捷途径。对于主播来说,在平台上通过表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而受到追捧,通过观众的留言和赠送礼物,可以满足自己被夸赞及对物质的渴求心理。
1.2环境因素:校园文化生活不够丰富,内容单调,不足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学生很难表现自己的个性。在网络直播过程中,做主播可以发挥自己的个性与特长来吸引观众,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观众,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技能,并通过与主播的互动得到心理上被重视的满足,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无法释放个性的遗憾。
另外,随着资本在网络直播行业的大量注入,一批批超高身价“网红”的诞生,在“毕业即失业”的心理担忧之下,一部分青少年更愿意选择门槛较低的“网络主播”作为赚钱甚至创业的方式。
1.3网络直播的吸引力:对于网络直播等新鲜事物,青少年有着天然的包容和好奇心。网络直播所需要的工具也越来越简单,一部智能手机即可完成,实现随时随地观看直播,并且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切换身份,呈现自己的意见,释放个性。
另外,在网络直播平台上,明星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因而吸引了大量粉丝参与明星的网络直播。而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而被网民关注的“网红”,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是草根逆袭的榜样,并且他们直播的内容更加贴近观众的生活,使观众产生亲近感。同时,直播过程中的点赞、弹幕、赠送礼物等方式,也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网友的互动要求,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临场感。
2.网络直播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2.1网络直播行业的兴起造成青少年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错位。某些负能量“网红”一夜爆红,轻松赚钱、奢侈享受的生活方式给价值观未成熟的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树立了不好的榜样,以为天上可以掉馅饼。各种神话,尤其是只靠“颜值”就蹿红的“网红”案例,让青少年对“不劳而获”、“一夜成名”跃跃欲试;通过赠送付费礼物打赏主播就可以得到主播关注等行为,无形中向青少年传递了一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观,使得部分青少年沉迷幻想,不思进取,过度消费,过分重视外在的东西。
2.2负能量的网络直播造成青少年审美观的扭曲。网络直播中不乏暴力、色情、低俗的内容,“蛇精男”、“锥子脸”的主播“争奇斗艳”,使得部分青少年以丑为美。
2.3负能量的网络直播造成青少年道德素質和个人品质的偏离。“网红”们道德水准参差不齐,为了赚钱,各种无视道德、不讲节操、没有底线的语言和行为对青少年的杀伤力是很大的。尤其一些低俗的词语、脏话通过“网红”的直播被还不具备辨别能力的青少年接受、使用,对青少年语言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3.网络直播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正面影响。
3.1有一技之长、谈吐幽默的“网红”主播倍受欢迎,收入也令人惊羡,一定程度上会引导青少年发挥个性,注重培养自己的爱好特长,将工作与兴趣相结合,积极正面地规划将来的职业,有利于青少年培养正确的事业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2正能量的网络直播可以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使网络直播成为道德教育的新阵地和新途径。如最美警察、最美教师、最美医生、学霸棋手柯洁、奥运明星等“网红”,通过网络直播带给人们榜样的示范效应远远超过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
3.3优秀的教育类、科技类、文化介绍传承类等高品质直播,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不同经济地位的个体获取优秀资源的“知识沟”(knowledge-gap)。同时有利于引导青少年热爱科学、崇尚经典。
4.应对策略。面对网络直播给青少年价值观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多管齐下:
4.1青少年个人层面:学会合法健康文明用网。青少年应自觉甄别网络不良信息,比如损害国家利益、色情、暴力、谣言、诈骗等内容,养成健康文明用网的好习惯。避免长时间沉迷网络游戏直播、色情直播和日常生活等“无内容”直播,并且对直播平台出现的不良内容应及时举报。
4.2学校、家庭层面: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正面引导。学校和家庭,尤其是针对中学生,应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地看待网络直播中的各种内容,引导其自主辨别各种“网红”的层次,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事业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网络直播内容。学校层面,尤其是中学,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与特长,也可以利用直播平台,开设优秀的教育类、文化类直播,传递优秀的教育文化资源,如浙江大学59岁数学系教授苏德矿通过网络直播微积分课程,一场网络直播,1.3万人在线,超过百万的点击播放量。网友称他为“直播界的清流”,王思聪称赞他:“直播的正确使用姿势。”
4.3直播平台层面:合理利用,使直播价值向内容层面回归。首先,网络平台应加强自审,不仅要进一步提高网络主播的准入门槛,还要加强对直播内容及观众的审核,可以根据直播内容对观众进行分级(成年∕未成年)。
其次,打造一批正能量“网红”,把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直播这种青少年喜欢的方式来传递,提升德育有效性。正能量“网红”给青少年提供了正确的行为规范和成功之道,相对于有距离感的明星,“网红”对青少年来说具有更强的榜样效应,他们贴近生活、生动形象的特点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他们的高尚品格和拼搏精神也对青少年产生强烈的激励效应。
再次,网络直播应摆脱“无内容”定位,向内容层面回归。部分青少年以观看“无内容”直播来打发时间,例如吃饭、睡觉、和网友聊天等,也曾有主播因此成为“网红”。但真正好的网络直播应该将视角从自我天地投向社会苍生。例如80后主播丁丁,在网络直播中跟网友分享了发生在他们家乡四川百丈镇的红军长征故事,得到了大量网友的赞誉。也有主播通过直播展现慈善、运动等正能量内容,释放出健康和绿色气息、蓬勃的生活节奏。富含正能量的网络直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仅让网友感受到了思想美、生活美、生产美,也正面引导了青少年培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网络直播只有摆脱粗浅无聊的定位,既考虑个性特色,更考虑公共性、公共担当,输出具有传统道德美、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4.4政府层面:加强监管,支持优质内容。政府层面要密切关注直播行业,利用法律、经济、政策、科技等多种手段加强对直播平台的监管。“一种新媒介的出现,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政府应该为规范这种新文明提供顶层设计。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多方面开通举报热线,发现有违规直播可以方便快捷的舉报。
在监管之外,政府也应出台相应政策对优质的正能量网络主播予以资金和宣传支持。网络主播是直播内容的策划者和执行者,是网络直播文化的最大影响因素。政府在资金和宣传上大力支持优质的直播内容和正能量主播,可以帮助其吸引用户,并与其它粗浅低俗内容的直播拉开距离,从而正确引导直播平台、大众乃至青少年的价值观。 四、结论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认为,传播的起源和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网络直播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互联网文化业态,也是青少年学习、交流的重要媒介,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也有自己存在的理由。现今某些网络直播内容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培育有着负面影响,但是网络直播本身没有“原罪”。我们要确切了解青少年使用网络直播的现状,充分利用这一新媒体平台给教育带来的机遇,从家庭、学校、直播平台、政府等多层面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引导青少年合理运用网络直播平台,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蒋芝英. 新媒介场域公民道德审美教育研究.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月第20卷第2期.
[2]孙博逊,初明利. “网红”的发展脉络及其对青少年的榜样效应. 中国青年研究, 2016年第11期.
[3]卢大振. 多管齐下 破解网络直播监管难题. 新华书目报, 2016年6月17日第003版. [4]中国蓝新闻,《直播微积分成“网红” 浙大教授到底有何“魔力”?》,2017-03-30. [5]卢大振,《多管齐下 破解网络直播监管难题》,新华书目报,2016年6月17日第003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