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形势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探讨

新形势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探讨

2021-12-02 来源:乌哈旅游


新形势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探讨

摘要 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能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通过分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对策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有利于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1 农村职业教育现状

1.1 农村职业教育形势严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2%(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O.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只占5%。目前我国每年有1 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中而回到农村,且多数中小学毕业生缺乏生活和工作技能。

1.2 基础设施落后,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教学仪器设备普遍老化。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农业优质品种的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教室里讲养猪,黑板上搞科研的现象比比皆是。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恶化,从2001~2002年,全国农村职业高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由15.72 m2减少为14.69 m2;生均教学设备和辅助用房由6.3 m2减少为5.84 m2;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数也由12.3台减少为10.4台。

1.3 师资力量薄弱在相当一部分农村职业学校,许多教师由于看不到个人发展的希望而纷纷离开学校,而高水平的教师又难以引进来;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缺乏必要的工作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而且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少、层次低。据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我国5省8县的调查:近2年内,只有26.7%的职高教师参加过地(市)级以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30.3%从未接受过任何培训。

1.4 职业教育规模滑坡严重 近几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规模呈下降趋势。2000年全国农村职业高中在校生为55.45万人,2001年下降为45.15万人,下降了18.6%。农民技术培训学校规模也明显缩小。2004年培训5 127万人次,

比2000年减少了4 000万人次。随着农村职业教育滑坡,部分地区压缩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有的县将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合并,甚至改办普通高中,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进一步下滑。

2 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认识不足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首先,地方政府在工作中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倾向,忽视了技能人才的培训,造成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其次,传统的重工轻农、重商轻农的思想依然侵蚀着农村劳动者的头脑,进而使农村劳动者缺乏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热情,导致农村职业学校生源严重不足,甚至处于瘫痪状态。上世纪90年代曾经鼎盛一时的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受到极大冲击,目前还在减少,有的升为高职学院,有的被合并。

2.2 经费投入不足,且缺乏制度保障农村职业教育中,政府基本保证了公办职业培训学校的人头工资,但在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能力等方面所需经费依然短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经费依旧全靠自筹自创,政府尚无经费注入,教学条件、规格和设备更为低下。由于职业教育培养需要大量成本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技能训练,其培养成本要大大高于同级普通教育费用。但近几年国家对职业学校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其办学的需要,学生的学杂费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直接导致了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成本居高不下。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缺乏保障职业学校健康发展的法律制度。

2.3 办学方向存在偏差,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但在现实中,许多农村职业中学把对口升学作为办学的主要目的,相当数量学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直接目的也是通过对口升学考入大学,个别农村职业中学甚至还招收普通高中班,这和国家和社会发展赋予职业教育的任务相左,办学方向发生了严重错位。如河南某县职业高中2005年对口升学考试的升学率高达77.2%。以此作为农村职业高中办学定位的后果是:一方面给自己的办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无法发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服务功能。

我国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速度加快,对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加大,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但目前的许多农村职业中学没有很好把握,专业设置僵化,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缺乏敏感性,缺乏调研,不能前瞻性地及时进行专业调整,所开专业多为成本小、对实习基地要求不高的专业。专业结构与产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不协调。

3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

3.1 重新认识职业教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老百姓普遍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职业教育始终难以走上蓬勃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大学扩招以后,许多地方注重发展普高,职业教育出现严重滑坡。《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报》显示,我国各类职校在校学生数和普高在校学生数之比约为2:3,这个比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不相适应的。事实上,现在大学生都比较难找工作,而职校生只要专业对路,还没毕业就被送出去了。据调查,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车工、钳工、焊工等供不应求,这也说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有着广大的发展空间。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十分迫切的工作。我国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60%,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仍是培养农村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后备力量、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3.2 多渠道增加农村职业教育投入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企业、社会捐助为辅的农村职业教育联合投入机制,在进一步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同时,吸收用人单位及社会捐助。这样既符合教育成本分担的能力原则和受益原则,又能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成本的补偿。农村职业教育联合投入机制的建立,使职业教育投入有一个长效的保障,有利于整合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有利于为贫困地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经济保障,有利于调动职业教育举办者的办学积极性和提高办学质量。

3.3 面向市场办学,灵活办学模式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培养目标上,要努力满足社会经济和受教育者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要,既要为就业服务,又要为升学服务;既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又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在专业设置上,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而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在培养模式上,要勇于创新,推进产教结合和校企结合,发展农村就业型职业教育,使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都成为课堂教学的场所,努力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引导一大批“双师型”教师献身农村职业教育,聘请一些有实际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